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首部系统评估中国智库发展的著作出版 ——《思想坦克:中国智库的过去、现状与未来》新书发布会暨研讨会举行
2月3日,“思想何以坦克?——《思想坦克:中国智库的过去、现状与未来》新书发布会暨研讨会”在商务印书馆举行,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清华大学等高校、智库、媒体界的七位知名专家就中国智库当前发展状况与未来走势做了深度探讨。研讨会发布了被评为“2023年好书”的《思想坦克:中国智库的过去、现状与未来》一书。据悉,该书是国内首部系统评估与研究智库千年发展史、十年来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发展状况及未来在全球思想竞争下的智库走势的学术著作。
发布会现场
《思想坦克》作者、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王文介绍,该书名取自“智库”英文名“think tank”的中文直译,意在纠正人们对智库行业的狭义认识,即“智库”不只具有“咨政”(报送内参、政策咨询)等功能,更要有像坦克般的思想进攻力、干预力。
《思想坦克》一书开创性地梳理了五千年来中国智库的发展脉络、智库与学术的千年分野史、十年来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进展与不足,还形象生动、现身说法地从作者行走百国与在上百家境外媒体发文发声,尤其是在俄乌冲突期间赴俄调研21个城市、发布惊动美国白宫的智库报道等鲜活案例中做了智库运营的经验分享。更难能可贵的是,该书尖锐地剖析“中国社会科学研究百万大军”为何在国际上失语的原因及重塑中国的全球思想价值链之道。王文表示,希望用“亲历生死”的心得、直抒胸臆的笔触为从事对外交往、智库与咨询行业、公务系统的人员提供一些思想启发与改革创见。
商务印书馆党委书记、执行董事顾青在致辞中表示,当前,我国智库建设不断向前推进,在帮助政府决策、破解经济社会发展难题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不可否认的是,作为一种新型组织机构,智库在发展过程中也遇到了巨大的挑战。目前,决策者、智库从业者及学术界对智库研究的态度和认识都需要进一步深入。可喜的是,已经有不少智库从业者和研究者清醒地认识到这个问题,并在实践与理论思考中不断探索解决问题、克服不足的方案。《思想坦克》是王文教授这十年来不断地“做”,不断地“思”,不断地“写”,不断地“走”的成果。该书2023年年底一经出版就被评为“2023年好书”,引起广泛关注,在多个网络平台上也引起数以百计的评论热议。这本书,正是我们这个时代所需要的著作。
商务印书馆党委书记、执行董事 顾青
2013年年底十八届三中全会首次提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以来,中国智库迅猛发展。据多项评估报告显示,中国智库已超过1000家,是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智库数量大国。但正如《思想坦克》一书所分析,中国对外话语权还远远未达到与中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匹配的程度。对此,“思想何以坦克”研讨会上,围绕《思想坦克》一书产生了热烈的讨论。研讨环节由商务印书馆副总编辑余桂林主持。
研讨会现场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研究中心总经济师陈文玲表示,王文教授是中国智库研究者的领军人物,在国际传播和舆论传播方面作出了重大贡献。她认为,当下中国并不缺乏思想,而是思想的释放传播链条出了问题。智库国际化发展好比在大海里游泳,不仅需要会游泳,还需要有辅助工具。当下中国智库发展需要提升软竞争力,尤其是创造思想品的能力,提升创造议题、理论概括的能力。同时,当前中国智库的国际传播能力尚需提高,应该打造类似达沃斯论坛这样的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国际交流平台和载体。陈文玲表示,这个时代对智库学者的要求高于一般的学者,不仅要求智库学者的思想力,同时要求智库学者具备学习力、思想要有穿透力,还要具备竞争力。
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所原所长房宁认为,近10年来,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国智库的建设从无到有,由弱渐强,取得了显著进步。中国智库已经逐步发展成为独立的,有别于一般社会科学研究的,以国家与社会发展战略与政策研究为主的专门研究部门。在充分肯定中国智库建设取得的成绩与进步的同时,更要看到中国智库存在的问题与不足。第一,智库研究的专门化、专业化水平不高;第二,智库研究的衡量和评价标准、机制有待建立和完善。未来中国智库的发展和水平的提升,主要取决于智库评价标准和机制的建立和完善。当务之急是在多年来实践的基础上,逐步建立智库评价的标准和机制。这是中国智库发展的关键所在。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朱旭峰认为,中国智库在加强中国自主话语体系的构建上,有两大困难:一是概念、理论主要来自西方。如政治学、公共管理等,大量学术经典文献的概念都是早期西方学者提出来的。又如中国走出去时向世界提供了公共品,但被美西方抹黑为“新殖民主义”“国家资本主义”“债务陷阱”等;二是传播平台都被西方国家掌握,包括大众媒体和学术期刊。要在这样的传播平台上发表对中国积极友善的观点很困难。因此,要建设中国自主体系,中国智库应加强四个方面的能力:提升自身学术底蕴和研究能力,贡献基于事实的观点和证据,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加强媒介传播和国际对话。
环球时报英文版执行副主编卢静娴表示,在“中国已经解决了挨打问题、挨饿问题,现在要解决挨骂的问题”这件事中,解决挨骂的问题似乎比前两个更难一些。西方对中国进行舆论战、认知战,成本非常低,还会带来巨大损失。中国澄清、回应需要付出大量的外交资源,效果还不一定很好。同时,中西方“舆论脱钩”的现象开始出现。如何有效应对,我们需要思考中国思想的力量要向哪里传播。她认为发展中国家、“一带一路”国家是发力的方向。在一些理念上,中国已经开始发挥引领作用;以实践带动思想的道路,特别是对全球南方国家的吸引力已经凸显。在中西方舆论脱钩大背景下,全球南方是未来的发力点。
华侨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黄日涵认为,大国博弈将迎来新的高峰,但要让中国智库在国际舞台大展身手,需要有体系性的建设,来解决学者“说不好,不好说,不说了”的问题。在智库层面应该建立“智库特区”,积极给予在国际舞台发声的智库更多政策的空间;给予智库在出国审批、用人制度、渠道建设领域更加灵活的空间。在学科建设上,“区域国别”“国家安全”“政治学”需要统筹协调,不能只报喜不报忧,要说实话、说真话,为国家发展献计献策。中国开放的大门也要越开越大,“走出去”和“引进来”的步伐要进一步加快,发挥智库学者的引领作用,塑造良好的国际环境。
★
图书信息
《思想坦克:中国智库的过去、现状与未来》
王文 著
识别二维码,即可购买
作者简介
王文,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丝路学院副院长、特聘教授,外交部公共外交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人民外交学会理事、欧美同学会理事,中美人文交流研究中心(教育部)执行主任,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秘书长,莫斯科国立大学、兰州大学等国内外10多所大学客座教授。曾任《环球时报》编委(主管评论)和社评起草人,2011年“中国新闻奖”获得者,独著、合著、主编、翻译的著作有《强国长征路》《百年变局》等40余本,在《求是》《人民日报》《纽约时报》《管理世界》等国内外报纸期刊发表各类文章1000多篇。
王文走访调研近百国和地区,撰写的研究报告多次获党和国家领导人批示与肯定,是多个部委的咨询专家,曾获2017年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2019—2021年连续三年获人大“国家高端智库”决策咨询先进个人奖、2020年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王文是十位发言学者之一。
★
延伸阅读
往期回顾
❖
新书丨伯纳德·科姆里《语言共性和语言类型(第二版)》(国外语言学译丛·经典著作)面世
❖
李宇明丨潮平两岸阔——序《两岸语言文字调查与语文生活(三)》
❖
❖
❖
新书 丨《理据理论与汉语复合词语义结构——以名词为核心》面世
❖
商务印书馆汉语中心视频号开通啦!
欢迎扫描上方二维码关注我们,
了解更多精彩视频!
点击“阅读原文”可购买此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