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健康胖子"真健康?40万人跟踪结果出炉:想得美!| 热心肠日报

热心肠小伙伴们 热心肠研究院 2022-01-16


今天是第1851期日报。

近40万人数据揭示,“代谢健康型肥胖”并非真的健康

Diabetologia[IF:7.518]

① 纳入381,363名英国受试者,平均随访11.2年;② 与非肥胖者相比,MHO者的心衰及呼吸系统疾病风险分别显著增加60%及20%,而致命性动脉粥样硬化心血管疾病(ASCVD)风险无显著差异;③ 与非肥胖的代谢健康者相比,MHO者的糖尿病风险显著增加为4.32倍,ASCVD、心衰、呼吸系统疾病及全因死亡风险分别显著增加18%、76%、28%及22%;④ MHO与较高的全因死亡率及心衰死亡率有着显著但较弱的关联;⑤ 约1/3的MHO者在3-5年内变得代谢不健康。

Are people with metabolically healthy obesity really healthy? A prospective cohort study of 381,363 UK Biobank participants
06-10, doi: 10.1007/s00125-021-05484-6

【主编评语】部分肥胖者有着健康的代谢特征,被认为是“代谢健康型肥胖”(MHO)。Diabetologia上发布的一项前瞻性队列研究结果,对近40万名来自英国Biobank的受试者进行超过10年的随访后发现,相比于非肥胖的代谢健康者,MHO者的糖尿病、致命性动脉粥样硬化心血管疾病、心衰、呼吸系统疾病及全因死亡风险均显著增加,且有约1/3的MHO者在3-5年内转变为代谢不健康者。(@aluba)

Nature:吃出健康心脏,必须限制胆固醇吗?

Nature[IF:42.778]

① 高脂饮食被认为会增加心脏病发作风险,但长期坚持的“坏”胆固醇教条可能是有问题的;② 在随机对照试验中,旨在降低血液中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的饮食和药物干预对死亡率的影响并不一致;③ 特定LDL亚类可能比现有的LDL总量更能预测心脏病发作;④ 新兴数据表明精制糖可能是饮食中的罪魁祸首,而不是脂肪;⑤ 只关注LDL是对心脏病这一复杂疾病的过度简化,需要对可能其他的生化机制和饮食成分(如胰岛素抵抗和炎症)进行更多研究。

Is there more to a healthy-heart diet than cholesterol?
06-09, doi: 10.1038/d41586-021-01455-4

【主编评语】Nature近期发表的“心脏健康”Outlook专题系列文章中,特别关注了饮食的作用,简要回顾了关于高脂饮食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心脏健康的关系的研究历史以及相关理论的转变,并对近期研究的新证据和新方向进行了介绍。有兴趣的读者不妨一阅。(@mildbreeze)

减盐预防高血压:争议在哪里?(观点)

European Heart Journal[IF:22.673]

① 各种类型的研究表明盐摄入量与血压有很强的正相关,与心血管疾病及全因死亡的风险有直接的线性关联,甚至盐摄入量<5克/天(即WHO设定的目标)此关联仍存在;② 但一些队列研究声称盐摄入量与心血管风险存在J型关联,即高盐和低盐摄入都与风险增加有关,这些研究存在一些方法学问题,包括反向因果关系,以及对盐摄入量的不准确和偏倚估计;③ 方法学不当的研究不应拿来驳斥关于全民减少盐摄入量所带来的巨大收益的有力证据。

Salt reduction to prevent hypertension: the reasons of the controversy
06-12, doi: 10.1093/eurheartj/ehab274

【主编评语】关于减盐预防高血压的研究很多,结论不一。本文作者就此进行了详细的阐述。作者认为,目前的研究方法不一,结果存在偏倚,这些研究不应该成为减盐的反对证据。作者呼吁降低盐的摄入。(@兵兵)

一文囊括全球高血压病与高血压发病与诊疗(综述)

Nature Reviews Cardiology[IF:20.26]

① 目前低中收入国家的高血压病患病率高于高收入国家,2015年,有850万人死于高血压,其中88%发生在低中收入国家;② 人口层面措施如增加新鲜蔬果的供应和可负担性、降低包装和预制食品的钠含量,可降低整体人群的血压;③ 在全球范围内,高血压患者药物治疗的有效使用差异很大,在低中收入人群中尤其低,影响因素包括国家财政资源,医疗保险和设施覆盖度,药物供应等;④ 扩大治疗覆盖人群的范围并提高其有效性可大大减轻高血压的健康负担。

Global epidemiology, health burden and effective interventions for elevated blood pressure and hypertension
05-28, doi: 10.1038/s41569-021-00559-8

【主编评语】血压升高是缺血性心脏病、中风、其他心血管疾病、慢性肾病和痴呆最重要的危险因素之一。近期Nature Reviews Cardiology发表了一项关于高血压的全球流行病学、健康负担和干预情况的综述。文中展示了表征全球各国血压情况的图表,干货多多,感兴趣读者可进一步参阅。(@迟卉)

JAMA子刊:饮食质量与克隆性造血和心血管风险的关联

JAMA Cardiology[IF:12.794]

① 对40-70岁的44111人平均随访10年,共有8.7%的人发生心血管事件,有5.7%的人存在潜质未定的克隆性造血(CHIP);② 饮食质量的改善与心血管事件及CHIP比例的降低相关;③ 在不健康、中等和健康饮食者中,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分别为12.2%、8.8%和6.0%,而CHIP比例为7.1%、5.7%和5.1%;④ 与中等饮食的无CHIP者相比,饮食不健康的CHIP者发生心血管事件的风险升高52%,饮食健康的CHIP者有相似风险,饮食健康的无CHIP者风险最低(HR 0.75)。

Association of Diet Quality With Prevalence of Clonal Hematopoiesis and Adverse Cardiovascular Events
06-09, doi: 10.1001/jamacardio.2021.1678

【主编评语】随着衰老,造血干细胞或祖细胞中可能产生利于其产生更多血细胞的基因突变,在没有症状的健康人中,这一现象被称为潜质未定的克隆性造血(CHIP,也称为“意义未明的克隆性造血”)。有研究发现,CHIP可能与动脉粥样硬化有关。近期发表于JAMA Cardiology的一项研究,利用英国生物样本库的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发现,不健康的饮食质量可能与CHIP发生以及独立于CHIP的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和死亡率有关。(@mildbreeze)

多样性的饮食或可降低死亡率

Critical Reviews in Food Science and Nutrition[IF:7.862]

① 纳入20项纵向观察性研究进行荟萃分析;② 通过不同方式评估受试者的饮食多样性:摄入单种食物的数量、摄入食物类群的数量、在某个食物类群中摄入单种食物/食物亚类群的数量等;③ 总体的饮食多样性与全因死亡率降低22%显著相关,与较低的心血管疾病死亡率及心血管疾病风险非显著地相关,但与癌症死亡率无显著关联;④ 摄入健康食物的多样性与全因死亡率降低16%显著相关。⑤ 摄入水果/蔬菜的多样性与全因、心血管疾病及癌症死亡率均无显著关联。

Is eating a mixed diet better for health and survival?: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of longitudinal observational studies
05-27, doi: 10.1080/10408398.2021.1925630

【主编评语】Critical Reviews in Food Science and Nutrition上发布的一项荟萃分析结果,总结了20项纵向观察性研究的数据后发现,更高的饮食多样性与更低的全因死亡率、心血管疾病死亡率及心血管疾病风险相关。(@aluba)

让人少吃“垃圾食品”,个性化营养建议更有效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ehavioral Nutrition and Physical Activity[IF:6.714]

① 欧洲7国的1607人被随机分配到普适性饮食建议(对照)或三种水平的个性化营养建议(基于膳食L1、表型L2和基因型L3)中的一种,最终1270人完成6个月的干预;② 若根据苏格兰食品标准局 (FSS)对可自由支配食物的定义,个性化营养组相比对照组从可自由支配食物中获得的糖的百分比较低,而根据澳大利亚膳食指南(ADG)定义,则能量、总脂肪、SFA和糖的百分比都较低;③ L3相比L2组,来自可自由支配食物的能量、总脂肪、SFA和盐的减少更多。

Personalised nutrition advice reduces intake of discretionary foods and beverages: findings from the Food4Me 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
06-07, doi: 10.1186/s12966-021-01136-5

【主编评语】可自由支配的食物和饮料(discretionary foods and beverages)是广义的高脂肪、高糖和高盐的食物,简单来说比较接近中国人所说的"零食"或者"垃圾食品"。近期发表于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ehavioral Nutrition and Physical Activity的一项研究发现与一般性的饮食建议相比,个性化的营养建议更能减少可自由支配的食物摄入量,这些结果对未来个性化营养干预措施的设计产生影响,并强调关注自由支配食品和饮料的摄入量,也对食品行业产生一定程度影响,推荐营养及食品专业关注阅读。(@迟卉)

多技术全方位评估营养不良时的肠道变化(综述)

Gut[IF:19.819]

① 多种技术可以用于量化评估营养不良时的肠功能,包括用于肠道成像和/或采样的胶囊、非侵入性评估肠道通透性的光谱工具、基于智能手机的免疫功能测量传感器、手持测序设备等;② 这些可以评估肠道功能的各个方面,包括绒毛形态、肠道通透性、免疫功能、消化过程、微生物群等;③ 尚缺乏理解和监测营养不良的肠道功能障碍的“良方”,现有技术的结合有助于提高对肠道功能的整体评价,可应用于大规模监测。

Understanding the role of the gut in undernutrition: what can technology tell us?
06-08, doi: 10.1136/gutjnl-2020-323609

【主编评语】肠道在营养不良中影响较大,缺乏定量描述肠道功能能力的工具不仅阻碍营养不良中肠道发病机制的理解,也影响了随后的评估和治疗,对于中低收入国家以及大规模检测,也亟需便利有效且花费较低的评估工具。Gut近期发表综述总结了创新技术在评估营养不良情况中的肠道形态、功能、屏障完整性和免疫反应方面的潜力,并强调了目前最适合部署和开发的方法。重点探讨中低收入国家中的环境性肠病和营养不良的肠道管理监测,其中许多技术也有益于监测其他肠道疾病变化,技术革新推动医学发展,减轻社会卫生负担,值得关注。(@迟卉)

组学技术在营养研究中的重要作用(综述)

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IF:6.766]

① 随着精准营养概念的出现、在了解个体对饮食干预措施反应的需求下,代谢组学、转录组学、蛋白质组学和宏基因组学等技术对饮食干预机制的理解取得了进展;② 代谢组学在食物摄入生物标志物的开发并提高饮食评估的准确性中发挥关键作用;③ 尽管目前的许多营养学研究被标记为概念验证或试点研究,但有充分的证据表明技术在营养科学中的应用;④ 从研究之初就采用组学技术为数据提供充足的保障;多学科合作或在分析和解释数据中变得更重要。

Nutrigenomics: lessons learned and future perspectives
01-29, doi: 10.1093/ajcn/nqaa366

【主编评语】营养状态很可能会在疾病发展的早期阶段产生影响,但其机制并不十分明确,也缺乏具体的生物标记物来检测早期疾病发展中的细微变化,以此预防或延迟慢性疾病发展。营养基因组学是通过基因组学技术研究营养与宿主(基因组)之间的相互作用并尝试找出具体的标记物的方法。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近期发表文章,系统总结各种组学技术,包括代谢组学、转录组学、蛋白质组学和宏基因组学在营养学中的应用。文章包含许多涵盖技术基础知识和分析统计方法的,推荐想要将组学技术应用于研究的营养人仔细阅读。(@迟卉)

感谢本期日报的创作者:orchid,临床营养陈彬林,aluba,王新宇,鑫鑫鑫女开~

点击阅读过去10天的日报:

0618| 今日Cell:积极促进婴儿免疫发育的双歧杆菌

0617 | 孙嘉等EMBO子刊突破:靶向肠菌-CRAMP轴或治乳糜泻

0616 | 34分综述聚焦普雷沃氏菌:"低调"的高丰度共生菌

0615 | 免疫黄金期:幼时定植关键菌,成年或难得肠炎

0614 |"最"权威:几岁一定要做肠癌筛查?45! 

0613 | 9文聚焦营养:防早死/促减肥/抗衰老/护心血管/战新冠

0612 | 7文聚焦糖尿病:干预及菌群研究重要突破

0611 | 下一个AKK?或能减肥调代谢的"新"肠菌被锁定

0610 | 仁济GUT+中农Microbiome+海大ISME,中国团队小丰收

0609 | 肠道菌群影响注意力/社交/激情?多项肠脑研究聚焦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更多热心肠日报的内容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