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干货 | 未来,拥有科学思维的孩子或将更具竞争力

思维智汇 2021-12-23
妈妈说:“多吃三文鱼,游泳游得快!”,孩子却说:”那我得去比一比!“。凡事都三思、实践、验证,这是理性对待事物、看待世界的品质。科学思维是科学家、理科生才需要的东西吗?
并不是。"科学思维不该是从事科学、或者说理科生才需要的东西。它是每个孩子都需要的基本素质。因为它会引领孩子,使孩子拥有持续获得知识的能力,并长成一个不被操控的成年人。"


今天分享的文章告诉我们何为科学思维、如何培养科学思维。



科学思维不是与生俱来的,真正产生兴趣、有生活的积累,遇到问题才会主动探索和思考。




拥有科学思维是当今儿童未来最重要的技能之一。不过关于科学教育,我们还经常会陷入误区。比如说很多家长觉得科学启蒙,就是和孩子看科普书,学习其中结论性的知识。


然而,科学不是一个定论,而是一次一次突破边界。任何结论性的知识都有可能会被新的发现、新的理论推翻。


像我小的时候,痴迷各种世界之最,最高的山有多少米,最长的河有多少米都会一一背下来。后面发现这些数据每一年都有可能不一样……


因此,对孩子而言,科学启蒙最重要的不是学到具体的知识,而是让他们通过观察、提问、实验、思考,学会自己去寻找答案。就算很多时候,他们还没办法理解背后的原理,持续观察、思考,也会让他们得到不一样的成长。


01


没有科学思维的人只想着该如何反应,有科学思维的人关心事实真相,以及真相和结论是否有逻辑关系。


"科学真的很好,因为科学是认识世界最有效的一个体系。”


比如下面这位郑老师说的,人很多时候的直觉反应是不科学的,而这个改变一定要通过训练——这就是科学思维的训练。



她咳嗽了几声,我毫不加思考地问:“你感冒了啊?吃药没?”,她就从这个“感冒需不需要吃药”开始说科学思维。


科学思维要思考的是:感冒好了(现象)和感冒药有效(结论)之间有没有逻辑关系?


比如我吃了一周感冒药,病就好了。这时,我能得出结论说:感冒是药吃好的吗?未必,因为也许这一周我什么事儿不做,多喝点白水,感冒也好了。所以现象和结论之间未必是有逻辑关系的。


我们要培养孩子的科学思维,让孩子不要轻易下结论。



回到现在信息爆炸,每个人都捧着手机,每天接收的信息都很多。那如何甄辨信息呢?


没有科学思维的人第一反应:相信!思考自己该如何反应?


有科学思维的人:怀疑,关心事实真相。站在中立的角度,首先肯定是怀疑的,然后是分析,如果事实=真相,那么再会想真相和结论有没有逻辑关系。


这一点在信息获取日益简单的时代里,对孩子、对我们大人都非常非常重要。因为没有科学思维,人会越来越容易被操控。


举个大家都熟悉的例子:微信里有人说有个邻居家孩子同校的孩子被拐跑了,大家快点转发帮忙找。配上一张图,是一个孩子的照片。


没有科学思维的人,第一反应就是赶紧转。等信息反转(现在信息经常反转不是吗?)时,再删。


有科学思维的人,会做:


第一,判断是不是真的。被拐的信息源是不是真的?这个照片是不是对的?


第二,判断转发朋友圈、刷屏这种事,对这件事是否有帮助?有时候是真的有帮助,比如网友的力量找回来走丢的小孩,也不是没有先例;但更多时候,我们只是参与了一场网络闹剧。


现在强调国际教育的时候,有个词经常被提及,叫审辩性思考(criticalthinking),真的能做到这个,一定要有科学思维。而科学思维是可以被训练的。


02


科学思维让孩子持续拥有获得知识的能力,因为今天学的“知识”,很可能将来都是完全没用的!


什么是科学?

科学就是修正甚至颠覆之前的旧知识。在我们求学的过程里,曾经花时间学过多少“知识”,又有多少“知识”至今还有用?可能今天孩子费尽心力学的某些“知识”、“技能”,分分钟都被机器人取代了!


但孩子要培养科学思维,因为科学思维永远不会过时。它会贯穿人一生的学习,无论时代如何变化,它是一种“能力”,凭借这种“能力”,“知识”一直在迭代也不要紧,因为孩子可以持续获得新知识,是个快速学习者、甚至是个旧知识的颠覆者。


实用吗?所以培养好科学思维,是可以用一辈子的。


03


在家里如何培养科学思维?

在有些家长的观念里,科学实验就是一堆试剂、酒精灯对于学龄前儿童来说,科学知识的普及为时过早。其实不然,在美国,对于幼儿科学思维的培养从两岁起便开始。


美国幼儿园科学教育的内容丰富多样,其中包括生物科学,生理知识、物理、科学环境等与科学有关的学习内容。到了四岁,他们开始接触诸如太阳系、行星之类的知识了。今天就主要分享一下,如何逐渐培养孩子们的科学思维。



观察和表述:从不同角度去发现和观察。例如:观察小蝌蚪。一个小小的放大镜会激发孩子们的好奇心,鼓励孩子们通过不同的感官(视觉\嗅觉\触觉\听觉)去观察和体验,例如从不同角度去观察一株植物,当阳光从不同的角度照射下来会发生什么变化?植物的气味?


归类和比较:家长在带小朋友们出游的时候可以鼓励孩子们去比较植物之间的相同和不同之处,区别花的颜色,或者在家收拾房间的时候,将树叶可以有多少种不同的形状?引导孩子们去总结和比较。



预测和提出假设:预测是一种运用已有知识的能力。一个训练预测能力的小游戏,是在小盒子里装上不同的小物品(比如小树枝、铃铛、纽扣),让宝宝摇一摇,听听声音,先猜测里面是什么,再打开看看。下次再尝试,宝宝就会学会根据上次的经验来判断和猜测。


采集数据:孩子们与其他人交流他们的实验结果。在平日的生活中,我们可以培养孩子们记录数据的习惯,例如:每天画一张画记录房里的植物成长的情况?在黑暗的地方用深色的纸保存植物,在明亮的地方用白色或黄色的纸。哪里是种植物最好的地方?哪些地方不适合种植物?



实验精神:其实实验并不是大人们的特权,2岁开始孩子们就可以体验科学实验带来的乐趣,在美国幼儿园,老师们会小朋友们准备实验,比如把食用色素滴入白醋里,调出不同颜色,然后在一个盘子里铺一层小苏打。


老师让孩子们先猜测,把颜料倒进盘子里会发生什么,然后让小朋友自己试试看。孩子们把调好的彩色水滴到小苏打粉上,因为酸碱接触起反应,小苏打开始不停的冒泡泡,把娃们都惊呆了,高兴得手舞足蹈。的确,两三岁的娃不一定明白为什么这两种东西会起反应,但实验精神的关键,就是鼓励孩子有一颗想要”试试看“的心。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从孩子们的兴趣、或者孩子们收藏品出发,鼓励孩子们探索实验,利用实验记录用的卡片、小小放大镜、小天平等等实验工具。


最后分享一下英国网红奶爸Serigei Urban,如何带着两个四岁和两岁的儿子玩转科学实验?


爱因斯坦说过,Play is the highest form of research(玩耍是最高形式的研究),科学首先要好玩,才能激发孩子更多的兴趣。


一些在家就能实现的游戏实验推荐给大家~希望家长们陪伴孩子们一起成长。




在家中,一杯水,一个橘子,一个鸡蛋和一些日常的玩具都可以培养孩子们的思维能力。让他们主动去发现和思考。


看完这篇文章大家有没有得到启示?

说到科学思维,有的家长可能会觉得孩子太小,对科学的概念还不够了解,但我觉得科学的思维是可以从小培养的。


对于3-6岁的孩子,其实我们真的不需要太深奥地去解释一些科学现象深层的原理,而是需要陪伴他们动手动脑、观察、思考、讨论、分析记录等等,这样对于初步的科学思维培养已经很棒了!


来源 | 德国启恩教育

编辑 | 思维智汇



 在教育教学和日常生活中,有任何感悟和案例都可以向我们投稿,

 若经录用,我们会给予适当的报酬与奖励。

 我们期待思维的碰撞。

 投稿邮箱:siweizhihui@yeah.net

小编推荐

干货 | 脑科学告诉你该给孩子怎样的课堂

干货 | 培养健康优秀的孩子,请记住这经典的十二法则

干货 | 几条具体方法告诉你如何培养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

干货 | 14种思维模式,让你真正理解教育的目的

干货 | 帮孩子习得思维力的3个步骤,哈佛大学50年研究成果告诉你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