私家书 | 两部中古史研究领域典范之作再版
出版社:联经出版公司
出版年:2021-9
定价:NTD 900/850
页数:520/512
装帧:精装
ISBN:9789570859270/
9789570859263
作者简介:
毛漢光,民國26年生於浙江省江山縣。1960年台灣大學歷史系畢業,1969年政治大學政治研究所博士班畢業。歷任歷史語言研究所助理研究員、副研究員、研究員。曾任哈佛哈佛燕京學社訪問學者、美國柏克萊加州大學東亞圖書館訪問學者、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兼任教授、臺灣大學歷史研究所兼任教授、文化大學史學研究所兼任教授、中正大學歷史研究所教授兼所長、佛光大學政治學研究所教授、吳鳳科技大學校長。著作有專書《兩晉南北朝士族政治之研究》、《唐代墓誌銘彙編附考》,及專論二十餘篇。
内容简介:
(政史论)本書著者深具史學暨政治、社會學涵養,故能洞悉陳寅恪先生「關隴集團」「關中本位政策」學說中,暗藏的「核心集團」與「核心區」理論;故本書對西魏府兵制之中央幅射設計、兵農分合性質、廣募羌氐和攏絡漢人大族、柱國軍府轄區等問題,率多突破性的新解,並進而緊扣前述兩大理論主題,交互運用量化統計與分析比較,探求六百餘年間之核心集團與核心區,如何自雲代并凝結並轉移至關隴、再至河北的情形,旨在解答北魏東魏北齊如何以雲代井地區為國家重心、以北族國人為統治主體,以及河北、河東職業軍人如何取代〈填補〉衰微的關隴集團,魏博、汁梁如何發展為唐末迄宋的核心區等現象。
本書同時也對中古時期之過渡地區 ──河東的戰略地理、胡漢民族分界線「汾河南線」的產生、地方大族柳裴薛對北朝東西政權向背的影響,以及東晉南朝各階層掌握軍權的比重、對政局之影響諸端,皆能提供圓滿周詳的解答,發前人之所未發,允稱十數年來,學界少見之力作。
(社史论)社會史研究的困難在於複雜的社會現象,及相關史料的極端缺乏。但社會發展及演變卻能超越朝代的更替,忠實地反映出當時的一般狀況,而有其獨自發展的趨向與意義。著者採用西方政治學及社會學理論架構,配合研究題目範圍的大小和資料多寡,以量化、分析、比較、個案、推論等社會科學方法,希望突破中國社會史研究的困境。
全書旨在討論中古時期上層階層的社會現象。總論四篇,以基本資料為行文主體,以社會史之架構、原則性問題為設計前提,探討當時的社會基礎、社會成分、家族變動及士族性質的演變。分論八篇,主要為社會史中的個案分析和延伸討論。總論與分論間有著密切相連的線索,兩者間可持續相互補充,不斷增加深度及拓展新方向。
目次
(政史论)
第一篇 緒論:中古核心區核心集團之轉移——陳寅恪先生“關隴’理論之拓展
第二篇 北魏東魏北齊之核心集團與核心區
第三篇 晉隋之際河東地區與河東大族
第四篇 北朝東西政權之河東爭奪戰
第五篇 西魏府兵史論
第六篇 五朝軍權轉移及其對政局之影響
第七篇 魏博二百年史論
第八篇 五代之政治延續與政權轉移
後記
參考書目
索引
(社史论)
序
總論
第一篇 中古統治階層之社會基礎
第二篇 中古統治階層之社會成分
第三篇 中古家族之變動
第四篇 中古士族性質之演變
分論
第五篇 三國政權的社會基礎
第六篇 兩晉南北朝主要文官士族成分的統計分析與比較
第七篇 中古山東大族著房之研究
第八篇 從士族籍貫遷移看唐代士族之中央化
第九篇 唐代大士族的進士第
第十篇 中古大士族之個案研究一琊琊王氏
第十一篇 隋唐政權中的蘭陵蕭氏
第十二篇 敦煌唐代氏族譜殘卷之商榷
後記
參考書目
索引
(感谢本号编辑提供。内容如有出入者,以实物为准。转载注明出处) 私家书 | 一部魏晋名士的修炼完成攻略私家书 | 失落的历史环节,一部重识余英时多面性之作私家书 | 当代文史研究的指向之作
私家书 | 从“走向帝制”到“走出帝制”,一部米版《国史大纲》卢建荣 | 史语所心眼俱盲:毛汉光率先挑战陈寅恪范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