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清海 | 《马来西亚华人社会语言研究》序
点击上方蓝字可以订阅哦!
为了全面介绍马来西亚华人团体的语言情况,王晓梅教授将她多年调查的所思所得凝聚成《马来西亚华人社会语言研究》,交由商务印书馆付梓。
今刊周清海教授序,供读者了解。
序一
文 | 周清海
知道晓梅的《马来西亚华人社会语言研究》将要出版,非常高兴。她要我写序,我回答说对社会语言学,我的了解有限,建议她也找一位内行而且了解马来西亚社会语言状况的学者另外写一篇序。我只从和她的相处,说说王晓梅。
晓梅在书的后记里说:
我与南洋的缘分始于1997年,香港回归那一年。记得在北大五院二楼尽头的会议室里,第一次见到了周清海教授。他与陆俭明教授是多年挚友,为推动中新两国的教育文化交流,周老师提议保送两位中文系的本科生去南洋理工大学攻读硕士学位。我记得那天午后的阳光特别温煦,它透过古色古香的窗棂从周老师、陆老师背后洒进会议室,暖洋洋的。屈指算来,我已踏入南洋二十三载,与在国内的日子刚好拉平。二十多年的时光,足以让人扎根,不仅是生命之根,还有学术之根。
上面的一段话,把我带回到20世纪90年代。
1994年,为了面对中国改革开放所可能给新加坡带来的影响,我受大学校长之命,负责在南洋理工大学成立中华语言文化中心。
中心成立后,除了设计一些与中国、中华文化相关的课程,让大学各院系的学生选修之外,在研究与交流上,我也拟定了一些计划。这些计划的目的是展开与中国学者的交流,带动新加坡的华语研究。我同时也考虑怎样协助中国年轻的中文系毕业生,了解世界,了解新加坡,和新加坡的年轻人建立友谊。
晓梅在给我的书《华语教学语法》修订本序言里回忆说:
“老师在二十多年前就看到了中新学术交流的重要性,他说:‘让中国学生来新加坡读研究生,认识东南亚,将来回中国就不一样了。’”
这些话,就道尽了我的心声。深造后回去的学生,带着国外的经验,对中国的语言教育与语言研究,一定能发挥影响。
1994年,中国改革开放还未见明显成绩,当时中国学者的待遇也偏低,中文系的毕业生更难有机会出国深造,中心就提供了很好的条件,让中国学者出国交流。
给中文系的毕业生颁发到新加坡深造的奖学金,在新加坡、中国港澳台的大学里,中华语言文化中心是先行者。当时到中心来攻读硕士或博士学位的有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暨南大学等高校的毕业生或者教学人员。中心也提供奖学金给邻国马来西亚的学生,他们硕士毕业后,表现特出的,我也推荐到香港攻读博士学位。
这些工作,让我深刻地体味到华语的研究与推广,是华语区的责任。怎样扩大华语区的影响,发挥华语区在全球化中的作用,是将来应该好好探讨的事。
马来西亚有深厚、坚实的社会华文基础,掌握华文的人也多,但在华语区里却没有发挥积极、广泛的影响。为什么呢?在编辑《全球华语大词典》时,我们马来西亚的朋友曾经给《全球华语词典》提了意见:
“编辑部似乎并不尊重我国,因为马来西亚只有一位代表,而他却不在学术界。须知马来西亚的华语水平是中国大陆港台以外最高的,远超新加坡。我们有华文教育的最高机构董教总,也有规范华语的权威机构马来西亚华语规范理事会,这是新加坡所没有的,但编辑部却无视这些机构的存在。
我们也有几所大学设有中文系。此外我们的华裔人口也超过新加坡的,因此该书的收词不应该以新加坡马首是瞻,而应该考虑我国词语的使用情况。”
在编纂《全球华语大词典》时,我们特别成立了马来西亚组的编写人员(四位),也成立了审读组(六位),我们也特别访问吉隆坡,希望借此增进新马、中国之间的交流。
晓梅是我二十几年前在北京大学亲自面试的研究生,她写了下面的一段话:
老师说:“让中国学生来新加坡读研究生,认识东南亚,将来回中国就不一样了。”虽然我毕业后没有回国,但是也留在了东南亚。二十年后,我把周老师请到了厦大分校人文大讲堂,为厦大师生开讲《大华语与马来西亚》。看着满头银发的周老师,感触颇深。二十年的光景一闪而过,这位“谦谦君子”智慧的光芒却越发耀眼。我很庆幸自己的生命在不同的阶段都受到这束光的照耀,他或在一旁亲切的注视,或伸出手扶助一把,或将洞见亲授。而且,他生命的光芒不吝于分享给任何人,尤其是对后辈,他都以宽广的胸怀将他们拥抱,就像疼爱自己的孩子一样。面对这样一位长者,除了感恩,就只能以自己的实干和成绩来报答了。
这段话,让我知道,我成立中华语言文化中心时的用心并没有白费,虽然晓梅没有留在新加坡,却到了吉隆坡,在厦门大学马来西亚分校中文系服务。我相信,她在厦门大学分校,在马来西亚将发挥大作用。她的作用,应该不只在社会语言学,更在语言研究方面。
马来西亚有好的华文基础,但没走出去,过去的二三十年,在华文世界发挥的作用有限。晓梅和中国大陆、新加坡、中国香港的学术界都有联系,希望她能组织马来西亚华文的力量,带头走出去。往后的二三十年,发展的中心在东南亚,需要更多的华文人才,马来西亚比其他东南亚国家更有优良的条件迎接这个发展。
马来西亚需要一批了解自己国家的定位,能在学者之间建立和谐关系的、有国际观的学者,来带领华文学界。这个带领者,如果方向正确,就能让马来西亚在华文世界里发挥更大的作用。晓梅具有这样的条件。我寄望于她。
2020.3.3
图书信息
《马来西亚华人社会语言研究》
王晓梅 著
识别二维码即可购买此书
马来西亚是“一带一路”上的重要国家,也是东南亚华人重要的聚集地。马来西亚华人长期以来坚持华语教学,坚持自己母语的传承。本书以实证研究为基础,通过大量的语言使用调查,以马来西亚华人社会的语言现象为主要研究对象,从不同角度描写与解释当地华人社会的语言状况。本书涉及的理论问题主要有语言资源、语言竞争、语言传播、语言维护、语言转用、语言选择、语言规划、语言景观等,所涉及的语言包括华语、汉语方言(客家话、闽南话、潮州话等)、英语、马来语等,所涵盖的地域包括吉隆坡、雪兰莪州、柔佛州、槟州等地。
作者简介
王晓梅,厦门大学马来西亚分校中文系教授、系主任。先后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汉语言专业(学士)、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中华语言文化中心(硕士)、香港城市大学中文、翻译与语言学系(博士)。曾先后在新加坡、中国香港、马来西亚、荷兰、中国澳门、中国内地等地从事与中文相关的教学与研究工作。主要从事汉语言学专业的教学工作,研究领域涵盖社会语言学与海外华语研究。
图书目录
向上滑动阅览
第一章 马来西亚语言概况............................. 1
第一节 马来西亚的语言资源.......................... 2
第二节 马来西亚华人社会的语言竞争 .......... 18
第二章 语言传播 ........................................ 39
第一节 华语在新马边界的传播 .................... 40
第二节 大众传媒与语言传播 ....................... 64
第三节 华人族群认同与语言传播 ................ 79
第三章 语言维护与语言转用........................ 91
第一节 客家人的语言维护与转用 ................ 92
第二节 潮州话的语言活力 ........................ 105
第四章 语言选择 ...................................... 118
第一节 家庭领域的语言选择 ..................... 119
第二节 教育领域的语言选择 ..................... 131
第三节 宗教领域的语言选择 ..................... 151
第五章 语言规划 ..................................... 164
第一节 马来西亚华人社会的语言............... 165
第二节 教育领域的语言管理 ..................... 177
第三节 马来西亚华语与全球华语规划 ........ 192
第六章 语言景观 ...................................... 206
第一节 华语景观研究总论 .......................... 208
第二节 华人新村的语言景观...................... 220
第三节 唐人街和小印度的语言景观对比研究............................................................. 235
第七章 语言接触 ...................................... 260
第一节 词汇借用 ...................................... 262
第二节 语法复制 ...................................... 274
第八章 结语 ............................................ 288
参考文献 .................................................. 291
后记 ........................................................ 310
往期回顾
喜讯!我刊《语言战略研究》入编《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20年版语言、文字类核心期刊!
点击“阅读原文”即可购买此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