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剧《刘翠萍哭井》铺上纸手提笔泪满腮 筱金玲
筱金玲(1901—1958)原名姬忠焕,辽宁省锦州人。少年时拜师赵美廷(艺名赵老美)学唱二人转,后改唱评剧。二十年代初在锦州王建侯班唱旦角。民国十二年(1923)后改唱彩旦,与碧莲花、筱桂花、王金香合作演出。是二十年代后期到四十年代之间,红遍东北的彩旦。民国三十七年后,与菊桂笙合作,到沈阳、白城、北安、齐齐哈尔等地演出,能单叫一堂座。1952年参加白城评剧团,在现代和新编历史戏中,创造了佘太君(《穆桂英挂帅》)、田母(《小女婿》)、三仙姑(《小二黑结婚》)等角色,表演技艺更加成熟。
他嗓音不佳,但板头好、字眼清,以带有鲜明的二人转艺术色彩而独具风格。念白中常运用二人转“说口”,诙谐风趣;在唱段中常运用“夸奖篇”、“路途景”等成套唱词,给合剧情加以创造发挥,每每获彩。《麻疯女》中演邱夫人论落乞讨至女婿门前恳求收留时的一段情,就是他自己编词设腔,一连四十多句,全是庄稼嗑,一顺边的辙。他善于表演农村和小市民妇女的言行神态,经夸张,造成强烈的舞台效果。扮演《珍珠衫》中卖花婆薛老妪,《刘公案》爱玉的干妈,《杨三姐告状》中杨母,《小赶船》中刘蕊莲之母等,均为同行所称道。1957年吉林省戏曲学校筹建过程中被调任评剧科老师,曾向青年演员进修班学员传授《珍珠衫》、《打狗劝夫》等剧目和《双吊孝》中[大悲调],《孔雀东南飞》、《刘翠屏哭井》的主要唱段,深受学员爱戴。
解放前,锦州南戏园子附近,常见一位中年妇女盘着发会,叼着烟袋,在做针线活的妇女群中闲聊。她乐于助人,不是帮这个带孩子,便是帮那个做针线。起初大家以为她是戏班的眷属。后来才知道,他就是男扮女装的著名评剧彩旦筱金铃。筱金铃是锦州人,原名姬忠焕。自幼在辽西学蹦蹦,成名于辽东。他的《老妈辞活》、《大逛花灯》曾在安东(今丹东市)大红特红,1926年奉天评戏皇后筱桂花到了安东,见此情景亦退避三舍。当年的老唱本上曾写有“筱金铃拿手戏《大逛花灯》”的词句。后来因嗓音嘶哑改唱评剧彩旦。为了丰富技艺,因此他留着长发,身穿女装到妇女中去观察模仿。
筱金铃舞台经验丰富,善于即兴表演。他在台上现抓的词不但符合剧情,还合辙押韵。一次,福德戏院演京剧《黄巢》,特邀筱金铃串演剧中彩旦。上场前,后台管事的告诉他:“今个儿戏小了,您给‘马后’点。”他点点头抱着只老母鸡便上场了,到了台上又是说又是唱,观众不时捧腹大笑。把戏足足延长半个小时。他的表演才能,不仅打动观众,也令内行佩服。他是南园子戏班的台柱,过往锦州的各剧种的艺人都愿与之合作。只要他在台上,无论谁出了差错,他都能以幽默的插科打诨,在观众的笑声中将漏洞掩饰过去。只要戏中有了他,这出戏就分外红火。时至今日,锦州的老观众对被金铃和他精湛的表演艺术还记忆犹新,赞不绝口。
1956年,他参加吉林省评剧老艺人组成的百花社,挖掘整理传统剧目。由他口述的《三击掌》、《打狗劝夫》,已由吉林人民出版社。1958年8月1日,病逝于长春。
评剧《金玉奴》见爹爹在一旁垂手立站 尚丽华评剧《大祭桩》选场 曾昭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