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Cell:朱书等揭示小肠食物耐受的新机制 | 热心肠日报
今天是第2561期日报。
朱书等Cell:GSDMD的非焦亡功能,对小肠食物耐受很重要
Cell[IF:66.85]
① 前端小肠的肠上皮细胞(IEC)中特异性积累GSDMD的13kD N端片段;② 该片段是由食物抗原诱导Caspase-3/7切割GSDMD的D88位点生成的;③ 不同于有细胞焦亡功能的30kD GSDMD片段,该13kD片段进入细胞核并诱导CIITA(MHCII的转录因子)和MHCII的表达,从而在前端小肠中诱导1型调节性T细胞(Tr1);④ 用Caspase-3/7抑制剂处理的小鼠、无法产生该13kD片段的GSDMD突变鼠、IEC中敲除MHCII的小鼠、Tr1缺失的小鼠都呈现食物耐受缺陷。
Gasdermin D licenses MHCII induction to maintain food tolerance in small intestine
06-15, doi: 10.1016/j.cell.2023.05.027
【主编评语】肠上皮细胞(IEC)是分隔宿主细胞和外来抗原的主要屏障,IEC如何在诱导抗病原免疫的同时保持对食物的免疫耐受,其机制尚不清晰。Gasdermin D(GSDMD)在髓系细胞中介导细胞焦亡,但其在生理状态下在小肠中也高表达,其在小肠中的作用尚不清楚。中国科技大学朱书团队在Cell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发现,在前端小肠IEC中,在食物抗原的诱导下,GSDMD可被Caspase-3/7切割产生13kD的N端片段,该片段进入细胞核调控IEC的第二类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II)的表达水平,从而诱导由调节性Tr1细胞介导的食物耐受。该研究不仅阐释了小肠食物耐受的新分子机制,也揭示了GSDMD的非焦亡功能,而GSDMD的这种同一免疫分子的不同功能取决于其剪切形式。(@mildbreeze)
何彦等Cell子刊:定植母亲阴道菌群有助于剖宫产婴儿发育
Cell Host and Microbe[IF:31.316]
① 纳入68名剖宫产新生儿,随机分配到阴道菌群移植(VMT)组(用母亲阴道液浸渍纱布擦拭新生儿)和生理盐水擦拭组;② 两组新生儿42天内的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率没有统计学差异;③ 在6个月时采用ASQ-3量表对婴儿神经发育进行评估,发现VMT组婴儿得分高于对照组;④ 此外,肠道菌群连续观测结果表明,VMT组加速婴儿肠道菌群成熟,使其与阴道分娩的婴儿相似;⑤ VMT可调节婴儿肠道的代谢产物和代谢功能,碳水化合物、能量和氨基酸代谢等。
Effects of vaginal microbiota transfer on the neurodevelopment and microbiome of cesareanborn infants: A triple-blind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06-15, doi: 10.1016/j.chom.2023.05.022
【主编评语】Cell Host & Microbe最新发表了由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何彦、谢日华团队与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陈天璐团队等合作开展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发现对于剖宫产分娩的新生儿,通过擦拭浸有母亲阴道分泌液体的纱布,可以改善婴儿远期的健康状况,尤其是神经功能发育的提升。此外,在促进婴儿肠道菌群成熟等方面,也具有积极的作用。剖宫产儿是否要进行阴道菌群移植备受争议,既往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证明了其安全性,但是其益处和有效性方面仍然存疑。本研究为临床上开展阴道菌群定植提供了更加有力的证据。(@Epi汪)
母代饮食影响子代生命早期Akk菌定植和免疫发育
EMBO Molecular Medicine[IF:14.26]
① 富含纤维食物喂养母鼠的幼崽中,Akk菌最初就有定植;② 母代无纤维饮食会影响子代生命早期菌群建立,降低断奶前Akk的定植水平;③ 母代无纤维饮食会造成子代结肠中转录因子水平升高和IL-22高表达,同时影响ILC和Th17免疫细胞的比例;④ 给予母代富含纤维饮食的同时,给予含有/不含有Akk菌的混菌外源干预,不含有Akk菌的混菌处理可减少ILC3和Th17比例,但同时增加CD8+T、CD4+T、ILC2、Treg、Th1和Th2比例,表明Akk菌对免疫细胞具有特定影响。
Maternal diet and gut microbiome composition modulate early-life immune development
06-06, doi: 10.15252/emmm.202217241
【主编评语】在生命早期,肠道粘膜和免疫系统会经历一个关键的发育过程,包括不断增多的肠道菌群,以及对共生菌的耐受性升高等,人们越来越意识到生命早期是塑造新生儿发育过程和未来健康结果的关键窗口。然而,在该阶段母代的饮食和菌群对子代免疫成熟的影响未完全揭示。EMBO Molecular Medicine最新文章表明母代膳食纤维摄入量和菌群组成的离散变化对子代生命早期菌群成分以及免疫发育具有重要影响。(@RZN)
武大团队:一种肠道激素介导果蝇睡眠剥夺诱导的能量消耗
Cell Discovery[IF:38.079]
① 肠道Allatostatin A (AstA,一种主要肠肽激素)在患有严重睡眠剥夺(SD)的成年果蝇中显著增加;② 使用特异性驱动因子去除肠道中AstA产生可显著改善SD果蝇的脂质损失和糖原消耗,不影响睡眠稳态;③ 机制上,肠源性AstA远程靶向Akh产生细胞中受体AstA-R2以促进Akh释放,导致脂质和糖原全身性损失;④ SD小鼠有AstA/甘丙肽对胰高血糖素分泌和能量消耗的类似调节机制;⑤ 严重SD导致肠道内ROS积累,并通过TrpA1感知肠道ROS增加AstA产生。
Gut AstA mediates sleep deprivation-induced energy wasting in Drosophila
05-23, doi: 10.1038/s41421-023-00541-3
【主编评语】严重的睡眠剥夺(SD)与全身能量消耗(如脂质流失和糖原耗尽)高度相关,且在SD动物中观察到免疫失调和神经毒性,但肠道分泌的激素是否以及如何参与SD诱导的能量稳态破坏尚不清楚。近日,武汉大学宋威团队在Cell Discovery上发表文章,揭示肠道AstA介导果蝇睡眠剥夺诱导的能量消耗机制。(@圆圈儿)
中科院:CsPbBr3钙钛矿纳米颗粒引起结肠炎样症状
Small[IF:15.153]
① 铅基钙钛矿纳米颗粒(Pb-PNPs)可能是下一代光伏材料的替代品,其对生物系统的影响引人关注;② 口服CsPbBr3钙钛矿纳米颗粒(CPB PNPs)研究其对胃肠道系统的影响;③ 高剂量CPB(CPB- h) PNPs逐渐转化为不同的铅基化合物,随后在胃肠道,特别是结肠中积累;④ 同时CPB-H PNPs比Pb(Ac)2具有更高的胃肠道毒性,从而导致结肠炎样症状;⑤ 与Pb(Ac)2相比,CPB-H PNPs导致与炎症、肠道屏障和免疫功能相关的肠道菌群的丰富度和多样性发生更显著的变化。
CsPbBr3 Perovskite Nanoparticles causes Colitis-Like Symptom via Promoting Intestinal Barrier Damage and Gut Microbiota Dysbiosis
04-17, doi: 10.1002/smll.202301129
【主编评语】铅基钙钛矿纳米粒子(Pb-PNP)具有优异的光电特性,是下一代光伏材料的潜在替代品。这引起了人们对其在生物系统中潜在的暴露毒性的极大关注。但到目前为止,其对胃肠道系统的不良影响,尚不清楚。中科院的谷战军团队在Small发表文章,发现CsPbBr3钙钛矿纳米颗粒(CPB PNPs)通过影响肠道屏障损伤和肠道微生物群失调引起结肠炎样症状。(@章台柳)
Nature Reviews:食管闭锁-气管食管瘘的最新共识指南
Nature Reviews Gastroenterology and Hepatology[IF:73.082]
① 成年EA-TEF患者胃食管反流、吞咽困难等胃肠道症状常见,食管炎持续存在,建议定期行内镜及活检监测;② 腹腔镜手术是EA-TEF患者抗反流手术的推荐手术方法,术后长期随访很重要;③ 呼吸道症状的发病率尚不清楚,应定期接受呼吸科医师随访和肺功能检查;④ 营养不良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下降,吞咽困难是重要影响因素,过渡期应由营养师观察并进行常规筛查;⑤ 患者及其父母的心理需求也需纳入考虑,必要时心理干预,建议针对性教育和全面化护理。
The International Network on Oesophageal Atresia (INoEA) consensus guidelines on the transition of patients with oesophageal atresia–tracheoesophageal fistula
06-07, doi: 10.1038/s41575-023-00789-w
【主编评语】Nature Reviews Gastroenterology and Hepatology上发表了食管闭锁国际网络工作组(INoEA)针对食管闭锁-气管食管瘘(EA-TEF)患者提出的最新共识指南。(@aluba)
显微镜下结肠炎患者更易发生重大心血管不良事件
Clinical Gastroenterology and Hepatology[IF:13.576]
① 纳入11018名既往无心血管疾病(CVD)的确诊显微镜下结肠炎(MC)的瑞典成年人,同时匹配48371名没有MC或CVD的一般人群;② 中位随访6.6年中,19.8%的MC患者出现MACE事件(指缺血性心脏病、充血性心力衰竭、中风和心血管相关死亡中任一项),而一般人群只有13.8%;③ 与一般人群比,MC患者发生MACE的风险高出27%,其中患缺血性心脏病、充血性心力衰竭及中风风险分别高出38%、32%、12%,心血管相关死亡风险未显著增加。
Patients with microscopic colitis are at higher risk of major adverse cardiovascular events: A matched cohort study
05-26, doi: 10.1016/j.cgh.2023.05.014
【主编评语】显微镜下结肠炎(MC)是一种结肠炎症性疾病,主要影响老年人尤其是女性,临床表现为水样腹泻,其发病率几乎达到其他慢性炎症性肠病水平。MC的治疗方案包括布地奈德作为诱导和维持疗法以及免疫调节剂,其诊断需要结肠活检和随后的组织病理学分析。虽然炎症性疾病与发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的风险增加有关。然而,在以人群为基础的MC的组织病理学队列中缺乏MACE的数据。Clinical Gastroenterology and Hepatology上的一项配对队列研究,旨在评估组织病理学确诊的MC患者中发生MACE的风险。结果表明,MC患者发生MACE的风险更高,每13名MC患者随访10年,就有一例额外的MACE病例发生。(@RZN)
Cell子刊:鉴定憩室病的风险基因
Cell Genomics[IF:N/A]
① 纳入724,372名个体,对憩室病(DivD)进行GWAS分析,鉴定出150个独立的风险基因变异;② DivD的发展涉及肠道肌细胞、间皮细胞、基质细胞、肠道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③ 包括SLC9A3等95个基因被优先考虑,SLC9A3是常用于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的药物靶点;④ DivD的多基因评分(PGS)预测DivD的AUC为0.688,PGS排名前20%的人群的DivD风险增加3.6倍;⑤ DivD的机制涉及结肠结构、肠道蠕动、胃肠粘液和离子稳态。
150 risk variants for diverticular disease of intestine prioritize cell types and enable polygenic prediction of disease susceptibility
06-05, doi: 10.1016/j.xgen.2023.100326
【主编评语】Cell Genomics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结果,基于超过72万名个体的GWAS数据,鉴定出了憩室病的150个风险基因变异,并建立了可预测憩室病风险的多基因评分,同时分析了憩室病的潜在发病机制。(@aluba)
Gut:诊断胆汁酸腹泻新方法
Gut[IF:31.793]
① 纳入50个胆汁酸腹泻(BAD)、56个匹配对照和37个NAFLD患者血清;② 质谱法生成涵盖1295种代谢物的代谢组并进行组间比较,机器学习开发BAD诊断评分;③ BAD患者代谢组中有70种具较高区分性能的代谢物,利用癸酰肉碱、胆固醇酯、二十碳三烯酸、L-α-溶血磷脂酰肌醇和磷脂酰乙醇胺浓度的逻辑回归模型区分BAD和对照组,灵敏度为0.78,特异性为0.93;④ 该模型独立于年龄、性别、体重指数等协变量,可区分BAD与NAFLD,且与纤维化程度无关。
Serum lipidome unravels a diagnostic potential in bile acid diarrhoea
04-18, doi: 10.1136/gutjnl-2022-329213
【主编评语】胆汁酸腹泻(BAD)是一种常见的胃肠道疾病,影响全世界约1%人口。BAD诊断困难,目前的临床金标准为75硒牛磺胆酸潴留试验,但在很多国家不被批准,血清FGF19和7α-羟基-4-胆甾烯-3-酮血清浓度检查也可以辅助诊断,但其准确性较低。Gut上发表的最新研究,发现与目前基于血液检测的诊断相比,来自单一血液样本的血清代谢物的BAD诊断评分显示出更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此外,这一诊断模型能够改善和加速诊断过程,增加治疗的可行性,并能促进不良反应治疗的个性化改进。(@RZN)
JAMA: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可作为开放性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抗菌预防标准护理
JAMA[IF:157.335]
① 纳入778名接受开放式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患者,作为围手术期抗菌预防,干预组(n=378)接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对照组(n=400)接受头孢西丁;② 相比于对照组,干预组在30天发生手术部位感染(SSI)的比例更低(19.8% vs 32.8%),术后败血症发生率较低(4.2%vs 7.5%),和临床相关的术后胰瘘发生率较低(12.7%vs 19.0%);③ 干预组和对照组在30天的死亡率分别为1.3%、2.5%;④ 根据预先确定的停止规则,在临时分析时终止了试验。
Piperacillin-Tazobactam Compared With Cefoxitin as Antimicrobial Prophylaxis for Pancreatoduodenectomy - A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
04-20, doi: 10.1001/jama.2023.5728
【主编评语】尽管围手术期死亡率有所提高,但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手术部位感染(SSI)的发生率仍然很高。JAMA近期发表的文章,报道了一项在美国和加拿大26个医院开展的实用、开放标签、多中心、随机3期临床试验,旨在探究相比于标准护理抗生素(头孢西丁),广谱抗生素(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作为围手术期抗菌预防对术后SSI发生率的影响。在接受开放性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参与者中,使用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作为围手术期预防,可减少术后SSI、胰瘘和SSI的多种下游后遗症。研究结果支持使用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作为开放性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标准护理。(@章台柳)
感谢本期日报的创作者:mildbreeze,Epi汪,Leo,accepted,拍了花宝贝,Akkk,WK红叶,DM,章台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