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货 | 帮孩子习得思维力的3个步骤,哈佛大学50年研究成果告诉你
约五十年前,哈佛大学开始了名为Project Zero的研究,其中一个研究项目是让孩子们的所思可见,养成思考习惯,形成思维方式。在国际学校浸润多年的安妮何老师,根据这项研究中的部分成果,撰文介绍了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无论是在家,还是在学校,都可以帮助孩子成长为一个具有思考方法的人。
在一些课堂场景里,我们会看到类似这样一个环节:
给到孩子一些图片,让他们去观察,根据See--Think--Wonder的思考方式,把自己的所见,所想,所有的疑问,记录下来。
这是从上面这些图片里,看到的一小部分内容。但See--Think--Wonder这个话题,如果说起来,可以说很多。
所以我们今天就来具体说下,See--Think--Wonder,怎么用,以及当我们和孩子一起时,可以把它应用在哪些场景里?
怎么做?
不复杂,按照步骤来就好。
第一步:See
What do you see? 你看到了什么?
一个图出来,一个东西出来,就在你面前。行,观察,仔细观察,好好看,你都看到了什么? ......看到什么,就说出来。
比如这个图:
你看到了什么?
有孩子说,我看到图的中间有警察,拉住一个人,旁边还有一条狗,要往这个人身上扑。
接着另一个孩子说,我注意到左边那个人的肤色,不是白人,而那个警察,是白人。
又有孩子说,我看到在他们身后,有很多人,似乎以黑人为主,然后他们都在旁边看着。
说说说,懂我意思啊,看到了什么,就说出来。
这个过程的神奇在于,当一组孩子在一起,互相这么说时,会发现每个人看到的点,都不一样。 这是一,各自有各自的注意点。
同时,因为在集体中,所以会出现一种情况:一个人看到的,会提醒另一个人看到另一点,会让这个人,在前一个人说的基础上,或许发现新的东西,或许进行延伸和补充。这是二,彼此之间,互相延伸,互相补充,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Build on.
继续说,说到最后,因为彼此不同,因为互相之间会Build on,于是就发现,好像思路都被打开了,看得越来越细,会看到自己平时一眼看上去,或许会忽略的东西。
那这就是第一步,See: what do you see? 你看到了什么?
在这里,要重点强调下,这一步做的是,你去找你所看到的信息,也就是说,找就在那里的,可以看到摸到的信息,而不是,而不是,加入了你的什么想法,进行解读了的信息。
怎么叫做【解读了的信息】?
比如你看到画面后,你有的判断,你的猜测,你的假设,这些都是信息进入你的脑袋里,经过加工后,才会出来。在See这个阶段,不要。不要加入你的思考,你只要去观察,观察你可以看到,别人也可以看到的东西。
有一个小窍门,可以让孩子很好懂得什么叫做【看到,但不去解读】。想象,你把手指放上去,通过你的指,你说的这个点,别人也可以看到,那这个,就是看到。
比如刚才的例子:我看到图的中间有警察,拉住一个人,旁边还有一条狗,要往这个人身上扑......这些都是画面上已经有的东西,真实地,就在那里。
这样做的目的是:我们在看到一个东西时,会马上做出判断,会出来一个结论,一个观点,或者一个假设。用一个词概括,这些都是我们对这些信息,进行的Interpretation,解读。
而当我们【刻意地】去控制自己不立刻做出解读时,当我们【刻意地】去控制自己不马上得出一个观点时,我们会看到很多或许之前看不到的细节。
我们自己是知道的,很多时候,我们做出一个行动,或者有了一个自己的判断,但这些行动,判断,并不总是靠谱。这是因为,我们看到了一部分,其中的一部分,看到的,不对,不全。
第二步:Think
What do you think about that?
行,开始解读吧!一个图,就在你面前,一个东西,就在你面前,当你看到的这些信息,进入到你的脑袋里,你对它们做了怎样的加工和处理?你是怎么想的?
还是刚才这个图:
你说,我觉得这个是在说什么种族歧视。你看那个白人,对那个黑人那么粗暴,狗都要爬到身上咬人了!
那这个种族歧视,就是你的结论,你的解读,你的想法。
在这里,有一句话很神奇。当我们问孩子,你是怎么想的?他们会说,我觉得怎样怎样。然后,看这里,看这里,这时,我们可以接着问一句,What makes you say that? 是什么让你这么说?
当当当!说了这句话后,之后的效果就会很不一样。这个感觉就像是一个按钮一样,按下去,然后去Push孩子想:是啊,我为什么会这么想?我为什么会这么说?......通过这样的方式,给到孩子一个推力,把自己的想法组织起来,变成语言,然后有逻辑地表达出来。
一个小变化,多问一句话,就会有很大的不同。要去思考,要去组织语言,要把自己的解读,说的有理,有据,有逻辑。
一句话的推力:What makes you say that? 或者也可以说:What makes you think that?
不光对孩子,在家里,也可以用。
比如有时候,家里人说了一句什么话,我们当时一听,这个火就上来了:天哪!你怎么可以这么说?!然后立马就想怒。
但是先别乱,多问一句,是什么让你这么说? 通过这样,来获取更多信息,去听对方表达。
有时很多矛盾出现,不是矛盾本身,而是有一些东西,我们不知道,我们没看到。
那第二步解释完。What do you think? 你是怎么想的?你不光要告诉我你是怎么想的,你还得解释出来,你为什么会这么想?
第三步:Wonder
What does it make you wonder?
你想知道什么?有什么是你想弄明白的?你觉得还需要了解什么信息?
继续刚才那个图。你也观察了,你也有自己的想法了,可是,你有什么疑问呢?那这个就是你的Wonder。
有孩子说,我想知道这个发生在什么时候?我想知道当时的历史背景是什么样?我想知道这是在哪里?......因为这些信息,可以更好帮助我把这个画面放在时代的大背景下去想,究竟发生了什么?
这个就是孩子们的Wonder,就是他们想要知道的。不过,这是我的举例,从我的角度出发,为了让大家更好懂。当我们和孩子一起观察,一起想,一起提出疑问时,我们会发现,孩子们的观察,想法,想要知道的,会让我们惊艳!
是的,惊艳。给到他们一个方向,给到他们一个推力,剩下的,他们会把自己所经历的,代入到自己的思考中,从而让我们惊艳。
在哪做?
场景可大可小。
小的,比如说,家里如果有小点的孩子,在开始读一本书前,别着急直接就开始读。
看封面,看题目,看书的背面。去观察,去看,看都能看到什么。然后对这个故事会说什么,进行聊。对应该会说什么,做个预测。然后说,看到这些,自己特别想知道什么。
类似这样,就会让孩子更加愿意去读这本书。而且在读时,我们还会发现,孩子会注意到一些细节,和之前的看封面对应上。会让我们感觉,啊,你都还记得啊?
试下看,很有趣的过程。很多细节,他们都记得。
不过嘱咐一句,方法好用,别总用。别恨不得每一本书都这么做,每一页都这么做。会累,时间久了,孩子会烦。把握好这个度。
大的,可以怎样?比如去看画展,去博物馆。
在我们面前,是一幅画,或者一个艺术品,先别着急去看旁边的介绍。先不去看,而是换个角度,把被动的输入,变成主动的探索。
比如,你们一家人一起,找到一幅画,和孩子一起去观察,去See,一个接着一个说;去Think,说出各自的想;去Wonder,提出自己的疑问,给到自己一个力,去想,为了更好了解这幅画,我还需要知道什么?
画在那里,是画它的人,通过它,进行的一种表达。而这种表达,我们不可能去准确猜对。我们做的,是去解读,而解读这个事情,是没有单一答案的。
而,当我们通过这样的方式,去仔细观察一幅画,去看到一些我们之前看不到的细节时;
当我们刻意地让自己不立刻做出判断,而是去更多地搜集信息,来帮助自己理解时;
当我们几个人一起,一起说,一起想,一起讨论,逐渐把想法汇集一起,从而去进一步读懂,读明白这幅画时;
这样的一幅画,会在我们的脑中,留下印记的。会在那里,会有一种【我可以懂你】的感觉,而不是,走马观花,看一眼就过。
有的博物馆,或者Art Museum,会有一种课:Looking at Art as a Catalyst for Empathetic Thinking,如何通过一幅画,去锻炼自己的同理心。
我们来仔细看,同理心也好,理解也好,还是说,进一步走进你,可以读懂你也好,需要什么?
需要仔细的观察,Careful noticing.
需要不看到一点就立刻下结论,而是多找信息,多看,多听,甚至去找【和结论相反的信息】,从而帮助自己做出一个更全的判断,Resisting assumption.
需要不单一地想,而是去考虑不同点,不同的角度,Collaborative thinking.
需要对自己的结论,判断,做到有理,有据,有逻辑,Reasoning with evidence.
没有经过这些,怎么说,我真的懂你? 我真的可以理解你?
所以,带孩子去看画展,或者,学校的老师带孩子去活动,当时机合适时,就可以这么做,走完See--Think --Wonder这样的一个完整过程。
画也好,艺术作品也好,还是一段文字,一段叙述,在传递与接收时,都是双向的。一方面,创作它的人,在通过自己的方式,传递出一种声音,一种情感。另一方面,传递到我们这里时,我们也在用我们自己的方式,在做接收。而在接收时,我们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
来源 | 外滩教育
编辑 | 思维智汇
在教育教学和日常生活中,有任何感悟和案例都可以向我们投稿,
若经录用,我们会给予适当的报酬与奖励。
我们期待思维的碰撞。
投稿邮箱:siweizhihui@yeah.net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