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喜讯!《上古汉语指示代词演变研究》荣获吕叔湘语言学奖二等奖!

汉语中心 商务印书馆汉语中心 2023-05-17
点击上方蓝字可以订阅哦!

第二十一届中国社会科学院吕叔湘语言学奖评奖工作已结束。今年共评选出一等奖2项、二等奖5项,其中湖南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副教授黎路遐董所著《上古汉语指示代词演变研究》荣获二等奖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蒋绍愚为本书倾情作序,今刊其序,以飨学林。



  序  

黎路遐《上古汉语指示代词演变研究》对上古汉语指示代词的语法化做了全面、深入的研究。书中研究了上古汉语指示代词的五种演变:


(1)指示代词语法化为连词,如“斯”“夫”“焉”和“然”等。

(2)指示代词与其他成分结合成词,并语法化为连词,如“是以”“因此”“不然”“然而”“然则”“与其”等。

(3)指示代词演变为句末语气词,如“焉”“尔”。

(4)指示代词“是”语法化为系词。

(5)作定语的指示代词的语法化。如“夫”演变为话题标记和宾语从句引导词,“其”为定指代词,“之”演变为结构助词。


书中对这些演变过程都作了细致的描写和深入的论述。

《上古汉语指示代词演变研究》对上古汉语指示代词语法化的研究不只是语料的收集和简单的分类,而是对其语法化过程作了深入的分析。书中指出,指示代词是介于实词和虚词之间的词,没有实在的词汇意义,所以其语法化有不同于其他词类的特点。指示代词在句子中所处的位置(尤其是句首、句末位置)对语法化路径的影响较大,同时,指示代词没有实在的词汇意义,在语法化过程中无需经历意义减损或“漂白”,反而,它们会吸收语境中的语用意义并凝固为新的功能意义。

《上古汉语指示代词演变研究》指出,上古汉语指示代词语法化的途径很多是汉语中特有的,其语法化现象与上古汉语的特点紧密相关。特点包括:


(1)主语省略极为常见;

(2)没有真正的第三人称代词;

(3)音步组合从左至右,标准韵律词为双音步;

(4)允许前重后轻的结构形式;

(5)为话题优先型语言等等。


《上古汉语指示代词演变研究》在考察了上述指示代词语法化过程之后,指出“此”“彼”是十分稳定的,这两个表空间距离关系的词是上古汉语指示代词体系的核心。从先秦到六朝,整个指示代词体系呈简化的趋势,但“此”“彼”一直是体系的核心。

这些都是《上古汉语指示代词演变研究》的创新之处。多年来,学术界对上古汉语指示代词有不少研究和讨论,《上古汉语指示代词演变研究》充分吸取了前贤的研究成果,在此基础上,对上古汉语指示代词的演变从总体上加以把握,并运用当代语言学的有关理论,根据汉语本身的特点深入思考,提出一些很值得重视的新观点,这是本书学术价值之所在。

上古汉语是汉语发展史的起点,上古汉语语法还有很多问题需要深入研究。

希望黎路遐以此书为起点,进一步思考,探索,在上古汉语语法研究方面取得更多的成果。


蒋绍愚

2019年12月 于北大


图书信息

《上古汉语指示代词演变研究》

黎路遐  著

识别二维码,即可购买

本书抓住演变源头,基于上古汉语指示代词的句法、语义、语用功能探讨语法化的方向、动因和机制,打开了指示代词演变研究的新通道。

本书充实和完善了语法化理论,指出:语法化的单向性并非仅仅是主要范畴向次要范畴的转变,而应深入考察是哪些句法属性发生变化,核心句法属性是否发生了变化。

作者提出了一些新观点。例如,对某些指示代词的语法化作出新的解释,提出上古指示代词体系的新的构想,指出了上古汉语指示代词演变的独特性与上古汉语的自身特点有关。这些新观点,将指示代词的演变置于指示代词体系乃至整个上古汉语中进行考察,开拓了研究视野。


目    录

<上下滑动查看目录>

<上下滑动查看目录>


作者简介


黎路遐,1981年生,湖南宁乡人。2011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获文学博士学位,2008—2010年以“联合培养博士生”公派于法国高等社会科学学院东亚语言研究所学习两年。现任教于湖南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为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汉语语法史。主持国家社科后期资助项目1项,湖南省社科青年项目1项,已在《中国语文》《语言学论丛》《汉语史学报》《历史语言学研究》等刊物上发表十余篇。



往期回顾

喜讯!《近代官话音韵演变研究》获吕叔湘语言学奖二等奖!

刘云丨桂子山上沐杏雨  昙华林前忆师恩——怀念邢福义先生

喜讯!《湘西乡话语音层次及演变研究》荣获吕叔湘语言学奖一等奖!

屈哨兵:昙华林上初学起,桂子山中复问来丨纪念邢福义先生

萧国政丨南山与秋色,气势两相高:邢福义评传

黄忠廉丨邢福义:语言之思

商务印书馆汉语中心视频号开通啦!

欢迎扫描上方二维码关注我们,

了解更多精彩视频!

点击“阅读原文”可购买此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