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高薪招聘清北毕业生的背后,折射出曾经这座闷声发大财的城市也面临着城市转型发展的困境;同时,也是众多资源型城市的一个缩影。经济学上有一个理论叫“资源诅咒”,又被称作“富足的矛盾”(Paradox of Plenty)。如果某个国家或地区拥有大量某种不可再生的天然资源,反而会形成工业化长期低水平、产业结构难以转型升级、过度依赖某单一资源的窘境;丰富的自然资源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可能是经济发展的诅咒而不是祝福。比较典型的国家如委内瑞拉,自成为世界第一石油出口国后50年里,几乎是世界上发展最快的国家,也是拉美最富有的国家。然而在2014年国际油价大幅下跌以来,委内瑞拉至今已连续遭遇经济萎缩和严重的通货膨胀,面临经济崩溃的严重危机。当然也有资源丰富的国家逃离了“资源诅咒”,享受到了“资源祝福”,比如挪威、澳大利亚、美国、加拿大等,这些国家都是经济产业结构转型成功的代表。鄂尔多斯似乎也绕不开这个诅咒,城市的发展在煤炭经济大起大落中也此起彼伏。为了打破这一魔咒,鄂尔多斯一直在努力转型,在云计算、装备制造、大新材料、大数据多个领域培育新型产业。煤炭经济也在向高附加值方向转型,通过煤炭转化成天然气、化肥、乙醇等千亿级的工业园区规划了好几个,近期也在引进风电制造设备。从数据看有一定的成效,但新兴产业的产值在工业中的占比仍不高,增幅也很小。煤炭仍然是推动经济发展的主力选手,煤炭集团依旧是当地规模最大的产业。高端制造业的发展,不是政府有钱就能一定做到的,还需要很多优秀的人才。在一线发达城市经济发展的虹吸效应下,鄂尔多斯大量的有梦想的高学历人才选择前往北上广打拼,留下来的年轻人也像东北省份一样,选择去体制内或国企、央企。资源迟早会枯竭,为了避免由于发展困难陷入了人才流失的恶性循环,鄂尔多斯正与沿海发达城市一道,在清华大学和北大毕业生的塔尖上争夺人才资源。而要走出人才困境,教育是一剂重要的解毒剂。与高等教育相比,中小学基础教育的重要性也不言而喻。相比于开发那么多鬼城,鄂尔多斯这次的钱,真是用对地方了。当然,鄂尔多斯在教育投入上的大手笔,不仅是一次未雨绸缪的自我转型,更是内陆城市提升人才吸引力的一次示范。值得称赞! 历史文章推荐(点击蓝色字体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