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观点 | 教育的起点,重新认识儿童

思维智汇 2021-12-23

我们对待教育的根本观点就是追随并信任孩子,让自己重返童年,与孩子相逢,做孩子的追随者,而不是决策者、拯救者和大律师。


大数据、生命科学、智能制造、新能源、量子通讯、虚拟现实...... 人类社会正在经历空前的发展,一个万物互联的未来已经到来。


身处这个充满变化与挑战的时代,我们不禁发出疑问:如何教育,孩子才会在成长的每个阶段都保持美好的生命姿态,既能创造幸福的未来,也能拥有幸福的当下?


——我们必须回到教育的原点,追问:儿童是谁?


01

教育的起点,重新认识儿童


在我的理解中,儿童带着人类千年传承的生命密码DNA,从远古走来。


他们天生是学习者,拥有与生俱来的自然学习方式,谁也不知道当他在沙滩玩沙,把沙子变成泥浆,变成城堡、沙画、速写板、运动垫时,他学到了什么;


他们天生是发现者与探究者,不仅会适应世界,还会创造世界,不仅能发现问题,也懂得解决问题;


他们天生是建构者,不仅会摆弄眼前的物品,还会解释、理解和建造,如果你一味在意教会他如何造房子,他学会了你教他造的那种,却极有可能丢掉了自己心中的无数座建构的房子;


他们天生是交往者与表达者,不仅会与父母交流,还会与他人沟通。开心就笑,痛苦就哭,手势、语言都是他们表达自己思想的工具。



我们    学府有一个叫“大战”的孩子,睡前对妈妈说:


“妈妈,我好爱你啊,我会永远记得你!”

“妈妈如果老了死了就会变成天上的星星一直陪着你们”

“那我就带着姐姐,开着宇宙飞船去外太空把你摘回来......”


如果孩子失去这样的语言,他将不是孩子。


当他带着这些与生俱来的本能与后天世界互动时,注定教育的本质不是传递,而是主动。


每一个儿童都是自己世界的主人,我们是给儿童帮忙的人,而不是替儿童忙的人。在学校里,儿童拥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其学习方式、思维方式、价值标准明显异于成人。


教育的起点,便是从这里出发:回到孩子的世界,重新认识儿童。把孩子当孩子,把自己当孩子,把孩子当当初的自己,把自己当现在的孩子。


当我们去深度理解孩子,就能觉察到我们习以为常的关于孩子的思维惯性没有把孩子当成孩子。


我们总是希望孩子乖巧明事理,听从父母教育,从不给家庭学校出难题;


行为举止彬彬有礼,友爱亲朋,从不与兄弟姐妹、同学朋友发生冲突;


行事落落大方,进退有度,别人喜欢自己的物品乐于豪爽分享、自己有什么情绪既会认识又会控制,管理情绪良好;


天生好学还喜欢家务,热爱劳动,毫不抱怨地学习各种功课和才艺,不用提醒就完成作业,且成绩优异、才艺俱佳......


现实中,这样的小君子,不是孩子,而是一种梦幻的臆造。




人生的每一个阶段都有自己独特的价值和使命,重视其当下的生命姿态和幸福是我们回到生命成长原点必须的觉知。


所以,如若从源头看问题、找答案,成长的密码其实就是自然的规律,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的节奏,一点也勉强不得。我们需要远离完美小孩的神话,认识他们本来的样子。

  

02

孩子的成长需要“好的刺激


在孩子们把数学从实际生活抽象出来时会有各种惊喜的发生。


萬匯小学府数学老师邱玉锋在与一年级孩子玩数学时发生了这样一个故事。



这是小学一年级上期“加减法”第一课。本课的教学目标是“认识加法的含义”,孩子们在老师给出的情境图中找出了数学信息,当老师问““2个小朋友”和“3个小朋友”还可以用其他的方法来表示吗?”


其中一个孩子名叫小宝很自信的举手,并在“3个小朋友”下面画了个三角形后,就收笔了。起初老师并没有理解他的意思,因为课前预设的情况是孩子们用各种图形,比如三角形、圆形等来表示数。


当小宝画出一个三角形便离开时,老师并没有着急按照之前预设的情况把另外两个三角形补充上黑板,而是问到:


“画完了?”

“是的!”

“这是什么意思呀?”

小宝说:“一个角就是一个人。”

“角?在哪里,你能圈出来吗?”

紧接着小宝便把三角形的三个角圈了出来。

 “哦!原来是这样!”老师再追问,“那“2个小朋友”你能继续这样表示吗?”


于是他画出照片上的右图,并圈出图中的两个角并用手指出“老师,这里就是2个人。”


此时教室里其他孩子吵起来:“不对!这里有四个角,还有下面的尖尖角!”



小宝便自己大声说到,“不对,这个不是角。角是尖尖的,这个不是。”


“这个就是,它就是尖尖的。”

“不是!”

“就是!”


眼看着就要吵起来了,老师这时站出来给孩子们补充了关于四年级上册的“角”的知识,帮助孩子们了解角是“由两条线段和一个顶点所组成的夹角”,所以小宝的表示很有个性特点。


课后老师惊叹孩子的想象力和主动提出疑问的习惯。试想如果老师在小宝画完后没有提问,而是把另外2个三角形补充完成,其实老师也能达到这节课的教学目标。但对于小宝,也许下一次请他再来画时,他还会用角来表示数吗?下次遇到这个问题时,他还会举手大方的走上讲台把自己的想法展示出来吗?


对于刚上小学的孩子来说,保有他的独特性至关重要。


我们不应该局限孩子的想法,过早的去评价孩子的作品,而是给孩子们时间,耐心倾听,只在需要老师的时候在后面推他一把。

据资料显示,孩子的大脑从出生到三岁左右,一直处于高速复杂的建设中。


自然给孩子提供的脑细胞远比他要使用的多得多,细胞会连接成一个被称为突触的网络。中枢神经系统中任何反射活动,都需经过突触传递才能完成。脑神经突触不是自发生长的,而是需要依靠外界刺激。


比如各种光线的刺激,能促使人的视觉神经突触的成长,而声音的刺激能促进人的听觉神经的成长。所有感觉系统接受到刺激以后,都汇集到大脑,大脑对其进行反映,并生成脑神经突触。


人类的大脑永远不会停止生长,也永远不会丧失形成新的突触和链接的能力。大约10岁左右,大脑开始修剪那些不常用的突触,到青春期一般会修剪掉一半。哪些突触会得到运用并以此被保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陪伴孩子的大人们。


03

让自己重返童年,与孩子相逢


著名英国教育家、哲学家、数学家怀特海将孩子的成长要经历分为“浪漫—精确—综合”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从幼儿到13、14岁的浪漫阶段,这是一个直接认识事物并开始有所领悟的阶段。主要通过直接认识事实,断续的、零碎的、模糊地意识到这些新事物以及与之有关的种种可能性,从而引发心中的兴趣、激发情感上的体悟、产生浪漫的遐想,各种题材对孩子来说都“新奇而生动”,可以引起儿童的求知欲、好奇心、感受力、想象力,激发内在动机,产生纷繁活跃的思想。


这个阶段的孩子是一个正在建立目标意识的浪漫孩子、一个几乎难于分清真实和想象区别的梦幻孩子、一个交往能力、合作能力深度发展的逐步社会化的孩子、是一个希望自己的独特之处、独特之事受到全情悦纳的孩子。


趣味成为这个阶段教育的核心,让孩子充分体验世界的惊奇与美妙,实验新的角色、新的主意、新的方法、新的动作、新的感觉、新的结果,保护好孩子的好奇心。同时,侧重培养孩子做人、做事、学习的习惯,引导孩子学会创造,教会他发现和感觉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才干,生长自己的影响力。



第二阶段是从14、15岁到18岁的精确阶段。对纷繁活跃的思想的梳理、排序和理解,理性的对思想和逻辑的欣赏阶段,掌握的内容明确而精准,浪漫阶段获得模糊认识在这个阶段变得清晰起来。



自我概念的建立是该阶段教育的关键点,包括认识自我、接纳自我、控制自我。教师和家长都要学会退一步,让学生有足够的空间和舞台展现自我。同时,我们需要在本阶段注重孩子的理想教育,具体分为三个层面——生活层面、职业层面、社会层面。这两个问题的解决,可以从根本上化解青春期的诸多问题。


第三阶段是从18岁到22岁的综合运用阶段,将前两个阶段所学应用到更广阔的情境中。“重归浪漫”,获取知识的能力跃升。从浪漫到精确,循环往复,浪漫中有精确,精确中蕴浪漫,孩子在学会理解我与他人、我与社会的关系。


当我们了解孩子生命成长姿态的阶段后,其实更重要的,是回到自己的身上,认知自己。


我们的教育理念或方式常常来源于自我人生的投射,但我们需要了解,每一个人的生活都是在特定的时空和环境下,将生命投入不同的活动,和不同的人建立各种关系,产生各种特殊的责任和关怀,并在这些责任和关怀中,最终赋予自己生命的意义,让我们每一个人成为独特和不可替代,丰厚而难以分割。


个体的特殊性和差异性让相互理解变得绝非易事,因此,我们对待教育的根本观点就是追随并信任孩子,让自己重返童年,与孩子相逢,做孩子的追随者,而不是决策者、拯救者和大律师。


作为一个陪伴孩子成长的大人,


请永远不限制孩子提问,你只需要装不懂就好,他需要好学伴。


请永远不限制孩子说话,你只需要陪他说,找更多的人陪他说,他需要好听众。


请永远不打扰孩子做冒险的事,你只需要帮他排除危险,他需要经历适度伤害。


请永远不过度教孩子,你只需要为他准备环境,他需要鼓励。


请永远不限制孩子交往,你只需要捍卫他交往的机会和选择的权力,他需要经历。


真正的教育,不是让孩子成为一个不会犯错的人,而是恰到好处地保护孩子自然生长的能力,保护他对学习的热情、对自我的信心、对生命的尊重。一个能够常常被倾听、理解、支持的孩子,将获得巨大的快乐与自信。


万物美好,我在其中。各按其时,成为美好。我们希望,对儿童世界与教育本质的探索与认知,能帮助我们为更多的孩子们搭建一个全新的世界,这是一个真正属于他们的成长学习空间:


一个放松的世界,可以有很多尝试;

一个温柔的世界,可以有很多陪伴;

一个耐心的世界,可以有很多鼓励;

一个自由的世界,可以有很多空间;

一个尊重的世界,可以成为我自己。


来源 | 新校长传媒

编辑 | 思维智汇



 在教育教学和日常生活中,有任何感悟和案例都可以向我们投稿,

 若经录用,我们会给予适当的报酬与奖励。

 我们期待思维的碰撞。

 投稿邮箱:siweizhihui@yeah.net

小编推荐

观点 | 北大心理学博士:我为什么没给女儿选择北京最好的公立小学

观点|杨志:让孩子具有超强记忆力的策略

观点 | 北大教授斗胆谈了天大问题:“素质教育”其实是个伪命题!

观点 | 小学生需不需要搞“研究”?怎样搞“研究”?

观点 | 陶行知:别抹杀了孩子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