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萧国政丨一位不断自我超越的学者和教授——我的恩师邢福义先生

点击上方蓝字可以订阅哦!


著名语言学家邢福义先生于2023年2月6日仙逝,长逝之耗令人不胜哀痛!

今刊邢福义先生弟子武汉大学萧国政教授《一位不断自我超越的学者和教授——我的恩师邢福义先生》一文,谨致悼念。

哲人其往,遗泽长存,邢福义先生千古!


一位不断自我超越的学者和教授

—— 我的恩师邢福义先生

文丨萧国政

敬爱的导师邢福义先生,突然离开了我们,永远走了,我们无限悲痛,好些天我老泪纵横,夜不能寐。老师走了,但他老人家永远活在我们心中,永远是从“走近”到“师从”动态中,那最魅力、最青春、最深慧、最伟岸的学者和教授,良师和益友!

1986年邢老师第一本论文集《语法问题探讨集》出版,吕叔湘先生作序,出版后邢老师在家中拍照纪念。




一、走近邢福义先生



1.

讲课就带一张纸条

我是77届高考入学的大学生,大学课堂上,给我们上语言的老师,课讲得很受欢迎,当同学们称颂她时,可她却说,跟她的同学,华师的邢教授比起来,简直是“小巫与大巫”了:专科毕业,会写科研文章,40多岁,恢复高考前破格从助教升到副教授,讲课时听课者多到教室的窗户上都是人。听到这些,在那对知识如饥似渴的年代,一个英雄一样的学术巨人,在我们所有同学的心中,神一般地矗立起来。

上研究生前,一个偶然的机会,认识一位在华师进修的老师一周后,上课前半个多小时她把我带进华中师大中文系的阶梯教室,挤进去找到一个座位。上课铃停止后,一位看起来三四十岁的英俊男教师走了进来,微笑着跟大家打过招呼后,简要复习上一堂课的内容,开始讲新课。让我十分诧异的是:这位老师讲课没拿备课本,也没有书,就是一张纸条。

2.

连动式如此联动

这堂课,讲汉语连动式。连动式我们都学过,是汉语的特殊句式,不怎么好讲,除了书上和教学参考书上的,不知还有其他。让我出乎意外和震撼的是,邢老师讲连动式的特点时说,连动式的特别之处或特点是:这种结构,不仅是由几个动词(或动词词组)连起来的,而且参与构成连动的“动”的部分,只要情景和内容允许,可以不断延长。正当我惶惑和纳闷时,邢老师举了一个叫幺妹的姑娘坐车去机场的例子。他说“幺妹坐上车|去机场”是两项连动式,但它怎么延长呢?接着老师在“机场”后面加了“接哥哥”变成了三项。我看到周围的人大多跟我想法差不多,大概只能三项了。然而此时,邢老师用他特有的绘画功力,在黑板左下方,用粉笔极快地勾勒出一个扎着小辫、手里拿着一束花、活泼可爱的姑娘向黑板的右上方奔跑,一边画一边说,“幺妹拿着一束花|飞快跑去|坐上车|去机场|接他哥哥”。所有听课的人不仅惊呼邢老师的画技,更惊呼他能给原来的连动式前后都加不少连动项。课堂上顿时响起热烈的掌声,这时我也忘了紧张,使劲地鼓起掌来。邢老师讲得太生动、太深刻了,原来名大学的名教授这么厉害!语法这么有意思!

3.

面对我的坦白,老师和蔼地笑了

下课铃声响起后,我趁很多同学和助教老师围着邢老师问问题,艰难挤出教室就溜,怕被中文系办公室的老师发现不打招呼或办手续(听说因为当时外面来听课的人太多,中文系用收费来控制人数,不致影响中文系学生听课)。尽管有过跟办公室老师补个招呼的念头,争取再听一次,最后一个强烈的愿望让我迅速地离开了:不听了,要报这位老师的研究生。不仅名师才能出高徒,说不定还能跟邢老师学一辈子。

也许真有缘分这回事儿,也许苍天不负有心人,1982年春我和李宇明、徐杰成为了邢老师的首届硕士研究生。在读研期间,我向老师“坦白”,没打招呼偷听过他一次课。老师和蔼地看着我笑了,没说什么。

前排左起:萧国政、李临定、邢老师

后排左起:徐杰、李宇明




二、走进邢福义先生



1.

讲好课,是尊重学生、敬重职业和自己

上了研究生之后,对于老师讲课如此之牛的好奇心,有增无减。原来我想,邢老师绝顶聪明,脑子好使,研究能力强,水平高,上本科生的课不用花什么气力。当我向邢老师的助教同事和湖大的一位老师请教时,他们给我讲了邢老师怎么备课的情景。他们告诉我:邢老师为了给学生讲好课,不仅认真“备”了课程内容、讲授方法、黑板板书,并“背”下了这些内容,而且还像过电影一样,用90分钟的时间,把要讲的课在路上反复演练。

邢老师住在校外,离武汉长江大桥武昌桥头大概六七站公交路的路程,每次讲课前,他都在这段路上来回走几遍,一个来回的路程和时间,刚好是第二天两堂课的时间。由于邢老师是海南人,为了尽量避免讲课出口音,他在走路“彩演”讲课中,有时候口里还出声,甚至有的时候会发出较大的声音。因此,他来来回回走,口里还念念有词,常常让旁人误以为是不是脑子有问题。

有次跟老师一起出差,我直接请教老师“演课”的事,老师说:国政,你知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吗?一位严肃的老师,是应该像大艺术家对待演出那样对待教学的。把课尽量讲好,不仅是尊重学生,更是尊重教师自己,老师要用行动,敬重我们的职业和人格。因此,即使他讲过多遍的课,当下次重讲时,他都重新备课、演课,希望每次的课,都比前一次有新的超越。同时,我还知道老师上课用的例子总是很新的,头天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送的新闻,上百字,有时两三百字,他第二天就一字不错地在课堂上背出来,或在黑板上默写出来(那时是没有网络下载,全靠记忆和速记的)。这种独有绝功,老师一生保持着,到他80多岁作报告时,还是很长很长的例句,不看讲稿,脱口而出。

2.

立地顶天处世  顶天立地为学

邢老师1935年生于海南省乐东县,但19岁那年,他中等师范毕业,随身只带着3件宝物即全部财产:一床3斤的棉絮、一张南方凉席、一颗登“山”的雄心。告别天涯海角,来到武汉华中师范学院中文系求学,两年后的1956年专科毕业留校,从事教学和研究。而后几十年间,老师埋头学问,无暇回家。直到41年后,60岁的他,才满载荣誉和贡献,再次踏上海南“天涯海角”的故土乐东黄流,用获得的成绩、成就,还有那海南几家报纸对他贡献的连续追踪报道,回馈久违的故乡。

大学,对大多数人来说,是人生起飞的第二出发点和阶梯,但对邢老师来说,还是工作和终身回报的站点和终点。从1956年到2023年,在岗67年。 

上大学后,一般是没分专业前,阅读广泛涉猎,分专业后多是专攻专业书。邢老师则不然,工作了,专业是现代汉语,但除了需阅读语言学、逻辑等文献外,为了得到对现代汉语最充分、最深刻的认识及培养广博、敏锐的语感能力和素质,在20世纪80年代前,他把华中师范大学馆藏的现当代文学作品读了个遍。读研时,图书馆的老师告诉我们,在华师几乎没有哪一个从事文学研究的人,文学作品读得有你们老师这么多。可能正因如此,老师讲课和做语言研究,不仅例句贴切、生动、新鲜,而且分析深刻、见解独到,让人叹为观止。国家教育部语言应用研究的语言学专家冯志伟先生(也是我的老师)能使用多门外语,但谈到邢老师时,每次开头的一句话都是:“邢福义是语言天才。 ”

邢老师每年只春节休息两天,没什么节假日,每天只睡三四个小时,并几十年如一日。可能是他的目标、毅力、专注、执着及特殊的人生观,最终成就了他超出一般人的学者功底、家国情怀、学术人生和对学校、对家乡、对国家及社会的奉献和成就。比如:撰写了四五百篇高水平科研、教学论文,几十本专著和教材,建立华中师范大学语言学研究所,成立中国第一个汉语言学系,入列“20世纪中国现代汉语语法八大家”之一,多次获得国家科研一等奖,担任国家语言学科重要领头人,培养了众多分布在国家及海内外重要大学、科研院所及其他岗位上的领军人物和骨干;尤其是他深深扎根汉语的泥土,结合逻辑和文化,做学问立地顶天,创立了中国特色和具普遍意义的理论和方法:小句中枢语法理论、普—方—古大三角和表—里—值小三角的研究方法、语言与逻辑互视的复句研究路子、文化语言管轨的文化语言学思想,等等。

3.

律己至俭,育人至微

我们读研究生时,老师是教授、师母是中学高级教师,收入应该说还行,但他们生活简朴得让一般人不敢想象。老师家收拾得非常整洁,地扫得一尘不染让我印象深刻不说,更让我终生难忘的是他家门角落的一把秃得像旧时代女人小脚的扫帚。我建议老师买一把新的,老师说还能用。每当看到这扫帚,我们的心灵就受到一次新的净化和洗礼。

八十年代初,做饭能用瓶装液化气,可算是学校给教授们的一种特殊福利或待遇了,只是用完了用空罐去换灌满的液化气比较麻烦。因老师家住的昙华林是华中师大的老校址,往返新校区(桂子山)可能有上十里路。有次换气时,排队人特多,因此待我用自行车把所换的液化气送到老师家时,临近午饭时间,老师留我共进午餐。

与老师共同进餐,学生受宠若惊,同时也有些许紧张和好奇:老师什么都没有做,煤气罐我才给他装好,做饭不仅麻烦,还得要很多时间,这不影响他休息?这时老师很解人意地告诉我,他为了节省时间和煤气,每天早上就准备好一天的饭菜,中午师母在她所任教的中学吃饭,老师自个就是吃一个炕饼加一瓶牛奶完事。今天请我吃饭,只需多加热一个饼,与他分一瓶牛奶就行了。当然为了款待好我这个学生,吃饼时竟破例吃掉了为晚饭准备的咸鱼。一边吃饭我一边感慨,一个鼎鼎有名的大教授,学问做得那么高深,生活过得如此简单!

时隔一年,学校要老师体检,老师被查出较严重的高血脂,医生给出的结论是:食物单一、缺乏营养,常年中午大饼加牛奶,没有蔬菜水果所致。

时间和金钱对一个人来说,不论穷富,都是一个定数。时间和金钱的支出,老师花在学问、育人上舍得,花在自己和生活上却不舍得。

读硕期间,由于房东春节期间自己要用房,有两年我们家在学校过春节。记得大年后的一天,老师到学院拿杂志后就来看我们,非要给我两个孩子一人十元红包。第二年春节,孩子们的邢爷爷又来了,红包每人涨了五元。我不让给,让老师买点水果把自己和师母身体养好,但仍拗不过老师。我深知这是为师如父的一份深情厚谊,虽然老师说我家庭和学习担子都重,命我接受!但作为学生的我,有诸多不忍:因为当时工资水平普遍很低,老师一个教授,一月工资才八十多元钱,除了补贴他上研的两个孩子,还要每月给师母和老师两边的老人寄生活费。

当年,面对老师我无以为报,除了刻苦学习和努力研究。今天,老师走了,我的选择也同样绝无仅有,虽然我在3年前已进古稀之年。每当回想起老师的教书育人之道时,都在心里默默重复这样一句话:老师对学生的培养,那是多侧面全方位刻在学生骨子里的。

在华中师大三楼会议室,邢老师听取湖北省语言学会年会大会报告的预报告。




三、师从邢福义先生



1.

高层次的学习,是为了创造

研究生毕业后,我们留校从事教学与研究,1993年美国夏威夷大学东语系主任李英哲教授邀请我次年去该校做项目合作研究和客座。接到正式邀请后我询问老师要做什么准备(包括礼物),老师让我去学校科研处拜访在美国访问半年刚回来的副处长。这位副处长给出一个跟他分管的工作相关的建议:学者送个人的著作最好,如果现在没有,还有差不多一年时间才启程,若来得及出版,就非常好,封面印亮一点。这就是我出第一本论文集的缘起。论文选定后送老师把关,几天后去见老师,老师给书名加了“问题”两个字,定为《现代汉语语法问题研究》,序也已写好打印出来,并说要说的话都在序里了。序的前两段是:

学习有高层次的学习,有低层次的学习。高层次的学习,是创造性的学习,是既吸取了别人的东西又创造出自己的东西的学习。一个学者,如果只会学习古今中外已有的知识,只会咀嚼别人弄好的饭菜,不能发展,不能创新,那么,这样的学者顶多只能算是低层次低品位的学者。——在刚刚进入八十年代的时候,跟萧国政一接触,我就对他说了这么一番话。我用七个字突出了这番话的中心意思:“学习是为了创造”。十二个年头过去了,萧国政把陆陆续续发表的文章结集为《现代汉语语法问题研究》一书。他用实际成果,说明了他一直在认真对待学习与创造的相互推动的关系。

这本论文集有好些方面的内容。集子所收的文章中,有语法事实的考察,有理论问题的思索,有研究方法的探讨,还有就语法问题阐明见解的书评。从总体上看,作者观察问题,重视寻找新的角度;作者论证问题,重视寻找新的视点。……

读完全序后,一方面感到大学者的序写得真不一样;一方面感谢老师的肯定,感慨自己三生有幸。一口气读了几遍之后,我又回过头来看第三段“善于反思”:

 好的学者都善于反思。有的文章,写成之后搁起来,过一段时间拿出来挑挑毛病改一改,再过一段时间又拿出来挑挑毛病改一改,这是一种反思;有的文章,即使发表了,所谈的问题不一定都已解决,甚至可能存在这样那样的错误,因此过一段时间拿出来找疑点想一想,再过一段时间又拿出来找找疑点想一想,这也是一种反思。通过反思不断否定自己和超越自己,从而不断地提高,这是追求和探索的重要内涵。几十年来,我注意到了这一点,有意识地做过一些尝试。尽管由于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我做得不好,但我毕竟还是尝到了一些“甜头”的。这本论文集中所涉问题是不是都已解决了呢?希望国政以后找时间回过头去对问题进行反思,把重点放在挑毛病上面。我相信,国政也会从中尝到“甜头”。

反复读过之后,心里仍有一些疑虑。因为书是要给人看的,大多数人可能跟我未从邢师以前差不多,他类溢美推介的序言看得多了,形成了一种社会心理定势,再看这一类序言,不免让人产生想法。师母像有心灵感应般地从房间走了出来,跟我说:学生出书老师和我特高兴,对你的文章和进步你老师很是赞赏,这篇三千字的序,老师写了几天,改了好几稿,现在才算满意。说着师母接着提到“反思”一段,师母说,站在读者和局外人角度,很容易让人从消极的方面去想,她几次让邢老师删掉这一段,邢老师觉得不能因小失大,出书和写序,涉及整个邢师门徒培养途径和治学的方略,严谨治学的师生背景,是学生和学派迅速上档次的不二选择。为了减少负面作用,你老师以自己为例,又有前一段的充分肯定,对于严肃和有眼光的读者,特别是同行读了你的论文后,应该能与老师产生共鸣。并叮嘱道,老师做学问讲死理,你们学生要有心理准备。

我想了想,说了下面一些意思:自己文章的研究和写作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论集中的文章有几篇还是在读研时写的,不能也不会为满足虚荣心之小,而失邢门学风、师承和严谨之大。并且我们师兄弟讨论学生培养时还形成一个共识:有时看起来,名师出高徒,严师出高徒,分开说都对,几成真理。其实,只有其中一句是不够的:出真高徒,快出高徒,老师得名、严兼备,学生也须眼高心大。今后我给我学生写序,也会向老师学习,做个好学者,师生共同推进学科和学术质量上层次!老师和师母听后笑了。几十年来,在给人写的序中写“问题”或不足,基本上成了邢门学术特色的标配。

左起:师母谭老师、邢老师、萧国政

2.

亦师亦友,志在高山

“亦师亦友,志在高山”是过年时邢福义老师送给我们学生的一幅亲笔墨宝。

老师和学生的关系中,为师不易,亦友更难。老师即使非常和蔼可亲,但学问很高,学生总会有些许畏惧。怎么与学生为友,答案虽然多样,但彼此能谈得来或有共同的话题,是通行的必要条件,甚至是充分条件。而我们师生志在高山的亦师亦友之“友”,除谈什么、怎样谈之外,还有别具特色的“邢师学术”。

一个星期天,我们主编的杂志《语言学通讯》(《汉语学报》前身)正组织几个师兄弟的夫人,到编辑部,也就是吴振国师弟的寝室里帮忙寄送杂志,我们几个男人被解放出来,换位做家务。我告别她们后,就到广埠屯菜场买萝卜。这天萝卜普遍价高,问了几个卖家,每斤都是4毛2或以上,当走到一对年轻夫妇摊前问他们什么价时,女的说1斤3毛6,我问道:“3毛8卖不卖?”那摊主连忙说:“卖卖卖!”真是无巧不成书,说时迟那时快,一个熟悉的声音说道:“萧兄,你真会买菜,别人便宜卖,你出高价钱买。”回头一看,是师弟吴振国,正推着自行车,以奇怪的眼光看着我。我还没回过神来,他给我讲了缘由,我尴尬不已,也感谢不已。分手后,他骑车快,人更快,我还没回家,几位夫人全都知道了我买菜的故事。 

好事不出门。一周后,我到邢老师家谈学生论文问题,老师问起这件事,当时我无地自容,更不知道老师接下来会怎么说。而出乎意料的是,老师讲了自己同类的故事:老师养了几条小金鱼,用来观赏,消除疲劳,每天都去附近摊点买鱼虫给鱼吃。鱼食价格一元钱三勺,但老师家只几条金鱼,吃不完,很浪费。老师就与卖家商量说,一元钱卖两勺可否?摊主欣然应允。用这个价格买了几天鱼虫后,老师突然发现吃亏了,就与摊主商定了新的价格。

老师讲到这里,我马上想到,此时不能这样说,如果这样说就会有“什么学生就有什么老师”的嫌疑。正当我要解释时,老师接着说,这种现象,可能与买卖的双语义交流与思考有关。我们平常的交际,一般是单语道交流与思考,以致形成某种心理期待过强常态,这种常态容易对多态下其他方面的内容产生遮盖和堵塞。啊?这样啊!原来出丑还是揭示新问题,发现新规律的向导?正如危机之于转机。最后还能引出一个“师生”研究新的结论和课题:保持头脑多通道转换和语言瞬时多角敏锐,是成功交际研究和培养的一个方向,并且研究者做研究不妨从日常购物砍价做起!(笑)

上面说的“师生”中的学生,是指的我讲授的“语言交际艺术”选修实验课的在课本科生。而老师和师兄弟们,是让我破冰该课程的“怂恿”者和支持者。在课程验收、学生科研论文竞赛暨颁奖会上,老师还特地做了经典点评和示范,任职语言理论教研室的师弟李宇明得空也赶来祝贺。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语言学科一直力主给本科生开科研选修课,探索从大二或大三开始,带本科生联系语言学习和语言生活,搞科研报告会,写科研小论文,培养本科生的科研能力和发现素质,不论他们将来继续深造,还是走向工作岗位。

邢老师参加本科生研究课结课验收,暨论文比赛评奖后,作学术总结和示范。笔者是授课教师。

我还依稀记得,当时在老师家还给老师讲了读初中时,一个让我年少时多次借物予人,而事后又心痛很久的往事,请老师帮我解密。即:为什么“有借有还再借不难”不是真理性的逻辑表达式,好像关涉对象,除了求借者之外,还有出借物的贵重程度、磨损性以及相关的语言逻辑问题。囿于时间和篇幅,此不详。但从老师讲了买鱼虫的故事及其分析后,我觉得,“亦师亦友,志在高山”的“师”,是一个别样的好朋友,这类朋友是事业和学问的诤友和引路人,他让你平凡中看到深刻,细微中发现伟岸。并且,所有这些,是老师在从不同方面诠释他经常跟我们说的:一个好的学者应是一个好的老师,一个好的教授,特别需要努力成为一个出色的学者!

敬爱的导师邢福义先生


定稿于2023年2月24日星期三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布

作者简介:

萧国政,武汉大学教授,邢老师首届(1982年)研究生。


延伸阅读





往期回顾

第一讲:中国语言文化的魅力 | 涵芬书房名家系列讲座

江蓝生:《近代汉语探源》新版面世 | 再论“们”的语源是“物”(二)

新国标实施在即,学术论文中的科技术语该如何使用?

《简明古汉语字典》(第3版):一部可靠、实用、好用的字典

商务印书馆汉语中心视频号开通啦!

欢迎扫描上方二维码关注我们,

了解更多精彩视频!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萧国政丨一位不断自我超越的学者和教授——我的恩师邢福义先生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