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社区景观<北京社区微空间改造-从头到尾的项目讲解>
微空间·向阳而生|朝阳区双井街道:共享客厅,融合社区——双井街道微空间改造
城市是由无数个小空间组合在一起的,它们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城市生活的质量,因此我们一直在倡导城市公共空间是“场所”,而不只是单纯的工程项目。
本次微空间改造项目,希望可以通过“居民参与、共商共建”的改造模式,重塑居民与社区空间的情感连接。以优质的公共空间为“培养基”,生长出丰富多彩的城市生活和社区活动;以趣味多元的活动为载体,培育出亲密融合的社区关系。
这次改造将成为我们的一次“微更新实验”,我们希望通过这次空间营造,可以促进公民参与的新形势和更深刻的新社区意识。
项目简介
双井街道特征介绍
双井街道位于北京CBD的南部,在2019年7月入选为“国际可持续发展试点社区”,成为国内首个社区级的可持续试点。
双井街道的可持续性体现在多个层面,拥有多样的就业岗位、宜居的住区环境、多元的人口组成、便利的公共服务、浓厚的艺术氛围以及多彩的社区活动。我们希望街道的可持续性不止体现在街道的“硬件条件”,更希望在居民自治、更新营造等“软性能力”方面得到提升和发展,让居民参与社区建设、社区治理,增加社区的韧性与可持续性。
选址概况
场地位于百子湾路与九龙山路交叉口的西南角,苹果社区北区的东北部,周边分布有九龙社区、北京二十二院艺术区和百子湾路商业街。
场地原址为一处便民健身场所,占地约三百多平方米,地表为硬质铺装。场地配置有健身器械、象棋桌等“标配设施”,还有一处景观石,整体相对空旷。场地与周边存在50-60cm的高差,这让它拥有了几分“舞台展示”的场所氛围。
场地使用分析
场地的日均使用频次为249人次/日,中午的活力峰值可达70人次/小时,看似单调的空间其实也有丰富的“街头生活”。
场地可以承载的活动包括锻炼、休憩、散步、娱乐、交谈、亲子活动、吃饭、遛狗和经过等类型。场地现状为一处便民健身场所,因此发生频率最高的活动自然为“锻炼”类活动,即使是在冬季,户外的平均锻炼时间也可达11.3分钟。记录下来的“最有毅力的”一次锻炼活动持续了1h9min。也有很多人在场地上进行“休憩”类的活动,但是场地上仅存的休憩设施为象棋桌的四个坐凳,于是很多人只能坐在健身器材上,或者是场地四周的台阶上。
在城市空间中,人们的社会交往可以分为两种程度,即“非正式的被动式接触”和“社会性交往活动”,并且被动式的接触会引发更深层次的社会交往活动(扬·盖尔,1992)。这一规律在这个场地上也得到了印证,我们通过访谈了解到,很多“交谈”类的主动社交活动,都是由于“共同处在同一场所中”自然而然产生的。
场地上存在着几类典型的使用群体,他们分别是“爱锻炼的老年人”、“开发新玩法的小朋友”、“爱拍照的青年人”和“需要休息的工人与外卖员”。如果用活动来还原这个场地一天,那么是这样一种场景:
7:00-9:00,吃过早餐的老年人会来到场地上进行晨练,有些人还会将健身与遛狗的活动合二为一。
9:00-11:00,陆陆续续会有年轻人来上班,他们穿过这里去到二十二院艺术区,时不时还有人会在这里休息,望着远处的CBD天际线。
11:00-13:00,到了午饭时间,周边工地的工人会在这里吃午饭,他们端着自己的餐盒,在场地四周的台阶上一字排开,吃过饭后还会在继续坐在那里晒太阳,正午正是阳光最好的时刻。
13:00-15:00,外卖员这时候出现了,他们刚刚结束了忙碌的送餐工作,自己的午餐却还没有着落,这两个小时是他们相对轻松的时段,可以坐在场地上休憩缓冲一段时间。
15:00-17:00,小朋友们陆陆续续开始放学,回家之前他们很想再跟同学在这里逗留一会,虽然场地上没有他们能够玩乐的设施,但是他们可以基于有限的设施自主开发新的玩法。
这个空间见证着各色各样人群的街道生活,我们也通过观察将他们的需求记录了下来,这将成为空间改造的核心要素,也是空间能够成为“场所”的关键。
葵花籽——团队介绍
北京城市象限科技有限公司是双井街道的责任规划师团队,一直负责双井街道的街区规划和相关专题研究工作,致力于通过大数据分析的技术手段,以城市数据科学的角度去治理城市问题,对于城市空间的问题诊断、空间效益评估等方面拥有成熟的技术方法。
北京社区研究中心致力于社区研究和社区设计,长期以来关注社区治理、社区更新、城市数据科学等领域,并且在公众参与、社群培育等实践方面拥有较多尝试和经验,并且长期坚持城市包容性、可持续性的各类议题研究,在社区营造方面拥有独特的视角和创新的观念。
草图营造由北京大学公益营建社和高校校园营造联盟创始人团队联合创办,专注于为中小学生提供师生参与式校园空间改造设计。目前在全国已有多处营造式景观实施项目,对于参与式设计组织、微空间改造落地等方面拥有丰富的经验。
葵花宝典——设计方案
设计理念——“共享客厅,融合社区”
“共享客厅”:客厅是我们日常住所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我们个人生活与公共生活的缓冲区域。可是随着城镇化发展的脚步逐渐加快,我们的居住环境在日益紧缩,北京市“十二五”统计公报显示北京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为31.69平方米,客厅在这一趋势中首当其冲。我们希望以“共享”的形式,打造一个可以满足人们休闲、娱乐、社交需求的空间。
“融合社区”:我们生活的社区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群体,包括老中青幼年龄阶段的居民,还包括在地的服务者,例如外卖员、修车师傅、工人等“社区之外”的人群。我们希望这个场地可以平等地服务这些群体的需求,并为他们提供“协作式接触”的机会,帮助他们创造属于自己的“促进体系”。
最终,我们希望通过提供一个舒适、活力、趣味的社区空间,让社区生活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并促进人们社区意识的形成。
三大改造目标
(1)打造“全要素”的休闲娱乐健身空间
改变场地现状设施单一、匮乏的局限性,通过增设各类健身、娱乐、休闲设施,扩充场地的服务群体,满足周边居民的使用需求。并且通过现代感、趣味性十足的场地特征吸引更多的人停留,由此产生更多的交往和互动。
(2)发酵社区更新“事件”,提升社区流量
以本次空间更新为契机,以场地本身为载体,以公共宣传、话题讨论、活动举办为手段,持续宣传本次社区更新项目,吸引更多的关注度、讨论度和到访量,与居民共同创建社区更新和社区文化的特色品牌。
(3)构建社区自治的可持续生态系统
在本次空间营造的过程中,不断尝试居民参与的新思路和新方法,增强居民的参与感和融入度,逐步探索出社区自治的方法和途径,形成社区运营的可持续生态系统。
四大改造亮点
(1)“网红打卡处”
场地位于通惠河南侧,距离国贸CBD约1.5公里,是观赏天际线的绝佳场地。我们结合场地环境特色,以及周边二十二院艺术区年轻群体的需求喜好,在方案中加入国贸天际线拍摄打卡处。通过不锈钢装置的镜面反射,可以看到北京最有特征的天际线,并且可以衍生出一系列的互动行为,与周边的二十二院艺术区、当代美术馆共同形成双井街道独特的艺术氛围。
(2)“科普新玩法”
我们将地砖彩绘与场地感知、科普教育相结合。用彩绘的艺术表达手法,将量角器、三角板等数理测量工具与场地设施结合起来,可以帮助人们认知场地,还能起到科普无障碍设施设计规范的作用,具有城市规划建设宣传的意义。
(3)“游乐新体验”
我们增设了游乐设施,选取了简约、互动性强,并且适用群体广泛的类别,可以吸引儿童和青年群体在快速生活节奏和亚健康生活方式的背景之下,能够给大家提供更多的户外活动机会。
(4)“休闲会客厅”
我们希望提供多样的休憩设施,包括可移动桌椅、围合型座椅、条椅等类型,让居民自由组合、自主开发使用形式,满足各类群体休闲、交往、聚会等不同类型活动的使用需求,打造“休闲会客厅”的场所氛围。
设计方案介绍
方案总图
方案设计主要分为五大设计模块,包括健身休闲、儿童娱乐、天际线拍照打卡、休憩设施、植物种植等模块。
总平面图
场地鸟瞰图
功能分区图
我们充分考虑安全性、舒适性等因素,并结合场地人流动线,将场地划分为游乐区、健身区、休憩交流区、科普体验区。
改造前后对比图
为了延续场地原有的实际功能,我们采取了“最小干预”的改造原则,把原有实用、受欢迎的功能进行保留,把危险、荒废的要素进行剔除,结合场地现状进行适应性的改造。
空间使用场景效果
场景1:城市意象,打卡体验
城市意象,即一个城市的可读性,也就是城市给人们留下的印象,能够体现出城市的特色和人文情趣。国贸天际线作为城市的一个重要“标志物”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体现出了城市的当代气息。我们希望在场地上构建一个与城市天际线产生互动的、独一无二的“故事情节”,并以此塑造双井街道自己的“节点”意向。反光不锈钢材质的雕塑,可以让居民以一种新奇的方式感知城市,也给居民提供了丰富的表达空间。
场景2:释放天性,寓教于乐
高品质的户外活动空间在城市当中变得越来越稀缺,“出现的空间不喜欢,喜欢的空间不出现”。为了呼应人们的户外活动需求,我们在场地上增加了蹦床、秋千、陀螺椅等趣味游乐设施,还将“三角尺”、“卷尺”、“丁字尺”等测量工具作为地砖彩绘的设计意向。除了更好地感知场地的尺度之外,人们可以用“巨型尺子”测量自己的身高、人与人的间隔距离、无障碍坡道的坡度等等。不只是儿童,我们希望能够满足所有年龄段群体的“童心童趣”。
场景3:休闲会友,包容开放
“共享客厅”的设计概念,是希望能够给社区空间增添“家”的属性,达到老少咸宜,包容开放。老年群体可以空间中认领种植空间,大家可以与邻里好友在这里家长里短;周边的外卖员和工人们也可以把这里当做“客厅”,进行短暂的休憩与放松;提升了场地的可达性之后,让轮椅使用者同样能够便捷地使用该场地。
葵花海——协同参与
从项目启动到初步方案完成的这一个多月的时间,我们与街道进行了4次汇报与交流,保障项目的落地性;进行了2次线上居民招募,1次线下走访居民招募,1次设计工作坊,以及持续的微信群线上讨论,实现全过程的公众参与;与设计团队共同调研2次,线下商讨方案2次,以及持续的线上交流与修改,寻找场地的最佳改造方案;与其他街道的责任规划师团队进行了2次线下交流,分享空间营造的理念和经验。
与街道的“绩效协同”
在项目推进过程中,我们与街道进行过多次沟通与协商,希望本次空间改造可以与街道的长线规划和治理工作紧密结合,实现“绩效协同”。在选址阶段,我们向街道提交了两个备选方案,经过可行性评估之后确定了本次改造的场地。
在方案策划阶段,我们与街道实时沟通最新思路和方案动向,街道帮助我们了解场地权属等基本信息并协助我们进行场地调研,并与其他委办局进行沟通和联系。
与居民的“需求协同”
我们通过公众号宣传、线下海报张贴、定向邀约等方式招募到了双井微空间改造“居民议事群”。
在线上,我们通过微信群进行空间现状问题讨论,居民从自己的实际经验角度出发对场地提出问题和需求。在线下,我们组织了一场“场地沙盘设计”讨论会,让居民们从规划师、设计师的角度对场地进行功能模块组合和景观要素设计,这也成为了我们后续方案设计的核心基础,真正实现了与居民的“需求协同”。
与设计团队的“方案协同”
在方案深化阶段,责任规划师团队与设计团队实时沟通,分别从各自的专业角度出发,从景观设计、公众参与、活动组织、社群运营、科普教育等多个方面考虑,对方案进行推敲和细化,实现“方案协同”,在创新的基础之上,也保证了方案的实用性、经济性和可实施性。
与责任规划师团队的“理念协同”
在公众参与阶段,我们与三里屯责任规划师清华同衡团队、小关街道责任规划师清华大学唐燕老师团队进行了“朝阳小微空间联合工作坊”,就三块场地的改造进行了合作研讨。针对使用群体、功能需求、如何开展公众参与、后期维护等关键议题展开了讨论,团队之间达成了空间营造价值观的共识。
葵花田——实施计划
公众参与实施计划
(1)建造实施参与
在实施阶段,我们希望可以实现“居民亲手建造,营造社区客厅”。将场地的实施建造分为四大模块,即彩绘涂鸦、植物种植、家居建造、装置手工等,让居民的作品成为场地的一部分,增加居民对于社区空间的参与感和认同感。
(2)空间品牌参与
本项目建造资金主要来源于中社社培基金,与此同时,向在地的服务商、社会团体组织、居民预留商务合作及公众捐赠的接口,用于后期可能存在的社会资本的商务洽谈事宜及来自非盈利组织或团体的物品捐助,同时也呼吁居民通过资源回收利用等可持续形式共同为小微空间的改造建设助力,共同打造场地的空间品牌特征。
(3)运营维护参与
本项目计划在运营中纳入街道管理方、在地服务方、媒体方、居民及附近商户,通过街道周期性监督及长期关注来参与空间的修缮及维护,同时在前期的系列活动中积累本地居民参与者,打造居民自组织共同参与周期性维护。
维护机制
(1)一个有效的组织——“社群运营”维护
在空间改造的过程中,逐渐培育出有主张、有意愿、有需求的居民群体,作为小微空间的主要运维组织,同时作为“空间运营”的主理人,管理在场地建造、场地运营中产生的相关捐助、投资等相关物资,用于场地的后续维护。
(2)一个开放的机制——“公众捐助”维护
在居民的使用过程中,我们预留给居民自我创造的空间,居民可以根据自己的使用需求在场地上增添相应设施。与此同时,在场地上组织的各类居民活动所产生的装置、设备和设计作品,都可以作为场地的组成部分,让场地持续“生长”。我们也对在地服务商、社会组织等团体保持开放的态度,欢迎以物资捐助的形式对场地进行改造和提升。
(3)一个可持续的形式——“活动流量”维护
尝试通过对后期的活动组织,例如快闪活动、空间联名活动、居民自发活动等类型进行媒体宣传的引入,利用常态化媒体曝光的方式,保证场地维持在较高的活力热度水平,通过“高流量”的使用模式保证各项设施的正常维护,降低运营维护中的人力成本。
“微空间·向阳而生”项目组织方信息
主办单位
中社社会工作发展基金会社区培育基金
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朝阳分局
北京市朝阳区民政局
北京市朝阳区农业农村局
北京工业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支持单位
北京城市规划学会
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本文撰稿:北京社区研究中心
图文来自公众号北京社区研究中心,已获原创授权。
说明:本公众号旨在搜集、共享优质景观资源,侵权告知。
往期回顾
案例集锦·国外<詹姆斯·科纳(James Corner)的非凡公共景观空间>
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
管家微信:jingguanzhuanji 注明来意,欢迎骚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