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生活在这片土地上,我们真的了解中国吗?

乡村笔记BTC 乡村笔记BTC 2021-11-13



一、我们真的了解中国吗?

 

在中国,有人悠闲地喝着下午茶,逛街种草,时而来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觉得流年似水,青春就像琥珀,在阳光下熠熠发光。

 

在中国,有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呼吸鲜活的空气,坐在大树下闲话家常,觉得岁月静好,生活就是柴米油盐的简单纯粹。

 

可这些都只是中国的冰山一角。



你知道中国有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可你知道中国有2856个县级行政区划单位,共计 691510 个村吗?

 

你知道北上广深杭州成都各有超过2000万的人口,可你知道我们国家还有5.8亿的农村长住人口,有1.4亿的农民工吗?

 

你知道特斯拉和优步升级了我们的出行方式,可你知道雅迪和爱玛的电动车也是消费升级的重要组成部分吗?

 

似乎,每一个城市人在心里都有一个美好的想象:

 

年迈之际,事业有成,家庭和睦;儿孙趁着青春年华拼搏奋斗,而自己和老伴隐居在郊区乡野,有一片果园农田,自给自足、悠闲自在。

 


似乎,每一个乡村人在心里也有一个关于未来的想象:

 

有一份稳定体面的工作,靠着自己的努力在城市里买房,三室一厅;组建家庭,让孩子能接受良好的教育,考上大学光宗耀祖。

 


城乡分野,如此展开。

 

在今天的中国,城市和乡村各占了一半,但很少有人真正了解一个完整的中国。

 

可为了更少的相互指责,更多的感同身受,我们每一个中国人是不是都该多问自己一句:“我们真的了解中国吗?”




二、乡村只是另一半的中国吗?


带着这个疑问,我们一群从乡村出发在城市打拼的年轻人又回到了乡村,用了一年的时间去尝试如何带大家去认识乡土里的中国。


我们发现,隐藏在乡土社会,乡村田野中的,也许不仅仅是“另一半的中国”,而是“更大,更远,更悠久的中国”。

 

费孝通老先生在《乡土中国》里说,“传统的乡土社会虽然已经解体了,但这些让中国人之所以成为“中国人”的魂并没有消散,它们仍在方方面面的影响着现代中国。”

 

在阿坝达木村,临走前,我们为藏族大哥的小女儿准备了小礼物。没想到的是,她一夜没睡,为每个学员编了红绳,拿出十三本珍藏的本子,在上面写下了一句话。本子是她每次获得奖状时收到的奖励。

 

也许,这就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礼”,是我们在上千年的熟人社会中传承下来的人情味儿。

 

在浦市古镇,每年端午节时都会组织赛龙舟,每个村子派出一个龙舟队。赛龙舟其实很危险,湍急的江流中一不小心就会淹死人,但当地村民说,“再危险我们也要办,不然别人怎么知道我们是一个村子呢?”

 


中国人有一种“家”的情怀,我们的家不仅是原子化的三口小家庭,而是家国天下。所以许多在外打拼的人,哪怕在城里去租10平米的小房间,也要回村盖气派的房子。

 

所有的走出去,都是背井离乡,伶仃漂泊;所有的走回来,都是衣锦还乡,荣归故里。

  



三、在乡村,我们学到了什么?


01

关于视野:

“如果你不出去走走,你会以为这就是世界”

在浦市古镇文学采风,在深山苗寨调研村落,与村民交流,不仅看到乡村的美、与世隔绝的世外桃源,更能看到这背后的民风民情、社会现实,让所有旅途中遇到的故事都成为知识、阅历、人生的“库存”。


浦市古镇寻访民间非遗

“在倾诉与沉默之间我恰巧路过,恰巧遇⻅了这些、那些或隐或现的故事,这些⼈与事与我这样⼀位过路⼈间从不曾有过交集,也许未来也不会有,但偏就这样恰巧,偏就这样携同着疑问与遗憾,不偏不倚地⾛⼊我的记忆。


“或许这就是故事,抽象⽽复杂,与⽆数个巧合相遇,经由同情感的缠连,或将成为漫⻓记忆⾥最浓墨重彩的⼀笔。”


——寒假写作营学员 李佳琪

文章《关于2018年的1月31日》刊于意林



02

关于品格:

“在刚走向广阔世界的年纪,就能接触到人与人之间最淳朴的交往”

乡村的人就像山林中的花叶草木一样,依赖于泥土,落地生根,让我们这些外来者也能怀着学习的心态进入其中,被热情相待。


学员们和老人一起走山路

当看到一个年逾七十的古稀老人背着五十斤重的草药走在山路上时,你会想到什么?他背的是什么?辛苦?很累?他的家人没有来帮忙吗?

 

暑假调研营的学员们没有这些想法。他们陪着老爷爷走完崎岖的山路,和他聊家常,让漫长的跋涉少一些难熬的孤寂;在路边买一个西瓜,送给他解渴。

 

在临别前,一位学员送上了提前准备的小礼物——小电风扇和一个可爱的娃娃。她给在村子里遇到、调研采访过的所有村民都准备了礼物。

 

另一位学员,自己折了一罐子的小星星,里面写着满满的祝福。她说,原本想着村子里会有小学,想把这些小星星送给孩子们。



03

关于知识:

“学习只属于乡村的智慧”


乡村对于城市孩子们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一课,教会他们如何与人沟通交流,放下城市人的优越感,抛弃自己是外来⼈的旁观感,也丢掉课本和学术呆板的理论应用,融入乡村的生活中,融入真实的土地中。

 

现代社会最让人费解的也许是,在密闭的教室里关上窗户,讲解《农业的变化真大》、《乡下人家》的生僻字形语法结构,划出《金色的草地》、《触摸春天》的优美段落,解读《望洞庭》、《忆江南》的思想情感。


但其实,被关在窗外的世界才是作者想展现给孩子们的。


学员在和村民访谈


在研学期间让我感触最深的,就是两个字——差异。不仅是城市和农村间的巨大鸿沟,而在有着不同出生背景的同学之间,也存在很多包括性格、思维方式和观念的不同。在这激烈的碰撞中,我学会了倾听不同的声音,同时独立思考,与同学和老师分享自己的见解。


“虽然条件艰苦——比如有天早饭吃的糌粑就是我们自己亲手捏的,晚上会有各种飞虫循着灯光登门拜访,但这直观、深切的感受成为了联系的纽带,跨过了城乡的鸿沟,深刻了我们对中国乡村的理解。


“这次自然营的活动内容更加丰富多样,使整个行程充实但又不匆忙。采集植物标本、制作植物图鉴、测绘碉楼图纸……任务繁多,又具挑战性和专业性。但我们并没有害怕,分成两小组,每位组员发挥自己的特长,在老师的带领下,记录下一株株植物,勾勒出的一笔一划都令我们充满成就感,又促进了组员间的交流。”


——暑假自然营学员 陆艺飞



04

关于思考:

“在未来思考人生时,多0.5秒的时间能想到乡村”


人们常说,一次旅程,就是一次重塑人格的过程。每个人的心底都藏着一个关于“改变”的梦。熟悉的地方已没有了惊喜,人心思动,渴望与远方的人相遇。


学员制作植物标本


“对我来说,最有价值的就是,“乡村笔记”给予了我很多摒弃成见,拂去旁枝,进行深刻且有意义的思考的机会。


“我们去乡村,在渔排上住一晚,到地里去掰玉米,在古镇上和老乡聊天采风,去到依山而立的山村,见识到不同于凤凰古城张家界一样被同质化模式化的乡村风景,见识到中国真的很大,有大多数青年人所不知道的另一面,见识到乡村和城市的人在思维上有着这样那样的不同。而更多的人,只是站在城市里用眼睛看着乡村的世界,没有往这片土地上迈出一步。


“我们去乡村,是去学习的,不是把城市原有的知识结构、认知框架强加给乡村,不是把去乡村当成一个需要写实践报告、上交评分的任务。在村子里住两个月,最后写一篇文章说明玉米的采摘方式与关于玉米的渊博历史文化,那应该是农业学家、历史学家,或者为了给学校交作业和完成暑期实践的大学生的任务。”


——暑假写作营学员 湿草


“我以前励志从医,不过是因为家里人都觉着当医生好,我也不讨厌,但是鸭窠围的卫生站给我的震撼,让我找到了想投身的事业,在而后的调研中我跑了几家医馆、药店,发现城乡之间的医疗条件差距远远比我想象的大得多,身边更有在各医院辗转未能治好疾病的孩子来到大城市救治就很快痊愈的故事,如何解决城乡之间的医疗水平的差距,大概就是我人生的课题吧!”


——寒假写作营学员 张嘉月

文章《去乡村,遇见真实的自己》刊于意林





所以,我们是谁?


我们是乡村笔记。


我们希望让城市孩子获得乡村视野,帮乡村孩子拓展职业可能,并为乡村发展带去城市的支持。



我们过去做了什么?


2017年9月成立至今,乡村笔记开创了乡土研学项目,已带着来自30多个城市的200余位孩子去到了湘西、川西、菏泽的乡村,用平等心了解了一个更真实完整的中国,项目已经帮助100多位国家级贫困县乡村的老乡增加了收入。


同时,乡村笔记于2018年8月发起了城市职旅项目,希望带乡村的孩子们来到城市,由有乡村背景的前辈们带领着上职业发展与生涯规划的课程,拓展乡村孩子的职业可能。




我们想带你去哪里?


我们想带你去乡村。


我们想带你去湘西、云南、四川,去到每一个有故事却尚未被发现的乡村,让一成不变的生活多一种可能性,给孩子们一个认识中国,寻找中华之魂、民族之根的新视角。


让未来,他们在做人生规划,做职业发展,哪怕买一颗菜的时候多0.5秒的一个念想 —— 中国还是有乡村的,乡村有与城市不一样的生活方式,没有孰高孰低,孰优孰劣,城乡和而不同。


去乡村,它是我们每个人成长路上都应该看到的一处风景,就如纽约巴黎,就如星辰大海。



乡土

研学



湘西乡土写作营


云南乡土调研营


云南乡土建筑营






一个人长大了,会珍视孩童时期的玩物和照片,老了会更加怀念在湖边打水漂、在麦田里捉迷藏的记忆,不断跟子孙念叨穷苦贫瘠的童年。

 

我们生活的土地,不会因为它淋上了一层水泥沥青,覆盖木板瓷砖,就使我们变得“高大上”;也不会因为它长满五谷、崎岖陡峭,脚踩上去满脚泥沙,就使我们变得“低人一等”。


回归乡土,是年轻人漂泊打拼后回家的现实愿望,是老人半生风雨后叶落归根的土地情结,更是中国人希望代代传承的文化延伸。


归去来兮,在中国古代是士人厌恶乱世、亲近自然的隐逸情怀,在现代也应该是我们从文明中回溯历史传统,寻找文化之根、民族之魂的情怀。


所以,这个冬天,让我们带你去乡村看看,好吗?



01

湘西乡土写作营


“故人胸中无丘壑,眼底无性情,虽读尽天下书,不能道一句。”


我们一起沿着沅江逆流而上,在雪竹琳琅中品读沈从文《湘行散记》,用游记作家的笔触描摹冬日湘西的青山玉骨,瀚海阑干。



时间:2019年2月11日—2月17日

原价:6299 

最低可享:5499


(下滑查看项目详情)


项目概况

有一位作家说,“从一个小镇的生活再到一个县城一个地级市一个大城市,顺着这根链条下来,每一个层次的生活都不一样,你经过对比,对以往的更能理解而且吸收,对现在的也更能知道自己所处的位置。而比起一生下来就在城市的孩子们,我们有太多他们觉得奇特和不可思议的故事。”


是的,这也是我们带孩子们去乡村学习文学采风,希望能给大家带来的东西。也许大家的人生轨迹不会因为去一次乡村而有所改变,但从此乡村会成为我们人生轨迹的一部分。


没有真正在江上被浪潮裹挟着前行的经历,或许孩子就会以为,文豪笔下的滔滔江水和城市里的小水沟差不多。


当许多人因为懒散、短浅而把假期的时间用于虚拟世界,或是试图用理论、书本的学习来弥补实践和经验的不足,我们完全可以在盛夏的暑光中觅得一棵大树,坐在树下与村里的老人闲聊,去接触、理解“另一个世界”的人文、观念、知识,让自己因为久居教室而变得狭隘、干瘪的思想充盈。


所以现在,我们邀请你与乡村笔记一同去到湘西的山村,重走文学家沈从文《湘行散记》路线,沿沅江逆流而上,文学采风、乡土写作,找回城市孩子缺失的元素。



● 你能收获什么?

1.一份乡土研学的写作证书

2.一次系统学习的创意写作

3.一场别开生面的文学采风

4.一回追寻历史的江河行船

5.一番传统风味的民俗体验

6.一篇精心打磨的创意文章


● 我们去哪里?

在沈从文老先生的《湘行散记》中,他说,“我们若想读诗,除了到这里来,别无再有好的地方了。这全是诗!”


湘西的风轻、风景、风情,和那汩汩流淌的沅江,让他年少时就有了直面无数挫折的勇气,感悟人生浮沉的智慧。


行程中,我们将去到五强溪、鸭窠涠、浦市、山江,白日在古镇、山村中文学采风,夜阑风静之时卧在渔排上写乡土游记。


我们做什么?


培养视野广阔、心怀乡村,志高远、有文心、富阅历、接地气的青年作者。


锻炼学员文学采风风技能。深入了解乡土乡情。


品读《湘行散记》。学习沈从文老先生其人、其文,培养写作理念。


指导修改文学作品。行后,通过1对1指导与学员共同修改、反复打磨其文稿,提高学员的创作技巧,润色后发表在《中国青年》、《意林》、《成才与就业》等知名杂志或书刊上。


日程

时间

上午

下午

晚上


day 1

怀化接站

怀化接站

破冰活动

安全培训

课程:写出我心

day 2

怀化—五强溪

课程:屈原与沅水文化

五强溪—鸭窠涠

课程:沈从文与湘行散记

课程:

鸭窠涠的夜

文学采风

乡土游记写作

day 3

砚石溪村

文学采风

鸭窠涠—浦市

课程:

浦市故事

文学采风

书信写作

day 4

浦市古镇

文学采风

故事分享

欣赏傩戏

学习版画

课程:

创意写作

非虚构写作

day 5

浦市—山江镇凉灯村

凉灯村

挖猪草

捡干柴

文学采风

课程:

创意写作

乡土中国研讨

虚构写作

day 6

山江镇赶集

山江苗族博物馆参访

课程:

湘西与民俗学讲座

文化差异主题写作


day 7

讨论:

随笔文章与大作文写作

凉灯—怀化

送站







02

云南乡土调研营


“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中国乡民,各自通过怎样的方式一次次离开他们爱与恨交织的土地,留下如今一个个偶尔喧哗却常年空空荡荡的村庄?


让我们一起去到彩云之南的山村,跨越城乡隔阂的“最后一公里”,走进乡土中国。



时间:2019年1月26日—2月1日

原价:4999

最低可享:4199


(下滑查看项目详情)

项目概况


“田野调查不是简单的聆听,而是要去感同身受,去捕捉那些被光线遮蔽的事实。”

 

说起云南,人们往往会浮想起秀美的风景与饕鬄的美食。而对于我们来说,比美食与美景更重要的,是生长于斯的人们,是他们组成了彩云之南的奇特魅力。


这个冬季,我们将运用田野调查的研究方法,带着理解的态度进入彩云之南的乡村,将各家学派的研究理论从网络延伸到乡村,把大脑的思考从文字的束缚中解放,把课堂从教室迁移到乡村,在实践中学习田野调查的方法,去撰写一份具有价值的调查报告。

 

● 你能收获什么?

1.一份乡土研学的调研证书

2.一次系统的社会研究课程

3.一场深入乡土的社会调研

4.一番乡村场景的商业实践

5.一回传统风味的民俗体验

6.一张反映乡情的调研报告


● 我们去哪里?

在云南这片39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生活着25个少数民族。而我们这次我们将走入哀牢山深处的汉族人家,去寻找少数民族地区汉族与其他民族之间交往与融合的故事。


我们将有机会近距离接触到在哀牢山不同海拔高度的阶梯上活动的各个民族,他们身着各异的民族装束:


城镇和平坝居住着汉族,炎热的低山河谷住着壮族、傣族,高一点的半山区栖息着彝族、哈尼族,而盘踞在寒冷的高山区的,则是苗族、瑶族和苦聪族…



我们做什么?


读《乡土中国》,观中国乡村七十载巨变。重新认识费孝通先生笔下的中乡村“差序格局”;


走彩云之南,寻访少数民族。发现不同民族间的生活差异,收获一份同理心;


赶乡村市集,实践乡村商业。用SWAT分析解构市集,练摊叫卖,完成售卖任务;


学调研之法,理解差序格局。深入调研对象的生活,尝试理解他们的生活,认识一个不一样的中国。


日程

时间

上午

下午

晚上


day 1

昆明接站

昆明接站

团队破冰

安全培训

day 2

前往

大羊街村

社会学课程

(调研报告选读)

讨论调研方向

day 3

实践课

入村调研

爬野山

社会学课程

田野调查

day 4

乡村市集

实践课

入村调研

社会学课程

乡土中国

day 5

实践课

入村调研

打糍粑

社会学课程

访谈记录整理

day 6

实践课

入村调研

社会学课程

调研报告撰写

纪录片《乡村里的中国》

day 7

调研报告撰写

烹饪乡土美食

篝火晚会

day 8

昆明返程

昆明送站






03

云南乡土建筑营


“人类没有任何一种重要的思想不被建筑艺术写在石头上。”


来云南探访传统古建,做一次小小建筑师,挖掘雕梁画栋里的乡土风韵。



时间:2019年2月11日—2月17日

原价:6499

最低可享:5699


(下滑查看项目详情)


项目概况

中国建筑的起源南北有着很大的差异,南方潮湿多雨,因此人们都用树枝在树上搭建居所,称之为巢居,并且由此产生了南方吊脚楼等建筑形式;北方干燥少雨,故多挖作洞穴居住,称之为穴居,由此也产生了北方窑洞等建筑形式。


中国传统建筑有着很强地域特征,每个地方的建筑背后蕴含的不仅仅是当地人的居住方式,透过建筑还能看到自然环境的特点,人文习俗的特色甚至整个文明的发展演变史。


这个寒假,我们想和你一起走进云南的小村子,在村中去领略传统建筑的魅力。从一砖一瓦中了解乡村的发展,在一椽一檩中探索建筑的变迁,由一幅窗棂一抹雕刻体会建筑的美。


● 你能收获什么?

1.一份乡土研学的建筑工作证书

2.一张亲手绘制的民居建筑图纸

3.一次别具风格的建筑水墨渲染

4.一块独立完成的传统建筑拓片

5.一架动手制作的榫卯结构模型

6.一场定制策划的乡土文化展览


● 我们去哪里?

红河县大羊街乡,第三批中国传统村落,革命老区项目村,汉族聚居村落。民居基本为四合院形式,代表建筑王家大院建于民国初期。


我们做什么?


深入滇南村落,认知传统建筑。从建筑的细节中探索中国传统建筑的形制礼制,洞悉传统建筑的发展脉络,在传统民居丛林中研习建筑学基本知识,助力传统建筑保护意识;


营造传统建筑,制作榫卯结构。探索古代建筑力学构造特点,掌握建筑现场踏勘基本方法,学习中国传统民居建筑所蕴含的先人智慧;


测绘传统民居,动手水墨渲染。建立建筑档案,探索传统技艺融汇建筑美术,在绘图与渲染中培养设计思维与建筑美学欣赏能力;


策划乡土展览,留住记忆乡愁。在筹备展览过程中培养策划组织能力,了解乡村,理解乡土,留住乡愁。



日程

时间

上午

下午

晚上


day 1

昆明接站

昆明接站

破冰活动

安全培训

day 2

昆明—大羊街村

大羊街村

乡土初探

中国传统民居建筑认知

day 3

大羊街村

建筑采风

当地民居测绘

建筑设计课程

day 4

乡土生活体验

建筑大作业水墨渲染

建筑材料制作工艺流程学习

day 5

营造传统民居建筑

营造传统民居建筑

篝火晚会

彝族民俗体验

day 6

建筑力学分析

榫卯结构制作

传统建筑保护探讨


day 7

举办乡土文化展

举办乡土文化展

纪录片《乡村里的中国》

day 8

大羊街村—昆明

送站

送站






报名详情


1. 活动时间

湘西乡土写作营 2019.2.11—2.17

云南乡土调研营 2019.1.26—2.1

云南乡土建筑营 2019.2.11—2.17


2. 报名对象

湘西乡土写作营 12—18岁全国青少年

云南乡土调研营 14—18岁全国青少年

云南乡土建筑营 14—18岁全国青少年


3. 截止时间与报名优惠

2018年12月1日前报名,立减300

团购优惠:按照人数计算(如两人团购则减200,三人团购减300),最高可享减免500优惠


4. 报名方式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报名,提交报名信息后可选择微信付款或者支付宝付款。


欢迎扫码添加乡村笔记客服,询问具体项目信息:


湘西乡土写作营

云南乡土调研营

云南乡土建筑营





乡土研学,去乡村,遇见另一个自己

城市职旅,来城市,发现更好的自己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