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灼识•新能源汽车专题六】氢从何来,路在何方——新能源汽车江湖中的搅局者还是颠覆者?

CIC灼识咨询 灼识CIC 2023-08-20


中国自2011年大力发展纯电动汽车以来,纯电动的乘用车在技术、产业、市场方面都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时至今日,技术瓶颈也日益凸显,最大的痛点毫无疑问就是续航和充电速度,成为制约纯电车下一步发展的最大障碍。而氢燃料电池汽车可以做到充电3分钟,续航超过500公里,续航甚至超过燃油车,这是否代表着氢能源汽车可以解决电动车最大痛点,成为现有以BEV为代表的主流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的颠覆者?2019年和2020年伊始,在车市疲软,新能源汽车可能补贴退坡的大环境中,燃料电池汽车却几乎没有受到太大影响,相反中央鼓励地方政府将补贴从“补车”转向“补电”,加快充电(加氢)等基础设施建设,这是否又代表着在政策的落地和技术的进步的驱动下,氢燃料汽车市场有望成为中国车市的一抹亮色?




中国氢能源汽车发展现状概览




政策环境:政策的推动之下,原本在安全性、续航里程方面相较于纯电动汽车具有明显优势的氢能源汽车,期待能“备胎”转正

阶段的氢燃料电池成本高、基础设施(加氢站)建设不足以及如何更好地制备、存储氢气是氢燃料电池汽车落地的难点。自2019年以来,随着氢能热潮迅速在全国各地点燃,各省/市乃至区地方政府纷纷发布详尽的氢能规划。我们可以看到,各地产业规划直击产业现存痛点,在产业产值、投用车辆数、加氢站建设、企业培育等方面设立了详尽的阶段性目标。


来源:CIC灼识咨询


2019年10月9日,工信部发布了《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征求意见稿),就推动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燃料电池汽车提出了长期规划,目前意见征集阶段已结束。但2020年,受到疫情的影响,直接针对消费端的氢能国补又能何时到来?补贴力度将是多少?氢燃料电池汽车国补细则又何时发布?这都是氢能产业的核心议题和消费者群体关注的焦点。

技术环境:直面产业化进度落后现状,各类参与者蓄势待发
同其他燃料相比,氢的最大优势是超高的质量能量密度,因此氢能源汽车才能拥有长续航的特点,但在过去十年中,锂电池技术及产业化的突飞猛进,氢燃料电池技术却未能得到应有的关注,加上加氢站网络建设缓慢,车载储氢技术以及膜电极与空压机技术的壁垒等原因,都直接导致了燃料电池的产业化进程比纯电动慢5到10年。


我国车企通过合资合作引进技术,也已经开始了消化、吸收再创新的进程。目前,国内不少整车企业已经开始布局氢燃料电池乘用车领域,在发展进度方面已出现了一定的分化,一类是以上汽乘用车为代表的布局较早的企业,利用在德国慕尼黑的研发中心和保定的国家级氢能创新中心联合组建氢能技术研发团队,同时在氢能源基础设施建设运营领域频频布局;一类是已有氢燃料电池发展规划并于近期有所进展的企业,纷纷开始确立了未来氢燃料电池乘用车发展规划。


来源:CIC灼识咨询


行业布局:在产业链环节中,目前技术难度最大的是制氢与储氢环节
总体来看,氢能源产业链所涉环节和细分领域众多,并随着技术的进步,下游应用环节不断得到拓展,产业链不断完善。此外,在所有产业链环节中,目前技术难度最大的是制氢与储氢环节。中国占据了世界第一大产氢国与世界最大储氢材料产销国的位置,在氢能源产业链的源头(制氢,储氢)方面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源头产业的优势有利于带动产业链整体发展,促进燃料电池成本的下降,加氢设施配套完善,和氢燃料电池汽车产量快速提升等,而整体产业的提升又将为制氢、注氢、电堆及零部件以及燃料电池整车等环节带来广阔需求空间,形成产业相互促进模式。
 

来源:CIC灼识咨询




中国氢能源汽车市场规模:中国在全球氢能源市场上竞争地位的正在快速提升




通过连续四年的快速增长,2019年中国氢能源汽车规模约为2,737辆,较2018年同比增长达79.24%。截止2019年,全球氢能源汽车销量达7,500辆左右,中国氢能源汽车占全球市场份额的36.5%,相比2018的25%实现大幅上升。根据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发布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2020年、2025年和2030年,中国燃料电池汽车的发展目标分别为5,000辆、5万辆以及100万辆,加氢站建设目标分别为100座、300座和1,000座。


来源:CIC灼识咨询




中国氢能源汽车行业竞争格局概览




来源:CIC灼识咨询




中国氢能源汽车未来趋势概览




1
以氢能源乘用车为主的产业规模扩大、政府补贴减少引导市场高质量发展

中国预计于2020年达到5,000辆以上规模,并在利好政策支持与加氢站等基础设施的完善下,进入快速增长期。通过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带来的成本下降,氢能源汽车产业可在补贴合理化退坡情况下实现盈利。预计于2025年市场规模达到5万辆,并推进乘用车的应用发展,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进入爆发期,产业无需补贴可以实现内生性增长,有望于2030年突破100万辆。


在氢能源车市场规模扩大的同时,政府将采取对商业化新能源汽车的惯例措施,取消补贴,提高技术指标门槛与市场监管力度,以此助推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预计2025年后氢能源汽车行业将面临激烈竞争,企业需通过不断提升核心技术,扩大产能,抢占乘用车市场来不断提升竞争力。


2
制氢技术正向在可再生能源制氢转变

太阳能制氢技术(光催化、光热解)是未来理想的制氢技术,但受制于转换效率和成本等问题,预计2030年前难以实现规模化。目前,可再生能源(弃电)发电、生物质能气化路线成本均略高于轻烃副产或煤气化路线,且技术尚不成熟,未大规模应用。但日、美等国均将该路线作为长期优先发展的路线,其原因一是环保,二是能源利用可持续,三是可分布式生产,运输成本低。


3
加氢站设备国产化、综合能源站模式有望降低成本

我国加氢站数量暂居全球第四,规划建设进度有望加快。截至2018年底,全球共有369座加氢站,新增48座。日本最多,总数96座;德国第二,达到60座;美国第三,有42座,中国排名第四,在运营15座,已建成22座,80%的加氢站集中在广东、上海、江苏、湖北、辽宁五个省份地区。规划到2020年,全球加氢站保有量将超过435座,2025年有望超过1,000座,日本、德国和美国分别达到320、400和100座,挪威、意大利和加拿大约5-7座。据《中国氢能产业基础设施发展蓝皮书(2016)》,对我国中长期加氢站建设和燃料电池车辆的发展目标做出了规划,我国计划在2020、2025、2030年分别建成100、300和1,000座加氢站,政府、产业联盟和企业将共同参与。

  



更多阅读

【新能源汽车专题一】新能源汽车电池:锂电池三元正极材料成为发展主要趋势

【新能源汽车专题二】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全产业链高速发展,行业实现盈利速度加快

【新能源汽车专题三】自动驾驶:L2自动驾驶即将普及,互联网科技企业引领技术发展

【新能源汽车专题四】环境感知—实现自动驾驶的关键

【新能源汽车专题五】智能网联汽车:探索人与汽车相处的新模式,“未来汽车时代”已走进大众生活

【灼识解析】ESG新规生效在即,港股上市企业该如何应对?

【灼识数据支持】美好生活2020中国消费者品牌榜重磅发布

【灼识】从疫情预测、防控、应对、治疗各环节一览黑科技战斗力

【灼识】共克时艰,智慧抗“疫”——从新冠疫情中看智慧城市建设的行业机遇

【灼识•人才招募】病毒无情,灼识有爱,欢迎您的加入!

 

关于CIC灼识咨询

CIC灼识咨询(China Insights Consultancy)是一家服务于投融资领域的咨询公司,公司总部位于上海,并在北京、香港均设有分支机构。CIC灼识专注于为各行业公司融资及境内外上市提供行业咨询和可研服务,为国内外企业提供战略咨询服务,为投资机构提供商业尽职调查服务。同时,CIC灼识向客户提供与行业专家的沟通渠道,帮助客户获取行业信息和最新动向。如需更多信息,请访问:www.cninsights.com。若您希望获取CIC灼识咨询的详细资料或与灼识建立媒体/市场合作,敬请致函:marketing@cninsights.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