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散性思维 | 小学生眼中的“0”是什么?
教育进展国际评估组织对全球21个国家进行的调查显示,中国孩子的计算能力排名世界第一,想象力却排名倒数第一,创造力排名倒数第五。同时,美国一个权威咨询机构调查结果表明:孩子1岁时,想象力、创造力高达96%,可这种情况在7岁上学以后发生逆转。到10岁时,孩子丰富的想象力、创造力只剩下4%。想象力和创造力是发散性思维的前提,所以在中国,10岁之后孩子的发散性思维能力是欠缺的。
要想保持孩子发散性的思维能力,父母应有意识地从生活中的小事,从小对孩子进行训练。如何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我们不妨来看看下面这节课堂:
课上,老师向全班孩子提了一个问题:“0”是什么?
孩子刚接收到这个问题,脑子里最快闪过的是数学上的“0”,但这仅仅是这堂课的开始。
在接下来的课堂,老师以“0”为切入点,从各个层面去引导孩子的发散性思维。
生活中的“0”是什么?
太阳、甜甜圈、唱歌的口型等。
数学中的“0”
“0”是坐标的中心,表示平面空间的原点。
“0”表示占位,如:九百零六用阿拉伯数字表示的时候,需要用“0”在十位上占位,写作906。
“0”表示精确度,如:54.20。
"0"表示起点,如:尺子的起点刻度是0。关于“0”的交流。
最后,老师对与“0”相关的发散性联想做了一个分类总结:
关于“0”的分类
可以把“0”看成一个形状,它可以是生活中的很多物体。
也可以把“0”看成是生活中的某些特定含义,可以表示起点等。
还可以把“0”看成是数学中的数,那么其含义非常丰富。
在这样的一这堂课上,通过讨论“0”是什么,老师引导孩子从分类的视角进行分层定义,从而提高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深刻性,培养他们的发散思维能力。
发散性思维的特点是:充分发挥人的想象力,突破原有的知识圈,从一点向四面八方想开去,并通过知识、观念的重新组合,寻找更新更多的设想、答案或方法。
例如,一词多组、一事多写、一题多解或设想多种路子去探寻改革方案时的思维活动.
发散思维是不依常规,寻求变异,对给出的材料、信息从不同角度,向不同方向,用不同方法或途径进行分析和解决问题的.一题多解的训练是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一个好方法.它可以通过纵横发散,使知识串联、综合沟通,达到举一反三。
要想在课堂上培养更多包括发散性思维在内的各项思维能力,“学思维活动”课程会给你足够的惊喜,它将颠覆传统的教学方式,引领教师教学思维的转变,最终与自己的学科发生深度融合,让更多的孩子受益,使孩子爱上学习,全面提升孩子的创造力。
学思维活动课程是由现代教学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胡卫平教授及其团队历时近20年研发的成果,涉及到从幼儿园中班到八年级的儿童青少年,涵盖涉及形象思维、抽象思维、创造性思维和综合思维等20种思维方法和语文、数学、科学、社会、艺术等学科领域,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由形象到抽象,由日常问题到不同学科领域延伸,系统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
实验表明:经过一年“学思维”综合活动课程的教学,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策略、思维能力、创造力、创造性人格等均有显著的提升,不仅在创造力任务的行为表现上更好,而且他们的大脑功能也有了明显改善。
思维智汇致力于推广“学思维”综合活动课程,目前,思维型教学理论已拓展到全国20多个省份的近400所学校,影响人数超过40万人。
课程联系人:王老师 15101021995
在教育教学和日常生活中,有任何感悟和案例都可以向我们投稿,
若经录用,我们会给予适当的报酬与奖励。
我们期待思维的碰撞。
投稿邮箱:siweizhihui@yeah.net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