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今日《科学》:乳糖、肠球菌与免疫反应 | 热心肠日报

热心肠小伙伴们 热心肠研究院 2022-01-15

今天是第1300期日报。

Science:限制饮食中的乳糖,抑制恶化移植物抗宿主病的元凶肠菌

Science[IF:41.037]

① 分析1325名同种异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的粪菌,发现患者在治疗期间普遍存在肠球菌扩张成为优势菌的现象;② 术后早期的肠球菌过度生长,与较高的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和死亡风险相关;③ 在小鼠模型中验证了上述发现,并证实肠球菌可恶化GVHD;④ 宏基因组学分析和体外培养试验表明,乳糖促进肠球菌生长,对小鼠进行无乳糖喂养可限制肠球菌生长,减轻GVHD;⑤ 携带乳糖吸收障碍基因变异的患者,无法有效清除抗生素干预后的肠球菌过度生长。

Lactose drives Enterococcus expansion to promote graft-versus-host disease
11-29, doi: 10.1126/science.aax3760

【主编评语】同种异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CT)是治疗一些血液癌症的有效手段,但有引起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的风险。Science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通过临床样本分析和小鼠试验表明,肠球菌过度生长可增加allo-HCT治疗后发生GVHD的风险。这些细菌的生长依赖于乳糖,因此,无乳糖饮食或是减少患者发生GVHD和耐万古霉素肠球菌感染的潜在方法。Science同期配发了解读评论文章,不妨搭配阅读。(@mildbreeze)

Science:肠球菌与免疫应答(观点)

Science[IF:41.037]

① 造血干细胞移植引起的屎肠球菌等肠球菌增多可增加炎症性肠道损伤、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和死亡率;② 肠球菌优势伴随耐万古霉素肠球菌的存在,以及共生梭菌及其抗炎代谢物丁酸的减少;③ 某些肠球菌生长需要乳糖,无乳糖饮食可减轻小鼠GVHD,且乳糖酶表达不足的基因型可导致患者持续的肠球菌优势;④ 化疗、免疫治疗、质子泵抑制剂等医疗因素可促进多种肠球菌增殖,有些菌会引发肠道炎症、脂肪性肝炎和自身免疫病,有些则有助于抗癌免疫。

Immunostimulatory gut bacteria
11-29, doi: 10.1126/science.aaz7595

【主编评语】Science本期发表的一项研究揭示了肠球菌过度生长与移植物抗宿主病的因果性关联,发现限制乳糖摄入可抑制肠球菌,减轻疾病。这篇配发的评论文章,对该研究中的一些细节进行了解读,并总结探讨了不同肠球菌菌种在多种疾病中的免疫调控作用,值得关注。(@mildbreeze)

Lancet子刊:发酵食品未来研究方向(观点)

The Lancet Gastroenterology and Hepatology[IF:N/A]

① 发酵食品和饮料是通过控制食品原料中的微生物(细菌、酵母或霉菌)生长以及微生物酶的作用而产生的;② 发酵食品具有潜在健康效应,可能由其中的微生物带来,机制包括转化酚类化合物来刺激抗氧化通路和增加短链脂肪酸生产;③ 但发酵食品也存在一定安全风险,如可能会被病原菌污染,营养上许多发酵食品含盐高,含脂高;④ 需要更多研究来探究不同发酵食品对健康的影响,并阐明其中起作用的微生物或成分,为膳食指南和临床推荐提供证据。

Fermented foods: fad or favourable addition to the diet?
01-01, doi: 10.1016/S2468-1253(18)30392-3

【主编评语】现在发酵食品的种类越来越多,除了传统的酸奶、泡菜和酒类,新型发酵食品如康普茶也逐渐进入人们视野。近期The Lancet Gastroenterology and Hepatology在线发表的一篇观点文章,简要概述了发酵食品的起源,潜在健康效应及机制,可能存在的食品安全风险以及营养考虑。作者指出需要更多的研究来探究不同发酵食品对健康的影响,并阐明其中起作用的微生物或成分,为膳食指南和临床推荐提供证据。(@flying dutchman)

孕期西式饮食为何会损害后代神经发育?

Molecular Psychiatry[IF:11.973]

① 小鼠中,孕期摄入过多ω-6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影响了胎鼠的大脑皮质结构,导致神经元错位和轴突缺陷,伴随后代成年后的焦虑和抑郁样行为;② 机制上,过多ω-6 PUFA导致其转化生成的内源性大麻素2-AG增多,使神经元CB1大麻素受体敏感性降低,引起>1400位点的表观遗传改变,抑制了Stat3等调控神经元分化的转录因子表达;③ 这导致神经元中的细胞粘附分子IgCAM表达减少,引起皮质内的神经连接缺陷和大脑功能异常。

Life-long epigenetic programming of cortical architecture by maternal ‘Western’ diet during pregnancy
11-18, doi: 10.1038/s41380-019-0580-4

【主编评语】西式饮食中富含ω-6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不少证据显示,过多的ω-6 PUFA可影响代谢和认知过程。Molecular Psychiatry近期发表的一项小鼠研究表明,孕期饮食中含有过多ω-6 PUFA,可影响后代的大脑神经发育和功能,并揭示了该现象背后的分子机制。(@mildbreeze)

青少年接受减肥手术后可能发生营养缺陷

Clinical Gastroenterology and Hepatology[IF:7.958]

① 纳入161名接受胃旁路手术(RYGB)和65名接受垂直套筒胃切除术(VSG)的青少年,对术后五年的营养不良患病率和危险因素进行了研究;② 相关营养指标显示,两种手术后铁蛋白水平均显著下降,平均BMI下降了23%;③ RYGB(而非VSG)后,维生素B12水平显著下降,转铁蛋白和甲状旁腺激素水平升高;④ RYGB及VSG均显著增加了低铁蛋白血症的风险。⑤ 59%接受RYGB和27%接受VSG的患者表现出2种或更多的营养缺陷,尤其是在RYGB治疗后的铁和B12营养缺乏。

Nutritional Risks in Adolescents After Bariatric Surgery
11-06, doi: 10.1016/j.cgh.2019.10.048

【主编评语】Clinical Gastroenterology and Hepatology,上发表的一项前瞻性队列研究结果,对接受了2种减肥手术(胃旁路手术及垂直套筒胃切除术)的青少年进行了5年的随访,发现术后营养缺陷(特别是铁元素及维生素B12)的风险增加,因此建议对接受减肥手术的所有患者进行持续的营养监测和补充。(@szx)

Cell子刊:缺少膳食纤维不利于抗生素治疗后的肠道菌群恢复

Cell Host and Microbe[IF:15.753]

① 以移植人类肠道菌群的小鼠为模型,探究饮食、抗生素类型及环境因素,对抗生素后菌群恢复模式的影响;② 抗生素使用后菌群能快速复原,伴随短暂的拟杆菌属优势性及不同细菌的差异化多样性降低,并增强菌群对再次抗生素使用的恢复性;③ 来自人类的菌群比小鼠自身的菌群,有更强的恢复性;④ 低纤维饮食会加重菌群失衡,严重影响菌群恢复;⑤ 单独饲养也影响菌群恢复,而共饲养导致的宿主间传播可增强菌群的复原力,提示环境“细菌库”的重要性。

Recovery of the Gut Microbiota after Antibiotics Depends on Host Diet, Community Context, and Environmental Reservoirs
11-13, doi: 10.1016/j.chom.2019.10.011

【主编评语】饮食和环境卫生因素如何抗生素干预后的肠道菌群恢复?Cell Host and Microbe近期发表的一项小鼠研究,对抗生素后的肠道菌群恢复进行了系统化的分析,表明低纤维饮食和过于干净的环境(单独饲养)不利于菌群复原,相关发现对于减少抗生素治疗引起的菌群失衡有参考意义。(@mildbreeze)

Nature子刊:饮食中的糖可影响霍乱弧菌的生物膜形成和肠内定植

Nature Communications[IF:11.878]

① 霍乱弧菌中,EIIAGlc(碳水化合物磷酸酶转移系统的组成元件)通过调节胞内c-di-GMP代谢来控制生物膜形成;② 不同的糖类可影响EIIAGlc的磷酸化程度,进而调节EIIAGlc与一种c-di-GMP磷酸二酯酶(PdeS)的互作;③ 葡萄糖可诱导EIIAGlc的去磷酸化,从而抑制PdeS的酶活性,使c-di-GMP的水解减少、胞内浓度上升,诱导霍乱弧菌生物膜形成;④ 在果蝇的霍乱弧菌定植实验中,不同糖类摄入可以影响霍乱弧菌在宿主肠道的定植能力。

Sugar-mediated regulation of a c-di-GMP phosphodiesterase in Vibrio cholerae
11-25, doi: 10.1038/s41467-019-13353-5

【主编评语】生物膜可帮助细菌抵抗抗生素和宿主免疫反应。细菌通过碳水化合物磷酸酶转移系统(PTS),来感知环境中的碳和氮等营养元素,进而调控多个代谢通路,影响细菌生物膜形成。Nature Communications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表明,PTS元件EIIAGlc与一种c-di-GMP磷酸二酯酶的互作,介导了不同碳源对霍乱弧菌生物膜形成的差异性影响,并在果蝇中证实了不同的膳食糖可影响霍乱弧菌的肠道定植能力。(@mildbreeze)

Nature子刊:城市化如何影响家庭中的化学物质和微生物群落?

Nature Microbiology[IF:14.3]

① 分析亚马逊雨林不同城市化程度地区的房屋及居民的化学和微生物特征;② 随着城市化进展,居民与户外微生物的接触减少,与工业化建筑材料、抗菌剂和清洁产品的接触增多,暴露于更多样的化学物质中;③ 同时,房屋和居民的细菌、真菌和微真核生物群的多样性和组成改变,房屋的真菌生物量增多、多样性增加(与清洁产品的使用正相关),房屋中的人皮肤相关真菌和细菌的比例增加;④ 人体真菌群组成的主要决定因素是城市化水平,而非身体部位。

Home chemical and microbial transitions across urbanization
11-04, doi: 10.1038/s41564-019-0593-4

【主编评语】城市化进程对人类的文化和健康都有巨大影响。Nature Microbiology近期发表的一项研究,通过代谢组学和测序分析,评估了城市化对房屋和人体的化学物质暴露和包括细菌、真菌和微真核生物(如:单细胞寄生虫)在内的微生物群落的影响,以及化学物质暴露与微生物群变化的关系。该研究重点分析了真菌群落组成和多样性的变化,发现化学制剂(如清洁剂、抗菌剂)的使用与城市化相关的微生物群改变和室内真菌多样性的增加有关。(@mildbreeze)

感谢本期日报的创作者:mildbreeze,flying dutchman,徐笑,鑫鑫鑫女开~,fang fang,Johnson

点击阅读过去10天的日报:

1128 | 香港大学团队:运动能否预防糖尿病,要看肠道菌群!

1127 | 反直觉?患者的粑粑中或许藏有治病“良药”

1126 | 揭秘IBD肠道病毒组中的“暗物质”

1125 | 预防大肠癌:结肠镜结果正常,多久复查最合适?

1124 | 聊聊食物中的“甜”和糖

1123 | 代谢组学的使用与发展

1122 | 短期节食的减肥成果,为啥难以长期保持?

1121 | “富贵病”是源于膳食纤维吃得太少吗?

1120 | 肠道菌产生的特定长链脂肪酸,或是减肥新招数

1119 | Cell:广医+北大团队揭示小儿IBD发病机制和治疗靶点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