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集锦·纪念性景观<3例国内纪念性空间景观设计>
关注上方蓝字关注我们
1
泰康拓荒牛精神文化纪念园景观规划设计
泰康拓荒牛精神文化纪念园景观规划设计项目位于广东省惠州市博罗县福田镇境内的罗浮山风景区后山(西侧),纪念园项目用地自然条件优越,是个山青水秀,排水良好的环境。景观设计师用开拓、创新、团结、奉献的“拓荒牛精神”的文化核心来丰富项目的内涵,由此引申出 “一个时代的记忆,一个民族的灵魂”的景观设计理念。
军旅的拓荒牛精神是一种力量,始终作为纪念园空间的精髓,同时提醒人们时代的发展趋势,并将陵园生态化、园林化和艺术化,塑造成功能复合、氛围明朗、艺术环境兼具的旅游景点。泰康拓荒牛精神文化纪念园景观规划设计项目着力为繁忙的都市开辟一片远离喧哗之地。
现代自然,保留生态环境的景观总是被人们所青睐,因此景观设计师不去破坏不去过度修饰,依山而势做台地式处理,消化高差的同时丰富景观层次。台地浅丘,花香弥漫,梯田式台阶被层层的浓荫绿草怀抱,人工景观之美和山水自然之美和谐相融。台地式的景观设计使得阶梯和开阔的组团空间相互融合构成一个整体。这种具有大尺寸铺装和不规则种植池的设计,在纪念园的各个节点处连接形成一个开放空间。坡顶设置有观景平台。白色的花岗岩、原木质地的长椅、锈蚀钢板这些现代简约的物料运用和植物配置,增添了纪念园景观独特的趣味性。
泰康拓荒牛精神文化纪念园景观规划设计项目由眺望景台、台地花海、汗青池三部分构成。台地花海即为墓葬纪念区,汗青池为休闲景观区,纪念园功能分区分明,动线流畅合理。泰康拓荒牛精神文化纪念园景观规划设计项目最大的挑战就是坡度复杂的山地地形对景观营造有较大的挑战,山脊排水方式过于单一,景观设计师利用现实高差,设置多点式层次丰富的排水结点。
先锋精神是军队中的某种力量。作为空间的精髓,它提醒着人们时代的发展趋势,成功地创造了一个生态、园林、艺术的墓地,构建了一个功能全面、氛围鲜明的审美旅游景区。将会有一个安静的空间,人们可以逃离繁忙的城市生活。现代自然风貌中保护生态环境的景观一直受到人们的青睐。因此,SED设计师打算复制山地地形,以创造梯田,而不是过度破坏或与生存过度相关。一方面处理好水平差,另一方面有序实现梯度景观。这是一个台阶式的露台深深地拥抱在阴暗的花海之中的地方,一片纯净的土地,使人工景观和自然景观和谐地生活在同一幅如画的风景之中。露台设计将台阶与密集空间完美地结合起来,因为大规模的人行道和不规则形状的花盆,设计的特点,使开放空间的形成。台阶上有一个观景台。特别考虑了受腐蚀的钢板、白色花岗岩长凳和原木等现代物质的种植配置和应用,大大增加了景观的独特趣味。
2
罗浮净土人文纪念园入口公园-惠州/SED新西林
拙朴禅意,放松心灵的艺术陵园
项目地点:广东惠州
开发商:泰康集团
项目类型:墓园
设计时间:2015年
建成时间:2017年
设计风格:现代
景观面积:121493㎡
▼陵园鸟瞰
▼景观式的纪念空间体验
入口停车场
▼停车场跌级布置,配以植物围合
入口桥
入口高差较大,在不背离原始地形的基础上改进了原有方案,传统的石拱桥中间铺有汉白玉,配以流水小景,整个入口干净,灵动,而又震撼。从车行道望去一目了然。显示出纪念园最本源的气质。
▼入口桥配以流水小景
▼石拱桥上的雕塑
▼从桥上俯瞰水景
八正道广场
八正道广场作为入口广场,设置了较大的集散空间,可同时举行千人法会。八边形的中央广场上立有14米高的著名佛教人物雕塑阿育王柱,围绕柱身及平台设置喷泉,可结合声光电水进行表演。
▼八正道广场提供了宽敞的集散空间
▼地面细部
石潭禅语
围合的空间布置,具有自然形态的竹制栏杆,在素净的白沙之上点放粗放桀骜的原石。休闲廊亭参考日本建筑,尺度考究,或站或坐都能找到舒适的最佳观赏点,游园休憩驻足于此,看到一位老僧正在绘制沙纹,沙既是水,宁静至枯寂,恍惚间,禅意味道悄然融入身心。
▼石潭禅语鸟瞰
▼素净的白沙之上点放粗放桀骜的原石
▼细部
竹里寻禅
竹里寻禅,山间悟道,这一极富画面感的场景,也在园区里真实的体现。竹林禅影间,不论青翠的竹林,自然的砾石路面,还是隐在竹林之中的名人雕像,都在不断地强化“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景观意见,框景,障景,可见不可得,配合简洁的大气休闲廊亭,端坐其中,真有一种置身世外的感觉。
▼青翠的竹林团簇于天然的砾石路面
▼框景和障景配合简洁大气的休闲廊亭
林泉禅影
林泉禅影作为主要景观节点,也最为出彩。宽大的跌水面,让人工改造水景富有了自然河溪的感觉。植物的搭配将自然景观资源引入人造景观,配以置石,显得更加的浑然天成。不管是仰视,俯视,平视。都是一种独特的景观感受。
▼林泉禅影是主要的景观节点
▼宽大的跌水面为人工改造水景赋予自然河溪的感觉
▼湖上凉亭
▼水上石桥
▼入口坡地
▼入口桥设计图
▼入口桥平面图
▼八正道广场平面图
▼石潭禅语平面图
▼竹里寻禅平面图
3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三期扩容工程/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胜利纪念与城市生活的交融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三期扩容工程建设为了纪念侵华日军1945年9月9日在南京投降事件,凸显抗战胜利的主题。构思立意为胜利、圆满的情感表达。
▼全景鸟瞰图
延续与个性
纪念是一个城市记忆的延续。“断刀、纪念广场、死亡之庭、祭祀院落、和平公园”。塑造了江东门纪念馆完整的叙事篇章,是南京重要的城市记忆。三期新馆作为纪念馆的扩建工程,不仅补充城市功能、延伸参观流线、凸显不同主题的情感氛围,更是延续了城市纪念。新建部分着重叙述抗战的艰苦历程、表现胜利的喜悦,传递人类对和平圆满的愿景。
▼胜利之墙航拍
和而不同是方案的定位,建筑的整体形态与二期融为一体,也以更加开放包容的姿态、亲切自然的方式融入城市生活。覆土地景式的建筑形态削弱对周边城市建筑和空间的压迫感,柔和的建筑曲线与绿色的树木草地相得益彰、宁静平和。新馆立面延续灰色色调,面对城市空间排列着清水混凝土柱,亦展现了新馆的纪念性特征。
▼灰色调的新馆立面
生态绿色纪念性建筑
扩容工程处处体现绿色设计理念,通过绿色植物屋面、太阳能光伏发电、中水回收利用、透水混凝土选材、下沉庭院及天井、热风压拔风效应等多个生态低碳措施,创造出一个既满足空间艺术气氛又能够体现可持续理念的生态绿色纪念性建筑。
▼体现绿色设计理念
纪念与日常
场地中心是椭圆形的纪念广场,寓意着中国抗战胜利和“圆满”的愿景。整个建筑物呈现谦逊柔和的空间形态,是一个融于城市生活的绿色公园。其中,一条“胜利道路”穿行其中,象征抗战胜利的艰难历程。纪念广场的四周地形微微隆起,形成半围合的空间,结合绿树设置屏蔽了部分城市干扰,保证广场的安静与私密,也为公众提供了一处亲切的放松游憩场地。人们在内可以休憩、奔跑、漫步、交流,怡然自得。
▼场地中心是椭圆形的纪念广场
当需要举办大型纪念活动时,整个椭圆形广场亦可容纳8000人集会。广场的北面设有小型讲演台,供集会活动时候使用。广场三面的抬起斜坡场地,使广场更加具有向心感和聚合性,抬高的坡地下面容纳着商业和展览空间。在广场与坡地交界区域组织着广场主要交通流线,设计了独特的纪念景观要素。300位抗战英烈的名字镌刻于抛光黑色大理石之上,伫立于游人漫步的广场一侧。广场西南侧是与城市对接的重要出入口,设置了下沉广场使纪念广场与城市道路保持了一定的距离感。拱桥的巧妙连接则使得纪念广场的空间具有指向性和聚合性。
▼各种活动
复合与开放
新馆是一个功能复合开放的综合体,除了胜利纪念广场、绿化公园外,还容纳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国战区胜利纪念馆、大巴车站、社会汽车库、自行车库、商业配套、办公等功能设施。场地西侧北侧通过设置下沉庭院及坡道与地铁、隧道、周边城市空间对接与联系。整体性对周边城市交通进行梳理与更新,有效的完善和补充了纪念馆的参观流线与交通组织,能够为城市提供一个方便可达、开放复合的城市空间节点。开放式的设计是新馆的一个重要特点,当纪念馆及新馆闭馆后,其他功能仍然可以继续提供社会服务。通过灯光照明的设计,使广场在日夜都形成不同的景色,成为一个公共开放的日夜公园。
▼设计理念及与城市生活的融合
空间与材质
和平与圆满愿景,谦逊柔和的形态是这个项目最重要的表达。柔和自然的曲线,绿色开阔的草地使环境安静、轻松,在表达纪念性的同时,也为公众提供了一处亲切与放松的游憩场地。
▼柔和的建筑曲线
在柔和的绿色的衬托下,暗红色的弧形胜利之墙分外醒目。胜利之墙材质采用了能够凸显历史感与沧桑感的暗红色锈蚀钢板。胜利之墙由负一层延伸出来,墙面为三维曲面,通过钢板的分割与嵌入灯槽形成表面肌理,象征着中华民族“浴火重生”的历史记忆,并成为开阔绿色广场日夜的主要景观。胜利之墙的最高点是胜利火炬,火炬在重大活动的时候会点燃熊熊烈火。
▼暗红色锈蚀钢板的胜利之墙突显历史沧桑感
胜利之墙后面的坡道是胜利之路,缓缓上升,通过曲面屋檐及坡道的宽窄变化形成峡谷式的空间效果,走到坡道的顶端为巨大悬挑的平台,豁然开朗。在这里人们能够俯瞰胜利广场,象征着胜利之路由“黑暗走向光明”。由胜利之路进入纪念馆,室内一个核心的空间也是贯穿各层的椭圆型的圆台体量,是纪念馆的序厅,主要的上下联系流线围绕着这个体量周围展开。圆台体量顶上一圈椭圆型的天窗,撒下柔和自然光线,增加了馆内静谧的气氛。
新馆沿街立面均采用一次性浇筑的清水混凝土材质,质朴厚重的清水混凝土既能够凸显建筑的纪念性特征,又符合安静平和的建筑气质。外立面一列列混凝土柱阵将阳光切割成条条光影,形成无穷无尽的韵律感。柱廊下面铺设灰色碎石,自然形成了与城市的缓冲,也加强了建筑的纪念性与场所感。
三期扩容工程是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扩建工程的一个补充和延续,兼具开放性与公共性,日常性与纪念性。这里是一个容纳历史记忆与当前生活、胜利喜悦与死亡悲痛的场所,人们可以在这里纪念、休息、放松、漫步、玩耍。我们希望通过一方公园、一个广场、一条道路的设计带给南京城市、南京市民喜欢的城市公共空间。
▼夜色中的纪念馆
THE END
往期回顾
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
管家微信:jingguanzhuanji 注明来意,欢迎骚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