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李江敏|遗产教育与人才培养

教席秘书 UNESCO 遗产地可持续旅游教席
2024-09-08
编者按为更好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生态文明建设,加强文化和自然遗产科学保护与合理利用,促进遗产保护利用的多学科交叉融合与人才培养,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遗产地可持续旅游教席(UNESCO Chair)倡议发起并联合教科文组织相关教席单位和二类机构共同主办的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学术论坛在线上召开。论坛期间,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中山大学、山东大学、东南大学、同济大学、中科院空天研究院等20多个高校和科研机构的著名学者共同围绕世界遗产与世界文明、世界遗产与考古、海洋遗产与丝绸之路、文化景观、人居型遗产、活态遗产、历史城镇等不同的遗产类型所面临的问题展开了讨论,并就不同院校、不同专业间如何开展合作,围绕目前世界遗产领域国际人才短缺,利用世界遗产开展文明交流互鉴的经验不够丰富等问题,分别从理论到案例,从国际实践到国际传播、从教学设计到实践教学进行讨论。 为促进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学术论坛成果分享交流,推动遗产学术共同体发展,论坛秘书处整理了所有参会嘉宾的发言内容,经作者授权,本公众号将陆续推出参会嘉宾发言内容,供遗产研究者及遗产爱好者学习参考。


遗产教育与人才培养

李江敏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经济管理学院

导言

遗产教育与人才培养是一个非常宏大的命题,在座的每一位专家、每一位老师和每一位同学都身处其中,我只是做了其中一点非常粗浅的探索,今天就是把我们做的一些工作给各位老师和同学做一个汇报。在准备过程当中,我也对世界遗产教育的发展历程和意义价值也做了一个回顾。

1.世界遗产教育发展

1962年,UNESCO《关于保护景观和遗址的风貌与特性的建议》中提出,教育要激发与培养公众对景观和遗址的尊重。1972年,《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问世——到现在也是50周年了——提出教育要增加国民对文化和自然遗产的赞赏和尊重。1994年,UNESCO发起了“青年参与世界遗产保护和宣传计划”,鼓励年轻人为世界遗产保护积极发声和行动。2004年,在中国苏州举办的28届世界遗产大会中,通过了《世界遗产青少年教育苏州宣言》。2021年,在中国福州举办的44届世界遗产大会中,全面提出推动世界遗产教育。

同时在这次大会上,教育部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合作举办了“面向未来的世界遗产教育”的主题边会,提出:一是要将世界遗产教育作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载体,推动世界遗产相关知识和保护理念进课程、进教材;二是将世界遗产教育作为推动学生社会实践的重要途径,在世界遗产教育中注重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相结合;三是要积极培养热爱世界遗产、投身遗产保护事业的高素质专业人才;四是将世界遗产教育作为教育国际交流合作的重要内容。

图1 遗产教育发展历程

2.世界遗产教育的价值和意义

世界遗产教育的价值和意义首先体现在它负载着人类文化特性与教育价值。从20世纪后半叶开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国际组织积极倡导,很多国家和地区积极回应并创新制度与政策,通过了专门的文化遗产教育方案与计划,成为促进和利用文化表达人类多样性这样的重要载体。通过世界遗产教育,每个人都身处其中不断认同自己的民族文化并形成归属感,逐步形成了对国家以及对人类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历史责任与主动担当。世界遗产教育的价值和意义其次体现在它推动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目标。201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渥太华会议上发布的《可持续发展教育:学习目标》,全面系统地推进了可持续发展教育。第三,世界遗产教育有助于搭建世界不同文明理解互鉴的桥梁。世界文化遗产教育是促进文化交流,增进社会凝聚力,提高全民参与文化遗产保护意识与能力的重要方式。现在我们也倡导将面向儿童青少年的世界遗产教育与构建面向全社会的终身学习体系相结合,通过多种形式的教育服务供给,开启与推动人类文明的对话、互信与合作。

图2 遗产教育在推动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作用

3.遗产教育与人才培养模式

基于这样的一些指导,我们大学在遗产教育与人才培养方面也开启了一些探索。在实践当中,我们的遗产教育与人才培养模式可以归纳为“五维驱动模式”,主要体现在课程“主渠道”、实践“大课堂”、科研“训练场”、竞赛“试金石”、平台“强磁场”。以下将结合我们做的一些探索,给大家具体做汇报。

图3 遗产教育与人才培养“五维驱动”模式

首先是课程“主渠道”。课程是人才培养的主渠道、主战场。遗产教育课程应当满足学生成长发展的需求和期待,在一以贯之中常抓不懈、在久久为功中守正创新,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习总书记在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中指出,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是人类文明发展和自然演进的重要成果,也是促进不同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载体。对于遗产教育的课程,它应聚焦在哪些方面呢?(1)世界遗产的资源特色与保护状况是怎样的?(2)社会与民众在传承与弘扬世界遗产中发挥着怎样的作用?(3)遗产研究与教育传承应该如何融合促进?要建设遗产教育课程需要做到:阐述遗产资源特色,融科学性与科普性于一体,激发受众对传统文化的认识感知并由衷热爱,对自然资源求知探索并形成科学审美,树立文化自信,提升家国情怀;同时,展现我们国家、社会和民众在世界遗产保护中所作出的努力和发挥的作用,在世界遗产保护事业中的进程中表达中国智慧,推动世界读懂中国。

我们对标对照教育部金课的“两性一度”标准,对于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做了仔细的分析。对标《教育部关于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强调立德树人,课程施政,要让课程优起来、教师强起来、学生忙起来、管理严起来、效果实起来。对标“国家级线上一流课程”标准,我们就优质慕课(MOOC)课程的社会认可度、面向社会和学生的服务评价以及教学资源的完整程度和质量等等也做了分析。

立足初心,我们就计划建设《文化遗产与自然遗产》慕课,注重学科交叉,提升文化素养,培养复合人才,满足社会需求。在课程当中能够体现出生动精美、深入浅出,主题分明、情境教学,通过课程思政,寓教于趣。为了达到这样的课程建设效果,我们的在教师构成上,组建了由5位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的专家老师构成的慕课团队,立足地大特色,提升文化自信,将文化与自然有机融合。我们5位主讲教师是人文与地学组合,也充分体现着“三融合”的学科专业的交叉特色。最终,我们建成以国家级一流课程《文化遗产与自然遗产》慕课为主体的课程教育主渠道。对于《文化遗产与自然遗产》课程建设,前期我们实际上也是有10年的沉淀。2010年我们就基于大学生对遗产知识、遗产资源的渴求开设了校级通选课。2012年,为了实现更广的传播效果,我们建设了校级精品视频公开课。2015年;这门课程就建成了湖北省级精品视频公开课。在向社会传播、反馈过程当中,我们感觉到仅仅依靠原来的精品视频公开课难以达到一种师生互动的效果。也基于2013年中国开启慕课元年之后,大规模慕课开始出现,我们于是从2017年就开始立项建设这样一门课程的慕课。由于前期准备比较充分,所以在2018年上线之后就获得了首届“最美慕课”全国一等奖。2019年入选了湖北省首批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和教育部“课程包”项目。2020年有幸入选了教育部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

图4 《文化遗产与自然遗产》入选国家一流课程

今天想跟大家分享一下课程建设过程中的一些点点滴滴,因为很多老师也跟我有过一些交流,我们对于做慕课所需要注意的问题也做了一个简要提炼。2017年4月-8月是做一个前期的准备,首先我们课程团队与制作公司召开了几次沟通协调会,对于内容和制作程序进行充分讨论和了解,最终确定教学安排。我们用了三个月的时间开展了遗产地的实地调研,在这儿我也特别感谢国内很多遗产地对我们课程的鼎力支持,不遗余力地为我们的调研提供了各方面的帮助。同时制作之前我们在现场对于录制的形式和风格进行了深入探讨。做慕课有个特别需要注意的地方就是关于脚本的设计,如果做过慕课的老师应该感同身受,每个教学内容和脚本中的文字都需要反复修改、完善,应该说是字斟句酌、精心打磨。

最终我们确定了这样的课程大纲,目前做出来的课程一共有12个章节,就是12期的主题内容,每一期都是用两个小节的内容来展示。通过这样的命名,大家应该可以感受到我们主题设计的导向,一是讲究每个主题风格的大致统一,二是讲究主题的凝练。此外,由于目前中国的世界遗产地数量较多,如果逐个来讲可能会显得比较凌乱,所以我们做了一个大致的归类。当然,目前我们课程内容尚未涵盖所有遗产地,后期会继续完善,我们还会逐渐增加一些新的内容。

图5 《文化遗产与自然遗产》课程大纲

2017年10月,我们分别先选择了一个文化遗产、一个自然遗产的样本做了两个样片,样片做出来后大家又进行了讨论和改进。比如说在我们文化遗产课程最开始的样片制作过程中,授课老师采用了坐着讲述的方式,后来发现从气势上、展现效果上还稍微欠缺了一点,所以我们在最终录制过程中就全部采用了站立的方式。因此样片的制作和修改也是一个很重要的过程。在录制的过程中也是感慨良多。为了追求最好的录制效果,我们有的老师反复练习,当时患了声带小结,一个月不能讲话。这个老师就是我……当然了,这是用力过猛了,我也希望其他老师在制作课程时发声用力能够比较均匀。也有很多老师特别有敬业精神,特别值得我们敬仰,有一位老师觉得自己有一句话在初期录制的时候不是很完美,他就自己带着专业人员到野外,用两天的时间专门只拍一句话:“这里还有奇山异石,你知道吗,大自然才是真正的雕刻艺术家!”

终于在2018年的国庆,《文化遗产与自然遗产》慕课正式上线中国大学MOOC平台。这张照片中有一位是我们的学生,在课程里有很多是我们的学生做的情景剧,所有的客串主持等活动都由学生来承担。我们当时有一个想法,每一位地大旅游人如果能够在我们的课程中留下自己的倩影,这是一辈子非常难忘的纪念,也是对自己青春的一种记忆。所以我们所有的学生都很支持我们的工作。

课程在2018年国庆正式上线之后,得到很多老师反馈,感觉主题很鲜明。前面我们已经听到很多专家从不同角度介绍了文化遗产、自然遗产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等等,我们在现有的初期阶段做了12个专题,包括了古代建筑、古典园林、古城民居、古代皇陵、丝路石窟、道教圣地、生物景观、风景名山、水域风光、丹霞/喀斯特地貌等内容。这是在制作过程当中的一些呈现。慕课建设特别强调师生互动,所以如何去引导学生自主思考、主动探索,而且能够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地对专业知识和概念进行讲解,增进同学们的理解很重要。如何进行双向互动、如何引导启发交流,这是我们在设计课堂、交流互动、课后讨论和单元测试等环节中格外注意的。同时,每个小结后面都有针对这个部分内容我们提出的思考问题,学生的回答都是非常踊跃,而且我们还专门开辟了一个老师的答疑区。除了我们提出的问题之外,同学们有什么样的疑问可以随时提出来,老师也可以给予解答。在这里,我也特别感谢遗产教育领域的很多专业人士给我们课程的支持,大家可以看到很多同学提出的问题是多角度、多维度、多层面的,有一些是老师可能还不是非常确定的,我们随时都向智囊团求助。所以在此一定得感谢我们所有的专家。同时,我们课程也给予同学们很多课外参考资料,让他们能够拓展自己的知识面,以及能够发现他们所需要的一些内容。

图6 《文化遗产与自然遗产》课程互动

在课程应用情况上,从2018年国庆开课到现在,我们一共在中国大学MOOC网上开课了9次,每次的选课人数都是比较多的,尤其在这几年疫情期间,由于有很多线下的课程受影响,所以很多学校也都采用了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根据开课平台的不完全统计,学习者来自国内外177所高校,还有各行各业的社会学习者,选课人数目前达31,616人次,其中还有22所高校作为SPOC教学的使用。这些都为在线教学提供了有力支持。

2019年,《文化遗产与自然遗产》课程入选了教育部“课程包”项目,精选了一些优质慕课加入项目,我们也很荣幸入选。但是我们也有一个社会责任,项目要求课程每年必须开课两期,面向高校的本科生和社会大众,既是一种专业课,也是一种文化素养教育课。同时,入选“课程包”的学校,学生选的课程都是各个学校的学分认定课,所以实际上这既是一种认可,更多地也是一种社会责任。目前我们这个课程在中国大学MOOC网上依然是面向社会完全开放、免费学习,大家通过扫码或者是通过链接都可以自由选择课程。

在和学生互动的过程中,我们也感觉到了教学相长。学生提出来的问题是很有质量的,很多老师在讨论过程中也很受益。这个例子我呈现了几个就不一一再讲,这是社会各界包括学生对于老师授课的一些评价。虽说到目前为止本课程已经运行了4年,我们还有很多不足的地方,但是这些鼓励让我们依然有理由坚持把这个课程做得更好。

关于课程建设的感悟,我们觉得做慕课需要用专业情怀,匠心打造,严谨求真,全力投入,这样才能够把这个课程建设好。

当然,把课程建好是一个基础,如何利用我们的遗产教育课程开展更多的面向公众的科普推广和宣传,这就是我们在进一步工作中的一个重点。为了讲好中国故事,面对中外大学生和中小学生以及社会大众,我们开展了广泛的遗产科普讲座,这是我们在不同的学校开展讲座的一些情景。我们团队成员徐世球教授,每年科普讲座达到100余场次,2022年还获得了湖北省“十佳科普达人”的称号。这些都是我们在用不同的方式传递中国声音,我们也想让传承文化、浸润心灵的遗产知识能够更多地传递给社会大众。

今年也很荣幸,2022年是《世界遗产公约》颁布50周年,今年3月-8月,我们的《文化遗产与自然遗产》课程通过武汉教育电视台《科学讲堂》栏目播出。这种形式也使我们的课程不仅在教室和网络空间开展教学,也走进了电视荧屏,进行了更广泛的公共科普教育。

第二部分就是实践“大课堂”。社会实践是遗产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是让学生身心沉浸的学习大课堂。我们要让学生通过观察、体验、求证、反思来开拓视野,提升素养,树立科学的价值观。在我们的实践教育中,为了引导学生胸怀华夏、不负山河,我们选取一些典型的教学案例地,如山海关古城、角山长城、湖北省博物馆等,让学生来感悟遗产的魅力。我们也让遗产研究与教学育人相融相促,连续多年前往南靖土楼、平遥古城、屈原故里来开展遗产研究,多次获得学校社会实践优秀团队。同时,带领学生聚焦非遗赋能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开展国家级非遗项目调研。发挥旅游专业人的特点,形成了一些视频、文创等丰硕成果,用遗产保护和传承行动来注入青年力量。我们的社会实践团队获得了湖北省优秀团队。今年暑期,我作为人文社科组的老师,带领学生参加了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第二次长江源科学考察,揭秘高原自然与文化遗产魅力,深入调研长江源区居民可持续生计发展与幸福感。我们的社会实践团队今年也被评为全国优秀社会实践团队。

图7 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主题社会实践

第三是科研“训练场”。通过搭建这样的训练场,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我们连续多年开展“文化遗产活态传承”学术领航活动,学生们也在通过高校科研基金项目和大学生创新创业的计划项目,训练自己遗产研究能力。

第四是竞赛“试金石”。把竞赛作为教育最好的“试金石”,让学生展示的同时也促进了高校之间的交流。在这里特别感谢中山大学,在中山大学的引领下,我们持续举办了全国大学生世界遗产保护提案大赛的分区赛,提升学生对世界遗产的关注与认识,推动青年积极传播遗产价值,加强跨学科交流融合,同时以赛促学,在交流当中相互提升。学生也通过“双创”大赛扩大遗产的传播平台。

第五是平台“强磁场”。我们以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为引领,来建设这样的育人平台。我们秉承一流党建引领一流专业发展,旅游管理系党支部入选了首批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同时这两年也获得了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首批国家级一流课程,湖北高校优秀教学基层组织,也获得了湖北省高校教学成果一等奖。

这也为我们学生搭建了很多的成长平台,通过红色文化遗产教育,促进他们领悟、感知和思想的提升。“结对领航”项目也是我们的一个品牌,经历了4年的传承,老师们编写的文化遗产与自然遗产方面的一些著作也在学生中进行传承。同时,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于2021年成立了非遗研究院,加强产学研协同育人。

以上就是我们在遗产教育和人才培养方面做的一些探索。虽然做的还很不足,但是我相信在各位专家、老师和同学的支持下,我们一定能够把遗产教育和人才培养工作做得越来越扎实,也希望我们一起探索前行。谢谢!

可以直接观看视频全文:
温馨提示:本文版权归作者所有,经作者授权发布。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文字整理:吴辉 中山大学旅游学院博士研究生
文字校审:李江敏 老师


往期推荐:







邵   甬|人居型世界遗产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张玉钧|从世界遗产的完整性到国家公园的完整性

保继刚|哈尼梯田活态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旅游可持续发展

詹长法|国际语境下海洋考古遗产的探索与保护

王心源|世界文化遗产价值实在性与评价标准真理性的思考——兼谈作为一门科学的文化遗产研究是可能的吗?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UNESCO 遗产地可持续旅游教席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