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如何在疫情封控下与孩子健康相处?

教育时报 2023-06-27

近日,广西(南宁)12355青少年服务台的电话响起,接线员钟言言刚拿起电话,便听到了一个女生带着哭腔的声音。她调整语调安抚电话那头的女生:“你先不要激动,慢慢说,我在呢。”


女生情绪逐渐平静后

道出了原委

↓↓↓


原来,她是一名高中生,在学校遭受了语言暴力,在得不到父母理解的情况下,拨打心理咨询热线求助。近40分钟的通话过程中,大部分时间是女生在诉说。从她在学校被孤立的状态,到埋藏在心底的梦想和秘密,接线员一直耐心地倾听着。


“可能她本来就没有想让我给出具体的建议,只是想找一个人聊聊天。”钟言言说。


这样的故事,对于广西(南宁)12355青少年服务台等心理援助热线平台来说,并不是个例。据广西(南宁)12355青少年服务台统计,他们接待的来电求助的青少年中,高中生(15-18岁)和初中生(12-14岁)是占比最高的群体。


孩子感觉自身受到侵害时

为何不求助父母等家人

反而拨打心理热线求助

今天

我们一起

透过这起心理咨询案例

寻找缘由

↓↓↓

01

家长总是听不懂我在说什么


广西(南宁)12355青少年服务台的专家志愿者、公益心理咨询师李耕岩表示,来电中学生主要关注人际关系、亲子关系、个人成长方面的问题,很多通过电话求助的青少年的主要需求,是被理解和倾听。


在李耕岩看来,没有评判、没有打断、没有建议的陪伴式倾听,是特别好的疗愈过程,可以有效帮助青少年释放压力与减轻焦虑。


11月3日下午,李耕岩转接到了一名高二男生的来电。这名男生因抑郁症正在住院治疗,他告诉心理咨询师,这个电话是用爸爸的手机打的。


这一次,男生当着父亲的面,直接将肚子里的苦水倒出,直言自己无法理解爸爸的教育方式。“他总是听不懂我在说什么。”男生满腹委屈,“甚至有时候根本没在听我说话。”


当李耕岩问男生是否需要帮助时,结果对方表示只是想宣泄下情绪。


李耕岩把男生的这种释放情绪的行为比喻成“倒掉一盆脏水”,因为捧在手里太重了,把它倒掉就好了。



02

亲子双方,在成长的方式和期待值上产生冲突


做了十几年的心理咨询,李耕岩能感知电话线那端的复杂情绪。他认为,孩子确实应该被好好倾听,但很多家长也并非刻意忽视孩子的想法。


从本质上说

家长的目标和孩子的诉求

基本是一致

只是双方

在成长的方式方法和期待值上

产生了冲突


韦金妮是广西(南宁)12355青少年服务台专门处理亲子关系心理个案的专家志愿者。有一次,服务台的接线员说有个家长想做咨询,但韦金妮接通后却听到一个小男生的声音。“孩子说是妈妈把电话甩给他的,还说自己刚被妈妈揍了一顿。”


原来,这个四年级的男生因刚转学跟不上学习进度,家长想在校外培训机构给他报个一对一辅导班。孩子表示想报大班,说能自己更放松地听课,还能省钱,但他妈妈坚持认为一对一才有效果。


“实际沟通后发现问题并没有出在孩子身上,这个孩子虽然在家长看来有点调皮,但他这种调皮和活泼是符合其年龄特征的,只是不符合父母对于孩子在纪律和学习方面的期待。”韦金妮希望家长能把孩子当成一个独立的个体看待,当成一个朋友来相处,学会了解并理解孩子的想法。


如今

一些家长群体的学历水平比较高

对教育也越来越重视

为什么

还是学不会倾听孩子的声音呢?

心理专家认为

这或许

跟家长的成长经验有关系


专家志愿者接触到的大部分家长,都处于30岁到50岁的年龄段,他们这代人,自小的成长环境相对高压,没有得到父母太多的倾听,导致自己为人父母后,也容易忽略掉孩子的心声。这部分父母在相对严格的要求下,学业、就业等方面取得优秀成果,认为自己成功了,就觉得这种要求放在孩子身上,也是适用的。


出现心理障碍的孩子,不少都是家庭教育出了问题,表面上看一些问题产生于家庭之外,但如果家庭成员能够给予孩子足够的支持,那他就有勇气、有能力去应对外界的矛盾。


对于很多青少年来说,被陪伴、鼓励、引导,是心理上最大的需要,很多心理问题的背后是父母聆听姿态的缺席。



03

两代人,要适当划清生活边界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发布的《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19-­2020)》显示,我国青少年抑郁检出率为24.6%,18岁以下的抑郁症患者占总人数的30.28%。


现实而残酷的数字背后

反映出

青少年正在遭遇的心理危机


李耕岩同时在南宁市一所高中从事学生心理工作,对于疫情下青少年的心理问题并不陌生。他发现,孩子因疫情在家上课后,亲子冲突变得频繁,特别是在听课、写作业等方面极易产生分歧。


“前一秒钟我还在做数学题,当我稍微休息一下拿起手机,还没开始玩呢,爸爸就进来说我整天玩手机,我觉得自己好冤枉。”这是一些打电话来咨询的孩子的话。


如何在疫情封控下

与孩子健康相处?

当下

这成了许多父母的一块心病


很多家长忍不住跟李耕岩吐槽:“你知道吗?在家我觉得比上班还辛苦,见到孩子一天到晚都在玩手机,真的好堵心!”


对此,李耕岩给出的建议是,家长和孩子在家中,要适当划清生活边界,让彼此都有充分的心理空间——


时间上,可以划分出大家一起学习工作、吃饭、做游戏等活动的时间,比如在吃饭时间就只谈论菜好不好吃,而不评价孩子的学习。


空间上,一家人尽量每个人待在自己的房间里,允许关门且不被随意打扰。



来源:中国青年报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