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韩炳哲的《非物》:一个浪漫主义者的哀鸣

吴毅强 理解摄影
2024-08-30

书名:《非物:生活世界的变革》

作者:【德】韩炳哲 著 谢晓川 译


韩炳哲的《非物》: 一个浪漫主义者的哀鸣


文 | 吴毅强


韩炳哲是个时髦的哲学家,这几年非常火。我读了几本他的书,主题都是针对全球资本主义、数字化和现代性症候的批判,直达现代人的痛点,而且书都短小精悍,没有大部头的压力,所以读起来很有快感。记得读完《倦怠社会》之后,感觉神清气爽。他把抑郁症一下说清楚了。他说今天的社会从规训社会进入了功绩社会,把抑郁症和哲学思潮扯在了一起,还讲出了因果关系,挺牛的。


这本《非物》依然简短而犀利。一百多页的小书,一般人集中两天时间,肯定能读完。不过这次读完,我隐隐感觉有些不对劲。对他的印象,一下从一个冷静睿智的炫酷哲人变成了一个深深的不可救药的浪漫主义者。


韩炳哲从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哲学出发,展开了对信息社会的技术批判。这些批判都很深刻也很准确。比如他说我们今天不再迷恋物,而是迷恋信息和数据,对物的体验代替了对物的占有。今天的智能手机把世界还原为信息,屏幕成为人类生存的界面,造成了真实感知和他者的消失。


他对物质着迷,对数字化的事物保持警惕。所以他喜欢模拟摄影,而不是数字摄影,喜欢看纸质书而不是电子书,因为电子书不能成为“心物”。在我们曾经大肆批判“物化“”恋物癖“等现代性疾病时,韩炳哲又重新呼唤物的回归。


在读到最后一节《关于点唱机的附论》之前,我一直沉浸在韩炳哲的滔滔雄辩中不能自拔。是啊,我们现在过得这么孤独、无根、焦虑,都是因为数字化和新自由主义体制虐待的结果,简言之,我们失去了与物的真正关联,我们失去了这个世界。但是,韩炳哲在最后一节里,以极其煽情乃至肉麻的笔调渲染了他对于老物件——一个点唱机——的迷恋,似乎在告诉我们,我们必须回到那个和物体相依为命的时代,才是现代社会的解药。一百年前就已消逝的那个本雅明“灵韵”,再一次被韩炳哲抓在手里,成了救命稻草。问题是,这可能吗?


此刻,我看到了一个老派人文主义者的哀嚎。一个深深的浪漫主义者,在一架老式点唱机面前,听着旧音乐,感受老时光。他在对现代文明的困境做出深刻解读和批判之后,没有看到新技术带来的丝毫解放的可能性,选择把目光投向了过去。就像他在另一本书《山寨:中国式解构》中为山寨辩护一样,他把解药的寻找投向了神秘的东方,确实也是醉了。


韩炳哲在这本书里,抛出了我们所有人不得不面对的生存困境,但他的解决途径也是问题重重。


推荐指数:★★★★


作者简介

吴毅强,浙江大学美学博士,摄影艺术批评家


往期精选

短评 | 读《罗伯特·弗兰克的〈美国人〉 : 纪实摄影的艺术》

后毛卫东时代的中国摄影理论翻译

短评 | 大门:什么是好的AI摄影作品?

短评 | 吴毅强读《摄影如何成为当代艺术》

短评|吴毅强读《论照片》


公众号新开一个栏目《千字短评》,希望用简短的文字,对摄影艺术领域发生的现象及动态进行及时地批评,参与当下摄影艺术文化知识生产。包括思潮、书籍、作品、展览及一般的生态批评。


栏目宗旨:不能说真话,那么请闭嘴。


欢迎投稿

    微信:wuyiqiang926

    邮箱:393222588@qq.com



添加管理员微信进入“理解摄影”群聊

Gofor1839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理解摄影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