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DGA】剖析非洲政治发展,理解中国对外援助
8月12-13日,第十三届政治学与国际关系学术共同体年会在线上举行。值此契机,中国农业大学国际发展与全球农业学院黄振乾副教授、吉林大学行政学院赵德昊博士等在各方合作伙伴的支持下共同召集和组织发起了“比较视野下的非洲政治发展”和“中国对外援助的动机与效果”两场专题学术研讨会。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吉林大学和中国农业大学等十三所不同高校和科研单位的17名青年学者分享了自己的研究。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国际发展与全球农业学院徐秀丽教授、《经济社会体制比较》杂志副主编闫健副研究员、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郑宇教授、曾庆捷副教授等主持了研讨会,并对研讨论文进行点评,两次专题讨论吸引了近300名听众参会。
剖析非洲政治发展
8月12日,“比较视野下的非洲发展”专题研讨会聚焦非洲政治/发展问题,研讨分为两组进行。第一组由中国农业大学国际发展与全球农业学院黄振乾副教授主持,5位青年学者围绕“非洲政治发展中的族群、政党与国家”主题汇报了工作论文。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博士研究生吴纪远构建了一个族群权力分享与经济资源分配“非对称结构”的理论框架来解释非洲前殖民地国家族群冲突,他以卢旺达、津巴布韦、塞内加尔和尼日利亚四个国家为例展示其理论解释力;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博士研究生徐加以坦桑尼亚为个案,尝试解释坦桑尼亚财政体制对政商关系的负面影响,并将其和中国进行了对比分析;上海社会科学院助理研究员刘晨关注非洲的“国家—市场”关系,从欧洲现代的发展的政治经济学理论出发,认为以族群政治为主要特征的异质性社会结构,是塑造非洲政治(经济)秩序的关键因素,他以埃塞俄比亚、肯尼亚和加纳为案例进行了说明;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硕士研究生曾良圆关注政党能力衰败问题,他以津巴布韦“非洲民族联盟—爱国阵线”革命型政党为例的,阐述了族群分裂如何抑制了革命对政党能力的塑造;吉林大学行政学院博士研究生赵德昊提出“发展型家长主义”的概念,通过对加纳和科特迪瓦的比较案例分析,试图解释为何许多非洲国家在具备了家长主义特征的情况下仍然取得了良好的发展绩效。发言结束后,中央党史与文献研究院副研究员、《经济社会体制比较》副主编闫健对5篇论文从理论、文献、概念和研究设计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点评,并给出了修改建议。
第二组由吉林大学行政学院博士研究生赵德昊主持,5位青年学者围绕“非洲政治发展的历史、权力与变革”主题汇报了自己的研究论文。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博士研究生冯理达聚焦20世纪80年代经济结构调整改革之后的非洲,他以地方分权视域下加纳的土地改革为个案,深入和详细的分析了加纳土地分权改革的起因、过程和经济社会后果;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博士毕业生贺嵬嵬利用地理信息技术分析了坦赞铁路当代影响,他的研究发现距离坦赞铁路越近的受访者体现出对中国更为正面的观感,对于中国基建等发展项目的评价更高,也更加给与中国援助好评;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博士生杜力结合政党理论、现代化理论和民主化理论,分析了政党现代化与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的民主巩固问题;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博士研究生汤峰利用1946-2019年亚非拉政权数据库,定量分析了政党能力与政权稳定问题,研究发现制度性吸纳能够提升政权持续时间,但受制于政党能力本身:只有当政党能力强大时,政治吸纳对政权稳定才有正面作用;华东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助理研究员张佳威和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副教授郝诗楠使用定性比较方法(QCA)分析了非洲建国“强人”的退出机制,他们发现权力分享和租金分摊(rent-sharing)是两种可能的路径,但这两种路径都受制于强人的意愿、制度能力和社会条件。汇报结束后,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政治学系副主任曾庆捷副教授对5篇论文从理论框架、研究方法、研究设计和实证操作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细致点评,并提供了修改建议。
两个小组的论文汇报和点评结束后,与会的青年学者和参会的观众围绕彼此关心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和交流。此次专题研讨旨在推动中国对非洲的比较政治、发展研究,增强中国对发展中国家(非洲)的社会科学知识积累和创新,培育开放、包容和创新的中国非洲比较政治研究青年共同体。
理解中国对外援助
8月13日下午,“中国对外援助的动机与效果”专题学术研讨会顺利举行。本次主题研讨会由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国际发展与全球农业学院院长徐秀丽教授主持。徐秀丽教授介绍了举行本次专题研讨会的背景、学术与政策意义。6位发言人围绕会议主题汇报了自己的研究。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助理研究员王钊以《理解中国对外援助中的社会组织:发展型国家与转型国家的双重逻辑》为题,通过访谈方法,探索了中国社会组织在对外援助的行动逻辑,论文超越了传统的“强国家,弱社会”和“政府介入的NGO”(Government-organized NGO)叙事,发现介于两者之间的社会组织在中国对外援助中发挥着更具建设性的作用;马斯特里赫特大学博士候选人杨曼玲比较了21世纪的中国与欧盟对非发展援助,论文挑战发展援助研究中将中欧过度“两分”的做法,指出中国和欧盟的对非援助进入21世纪之后有诸多相似点和趋势,论文对两者的趋同与分化进行了详细分析;外交学院博士研究生杨嘉宜以《疫情背景下中国公共卫生对外援助》进行了汇报发言,论文从冠肺炎疫情的暴发和全球性蔓延引发的全球公共卫生危机为切入口,剖析了援助议题和援助项目安全化的趋势,论文认为新冠肺炎疫情对各国构成的全方位挑战,公共卫生议题已经上升为直接威胁部分国家安全与地区稳定的重要议题;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博士候选人程文君关注殖民铁路与经济发展议题,并且将其与中国援建对比。研究发现,殖民地的铁路建设服务于欧洲国家对非洲国家资源出口国,虽然在微观层面影响了城市化,但未能在宏观层面促进非洲国家的工业化和经济发展。中国援建非洲铁路如能与非洲国家的工业化和区域一体化相结合,则更有可能对非洲经济产生正影响;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非洲研究院讲师陈玮冰博士使用空间地理模型,以中国对非农业技术示范中心为例,创新性的评估了中国农业援助的效果,分析表明中国援助对当地的农业生产、经济发展、吸引中国投资等等方面效果较好且具有一定可持续性;中国农业大学国际发展与全球农业学院副教授黄振乾以通过AidData的地理信息数据和“非洲晴雨表”(Afrobarometer)数据的匹配,实证分析了中国援助对当地经济领导力带来的积极影响,并将其和世界银行的援助项目进行了对比。
六位汇报人的分享结束后,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国际政治系副主任郑宇教授对每篇论文进行了点评,郑宇教授从了论文的选题、理论框架、研究方法、谋篇布局和写作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评论,并给出了进一步的修改建议。点评结束后,发言人和与会的观众围绕中国对外援助的数据使用、援助的分析方法和研究的政策意义等方面进行了交流探讨。“中国对外援助的动机与效应”专题讨论旨在推动学界和政界对中国对外援助的动机和效应进行深入了解,促进国际发展、国际关系和国际政治经济学等领域青年学者的交流与互动。
两次专题研讨会虽然在主题上有所区别,但依然围绕着“中国与世界发展”的这一核心命题。增强中国对发展中国家的政治与经济知识积累是连接中国发展与国际发展的一条重要路径,对中国对外援助的成因与影响进行剖析是理解中国与世界关系的一个重要窗口。
国际发展和全球农业学院(CIDGA)
中国农业大学基于其过去几十年从“引进来”到“走出去”国际发展合作研究与人才培养探索之上,于2020年组建的校级跨学科、跨学院、围绕国际发展和全球农业相关学科进行科研和人才培养的校级新农科建设平台。面向国际前沿,秉持全球视野。
撰 稿:黄振乾
编 辑:张 瑶
【CIDGA】中外国际发展合作专家共同呼吁推进新型多边合作,联合抗击新冠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