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笑纳:关于粪菌移植和益生菌的两篇年度级综述 | 热心肠日报
今天是第965期日报。
Annual Review:粪菌移植的效果和潜力(必读年度综述)
Annual Review of Medicine[IF:14.97]
① 粪菌移植(FMT)是治疗艰难梭菌感染(CDI)的有效方法,粪菌库使FMT成为更易获得和有效的治疗新选择;② 肠道内生态失调导致代谢紊乱,影响肠道内外的免疫调节和生理机能,并损害定植抗性,这些过程可能被FMT所还原;③ 在应对炎症性肠病、肠易激综合症、肝性脑病、代谢综合症、多重耐药菌、移植物抗宿主病等临床实践中,FMT显示出一定效果但仍需积累更充分证据;④ FMT仍是非标准化的治疗方法,其方案应该针对单个适应症进行优化和标准化。
Clinical Application and Potential of Fecal Microbiota Transplantation
11-07, doi: 10.1146/annurev-med-111717-122956
【主编评语】Annual Review of Medicine [IF:14.97]在2018年11月推出了一篇关于粪菌移植(FMT)的年度综述,系统性阐述了FMT已经在临床取得的效果,并对FMT在艰难梭菌感染(CDI)之外的临床应用进行了系统性的总结,提出了未来的应用方向。这篇综述水平非常高,内容很全面,非常值得关注FMT的人精读。(@热心肠先生)
益生菌需要更深入的机制研究(必读综述)
Current Opinion in Biotechnology[IF:8.38]
① 越来越多的益生菌被认为对特定适应症(如抗生素相关性腹泻和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可以发挥一定的作用;② 但机制研究仍非常缺乏,益生菌领域迫切需要可靠的研究来阐明其确切的作用机理;③ 通过动物模型研究,可阐明益生菌对宿主生理机能的改善和促进作用;④ 通过分子水平研究,可了解特定益生菌代谢产物(分子)与宿主细胞功能之间的联系;⑤ 确切机制的阐明有助于选择更有效的益生菌菌株、优化产品质量、改进制剂配方以及设计有效的临床试验。
Understanding mode of action can drive the translational pipeline towards more reliable health benefits for probiotics
10-05, doi: 10.1016/j.copbio.2018.09.007
【主编评语】这是Current Opinion in Biotechnology [IF: 8.38]发表的关于益生菌需要更多机制研究以支持更广泛应用的综述,文章篇幅不长,却系统性论述了益生菌的作用、现有研究的局限性,并举例说明了如何利用动物模型、分子机制研究来阐明益生菌的确切作用机制,并讨论机制的阐明对益生菌行业发展的重大意义。这是非常有启发性的研究,特别推荐益生菌专业人士阅读!(@热心肠先生)
Cell子刊:抗性淀粉靶向共生乳杆菌,可改善小鼠系统性红斑狼疮
Cell Host and Microbe[IF:17.872]
① 在TLR7依赖性的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小鼠模型中,肠道菌群的存在加重疾病;② 鼠李糖乳杆菌在SLE模型小鼠肠道中富集,并移位至肠系膜淋巴结、肝、脾等器官,部分SLE患者中也存在乳杆菌菌种丰度增加的情况;③ 鼠李糖乳杆菌定殖,增加浆细胞样树突状细胞(pDC)和1型干扰素信号,加剧了模型小鼠的SLE症状;④ 抗性淀粉可调节SLE模型小鼠的肠道菌群,通过其短链脂肪酸产物,抑制鼠李糖乳杆菌过度生长和移位,减少pDC和干扰素信号,缓解SLE。
A Diet-Sensitive Commensal Lactobacillus Strain Mediates TLR7-Dependent Systemic Autoimmunity
12-20, doi: 10.1016/j.chom.2018.11.009
【主编评语】鼠李糖乳杆菌通常被认为是有益菌,但Cell Host and Microbe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却显示这种菌可在特定背景下,促进模型小鼠的自身免疫病——系统性红斑狼疮(SLE),而补充膳食抗性淀粉可缓解小鼠的病症。这些发现再次说明,共生菌与宿主间的互作相当复杂,可能在特定情况下表现出有益或有害的特性,不能一概而论,通过饮食调节菌群改善自身免疫疾病的策略,可能对特定类型的患者有效。(@mildbreeze)
高浓度果糖或葡萄糖,阻碍有益菌的肠道定植
PNAS[IF:9.661]
① 特定微生物在肠道中的定植,依赖于饮食中不同组分的含量,特定物质的浓度会影响一些共生菌的定植;② 在纤瘦和健康人群中,多形拟杆菌(BT菌)在结肠菌群中占优,移植BT菌到小鼠,可以降低脂肪含量,延缓体重增长;③ BT菌在肠道的定植有赖于“定植调节因子”(roc)这个分子,但饮食中高浓度的果糖或葡萄糖,会抑制roc的表达;④ 在roc蛋白不会被单糖抑制的工程菌株中,即便饮食中富含葡萄糖和蔗糖,也不会影响工程菌在小鼠肠道中的定植。
Dietary sugar silences a colonization factor in a mammalian gut symbiont
12-17, doi: 10.1073/pnas.1813780115
【主编评语】这是近期PNAS发表的一篇重要文章,发现饮食中高浓度的果糖或葡萄糖,会抑制帮助多形拟杆菌定植于肠道的“定植调节因子”的表达,从而影响代谢健康。这清晰地提醒我们高糖饮食如何在分子层面影响共生菌的定植,并对健康产生影响。为了健康,降低果糖或葡萄糖的直接摄入,或许非常必要。(@热心肠先生)
“肠道炎症芯片”揭示肠道屏障在宿主-菌群互作中的关键作用
PNAS[IF:9.661]
① 构建肠道炎症芯片模型,DSS处理可损害上皮屏障完整性、绒毛结构和粘液生成;② DSS敏化的肠上皮细胞与免疫细胞的直接接触,促进了活性氧生成,并在菌群刺激物存在时,增加免疫细胞募集和炎性细胞因子生成;③ 而完整的肠道屏障可抑制菌群刺激诱导的上述现象;④ 益生菌能有效降低氧化应激,但完整的上皮屏障是产生疗效的前提;⑤ 屏障功能障碍是引发肠道炎症的重要诱因之一,完整的上皮屏障有助于维持宿主-肠道菌群互作中的肠道稳态和耐受。
Intestinal barrier dysfunction orchestrates the onset of inflammatory host-microbiome cross-talk in a human gut inflammation-on-a-chip
10-22, doi: 10.1073/pnas.1810819115
【主编评语】来自PNAS的一项研究,开发出肠道炎症芯片,通过向芯片添加炎症诱导剂DSS、免疫细胞、菌群成分等,揭示了宿主-菌群互作中,肠上皮屏障完整性在抑制氧化应激和促炎免疫应答中的重要作用。该研究还表明,特定益生菌可减少芯片模型的氧化应激,该益处依赖于完好的肠道屏障,提示用益生菌治疗肠道炎症相关疾病应考虑肠道屏障功能。该研究展示了肠道芯片在宿主-菌群互作研究中的价值,值得参考。(@mildbreeze)
功能性胃肠病中的免疫活化(综述)
American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IF:10.231]
① 分析51篇文献,功能性胃肠病(FGID)中存在淋巴细胞群变化;② 功能性消化不良(FD)中粘膜嗜酸性粒细胞增加,肠易激综合征(IBS)中结肠肥大细胞增加,但Th2免疫应答驱动这些变化的证据有限;③ 循环的肠归巢T细胞增加,提示FGID或与粘膜内稳态的丧失有关;④ IBS中活化B细胞的比例增加,表明IBS症状与抗原驱动的免疫应答有关;⑤ 间接证据显示,Th17应答可能参与FGID;⑥ 缺少基于疾病亚型的免疫参数分析,患者免疫中的细微变化可能被忽略。
Evidence for Local and Systemic Immune Activation in Functional Dyspepsia and the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A Systematic Review
11-14, doi: 10.1038/s41395-018-0377-0
【主编评语】American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发表的一篇系统综述,分析了功能性胃肠并(包括功能性消化不良和肠易激综合征)中的免疫活化情况,对揭示这些疾病相关的免疫机制有一定参考意义。(@mildbreeze)
骨髓移植后,肠道菌群多样性恢复,但组成结构面目全非
Bone Marrow Transplantation[IF:4.497]
① 白血病患者经过多轮化疗和造血细胞移植后,常导致肠道菌群失调;② 对3名患者在化疗期间和移植后的肠道菌群分析表明,菌群多样性在化疗期间下降,但移植后逐渐恢复,且化疗前和移植后的多样性指数十分类似;③ 然而,真正的菌群组成在化疗前和移植后的差异很大,即菌群并没有完全恢复化疗前的结构,而发展出几乎完全不同的组成;④ 新的菌群组成是否会引起新的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临床中应充分考虑菌群组成结构及其潜在功能。
Pre-transplant recovery of microbiome diversity without recovery of the original microbiome
11-29, doi: 10.1038/s41409-018-0414-z
【主编评语】来自Bone Marrow Transplantation的一篇通信文章,报道了3名白血病患者进行骨髓移植治疗前后的肠道菌群变化,表明虽然菌群的多样性逐渐恢复,但其组成结构与原来有很大差异,这种菌群变化的影响有待进一步研究。(@mildbreeze)
全麦小麦与精制小麦对肝脏脂肪的影响
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IF:6.549]
① 一项随机双盲平行试验中,50名中老年超重者分组,吃全麦小麦(WGW)或精制小麦(RW)制成的食物,每天摄入量为98克,干预12周;② 两组受试者的空腹血浆胆固醇、甘油三酯、非酯化脂肪酸和胰岛素水平,未受显著影响;③ 与WGW组相比,RW组的肝内甘油三酯增长了49.1%,肠道菌群多样性降低;④ 与RW组相比,WGW组的餐后甘油三酯水平上升,WGW组中血清淀粉样蛋白A和C-反应蛋白水平呈降低趋势;⑤ WGW比RW有助于预防肝脏脂肪积累、维持肝脏健康。
A 12-wk whole-grain wheat intervention protects against hepatic fat: the Graandioos study, a randomized trial in overweight subjects
12-01, doi: 10.1093/ajcn/nqy204
【主编评语】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近期发表的一项小型临床试验,表明与每天吃精制小麦食物相比,吃全麦小麦制成的食物,更有利于肝脏健康。(@mildbreeze)
感谢本期日报的创作者:Mona,马丹辉,mildbreeze,热心肠先生,吴芹,Cherry,梦垚
点击阅读过去10天的日报: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更多热心肠日报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