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亮点:果糖诱发脂肪肝,菌群竟然是帮凶?| 热心肠日报
今天是第1403期日报。
Nature:果糖促进脂肪肝,菌群起了啥作用?
Nature[IF:43.07]
① 肝脏中,酶ACLY能将果糖代谢产生的柠檬酸转化为乙酰辅酶A,为脂肪酸合成提供底物,但在小鼠肝脏中敲除该酶不能抑制果糖引起的肝脏脂肪生成;② 大剂量摄入时,肠道菌群将果糖转化为乙酸,在肝脏中被酶ACSS2转化为乙酰辅酶A,促进脂肪酸生成;③ 逐渐摄入果糖可促进其在小肠的吸收,这种情况下肝细胞中的柠檬酸裂解以及肠道菌群产生的乙酸,都参与肝脏脂肪生成;④ 果糖诱导ChREBP-β等肝脏脂肪生成相关基因的表达,不依赖于乙酰辅酶A代谢。
Dietary fructose feeds hepatic lipogenesis via microbiota-derived acetate
03-18, doi: 10.1038/s41586-020-2101-7
【主编评语】饮食中添加的蔗糖和高果糖玉米糖浆等,是膳食果糖的一个主要来源,而大量摄入果糖会增加肝脏脂肪生成,可引起脂肪肝。此前研究认为,果糖代谢产生的柠檬酸,经ATP柠檬酸裂解酶(ACLY)转化为乙酰辅酶A,为脂肪生成提供原料。然而Nature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却揭示了一种新的机制,表明果糖诱导的肝脏脂肪生成包含两方面的因素:① 肝细胞中的果糖分解诱导脂肪生成基因的表达;② 肠道菌群发酵果糖产生的乙酸,为脂肪生成提供底物乙酰辅酶A。这些发现为脂肪肝等代谢疾病中的饮食、菌群与宿主代谢之间的关系,提供了新视角。值得注意的是,酒精在体内可被转化为乙酸,而且菌群发酵膳食纤维也可产生乙酸,这些乙酸是否也参与果糖诱导的脂肪肝发生,或许值得进一步研究。(@mildbreeze)
Nature:肠道中的膳食锌感受器,促进果蝇进食和生长
Nature[IF:43.07]
① 在果蝇中鉴定出肠间质细胞表达的跨膜亲离子受体Hodor,在维持幼虫发育中有重要作用,特别是在营养缺乏的情况下;② Hodor是可被锌离子激活的氯离子通道,介导了果蝇幼虫对于膳食锌的偏好;③ Hodor调节肠间质细胞的Tor信号和溶酶体功能,从而增加进食和激活脑中的胰岛素样信号,促进幼虫生长;④ Hodor参与维持肠腔的酸性环境、限制肠内微生物数量;⑤ Hodor样基因是昆虫特有的,或能作为蚊虫防控的药物靶点。
An intestinal zinc sensor regulates food intake and developmental growth
03-18, doi: 10.1038/s41586-020-2111-5
【主编评语】锌是生物体所需的金属元素,Nature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在果蝇中鉴定出一种表达在肠细胞中的锌感受器,通过调控进食和胰岛素样信号,来促进果蝇幼虫生长。这些发现为金属元素等微量营养元素调控宿主生长发育,提供了一种新机制。(@mildbreeze)
Nature子刊:国内团队揭示新冠患儿康复后仍有持续的肠道排毒
Nature Medicine[IF:30.641]
① 纳入10例因暴露史而进行筛查并经核酸检测确诊的新冠病毒感染儿童;② 患儿均为轻症(其中1例完全无症状),X光片无明确肺炎迹象,血象基本正常,部分患儿呈现IL-17F、IL-22、IL-6升高;③ 8例患儿在咽拭子阴性后,肛拭子持续阳性,其中,1例出院后2周肛拭子复阳,1例出院1周后复阳,6例症状消失后肛拭子仍阳性;④ RT-PCR的ct值提示消化道病毒载量较呼吸道高且持续时间长,病毒有粪口传播的可能;⑤ 肛拭子检测或应作为临床诊疗的标准。
Characteristics of pediatric SARS-CoV-2 infection and potential evidence for persistent fecal viral shedding
03-13, doi: 10.1038/s41591-020-0817-4
【主编评语】来自广州医科大学等机构的龚四堂、张康、唐金陵和夏慧敏与团队,近期在Nature Medicine发表论文,报道了10例新冠病毒感染患儿的临床特征,以及持续的肛拭子病毒核酸检测阳性现象,提示粪口传播是新冠病毒的潜在传播途径,但目前尚不清楚粪便中的病毒是否具有活性,仍需进一步验证。(@mildbreeze)
中山一院:新冠病毒对消化道疾病患者的影响
Lancet Gastroenterology & Hepatology[IF:12.856]
① 5.6%新冠患者有恶心、呕吐,3.8%有腹泻症状,新冠感染对消化道的影响需通过尸检研究;② 乙肝易导致新冠重症,新冠感染导致肝功异常,原因不明,新冠重症患者更常见肝损伤;③ 新冠感染应当列入肝移植供体筛查;④ 癌症患者感染新冠后有高重症风险,建议基于患者情况推迟化疗,择期手术,实施严密的监测和治疗方案;⑤ IBD患者可能有较高感染风险,建议慎用免疫抑制药物,推迟手术及内镜检查,在手术前进行新冠感染检测。
Implications of COVID-19 for patients with pre-existing digestive diseases
03-11, doi: 10.1016/S2468-1253(20)30076-5
【主编评语】来自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陈旻湖团队在Lancet Gastroenterology & Hepatology上发表的一篇评论文章,探讨新冠病毒感染对消化道患者的影响。通过综合分析目前发表的病例相关论文,指出新冠病毒感染对于消化道影响尚不明确,但是具有消化道基础疾病的患者可能更易于感染新冠病毒,且具有高的重症风险。该评论同时指出,新冠病毒应当进入肝移植供体筛查名录。对于癌症和IBD患者应当根据患者情况调整治疗方案,减少感染。(@沈志勋)
空气污染与肠道菌群的关联
Environment International[IF:7.943]
① 纳入101名来自南加州的年轻人,分析空气污染与肠道菌群之间的关联;② 较高的24h臭氧暴露与较低的Shannon多样性指数、更高的Bacteroides caecimuris丰度、更高的L-鸟氨酸、泛酸盐及辅酶A生物合成途径相关;③ 较高的二氧化氮暴露与更高的厚壁菌门丰度相关;④ 臭氧暴露至多可解释11.2%的肠道菌群组成变化,效应量大于其它可能影响健康人肠道菌群的变量。
Air pollution exposure is associated with the gut microbiome as revealed by shotgun metagenomic sequencing
03-02, doi: 10.1016/j.envint.2020.105604
【主编评语】动物研究表明空气污染可能改变肠道菌群组成。Environment International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在101名年轻健康人中分析了肠道菌群与空气污染的关联,发现空气污染(尤其是臭氧暴露)对于肠道菌群多样性、组成及功能均有显著影响。(@沈志勋)
秦楠+朱听:城市空气颗粒物中的菌群
Genome Biology[IF:14.028]
① 对北京2012-2013年间(6个月中)106个空气PM2.5和PM10样本进行纵向宏基因组测序,发现两样本间的菌群组成和功能无差异,但都随时间发生变化;② 菌群以痤疮丙酸杆菌、大肠杆菌、鲁氏不动杆菌、淀粉乳杆菌和罗伊氏乳杆菌为主,以及几种病毒;③ 抗生素耐药性和解毒基因广泛存在;④ 随污染物浓度增加,两样本中与人、狗和猪粪便相关的微生物显著增加,且PM10中更为明显;⑤ 空气菌群多样性与土地和会环境相当,且这些菌群可能与生命健康相关。
Longitudinal survey of microbiome associated with particulate matter in a megacity
03-03, doi: 10.1186/s13059-020-01964-x
【主编评语】上海第十人民医院秦楠和清华大学朱听与团队,近期在Genome Biology发表研究,对2012-2013年间北京的空气样本,进行宏基因组测序分析,测定了空气中含有的主要菌群,并发现菌群的抗生素耐受性普遍存在。随着雾霾的加重,空气菌群组成呈动态变化,且来源于哺乳动物的菌群增加。该研究为雾霾天气的致病性提供了证据。(@兵兵)
帕金森病患者的血浆乙酸盐水平升高
Movement Disorders[IF:8.061]
① 纳入38名帕金森病(PD)患者和33名正常对照,未经调整时,两组的血浆乙酸盐、丙酸盐和丁酸盐浓度没有差异;② 两组的膳食纤维、碳水化合物、脂类和蛋白摄入量没有差异;③ 调整年龄,性别和重要食物的摄入频率后,PD组乙酸浓度相比对照组更高;④ 乙酸浓度与年龄呈正相关,丙酸浓度与帕金森病统一评分量表(UPDRS)部分Ⅲ评分和恩他卡朋使用呈负相关;⑤ 丁酸浓度与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和抗胆碱能药物使用相关。
Plasma Short‐Chain Fatty Acids in Patients With Parkinson's Disease
03-10, doi: 10.1002/mds.28016
【主编评语】有研究表明,帕金森病患者粪便中的短链脂肪酸减少。Movement Disorders上发表的一项病例-对照研究,报道了一个不一致的结论:在校正年龄、性别及饮食等变量后,发现帕金森病患者的血浆乙酸盐浓度高于健康人,并发现血浆短链脂肪酸的水平与年龄、疾病进展、药物使用等多种因素相关。(@沈志勋)
让菌群吃好,可改善认知障碍
Journal of Neuroinflammation[IF:5.7]
① 小鼠补充肠道菌群可用的碳水化合物(MACs),可预防高脂肪和纤维缺乏饮食(HF-FD)诱导的认知损害;② MACs预防肠道菌群失调,提高菌群丰富度、α多样性和组成转变;③ MACs增高结肠粘液厚度和紧密连接蛋白表达,减少内毒素血症,降低结肠和全身性炎症,并提高血清中短链脂肪酸水平;④ 在海马体中,MACs抑制神经胶质的活化和炎症,改善突触信号分子、突触超微结构及相关蛋白;⑤ 用广谱抗生素灭活菌群,可消除MACs对结肠-认知参数的改善效应。
Supplement of microbiota-accessible carbohydrates prevents neuroinflammation and cognitive decline by improving the gut microbiota-brain axis in diet-induced obese mice
03-04, doi: 10.1186/s12974-020-01760-1
【主编评语】徐州医科大学郑葵阳团队研究成果。研究采用纤维素中的菌群可用的碳水化合物(MACs)干预饲养高脂-纤维缺乏膳食的C57BL-6小鼠,结果发现,MACs提高了菌群丰富度,保护了肠道屏障,以及抑制神经炎症反应等。抗生素的使用可以导致上述效应消失,也证实了菌群在此过程中的重要调节作用。通过膳食MACs调节菌群,改善肠-脑轴交流,或是改善认知障碍的新措施。(@兵兵)
李英团队:移植老寿星的菌群,改善小鼠菌群及衰老指标
Aging[IF:5.515]
① 将长寿老人(101岁)及普通老人(70岁)的粪便菌群移植给抗生素处理后的小鼠;② 相比于移植了普通老人菌群的小鼠(E组),移植了长寿老人菌群的小鼠(L组)的粪便菌群α多样性更高,③ L组小鼠有着更多的益生菌属(包括乳杆菌属及双岐菌属)及短链脂肪酸产生菌(Roseburia菌属、粪杆菌属、瘤胃球菌属、粪球菌属);④ L组小鼠脑中的脂褐素、心脏及回肠中的β-半乳糖苷酶水平显著低于E组,且有着更长的小肠绒毛。
Transplant of microbiota from long-living people to mice reduces aging-related indices and transfers beneficial bacteria
03-16, doi: 10.18632/aging.102872
【主编评语】肠道菌群与衰老相关,长寿者可能有着不同的菌群结构。来自四川农业大学的李英团队在Aging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将101岁的长寿老人的菌群移植给小鼠后,相比于移植70岁老人的菌群,可显著改善小鼠的菌群结构(增加有益菌),并降低衰老相关指标(脂褐素、β-半乳糖苷酶)。(@沈志勋)
感谢本期日报的创作者:mildbreeze,Zhonghua,沈志勋,this little piggy,王文东
点击阅读过去10天的日报:
0316 | 南京医科大学团队揭示,Akk菌如何帮助抗击大肠癌?
0314 | Nature综述带你读懂微生物在氮循环中的作用
0311 | 《细胞》亮点:肠道菌群产物丙酸,或能治疗自身免疫病
0310 | 《自然》重磅综述:详解炎症性肠病风险基因及其生物学机制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更多热心肠日报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