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俭明 | 《现代汉语认知语法与教学语法研究》序言
近日,大阪大学语言文化研究科教授古川裕(Furukawa Yutaka)所著的《现代汉语认知语法与教学语法研究》在商务印书馆出版。本书对现代汉语语法现象进行了深入的观察与细腻到位的分析,并由此得出了不少具有创新性和普遍性的结论。
北京大学教授陆俭明为本书作序。今刊其序,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本书的作者和内容。
序 言
文 | 陆俭明
一
古川裕先生的汉学之路
读者如不看序文和后记,光看该书的目录和作者的姓名,甚至翻阅了若干篇书中的文章,会以为《现代汉语认知语法与教学语法研究》一书的作者“古先生”,一定是一位通晓日语的中国学者,因为书中对汉语语法现象的观察、分析是那么深入、细腻、到位,文字表达是如此地通畅、明白。其实,古川裕先生是一位日本学者,他姓“古川Furukawa”,单名“裕Yutaka”。他现在是日本大阪大学言语文化研究科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中国语的教学与研究工作。
1978年—1982年
文学学士
古川裕先生大学本科就读于大阪外国语大学外国语学部中国语专业,于1982年3月获文学学士;在读期间直接得到日本当代著名的语言学家、汉学家大河内康宪教授的指导。
1982年—1986年
文学硕士
随即考入东京大学文学部,师从日本当代另一位世界知名的汉学家平山久雄教授,攻读中国语学硕士学位,于1986年3月毕业获文学硕士学位。
1986年—1988年
高级进修生
在他导师平山久雄教授的鼓励下,申请得到中国政府奖学金资助,以高级进修生的身份于1986年9月来北京大学中文系访学研修,受到中国当代世界知名语言学家朱德熙教授的亲自指导。
1988年—2004年
大学教师
1988年7月研修期满回国后不久,随即执教于大阪外国语大学外国语学部,从事中国语教学与研究工作,于2005年晋升为教授。
2004年—2008年
文学博士
而2004年9月他又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随我在职攻读现代汉语方向的博士学位,于2008年7月毕业并获中国的文学博士学位。
我之所以要用较多笔墨来介绍他的学历,为的是要说明,他在语言学和中国语言文学方面都有非常好的功底。他的两位日本导师大河内康宪教授和平山久雄教授都是造诣很深的语言学家、汉学大家。他们都能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所以古川先生在来中国之前普通话就已经说得相当好。而他先后来中国研修、深造的几年,非常勤奋好学,除认真阅读有关文献资料外,还能主动与中国人广交朋友;他那乐观开朗的性格,幽默风趣的谈吐,又获得中国朋友的普遍好感,很多人都愿意跟他交朋友。这样,他的汉语书面语和汉语口语都提高得很快。如果隔着板壁听他说话,真听不出他是一位外国人。
二
古川裕先生的博士论文
运用认知语言学、功能语言学理论方法
在20世纪50年代前,国际语言学界普遍接受美国结构主义描写语言学理论方法,推进了全球的语言研究。1957年,在美国爆发了“乔姆斯基革命”,打破了结构主义描写语言学的一统天下的局面,后逐渐形成了形式、功能、认知三大派语言学理论鼎足而立的新局面。原先的结构主义描写语言学理论方法主要用来解决语言“是什么”的问题;那形式、功能、认知三大派语言学理论方法则主要用来解决“为什么”的问题,即解释种种语言现象为什么是这样的。这又极大地影响并推进了各国的语言研究。
就中国和日本的语言研究而言,运用认知语言学、功能语言学理论方法来研究语言的势头发展最快,研究成果最多。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日本就出现了一批运用认知语言学、功能语言学理论方法来研究日语、汉语的专家学者,在中国语研究方面就涌现了中川正之、杉村博文、木村英树等一批学者专家,而且他们经常举行小型的沙龙或工作坊,互相切磋琢磨。
古川裕先生也是这一群体里的一员,只是在年龄上比他们几位要小一点儿。这也就是说,他2004年来北大跟我攻读博士学位时,不仅已经有很好的功能、认知语言学方面的知识,而且已有不少研究成果,已发表十多篇运用功能、认知语言学方面的理论方法研究汉语的论文。而他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一方面还在他母校大阪外国语大学担负一定的汉语教学工作,另一方面进一步刻苦钻研,出色地如期完成了博士学位论文。他的博士学位论文《基于认知“凹凸转换”原则的现代汉语语法研究》,获得了匿名评审专家和答辩委员会的一致好评。
“凹凸转换”原则
他的博士学位论文,依据认知科学中意象图式(image schema)理论并基于人类认知特点所创立的“凹凸转换”原则,出色地解释了语言中以下现象:
01
一个语言形式对应两个相反的事物或事件
“前”在时间上既可以用来指过去(“前年、前天”),也可以用来指未来(“前程远大”);
“下”既可以带起点处所宾语(“下岗、下楼、下车、下船),也可以带终点处所宾语(“下海、下农村、下工厂、下船”)。
语言形式 | 对应事物 | 例子 |
前 | 过去 | 前年、前天 |
未来 | 前程远大 | |
下 | 带起点处所宾语 | 下岗、下楼、 下车、下船* |
带终点处所宾语 | 下海、下农村、 下工厂、下船 |
*“下船”有歧义,既可以表示从船上到岸上,这时“船”为表示起点的处所宾语;也可以表示从岸上到船上,这时“船”为表示终点的处所宾语。
02
一个事物或事件对应两个相反的语言形式
“把”字句和“被”字句之间有语态变换的互动关系:
“把”字句属于主动语态,它是从动态事件的起点即施事(agent)的角度来描写动态事件的;“被”字句则属于被动语态,它是从动态事件的终点即受事(patient)的角度来描写动态事件的。
03
现代汉语某些句中谓词性成分的双指向性现象
主语指向和说话人指向,前者如“他要吃饺子”(表示一种意愿),后者如“他要吃中药”(表示某种必要)。
大家一致认为,论文作者古川裕所创立的“凹凸转换”原则具有创新性、前沿性,具有普遍意义。
他2008年取得博士学位后,继续运用功能、认知语言学理论方法研究汉语语法,同时从事中国语教学语法研究,在两方面均发表了更高质量的研究成果。这本论文集里所收录的论文集结了他工作前后在上述两方面的研究成果。
三
古川裕先生的论文集
趁着为该论文集写序的机会,我通读了该书每一篇文章。其中有一半先前读过,有一半是这次才读到的。说句实在话,读后我自己受益匪浅,这并非一般的客套话。
上面我已经说了,古川先生作为一位外国学者,对汉语语法现象的观察、分析能那么深入、细腻、到位,文字表达能如此通畅、明白,这充分反映了他很高的研究汉语的能力与水平,反映了他有很好的汉语素养和全面综合的汉语能力。我想广大读者阅读了本论文集也会有这样的感觉。
我在这里还要说的是,有些语法现象我们自己都没觉察到,而古川先生却发现了、研究了。
词法和句法之间的互动及其接口
突出的例子是他为《杉村博文教授退休记念中国语学论文集》所撰写的文章《词法和句法之间的互动及其接口》,请看他开头两段话:
词法和句法间的特殊语法成分
现代汉语词法体系和句法体系之间过渡阶段上有一组很特殊的语法成分,有代表性的具体例子有“可怕、可气、可怜、可笑”和“怕人、气人、动人、惊人”以及“好吃、好看、好说、好办”和“难吃、难看、难办、难忘”等双音节词语。……
这些词语从比较静态的构词法角度来看,要归属于合成词(complex word),但从比较动态的造词法角度来看,有些例子可以超越词(word)的范畴还能扩展为词组(phrase)即句法结构(syntactic structure)*,换言之,这类词语可谓既属于词法平面的同时也属于句法平面。这些词语的特殊性还比较突出地表现在句法平面上:这些词语结构内部虽然都含有动词性语素,但是作为词语整体来看,它们已经丧失掉原来动词的性质而重新获得了新的语法性质,即形容词性。词形和词性发生变化的同时,句法层面上还要引起“施事主体(agent)的背景(background)化”以及“受事客体(patient)的前景(foreground)化”这样一个很重要的语法功能。这一语法功能所体现的,一方面是词语内部论元结构(argument structure)的价位变化,另一方面也是由此发生的句子内部名词的排位变化,即语态变换(voice change)。
*作者在文中指出:“V人”型词语的内部构造也和一般的述宾结构“VN”平行,比如“气人”能扩展为“气死人、把人气死”是和“气我”能扩展成“气死我、把我气死”的情况相平行的。
我想每位读者读到这两段话,都会有新鲜的感觉——例子新鲜、思路新鲜,都会急着要往下看,想知道作者探究的结果。结果就是作者最后的结论:
由词到词组的连续统
综上所述,句法词各种实例并不是单一单位的集合,而是一条由词可以游移到词组的连续统(continuum)。我们相信这样有可塑性的观点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词法系统和句法系统之间的互动性。
汉语和日语在表达流动事件上的异同
书中的《汉语和日语〈流动(物)〉事件的认知特点及其表达特点》也是特别能吸引读者眼球的一篇文章;该文会让读者饶有兴趣地一口气将它读完。
在这篇文章里,古川先生不仅非常全面地描写分析了汉语和日语表达流动事件上的异同,并从认知的角度对汉语和日语在表述上的差异做出了令人信服的解释。不仅如此,对于汉语和日语在流动事件表述上的差异,古川先生还进一步升华并指出:
区分词法和句法
我们有必要把构词(词法)和造句(句法)两个层面分开来讨论,同时,还有必要把书面语和口语的两种语体分开来谈。因为从词法的角度来看,首先我们就要承认汉语的词汇系统里确实有“河流”这一词,另外还有“川流不息”“黄河倒流”等文言色彩较浓的固定形式以及“黄河入海流”等诗词里的名句。但从句法的角度来看的话,“流”的主体一般是“河水”而不是“河”。在这里我们又要重新认识到汉语对〈流动物〉的优先选择还是在于液体上。
我想读者看完此文会由衷地为古川先生汉日语法对比研究的深入细致、有理有据点赞。
我不用再多说了,还是由读者自己去品味吧。我想,大家阅读完这本论文集自然会赞叹古川先生那种对汉语的敏感,在研究上的创新性思维,以及他所获得的创新性研究成果。
“出现、存在、消失”与“有界、无界”
认知语言学的许多理论观点对语言现象确实有一定的解释力,而且有些已通过心理实验或神经科学方面的实验加以证实,但是它毕竟还是一种新兴的语言学理论,况且对于人的“认知”部分应该说我们还知之甚少,探究也不容易。
譬如说,认知域有“有界”(bounded)和“无界”(unbounded)之分,对此国外、国内学者都有所论述*。
*国外可参看Langacker, Ronald W.: Foundations of Cognitive Grammar(Vol.1), 4.1.2, 5.2, Stanford, Californi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国内可参看沈家煊:《“有界”与“无界”》,《中国语文》1995年第5期;《再谈“有界”和“无界”》,见《语言学论丛》第三十辑,商务印书馆。
该论文集有一篇文章《外界事物的“显著性”与句中名词的“有标性”——“出现、存在、消失”与“有界、无界”》也谈到“有界”和“无界”问题。似乎“有界/无界”问题都说清楚了,但还有不清楚的问题。譬如,我们不说:
(1) *盛碗里鱼。
得说成:
(2) 盛碗里三条鱼。
即要求“鱼”前必须有数量修饰成分。
这是为什么?我们似乎可以用“有界/无界”理论来做出解释——该句的“盛”的行为动作是有界的(有起点,有终点),因此要求“盛”的宾语成分也得是有界的。但问题来了:
事物的“有界化”手段可以有多种
(a)前加数量词;
(b)前加指示代词;
(c)前加带“的”字结构充任的定语成分;
(d)述语动词采用动结式或动趋式,然后再后加“了”。
可是,不可说的“*盛碗里鱼”要让它变成能说,只能采用(a)这一“有界化”手段,采用其他手段,虽然使“鱼”有界化了,句子还是不能说。请看:
(3) 盛碗里三条鱼。
(4) *盛碗里这/那鱼。
(5) *盛碗里大的/妈妈烧的鱼。
(6) *盛到/进碗里鱼了。
这又是为什么?怎么解释?目前所能想到的解释是:在这种句式中,受事宾语不仅要求得是“有界”的,还要求得是“无定”的。可是问题又来了,为什么在这种句式中受事宾语要求是“无定”的,而在其他述宾句式中并无此硬性要求?譬如,“我只吃了妈妈烧的鱼”“我只尝了那个菜”,其宾语所指并不要求非“无定”的不可。这样看来为什么在“盛碗里三条鱼”“扔筐里一个球”这种句式中受事宾语部分必须要有数量成分,这还得去探究。科学研究贵在探索与创新,而探索是无止境的。
由于古川先生一直从事中国语教学,该论文集里的各个研究课题大多源于中国语教学。语言二语教学是语言本体研究的一块很好的试金石,因此,该论文集集结的研究成果,无论对汉语本体研究还是对汉语教学,无疑都有直接的参考价值。
是为序。
2019年7月2日
于蓝旗营小区寓所
(注:为方便读者阅读,文中小标题为本期编辑所加。)
★图书信息★
《现代汉语认知语法与教学语法研究》
〔日〕古川裕 著
识别二维码,即可购买
本书是日本著名汉学家、大阪大学教授古川裕博士用中文撰写的有关汉语研究的论文集,共收录了现代汉语语法的认知研究及教学应用方面的学术论文十八篇。作者从二语教学的角度分析汉语,同时也从外国学习者的视角观察汉语,善于挖掘出母语者习焉不察的问题,而后运用认知语言学的思维方式进行周密、细致的研究,由此得出了不少具有创新性和普遍性的结论。本书中所讨论的各个研究课题及其研究成果,无论对汉语本体研究还是对教学应用研究都有直接的参考价值,适合从事汉语研究工作和国际中文教育的教师和研究生参阅。
★目 录★
谈现象句与双宾语句的认知特点
“跟”字的语义指向及其认知解释——起点指向和终点指向之间的认知转换
有关“为”类词的认知解释
外界事物的“显著性”与句中名词的“有标性”——“出现、存在、消失”与“有界、无界”
〈起点〉指向和〈终点〉指向的不对称性及其认知解释
现代汉语感受谓语句的句法特点——“叫/让/使/令”字句和“为”字句之间的语态变换
词法和句法之间的互动及其接口
“怕”类词的句法功能及其扩展机制
现代汉语的“中动语态句式”——语态变换的句法实现和词法实现
“变化”事件的两种认识及句式特点
汉语和日语〈流动(物)〉的认知特点及其表达特点
动词前“好”字的语法化途径——兼论“好V”型形容词的成立条件
助动词“要”的语义分化及其主观化和语法化
关于“要”类词的认知解释——论“要”由动词到连词的语法化途径
现代汉语助动词“应该”的情态解读及其切换机制
副词修饰“是”字情况考察
“的s”字结构及其所能修饰的名词
汉语“对举形式”的语法特点及其教学对策
附:论文出处
后记
<上下滑动可查看目录>
★作者信息★
古川裕(Furukawa Yutaka),1959年生于日本京都。东京大学文学硕士,北京大学中文系文学博士。现任大阪大学语言文化研究科教授、世界汉语教学学会副会长;曾任日本中国语教育学会会长、NHK电视中文讲座主讲人等。已发表学术论文五十余篇,并参加编写多部汉日词典及汉语教材。
往期回顾
吴福祥 | 《近代汉语句式糅合现象研究》序春天正是学习天:韦应物笔下的“幽草”是什么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