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关注高考 l 新课程高考历史命题趋势及意蕴(下)

徐赐成 历史教学问题 2023-08-28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新课程高考历史命题趋势及意蕴(下)

 

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徐赐成


上期回顾(点击下文可阅)

一、从考查知识掌握为主,转变为考查学习能力为主,对学生学习能力的考查越来越突出,越来越全面

二、从高考试题与历史教科书的关系上看,历史命题经历了“遵循教材”——“依据教材但不拘泥于教材”——“脱教材”的过程。目前。“脱教材”是高考命题改革的方向性的趋势


三、从试题的价值取向上看,逐步改变学生被动答题的现状,试题开始重视考查学生的主体意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在历史高考中得到了进一步体现


在“以纲为纲、以本为本”的高考命题时代,学生的知识掌握和考试作答,都必须以教材为准,不重视个人的发挥和创新。在这种局面下,考试对于学生来说,就是一种被动的检测,检测的是学生的被动学习。


近年来,高考历史试题基本摒弃了20世纪80年代“以纲为纲、以本为本”的命题原则,遵循“双纲”(教学大纲和考纲),又不拘泥于“双纲”,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的基本原则。这表明高考在命题指导思想上,已逐渐从传统的“以知识立意”转变为“以能力立意”,而“能力立意”内在地考查学生的主体意识和思考。


题型也作了较大的变动,增加认知性习题。尤其在问答题上设计开放性试题,其特征是结论和观点没有定论,无论如何解答,结论和观点都不违背历史真实性与规律性。


评卷标准也作了较大松动,只要言之有理,有理有据,就可以得高分,得满分。旨在改变以往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提出独特见解,引导学生走向培养能力进行创造性学习和思维。


新课程高考历史试题越来越重视贯彻“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的理念,命题时“眼中有学生”,以尊重学生的能力基础和促进学生的不同发展需求为命题的出发点和归宿,逐步改变传统命题中那种以命题人的意志和思维为中心的做法。


第一,试题立足于学生的自主性和个性化发展需求。


新课程高考历史试卷适当增加了选做题,以给学生更大的自由选择空间。在试题内容上,更侧重考查学生对史实的不同理解和开放性认知,以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求。鼓励学生在组织答案的过程中充分体现自主性,促进学生的自由发展和个性化发展。

第二,高考历史试题立足于学生的差异实际,呈现出层次性的特征,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差异性发展需求。


高考历史试题不仅“眼睛里有学生”而且眼睛里有不同的学生,重视他们的差异性和特殊性,满足他们的不同发展需求,由统一规格要求转变为差异性要求。试题设问的层次性、梯度性明显。试题参考答案也体现出一定的层次性要求。


第三,新课程高考历史试题改变了对学生知识与能力的“单一性”考查,重视对学生“三维目标”的考查,即要实现知识与能力的统一、过程与方法的统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统一。


高考历史命题更加突出了对学生能力、解决问题的过程和方法以及情感体验的考查。


考试是教学效果的一种重要反馈,中学历史教学尤其是新课程教学非常重视教学内容的思想性、人文性与价值取向,高考试题直接反映并进一步强化这一思想与价值取向。


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考查是近年来高考命题改革的一个“亮点”。通过纸笔的形式虽然无法从根本上检测考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实践的量化”,但考生面对考题作答则是一种实践性的行为,在其作答的过程中,必然有其“精气神”的活动。


所以,只要试题本身编拟得好,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作为试题的立意,融入到试题当中去,使考试测量成为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再教育的过程;也可以改变以往从知识和能力来制定评分标准的方法,把情感态度价值观列为评分标准之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得以考查。


如2004年文综卷第37题关于“战争的国际法问题”等,旨在引导考生对问题解决过程的关注,注重考查考生在解决问题时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新课程高考试题逐渐加大了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考查。在思想性以及价值取向上,体现了较大的包容性,在突出主导价值观的基础上更加多样化。


考查的落脚点在情感方面主要是考学生能否心态平和,严谨细致,实事求是地回答问题;态度方面主要是衡量考生是否有毅力、有韧性、有追求真理的科学态度,有良好的思维品质;价值观方面主要是鉴别考生对学科价值和基本的人生观的认识理解程度。


高考试题的这种追求集中表现在考查学生的思维创新和独立思考能力,重视考查学生的个人主体意识及其水平。


如上述“洋务运动”题,特别是“周人饮食”题、“明代妇女的婚姻观”题、“斯坦利航海”题等,已实现了“脱教材”,学生完全凭日常学习中获得的学习能力,现场解决问题。


如2011年全国新课标卷第40题(原题内容略)以中国古代历史上人才选拔标准问题为对象,以中国古代选官制度为线索,归纳概括选官制度变化的过程、原因及其对清末教育的借鉴,主要考查学生的归纳概括问题和比较分析认识能力。通过考查在民族危机加重的情况和西学的冲击下,先进知识分子如何由传统走向现代、东西方思想冲突碰撞交融的过程。引导学生在当今中国如何正确对待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发挥其应有的凝聚人心、推动社会进步的纽带作用。


四、从试题的形式和情境设置上看,在学术化的基础上,生活化的色彩日益明显


以“新材料、新情境、新问题”为命题特色的新课程高考历史试题,生活化特色十分明显,这有利于使考试过程转化为学习过程、审美过程和创造过程。生活化的试题情境最突出的特点是它的历史真实感,使学生的答题过程成为一个解决真实问题的过程,这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积极性,对以后的学习、生活、工作和研究都具有更大的价值。


例如,2007年全国高考天津卷引用清末的一首打油诗云:“洋帽洋衣洋式鞋,短胡两撇口边开。平生第一伤心事,碧眼生成学不来”来反映当时的社会风气。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由材料内容联系到教材学习中所讲述的清末社会现状,从而做出正确的判断。打油诗的内容生活化、趣味性强,但深人思考后却发觉其中蕴含着重大的社会发展主题。这对学生的学习能力、方式和水平,都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近年来,试题在学术化、生活化和现实性方面,逐步实现有效整合,也已成为新课程高考历史命题的一大特色。


2007年全国高考文综卷II第40题,考查“玉米传播史及其影响”,试题的综合性很强,既有学科内各学习模块内容的综合,又有各种学习能力的综合,在一定程度上还有学习领域内学科间的综合。


解答这道题所需要调动、重构的知识很多,试题难度相对较高。但由于试题选取的是一种生活色彩很浓的素材,从学生比较熟悉的“玉米”切入,在司空见惯的事物上发掘其深隐的历史文化主题,极大地开阔学生的思路和视野,使学生产生了强烈的探究解决的欲望,有效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和原有知识链条。因而,在作答时,反而觉得想法很多,有话可说。


新课程强调历史与现实的关联,要求引导学生跳出课堂的囿束,放眼社会现实,以历史的规律阐释社会热点,以历史的原理折射当代社会发展的个案,加深学生“经世致用,心济天下”的传统价值渗透。


“史之为书,见诸行事之征地,则必推之而可行”,2011年,辛亥革命100周年、中共建党90周年的热点、巴黎公社成立140周年等社会热点等都高频率进入了高考历史试题。


这种将历史与现实有机融合在一起的理念,反映了新课程改革的思维,把时代性与历史性融通作为学生的生活智慧,能够使学生理性看待社会发展的现象,有效地促进学生的个体发展。


五、高考试题越来越强调史观的多元化,突出了对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的考查


对高考试题的研究,一般比较重视知识点覆盖面的统计,企图从中得出高考命题的热点、重点和主干知识。而新课程高考命题在知识点上的跳跃性非常大,“脱教材”的趋势很明显,想从高考命题重点上掌控高考是不现实的,在本质上还是一种猜题押宝的心理表现。因此,我们必须从更广的视角来研究和认识高考。


从近几年高考文综历史试题来看,注重历史事实、历史结论、历史方法和历史观的综合考查的综合化考查趋势初露端倪。命题的视野开阔,越来越突显新的史学范式的考查。


无论什么史观,其归宿点都是为了实现中学历史教学的基本功能——帮助学生从世界文明走势这个大视野下认识中国的现状,从而明确个体的价值和责任。


在过去的历史教学中,我们有重评价、轻解释的倾向。而对于评价,又有重视专家学者和教科书的评价而轻视学生个人评价的倾向。要使学生有自己的评价,必然要求学生对历史问题解释的多样化,史观则必然趋于多元化,时代、立场和史观的不同,研究的切入点和方法论可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对历史事物的解释和评价也会不同,其目的是帮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理解今天人类文明的成果以及未来发展走向。解释的多样化和评价的多元化是历史学研究的趋势,过去的教学中,往往把一些经不起推敲的简单化的观念传递给学生并用演绎法加以强化,这容易使学生的思维走向僵化。


新课程教学提倡从多个不同的视角来认识历史,评价的多元化应该是历史教学发展的方向,这就是新课程改革后文明史观倍受重视的原因。文明史范式具有最大的包容量,既可贯通今古,又可关照中外,既有自身特点,又可吸纳现代化范式、整体史范式核心内容,注重考查知识迁移能力,因而受到了命题者的青睐。史观多元化、思维综合化的命题取向由来已久,进入新课程高考后,历史学科命题的这一特色更加明显。


2004年全国高考文综卷第37题,以“新航路的开辟”为命题依托,考查学生对历史学科基础知识的记忆、理解和运用能力。特别是要求“结合所学知识,全面评价哥伦布航行到美洲的历史影响”,评价既要“全面”,就须从不同角度、不同立场进行思考,而不同的角度和立场反映的正是历史观的不同。


2007高考广东卷第29题,要求考生多角度分析和考察中国近代史,这道题目在高考命题的历史上可能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因为它第一次明确地告诉学生——你们可以用不同的评判标准来看待历史事件。


从1840年以来,中华民族其实是面临着两大任务:一是反帝反封建,赢得国家的独立;二是如何走出中世纪,建设成一个现代化的国家。第一个任务在1949年已经基本完成,而第二个任务直到今天我们仍在努力之中。中国走向现代化国家之路依然遥远而艰巨,这是现代化史观给我们开拓的新的研究视野。


2011年山东文综卷第27题以理解“近代民主思想”为中心,不仅在“过程与方法“目标的考查上作出了突破,而且体现了参与命题的高校教师对高中课改的期望,瞄准史学研究的前沿,综合体现了现代化史观、文明史观,增加了题目的开放性、创新性,融入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考查,反映了新课程关注学生多角度、多层次创新思维能力的考查。


新课程高考历经五载,历史试题的命题思想、编制思路、考查特点等初见端倪。我们只有善于把握住高考的一般规律,才能少走弯路,真正提高课堂复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面对高考试题每年的变化,我们同样也要把握好高考“变”与“不变”,学会在变化的动态中总结、反思、预测。只有这样,我们的复习备考才可能立于不败之地。


一言以蔽之,历史高考命题的改革趋势,日益重视对历史学科能力的考查。这就要求历史教学高度重视并以历史学科能力培养为要务,而重视历史学科能力培养,正是历史学、历史教育的核心目标。这也是基础教育、公民教育和人文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


注:

①本文来自《历史教学问题》2012年第1期

②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历史教学问题”微信公众号,保留公号二维码

③注释从略,可参见原文


历史教学问题

报刊代号:4-326

电话:021-62866552

邮箱:LSJX@history.ecnu.edu.cn

网址:http://lsjx.chinajournal.net.cn


点亮在看,祝考生金榜题名~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