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初升|《广东连南石蛤塘土话》调查笔记
《广东连南石蛤塘土话》
调查笔记
文 | 庄初升
二十多年来我调查过的方言点数不胜数,但是像连南石蛤塘调查时间这么长、调查体量这么大的方言点,目前还找不出第二个来。
为了撰写博士论文《粤北土话音韵研究》,1999年我在初步完成连州市的若干个方言点的调查、核对之后,来到了附近的连南瑶族自治县。县志办许文清主任明白我的来意之后,就把我带到了离县城三江镇4公里外的石蛤塘村,他说因为该村的土话与连南其他地方的语言、方言很不一样,可能就是我要寻找的方言点。我们在村口的杂货店里认识了店主,也就是后来的主要发音人廖盛情老先生,从此开启了将近20年的断断续续的调查历程。那间杂货店十数年间成了我多次赴石蛤塘调查的工作场所,可以说这本书大约一半的语料就是在那里记录下来的。1999年廖先生还不到70岁,可现在他已经87岁高龄。白马过隙,近20年的光阴就这样一晃而过,无不令人感叹!
1999年首次调查大约持续一周,我从廖先生那里记录了2000个以上的单字字音和少量词语,因为这个土话8个调的类型在粤北、湘南土话中非常罕见,所以给我留下特别深刻的印象。2000年初夏在答辩通过的博士学位论文《粤北土话音韵研究》中,我通过音韵特征和少数特征词的比较,将石蛤塘土话(当时称之为三江土话)归入粤北土话连州片。
我第二次到石蛤塘调查是为了完成《汉语方言地图集》连南点的任务。记得2005年8月初还是在那间昏暗的杂货店里,我以第一次调查的材料为基础,补充完整地图集所要求的调查条目。那时候从韶关到石蛤塘,一共要转3次车,朝发夕至,备尝辛苦。两天之后,我又马不停蹄地奔赴地图集约定的下一个方言点——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调查位于北部与湖南、广西交界的禾洞粤方言。这是一种与石蛤塘土话很不一样的土著方言,让我再一次领略了粤、湘、桂三省区交界地区方言的复杂程度!
转眼过了3年。2008年7月中旬正值盛夏,我带领中山大学中文系的硕士生岳嫣嫣、张凌、谭汉玲、孙希艳、冯雅玲从广州出发,到石蛤塘进行第三次调查。这次调查的缘由和内容,本书第一章已经介绍,这里不再赘述。这次调查为期超过一周,每天清早我和学生分乘两部“三脚鸡”(电动三轮车)到村里找廖盛情先生记音,房子还是那间房子,桌子还是那张桌子,一切好像都那么熟悉,可是石蛤塘土话就像深不见底的富矿,越挖越感到不同寻常。期间几位硕士生还顶着烈日,就石蛤塘语言生活问题对村民进行直接访谈、跟踪记录和隐匿观察,搜集到了20多户家庭用语选择的个案材料。这几天我们中午吃自带的干粮,傍晚再一起走路回到县城的宾馆。傍晚的乡村小路上凉风习习、炊烟袅袅、稻香飘飘,我们看到夕阳西下的山野景色和显得特别美丽、宁静的田园风光,连续工作一个白天的劳累仿佛一下子都不见了。
转眼又过了3年。我于2011年冬天至第二年初夏,两度带领博士生邹晓玲、阳蓉、张倩分别在清远、连南向廖盛情先生的女儿廖秀莲女士作调查,主要根据《汉语方言词语调查条目表》和《汉语方言语法调查例句》补充记录词汇和语法例句,也采录了少量的俗语歌谣和民间故事。
2015年国家语保工程濒危汉语方言调查项目立项,连南石蛤塘土话入选第一批课题,调查研究进入一个全新的阶段。当年初夏,我和丁沾沾带领几位硕士生到清远市清新县调查暂时居住在那里的发音合作人廖秀莲女士,对语保工程规定的有关内容进行试摄录,并对此前记录的语料进行核对,还补充记录了一些语法例句以及熟语、歌谣。紧接着,当年暑假丁沾沾带领林梦虹、彭庆雄等几位硕士生,到连南县城三江镇进行录音和摄像,正式采录语保工程所规定的各类声像语料,发音人是廖观所、廖秀莲、廖建锋和廖吉云。在音像摄录和材料整理方面,丁沾沾做了大量工作,厥功至伟。
2016年以后正式进入本书的写作阶段,我们逐渐发现一些语料存在缺漏和错误。当年3月初我和丁沾沾以及博士生黄淑芬到石蛤塘进行调查,除了按照“中国濒危语言志·汉语方言”的《编写大纲》补充词汇条目和语法例句,还记录和录制了一些长篇语料。此后,我和丁沾沾共3次到石蛤塘核对、补充语料,参加者还有博士生黄淑芬、李莉亚,主要发音人是廖观所先生。后期的补充调查阶段我们多次在廖观所先生的带领下深入到石蛤塘的村头巷尾、田间地头和荒山老林中,了解和记录各种跟当地自然环境、生产生活、民俗文化等密切相关的器物、用品和植物等,学到了很多农业社会的知识。
1999年之后我每一次到石蛤塘,不少认识我的村民见到我的第一句话总是说“你又来了”,我有时真有点儿尴尬,但回头一想又马上释然。要深入认识一个完全陌生的方言,真的非常不容易!石蛤塘是一个高度濒危的汉语方言,每次去调查我都有一种强烈的紧迫感,但不知不觉近20年就这样过去了。在石蛤塘村,接受我们进行语言生活现状调查的村民很多,这里不便一一介绍。唯有部分接受我们深度访谈的村民,在第一章第三节提及他们的芳名,在此一并致谢。在上述发音合作人中,廖盛情、廖观所和廖秀莲三位接受我们调查的时间最长。说起本地土话及其保护问题,廖盛情先生说:“我们村的方言跟全国都不一样,庄老师调查了很多年,听说没有别的地方说这种话。我们村的人口比较少,我希望我们的方言能流传下去,所以方言保护很有必要。”廖观所先生说:“我们村的土话在广东省甚至在全国都很少见,到现在至少流传了1000年。我们在村里用土话,外出到连南县、连州市时用客家话。你们录音时,我有时都要想一下才知道怎么说。我们的方言应该保护,应该一代代传下去。现在国家很重视,语保工程很有意义。”
这本书很快就要出版了,石蛤塘的调查工作已经告一段落。我们要向发音合作人和多位研究生致以诚挚的谢意,因为有你们的大力帮助,我们才可能最终完成调查和写作任务。我们要向总主编曹志耘教授,主编张振兴研究员、邢向东教授和编委赵日新教授、黄晓东副教授致以诚挚的谢意,因为有你们的督促和指导,我们才可能顺利完成课题和不断完善书稿并如期交付出版。我们要向商务印书馆周洪波总编辑、余桂林主任和王丽艳编辑致以诚挚的谢意,因为有你们的策划和支持,我们才可能顺利出版这样一部经济效益并不高的方言调查报告。
★图书信息★
《广东连南石蛤塘土话》
庄初升、丁沾沾 著
识别二维码,即可购买《广东连南石蛤塘土话》
石蛤塘是广东省连南瑶族自治县三江镇的一个自然村,全村约400人,对内使用一种与众不同的濒危汉语方言,本书称之为“石蛤塘土话”。石蛤塘土话属于粤北土话之一种,被《中国语言地图集》列为归属未明的汉语方言。本书在全面、深入的实地调查的基础上,从语言态度、语言交际两个角度论述了石蛤塘土话与客、粤等强势方言并存并用的语言生活,揭示其濒危现状;与周边连州片土话等进行比较,系统总结了石蛤塘土话的语音、词汇和语法特点,并分别提供了翔实的同音字汇、分类词表、语法例句和话语材料等语料。
★丛书信息★
《中国濒危语言志》
曹志耘 总主编
一批鲜活的田野调查语料
一份珍贵的语言文化遗产
“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标志性成果
用一本书记录濒危语言
用一本书保留濒危语言
留住乡音,记住乡愁
★丛书目录★
<上下滑动可查看目录>
汉语方言(10册)
《安徽祁门军话》
《广东电白旧时正话》
《广东连南石蛤塘土话》
《广西钟山董家垌土话》
《贵州晴隆长流喇叭苗人话》
《湖南道县梅花土话》
《湖南泸溪乡话》
《湖南宁远平话》
《湖南通道本地话》
《浙江江山廿八都话》
少数民族语言(20册)
《甘肃东乡唐汪话》
《甘肃肃南西部裕固语》
《甘肃文县白马语》
《贵州六枝仡佬语》
《海南三亚回辉语》
《黑龙江同江赫哲语》
《内蒙古敖鲁古雅鄂温克语》
《内蒙古库伦蒙古语》
《四川道孚尔龚语》
《四川康定贵琼语》
《四川冕宁多续话》
《四川松潘羌语》
《西藏察隅达让语》
《西藏察隅格曼语》
《西藏察隅松林语》
《西藏察隅义都语》
《云南兰坪普米语》
《云南兰坪柔若语》
《云南芒市潞西阿昌语》
《云南玉溪撒都语》
<上下滑动可查看目录>
往期回顾
点击“阅读原文”即可购买此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