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熊猫大使“工作坊Day 1: 认识大熊猫栖息地

教席秘书 UNESCO 遗产地可持续旅游教席 2023-04-02

工作坊Day 1:认识大熊猫栖息地

8月20日上午,2022“熊猫大使”四川大熊猫栖息地可持续生计与自然教育工作坊在四川卧龙地震与自然博物馆开幕。


2022“熊猫大使”四川大熊猫栖息地可持续生计与自然教育工作坊在四川卧龙开幕


开幕式上,四川省林业和草原局科研教育处张黎明处长、四川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何庭美副局长、中山大学科学研究院横向处李一希处长、中山大学国际交流与合作处古文力副处长分别致开幕辞,四川省林业和草原局保护地管理处邹丹、中山大学哲学系(珠海)系主任、一带一路研究院院长陈建洪教授、中山大学旅游学院党委书记黄山、中山大学历史系(珠海)党总支书记张东蕙等相关领导出席了活动开幕式。
根据本次工作坊的活动设计,营员第一天的主要任务是在学习人与动物、世界遗产、自然教育的相关理论知识,了解四川自然教育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对大熊猫栖息地的生境进行现场考察,了解大熊猫栖息与繁衍所需要的生态环境。为此,中山大学哲学系(珠海)主任陈建洪教授从哲学视野中人与动物的关系反思入手,引导大家思考人与大熊猫的关系,如何理解旅游参观过程中的人与动物互动关系。张朝枝教授从为什么要设立并保护世界遗产,为什么要开展世界遗产教育,以及如何通过研学旅游来促进世界遗产教育的角度启发大家对世界遗产与研学旅游关系的思考。四川省林业和草原局科研教育处处长张黎明向大家分享介绍了四川开展自然教育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卧龙三江保护站副站长程跃红在博物馆现场为大家详细介绍了大熊猫栖息地的生态环境以及保护地巡护员的日常工作环境,让营员们对相关知识有了比较系统的理解。

陈建洪教授引导营员反思人与动物的关系

张朝枝教授引导营员思考世界遗产教育与研学旅游的关系

张黎明处长为营员介绍四川自然教育发展现状

程跃红副站长为引导营员认识大熊猫栖息地生态环境


为了进一步增强营员们对大熊猫栖息地生态环境的感性认识,了解在野外辨识熊猫活动踪迹的方法技能,工作坊营员在邓生沟保护站巡护员的带领下,先后在邓生沟自然教育线路开展了大熊猫栖息地植物辨认、动物足迹辨认、红外相机安装等自然教育等体验活动,通过具身体验的方式感受自然教育的魅力。



巡护员进行现场授课

工作坊营员操作红外相机


现场考察结束后,张朝枝教授在返程途中进一步启发营员思考研学旅游产品设计中的一些两难选择问题,如研学产品是应该专业化导向还是大众化导向,自然保护地管理中是应该坚决禁止游客活动还是应该允许一定规模的游客活动,保护地规划管理中社区居民的传统生计是应该被替代还是维持等问题,他鼓励营员们要以批判性的思维去思考在遗产地的所见所闻,研学产品设计中要有明确的价值取向,通过自身的创意设计去为大熊猫栖息地世界自然遗产地的可持续发展赋能。


工作坊成员在邓生沟保护站合影


相关链接:

2022“熊猫大使”四川大熊猫栖息地可持续生计与自然教育工作坊今日在四川卧龙开幕

2022“熊猫大使”|世界遗产教育源起及其中国的实践

2022“熊猫大使”自然教育工作坊入围营员名单及初步活动日程

“世界地球日”“熊猫大使”遗产教育讲座活动在四川卧龙顺利举办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官方微信正式发布“熊猫大使”( དོམ་ཁྲའི་ཕོ་ཉ།)未来启动计划

“熊猫大使”工作坊后记:收获与感想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21“熊猫大使”四川大熊猫栖息地可持续生计与自然教育工作坊顺利结营

“熊猫大使”四川大熊猫栖息地可持续生计与自然教育工作坊在四川卧龙开幕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