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耀华:浩劫从今始
┃Personal History
浩劫从今始
© 资耀华/文
资耀华
文化大革命运动,来势很猛很急,到处揪人批斗。参事室被宣称为黑窝。黑窝里自然都是牛鬼蛇神,参事室党支部为了避免我们一个一个被揪出批斗,就决定暂时停止工作,各自回家不要上班。但过不几天,我就被叫到银行,勒令交权,从此就算是“靠边站”了。同时,我家里也来了一批红卫兵,将我家的沙发、钢琴、打字机、留声机、半导体、整套瓷器等用大卡车装走。第二天又将十几个大小木箱及皮箱用车运走,连我亲戚托存的两个箱子的东西也不许留下,然后还将各种线装书甚至《随园诗话》等名著,也连同文稿、照片簿等,不问青红皂白都付之一炬,说是“除四旧”。我保存很久的两本文稿,一是根据日本河上肇教授的讲稿写成的《经济原论》,一是由海《银行周报》社排印而又抽回来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建成与展望》,这时也眼睁睁地看着化为灰烬,更使我泪下如雨。
要查的都查了,要抄的都抄了,要烧的都烧了,我想他们大概要走了,但他们还是在东寻西看,甚至在门窗外台阶下面也翻土查看。后来有一个红卫兵又打开来查看过的另一小玻璃书柜,因为这个书柜内放的都是《列宁全集》、“毛选”等马列主义的书。他把柜中的书一一搬出来,在底层发现一张平放在书柜中的用报纸包好的东西。他撕开报纸一看,又是用宣纸包得很整齐的一大张,这位小兄弟如获至宝,大喊到底找到了“变天账”。其他红卫兵听见就一哄而至,互相争看,忙把宣纸包撕破。摊开来却是两张任命书,一张是1950年毛主席任命我为天津市人民委员会的委员,一张是1959年国务院周总理任命我为中国人民银行参事室主任,这时他们都面面相觑,哑口无言。停了片刻,反而质问我,说:“这是两本任命书,你为什么不早拿出来呢?”当时我还是默默无言,实际也是无言可答。可自此他们的态度随之改变,虽不能说是“前倨而后恭”,但确比初来时和悦得多了。最后一位比较年长的似乎是他们带队的领导,大声说:“好了!好了!完成任务了!我们回去罢。”我一看他们要走,我就请求他们最好给我写个字条,证明这家已经查抄过,请其他红卫兵不必再来了。他们也就很欣然地写了一个纸条,贴在我家大门口。这张条子还真灵,以后每天虽有川流不息的红卫兵往来经过,就没有再进入我家了。因此我对这些红卫兵小将的所作所为,虽不以为然,但还是认为他们天真无邪,可怜他们被坏人愚弄而供人当枪使了。不过我的钢琴、沙发等物品从此不知下落无法找寻了,当然,对于此等身外之物我也无所谓。幸而那些木箱、皮箱因为上面贴了我的名字,不知哪位有胆有识的好心人,把它们都搬到北京三里河人民银行总行楼上保存起来了。到了1979年,总行通知我认领箱子,并派卡车送到我家,一件不少,“完璧归赵”。这却又大大出乎我的意料,感激无已了。
随着批斗之风稍微平息,参事室又恢复上班。上班专门学习文革文件,联系自己,交代问题,互相揭发,争取立功,这算是由武斗而转为文斗了。当然又有重点与非重点之分,我是被定为重点的重点。一时我还成了一个“赶场”的大忙人,因为我是民建中央常委兼副秘书长、全国工商联常委、政协委员,虽然文化大革命一开始,就由政协机关红卫兵宣布免职,但不能脱离这个组织的批斗。三个组织一有批斗会,就勒令参加,有时是被斗,有时是陪斗,有时是去看斗,再加银行这一摊,就有四个组织,遇上大小批斗会,勒令一来,身不由己,非到不可,所以不但天天有,有时还要连赶两场。四个方面要求不同,情况各异,如此经过多少逼供信,写过多少违心材料,实在记不清了。但我以不变应万变,绝对相信党,相信毛主席的话,既不文过饰非,也绝不无中生有。记得有一次银行有一位整我的战士,逼我交代问题,他故意从保险箱内取出一本档案,上下翻看了一阵后,然后疾言厉色地说:“其实你的反动事实已查清,详细记载了,现在是再给你一个机会,让你自己如实供出来,看看你的态度到底怎么样,若你真能老老实实地交代出来,就可减免你的罪行。”我心想这说的真是鬼话,我是心中本无事,半夜敲门心不惊,还是对之默然,泰然处之。再者我的朋友相当多,找上门来的“外调”人员也就不少,有的在本市,有的来自外省,一批一批地来,来的都是抱有成见的,审问时都是软硬兼施地诱导你顺着他们有倾向性的问题,要你答话作证。我是下定决心,绝不无事生非,去冤枉好人,也绝不以假作真,随声附和而欺骗自己。这当然就很不适合他们口味了,最后只获得一个被骂称“你真是个该死的老顽固”,闹得不欢而散。
1968年初,银行内又有人贴出大字报,批我“是日本、美国的双料特务,里通外国的民族败类”。从此停发工资,只给43元生活费(我是25元,老伴是18元),并冻结全部存款。这一下,倒确实使我为难了。因为40元只够付给老保姆的工资。我三个小孩,一个下放到江西,一个下放在河南,一个下放在南口,也都自顾不暇,亲戚朋友也是同病相怜,爱莫能助。老夫老妻穷相对,哑口无言。幸普天之下,还是有好人。家中多年的老保姆,不但申言不要工资,还愿意照常工作。有时她还用自己的钱买些小鱼、鸡蛋同我们一块吃,这真使我们感铭肺腑而永志勿忘了。
本文选自《凡人小事八十年》,资耀华/著,上海文艺出版社,2017年9月第1版。
往期文章 点击打开
〇 姚青苗:我与沈从文、丁玲和周扬
〇 王小京:疯长
〇 蒋梦麟:大学逃难
〇 杨苡:半个世纪之前的奇遇
〇 阿城:父亲
〇 我是周海婴
〇 洪晃:史家胡同51号
〇 巫宁坤:荒村牛鬼
〇 徐绍羽:血痕与旧迹
〇 袁冬林:美丽与哀愁
〇 金玉良:沙滩后街的陈年往事
〇 张鸣:大荒纪事
守护民间记忆
↓ 点击阅读原文浏览总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