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毒攻毒:Science详述缓解儿童食物过敏的新方法 | 热心肠日报
今天是第928期日报。
食物过敏
以毒攻毒:用免疫治疗改善食物过敏(一图读懂)
Science[IF:41.058]
① 可减轻食物过敏的免疫治疗,通过口服或注射逐渐增加过敏原摄入,使免疫系统脱敏;② 该疗法可抑制免疫球蛋白(Ig)E产生、增加IgG4生成,来减弱肥大细胞对过敏原的反应性,还可增加IgA生成,使进入血流的过敏原减少;③ 大多数患者可在一年后对过敏食物有更高的耐受性,但个体差异很大;④ 长期效果仍需确认,过敏者需终身治疗,许多影响免疫的因素都可引起/加重治疗的不良反应;⑤ 面对风险和不确定性,人们对该疗法在期待的同时仍存焦虑。
Toxin or treatment?
10-19 DOI: 10.1126/science.362.6412.278
【主编评语】食物过敏的发生率在西方国家不断上升,花生、牛奶、鸡蛋等均可能引起严重过敏,传统方法除了严格避免接触过敏原,没有可有效改善的治疗手段。近年来,不少医生和公司正在进行免疫治疗的实践和产品研发,通过逐渐增加过敏原摄入,使免疫系统对过敏食物变得“麻木”,缓解过敏反应。但这种治疗策略仍有很多风险和未知因素,焦虑的暗流依然涌动。Science上月发表的长篇新闻稿,对该疗法的相关研究、临床和产品研发进展进行了报道,是一篇很好的科普文,特别推荐给有兴趣的读者。(@mildbreeze)
食物过敏
口服活性小麦面筋或可治疗小麦过敏
Journal of Allergy and Clinical Immunology[IF:13.258]
① 选取46名小麦过敏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进行低剂量活性小麦面筋(VWG)口服免疫治疗(OIT),一组进行安慰剂治疗;② 在治疗1年后,VWG组中超过一半的治疗对象对小麦蛋白脱敏,而安慰剂组中无治疗对象脱敏;③ 在治疗2年后,VWG组中诱导脱敏比例降低值30%左右,这表明对小麦过敏的受试者接受VWG OIT治疗时,可能需要更高的剂量及更长的持续时间;④ 初始接受安慰剂治疗的部分受试者接受高剂量VWG OIT治疗,57.1%在1年后脱敏。
Multicenter, randomized, double-blind, placebo-controlled clinical trial of vital wheat gluten oral immunotherapy
10-24 DOI: 10.1016/j.jaci.2018.08.041
【主编评语】Journal of Allergy and Clinical Immunology上发表的一项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临床试验结果,小麦过敏者口服低剂量活性小麦面筋1年后,超过一半的受试者可对小麦脱敏,但2年后脱敏比例降低。而安慰剂组在治疗1年后无脱敏发生,但在接受高剂量活性小麦面筋1年后,近60%的受试者脱敏。(@沈志勋)
口服耐受
Cell子刊:诺如病毒感染引起小鼠丧失对饮食抗原的口服耐受
Cell Host and Microbe[IF:17.872]
① 肠道呼肠孤病毒感染可触发对饮食抗原的Th1免疫应答;② 鼠诺如病毒CW3株(而非CR6株)感染小鼠后,也可引起小鼠对饮食抗原产生Th1型免疫应答;③ CW3株通过其衣壳蛋白激活干扰素调节因子1(IRF1)通路,引起小鼠丧失对饮食抗原的口服耐受;④ 通过对病毒感染后小鼠肠系膜淋巴结中的转录谱进行分析,发现诺如病毒及呼肠孤病毒的感染可诱导特异性转录谱的产生,且与对保护性抗病毒免疫中的转录应答不同。
Murine Norovirus Infection Induces TH1 Inflammatory Responses to Dietary Antigens
11-01 DOI: 10.1016/j.chom.2018.10.004
【主编评语】Cell Host and Microbe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发现,诺如病毒感染可通过其衣壳蛋白激活IRF1依赖性通路,从而引起小鼠产生对饮食抗原的Th1型免疫应答。(@沈志勋)
心力衰竭
JAMA子刊:心衰患者少吃盐,临床证据充分吗?
JAMA Internal Medicine[IF:19.989]
① 纳入9项共479例心衰患者参与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进行系统性综述;② 对急性住院的心衰患者,尚无数据证实限制钠摄入能影响心血管相关的或全因死亡率、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住院时间等结果;③ 对门诊心衰患者,与不限盐相比,采用低钠饮食可能减轻患者的水肿和疲倦等症状、降低血压,有改善心衰临床症状体征的趋势,但支持数据有限;④ 目前尚缺乏强有力高质量的数据来支持或反驳当前心衰患者的低钠饮食指导。
Reduced Salt Intake for Heart Failure A Systematic Review
11-05 DOI: 10.1001/jamainternmed.2018.4673
【主编评语】有些临床指南建议心衰患者少吃盐,JAMA Internal Medicine近期发表的一项系统综述却指出,目前尚无足够的临床试验证据来支持或反对心衰患者限盐的指导建议。(@mildbreeze)
自身免疫性疾病
Nature Reviews:肠道菌群与急性前葡萄膜炎的关联(综述)
Nature Reviews Rheumatology[IF:15.661]
① 急性前葡萄膜炎(AAU)是强直性脊柱炎最常见、临床明显的关节外表现,AAU和强直性脊柱炎都与人白细胞抗原(HLA)-B27密切相关;② HLA-B27影响肠道菌群的组成,从而可以改变免疫系统,影响健康和疾病;③ 肠道菌群与AAU和强直性脊柱炎的发病机理密切相关,菌群失调促AAU的潜在机制包括:菌群相关的免疫失衡、分子模拟导致自身免疫性、增加肠道通透性、调节免疫细胞迁移;④ 通过改变菌群来治疗或预防强直性脊柱炎和AAU有很大潜力。
The microbiome and HLA-B27-associated acute anterior uveitis
10-09 DOI: 10.1038/s41584-018-0097-2
【主编评语】脊柱关节炎是慢性炎症性风湿性疾病,可伴有眼部并发症——急性前葡萄膜炎,发病可能与肠道菌群有关。Nature Reviews Rheumatology近期发表相关综述,特别探讨了与关节炎和结膜炎关系密切的人白细胞抗原-B27对肠道菌群的影响,以及肠道菌群促进急性前葡萄膜炎发病的几种可能机制,值得专业人士关注。(@mildbreeze)
色氨酸代谢
天大+上海科大等:揪出催化便便发臭的关键细菌酶
Nature Communications[IF:12.353]
① 由色氨酸发酵产生的“粪臭素”嗅阈值极低,是导致粪便臭味产生的元凶之一;② 对粪臭素产生菌Olsenella scatoligenes,用比较基因组学分析,发现吲哚乙酸脱羧酶是催化吲哚乙酸酯脱羧形成粪臭素的关键酶;③ 吲哚乙酸脱羧酶是一种氧敏感的甘氨酰自由基酶,存在于某些特定厌氧菌中,可作为标志基因用于检测环境或肠道中的粪臭素产生菌;④ 该酶的发现在解决恶臭问题、改善畜产品品质、提高宿主健康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Indoleacetate decarboxylase is a glycyl radical enzyme catalysing the formation of malodorant skatole
10-11 DOI: 10.1038/s41467-018-06627-x
【主编评语】粪便的臭味来源之一是其中的细菌代谢物——粪臭素。来自天津大学、上海科技大学和新加坡科技研究局共同合作的研究,从一种已知的粪臭素产生菌中鉴定出吲哚乙酸脱羧酶,是色氨酸发酵生成粪臭素所必须的催化酶,可作为标志物鉴定粪臭素产生菌。(@mildbreeze)
短链脂肪酸
补充短链脂肪酸或能改善终末期肾病患者的炎症和代谢
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ine[IF:5.583]
① 20名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连续12周每天补充2×500mg丙酸钠(SP);② 炎症参数C-反应蛋白、IL-2、IL-17显著降低,IL-6和IFN-γ略降低,抗炎细胞因子IL-10显著升高;③ 肠源性尿毒症毒素、硫酸吲哚酚和硫酸对甲酚,丙二醛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血清胰岛素水平和HOMA指数,均降低;④ 铁蛋白降低和转铁蛋白饱和度显著增加,与炎症参数降低相关;⑤ MHD患者补充SP可降低促炎参数和氧化应激,改善胰岛素抵抗和铁代谢,改善健康状况。
Supplementation of Short-Chain Fatty Acid, Sodium Propionate, in Patients on Maintenance-
09-30 DOI: 10.3390/jcm7100315
【主编评语】终末期肾病患者中,来自肠道的尿毒症毒素可加剧系统炎症和氧化应激,可促进并发症和患者死亡。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ine近期发表的一项初步临床研究显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补充丙酸钠,可降低炎症参数和氧化应激、改善代谢和健康状况。未来需展开大型随机对照试验,以验证其有效性和安全性。(@mildbreeze)
膳食补充剂
东南大学孙桂菊:补充紫苏油改善糖尿病小鼠的高甘油三酯血症和肠道菌群
Molecular Nutrition and Food Research[IF:5.151]
① 紫苏油中富含一种植物来源的必需ω-3多不饱和脂肪酸,即α-亚麻酸(ALA);② 添加低剂量紫苏油补充剂12周后,糖尿病KKAy模型小鼠的血糖、胰岛素、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丰度覆盖估计值和Shannon指数均无明显变化,但血清甘油三酯明显降低;③ 低中高剂量紫苏油均可改善肝细胞大泡性脂肪变性和脂肪细胞肥大,显著降低布劳特氏菌属的相对丰度;④ 紫苏油补剂可改善糖尿病小鼠的高甘油三酯血症和肠道失调。
Perilla Oil Supplementation Improves Hypertriglyceridemia and Gut Dysbiosis in Diabetic KKAy Mice
10-25 DOI: 10.1002/mnfr.201800299
【主编评语】Molecular Nutrition and Food Research近期发表了来自东南大学孙桂菊团队的研究,该研究发现补充富含α-亚麻酸的紫苏油,可降低糖尿病模型小鼠的血液甘油三酯、脂肪肝、脂肪细胞肥大,并改善肠道菌群失调,或有临床转化潜力。(@mildbreeze)
感谢本期日报的创作者:徐笑,梁婷,沈志勋,fang fang,女巫,米见对,this little piggy,祁玉丽
点击阅读过去10天的日报:
1113 | 张和平、魏泓和徐健等揭示,乳腺炎可由肠道菌群引起
1112 | NEJM聚焦:补充鱼油和维生素D能防癌和心血管疾病吗?
1106 | 姜长涛团队揭示,“神药”二甲双胍如何调节菌群改善代谢
1105 | 张友明和尹佳等详述,怎样从肠道菌群天然产物中挖宝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更多热心肠日报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