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集锦·校园景观<3例国外校园风设计>
分享|校园风设计
圣弗朗西斯泽维尔大学广场设计 / ORCHARD DESIGN
通常情况下,景观设计都会尽量呼应融合场地现有的建筑和周边环境,这是我们景观中常见的“约束”条件,因此,景观会在某种程度上受到这种专用于它的“剩余”空间的限制,而这种情况在教育类工程中尤为常见,人们一般会优先强调建筑,而把景观放在事后零星去开发。
该场地的设计全仰仗与学校为“未来”教堂特意留出的一块空地:由于还没有足够的资金进行建设,学校希望先将该区域设计成一个重要而神圣的空间,方便未来将这里开发成教堂。
场地的现状因素为项目设计带来了很大的挑战:最宽处仅有10米,与邻近建筑的高差近2.5米。因此我们在早期设计阶段做了一个关键的决定:结合一系列斜坡场地用途,抓住场地高差带来的设计机遇。
最后我们的设计在突出场地斜坡特色的同时,还融入了许多功能用途、保证了通达性,也为这块场地创造了神圣的意义,将它与学校内的其他外部空间区分开来。
丨场地景观特色:
1. 大型混凝土圆形剧场:未来教堂入口处的外部空间,同时也是一个户外表演、静思和社交空间,从场地较高处还可以俯瞰整个剧场及其背后的郊区和远处的田野景观。
2. 青石铺就的“金字塔”楼梯:为上方空间和教堂创造了庄严而宏伟的连接路径。从下面的庭院伸出夯土墙,帮助把整个地区的广阔景色尽收眼底。楼梯逐级下降,一直蔓延融合至更大的教堂场地。
3.三角形露台:打破了各部分界面,为学生们的社交、活动、户外学习思考提供了充足的空间。
4. 一系列下沉庭院:隐藏在高夯土墙和树冠间的迷你私密空间中,填补了大型景观元素所形成的中空空间,也为用户创造了能够与材料纹理进行亲密接触的机会。这些庭院脱离了大学午餐休息时的混乱场景,为学生们提供了一片宁静之地。
该基地的另一个关键节点是两座夯土塔。作为未来教堂建筑的一部分,它们庄严地矗立在设计界面创造的开放空间中。12米高的风箱和8米高的水塔在基地上仿佛一个居高临下的存在,通过藤蔓覆盖的夯土墙与界面相连,这些夯土墙贯穿整个景观,形成场地内的定向焦点,与塔一起,确认了学校的永恒和远见。
对于这个前院来说,最重要的是要成为一个独特的、有吸引力的空间,而且在轻质商业建筑饰面的学校环境中保持强大而持久的整体性。因此,我们在整个项目选用了木材、夯土、青石和原始混凝土等古铜色的材料,同时利用植被软化了现有建筑和铺装等基础设施。藤蔓和密集的植物设计旨在营造一种杂草丛生的感觉,增强场地时间感和持久性,而植物成熟后孕育出的精致、色彩丰富的叶子和花朵则旨在创造一种神秘的氛围。
泰国法政大学芭堤雅校区学习中心 / Arsomsilp Architect
“……大学应当善待每一个渴求和寻求知识的人,这是他们在教育自由的原则下应该拥有的权利和机会…”,这是芭提雅法政大学的办学理念,也是他们一直以来的一个重要大学管理准则。
因此,其学习中心的建筑设计不仅仅是一座教学楼,更是把大学的各个部分连接在一起的中心,是交流、生活、与外界社区联系的场所,是与其他创造物相互依存、共享生活的典范,是具有高素质的精英们、社区发展知识、为公众和国家做出自我贡献、形成思想的场所,也是培养世界优秀公民的场所。
泰国国立法政大学芭堤雅校区建于20年前,其土地由泰国Thong Thaworn Industry Co., Ltd.捐赠。近期Thworn Phornprapha博士打算捐赠565 Rai 3 Ngan 35 Sq.W.春武里省邦拉芒区Pong街道的土地作为国立法政大学的公众用地,并订有以下三项土地使用协议:
-土地将用于教育、学术和支持高等职业、教学、研究、为社会提供学术服务、文化保护和其他公共利用活动。
-如果给予法政大学的土地尚未建造或开发任何建筑或基础设施,法政大学应允许公司将其用于农业和科技学术目的,并每年提供关于法政大学土地使用的学术报告。若法政大学欲使用部分土地,应至少提前一年通知本公司。
-当法政大学开始使用大学教育发展项目(芭堤雅计划)的土地时,应将其命名为法政大学Thaworn-Usa Phornprapha校区。
1994年,泰国国立法政大学考虑利用芭堤雅校园的土地,并于1995年1月30日成立“研究生创新中心”。该项目的目标是创建一个学术服务中心、研发中心、研究生中心、高等研究与培训中心,发展国家人力资源的潜力和质量,利用电信技术,传播技术知识,广泛提供学术服务,应对有利于国家经济、社会和环境发展的几个层面的发展。
“校园不仅仅是一个学习的地方,更是一个实践生活的社区”,因此该项目的概念设计涵盖了21世纪的学习标准:
-在实践中学习。
-融入生活深入学习自我意识、社会环境责任。
-分享和学习,在现实生活中跨文化交流。
丨设计思路 Design Approach
建筑设计应与周围景观和环境相协调。该设计由建筑师、景观设计师、学生、员工和社区共同合作,目标如下:
1.通过设计开发“以人为本”的文化环境,创建“绿色校园”,鼓励学习以及人类与自然在身心上的可持续共存。这种文化环境是校园内的日常生活和活动,也是自给自足、环境友好和节能方面的教育价值和意识。
2. 景观设计的目的是确定大学的主要轴线,连接着道路一侧的主入口。主入口直接指向建筑的中心轴线,直达山上的圆顶建筑。这是一条神圣而重要的轴线,创造了校园中心区的“场所感”。
3.建筑设计遵循自然,与景观环境相协调。建筑匿在泥土中是为了隐形于后面的山丘上,这是大学标志性圆顶的一个重要特征,圆屋顶象征着对大自然和大学的谦逊和尊敬。
4. 景观融入建筑。穿过大楼每个房间和走廊的庭院,都可以看到与自然相连的景观。共享学习和大学生活的区域有圆形剧场、内庭院、室外庭院、露台花园、凉亭、活动室等。
5. 多样性的植物设计:大中型多年生植物和各种低矮灌木,形成生物多样性和自然群落,营造人与自然共生的生态系统。
6. 通过连接创建连接区域:学生与校园;教职工与校园;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职工;学生、教职工和校园与自然;校园和社区与自然;学生、员工和校园对自然-校园和社区对自然。
▼中心轴线上的主入口创造了校园中心区的“场所感”
▼建筑设计遵循自然,隐于山丘后
▼穿过大楼每个房间和走廊的庭院,都拥有与自然相连的景观
▼通过连接创建连接区域
丨细节设计 Details Design
-以景观楼梯作为建筑的主要入口,外观作为景观路径而不是建筑楼梯,与主校园主轴线相连,并与树木、草坪和土堆融为一体,与二楼的圆形剧场相连,同时创造灵活的圆形剧场空间。
-通用设计覆盖所有区域,从一楼到二楼都设有景观坡道。
-各种庭院,各种跨文化交流、分享和学习的活动空间。
-整栋建筑设计都考虑到了适当的通风。
▼以景观楼梯作为建筑的主要入口
▼通用设计覆盖所有区域,从一楼到二楼都设有景观坡道
▼各种庭院,各种跨文化交流、分享和学习的活动空间
▼项目平面图
▼剖面图
▼植物设计
于默奥大学校园滨湖景观 / Thorbjörn Andersson
于默奥大学成立于20世纪60年代末,是一所年轻的大学,大约有来自世界各地的35000名学生到这里进行学习。于默奥大学坐落在海岸附近,在北极圈以南约300公里处。
校园内的游园应该能够为人们提供各种特定的场所,能够举办日常交流会。学生、研究人员和教师之间真正具有创造性的互动是在开放、平等的空间中发生的,而不是在演讲厅里或实验室的显微镜下。因此,校园内游园的质量会影响到整个学校对外的吸引力。
于默奥大学的新校区公园由23000平方米的阳光平台、码头、开阔大草坪、步道和人工湖周围的露台组成。湖中小岛上的平台是连接南北两岸木桥的休息点。在这里,游客会看到一片丘陵景观,阳光明媚,绿树成荫,中间还点缀着美丽的白桦树。
在这个公园里,漫步道在场地上的社交兴趣点之间交织前进,它们大小不一,时而大时而小,提供了一种亲密感。社交场所有不同的侧重主题,这样游客们总能找到一个有吸引力的地方。漫步道有两种类型,一种是蜿蜒曲折的砾石小径,远景和光线都在低处变换;另一种是宽阔的铺地步道,连接着周围建筑的入口。
▼蜿蜒曲折的砾石小径
在充满活力的学生活动处前,有一个朝阳的户外休息厅。休息厅有一系列的扇形砾石露台,每个露台都有咖啡供给,还植有树木以提供遮阴之处。
▼宽阔的步道连接建筑的入口
▼平面图
THE END
往期回顾
案例集锦·安道设计<2019年8大类别76个精选项目,欣赏一下吧!>
建设13年,带动周边50亿美金新项目开发,纽约的骄傲 — 高线公园
案例·居住区景观<2019园冶杯专业奖金奖 | 亦庄·金茂悦>
案例·示范区景观<艺术滨江,镜像未来 | 杭州 仁恒·滨江园>
案例·度假区景观<宏瑞精品 | 邂逅奇幻之海—东旭鸿基 · 虹海金岸>
案例·度假区景观<台湾虹夕诺雅谷关丨studio on site>
干货资源·风景园林专业(63门)&城乡规划专业(24门)在线课程分享
案例·景观综合体<深圳万科云城设计公社A1-B2地块及公交站>
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
管家微信:jingguanzhuanji 注明来意,欢迎骚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