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 | 刘可钦:我们需要思考的是:学习究竟怎样发生?
“学习”也是需要学习的。当孩子们的学习地点不再唯一,当老师不再是唯一的知识提供者的时候,让学生拥有持续学习的能力,就越发显得重要而关键了。那么,“学习”怎样发生?
我一直有一个观点,“老师有什么样的体验,他就会把这种体验传递给学生”。可是我们却用最原始的方式——静静的听讲,来培养今天的老师。
所以,我们的培训,如果能够回归到以学生学习的方式为主,有问题,有互动,有思辨,有争论,那我们的老师一定能够创造出更加生动、充满活力的“教与学”的场景。
到今天,我们一年级的孩子们入学两个多月了,老师经常说“前两个月就是立规矩,培养习惯的关键时期”。我想这句话并不全面,好像在这两个月里就要干完这个事,一辈子就不需要学习了。
其实,在小学阶段的六年里,每一节课,每一天孩子们都在学习合作,学习秩序,学习规则,它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伴随学习的全过程。
我们常常会听到“这个班的孩子太不会合作了,所以这节课我不能用合作学习的方式”。殊不知,合作学习正是要让孩子学习怎么与人合作的最好方式。
我们也经常会听到这样的语言:你要好好学习,你要认真听讲……我们一厢情愿地认为只要经常这样念叨,我们的学生就会学好。事实上,孩子的学习远不止这样简单的教导。
“学习”是需要学习的。
我们要思考的是,学习怎样发生?
这样的问题我们还没有思考清楚,社会却早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当学习变成随时随地的可能,当孩子们的学习地点不再唯一,当老师不再是唯一的知识提供者的时候,未来,让学生拥有持续学习的能力,就越发显得重要而关键了。
因而,再去看今天的学校,我们最重要的宗旨是保护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什么是好奇心和求知欲呢?一位专家说就是孩子表现出的那种新鲜感和兴奋感,我很认同。我们就要保护孩子这样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我们课堂的改革,老师教学方式的变革,孩子学习方式的多样化都要围绕着“学会学习”这样一个主题去做。而学会“学习”,伴随着我们学习的全过程。
01
学习需要学习思考问题
没有什么比人的学习这个事情更复杂了,儿童的学习更复杂。所以,老师是专业性含量很高的一个职业。
真正的学习一定是从问题开始的,是从问题,以及努力解决问题开始的。
那我们的课堂上有没有那样的大问题?
比如,有一个老师在上“圆的周长”的时候,有合作,有实验记录,根据测量的这一组数据,孩子们最后也得出一个比值,是一个固定的值π,然后推导出圆的周长的公式,练习了很多题目,这节课很好的完成了教学任务。课后,孩子们说,这节课太好了,因为老师让我们动手了,合作了,探究了。
又经过一年,老师觉得这样的课似乎缺点什么,孩子为什么要探究,孩子为什么会寻求那个周长和直径的比值?
因而,他又做了一个新的教学设计,先让孩子猜想,圆的周长可能会与什么有关系,孩子们议论纷纷,大胆猜测,设法求证,如何寻找到圆周长的一般数学模型?这样就与学过的正方形、长方形建立了联系,接下来,依然有猜测、测量、验证。这节课也有合作探究,也有记录,也得出来比值,但是下课了,一节课一道题目都没有练习,似乎这节课没有完成教学任务。
后续我们对孩子进行访谈,“如果遇到一个新的图形,你怎么得到它的周长呢”?之前孩子会说,我就找到它的公式计算就行了。现在孩子想了想说,那要看它是什么图形,如果它的边是直的,量一量看有什么规律再计算,如果边是弯曲的,恐怕难度就很大,得好好进行一番研究,看能不能找出点规律。你看,这就叫学会思考。
接下来我要谈到的是一节语文课,《唯一的听众》,很多老师校长都听过这样的课堂,一般老师都会围绕文中的“我”经历了怎样的心理变化去分析,再分析变化的原因又是什么。老师可以有四种不同的教学设计的思路:
有一些老师以讲解正确的答案为价值取向,关注把课文讲对就行,让学生获得的正确答案;
还有一种老师,会从语句上分析,怎样“看出‘我’心理的变化,‘我’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通过字词的分析,帮助学生提升阅读能力;
第三种方式,教师会把故事的内容与“‘我’的心理以及对方的心理”关联起来进行分析,关注帮助孩子在大脑里建立文中内容与语文学习的关联。
而第四种方式,老师会通过创设情景,将孩子们带入情景当中,同时还注重同学之间对这个故事的体验、分析、认同、思辨,不仅与学习内容建立关联,而且通过学生同伴之间的相互分享与学习,建立了不同大脑之间的学习关联,让学生透过一节语文课积累学习方法提升的经验。
02
学习需要帮助建立关联
为什么学习需要帮助建立关联?因为人与人,就是一个大脑和另外一个大脑之间建立的桥梁,其实就是一个大脑向另一个大脑学习。大脑的通路越多,大脑观看世界的触角越丰富。
我们在教学当中不仅要帮助孩子建立知识间的关联,还要帮助孩子建立自我和我自己认知的关联,与别人是怎样思考的建立关联。这就是学会反思。
追问一下“我是怎么学会的”“别人是怎么想的”,通过设计多样的学习活动,多样的学习方式,鼓励学生用多样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帮助学生认识到差异性和多样性,我想这是今天我们老师的责任,是更大的挑战。
学生在校的时间是相对固定的,而要求学习的内容却越来越多。我们从完整的人的角度上设定学习目标,可是我们学科体系又很鲜明的把它割裂开来。怎么样帮助老师从一节节的课堂当中跳出来,从“相邻洞穴”当中走出来?
所以,一种改革的趋势开始诞生了,就是超越班级授课制的一个班、一节课的局限,建立一个生态的大课堂,在这个背景之下老师的教研也发生了变化,由过去研究一堂一堂课怎么教,到研究这个单元应该注重把握的能力要素有哪些,然后上升到一个学期,一个学年,形成一个科学的、专业的链条。
比如“圆柱的体积”,学生先去猜想它的体积大概是个什么样子呢?已有知识是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进而想到圆柱体和长方体之间的关联。在这种关联的状态之下,找到底×高,就是建立关联,通过类比推理,然后再去寻找出来一般的模型。
那圆锥体和谁有关系?学生会通过思维关联,寻找与圆柱体的关系。而圆柱体是怎么得到的呢?它是通过一个长方形的旋转得到的。圆锥体是一个三角形旋转得到的,就是动态形成的立体。三角形的面积是长方形面积的1/2,所以他猜测圆锥体的体积应该是圆柱体的1/2。带着这样的猜想,开始探究,当发现怎么就不是1/2呢?进一步探究的欲望再逐步的深入,最终建立起圆锥的体积是圆柱的1/3模型,这样在探求知识的来龙去脉时,学生在学习如何思考,如何面对一个未知的问题,调动自己的全部经验,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路径。
所以,我们的教学不能简单的告诉孩子,也不是那种浅层次的探究,而是要通过一个个单元的整体设计,鼓励孩子参与到深度学习之中,在探究中,积累学习方法和经验,更重要的是让孩子通过学习经验的不断积累,学习如何把握共性,分辨差异。
以上是从学习的层面说的,我们再从社会层面上看。
人有两大类的需求,一种是成长的需求,一种是安全的需求。当这两种需求相比取其一的时候,人人往往会首选“安全”的需求,因为只有在一个人有安全感的时候,才会有探求未知世界的愿望。
这样看,我们今天的课堂教学要民主,要尊重不同孩子的声音,以及要给孩子提供更多的“团组式”的学习方式,都是在营造一种安全感的学习环境,让孩子能够在团体当中互相学习,产生一种归属感。
中关村三小的“班组群”就是这样的学习环境。在这个组团当中,三个不同年级的三个班的孩子学习生活在一起。这个空间是可以通过隔断墙的打开来共享两个空间或三个空间,是一个“三室一厅”的家庭式的生活学习基地。由“导师+班主任”共同肩负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孩子们的交往既有同龄,也有跨龄,既有分科学习,也有跨学科的学习。因而学生的成长受惠于更多的老师,老师的眼里就不再是“我的班”“我的学科”,而是我们班组群的孩子们。
当分科的学习和跨学科的学习成为常态时,就创造了一种更真实的人际交往环境,孩子们学习怎么和同龄的孩子交往,怎么和跨龄的孩子交往。所以,这样的设计为孩子在学校的生活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和可能。
在学校总该有点闲暇时间,我们可不可以给孩子留下一点时间由他做主,学习如何规划自己的时间,学习如何做决定,学习是否要发起或者参与一个团队,学习如何与同伴共同学习……
所以,我们学校每周有两个午间,每次大约40分钟时间,给孩子成立那种“可生可灭”的自主性社团,今年我们发展到了一百多个,孩子们通过寻找志趣相投的伙伴,在自己想要的社团当中生活,或是自由玩耍。
这个过程当中,其实孩子在学习规则、契约、合作、领导与被领导。所以,孩子在这个过程当中就会有一些真实的社会性的体验。包括要经历的失败挫折,“没有人来参加”“被人踢出去”等体验。
所以,留下一点时间让孩子安排自己的事情,会让孩子们遇到很多真实的问题。比如说,我们学习有一个社团第一次训练就开始投诉,报告老师“没有地点,我们找了很久没找到”“主持人态度不好”“活动过程组织的有点乱”等等。
这恰恰是孩子要学习的。我们的老师也不是完全放手,而是定期有许多次与学生的预约,为他们面临的问题支招。
比如社团如何复活,听前任社长讲讲怎么解散了,听有些“现任社长”管理的好技巧,包括不是社长的民间高手也可以来分享自己的经验,这其中,孩子学习规划时间、尊重他人、遵守规则,以及当你不能遵守规则的时候你需要接受被别人淘汰出去,重新再学习、再寻找同伴的经历。
03
学习需要让“学习可见”
学校是什么,是一个充满成长机会的博物馆。所以,在学校还需要给孩子提供一些可见的知识,让他们能看得见这种学习。那就是给孩子提供一些机会,提供一些支持。
我们常见的有优秀作业展示、励志语言、各种评价的加分和减分,我想,我们的学习味道是不是可以更多样性,更具有支持性,而不仅仅是榜样的力量,引导孩子这事该怎么去做。因为即使有一本教材专门告诉他这么做,我们现有的课程里也很少有一个专门的课去教给孩子,所以只能伴随着学习的过程来获得整个人生的更加丰满的学习经历。
比如说,孩子们除了学习知识还要需要什么呢?
学习操作:有条理的使用工具、学具;
学习合作:友好对待同伴,主动在团队中担任具体任务;
学习思考:可以用操作、模拟、解释、比方等多样的方式表达自己的困难和观点;
学习倾听:了解他人与自己的不同,而不是只顾自己的发言。
今天我们的课堂上比较多的是孩子都想积极发言,但是很少有孩子去倾听,所以,怎么倾听别人也是要在学习中学习的。
我们可以把这些学习目标可视化,让孩子能够直观的看到,耳濡目染的去熏陶。
再比如,学会守规矩。
· 良好的合作的前提是规矩和秩序。
· 规矩是制定给所有人的,也包括你。
· 要用你喜欢的方式去对待你的同伴。
· 你决定不了别人的行为,但可以决定看到别人的行为后的反应。
当经常有这样的语言去影响激励孩子时,也是在为孩子提供一个有支持性的学习环境。
其实,学生“懂了”和“会了”是不一样的。我们的教学要的是在“会”上下功夫。会学习,不仅仅是知识,还有上面这些需要学习的“学习内容”,包括孩子的学习自信,都是在学习过程中习得的,是在我们每一个老师,每一节课上去落实下来的。
我们今天谈课堂教学的改革,就是让我们的课堂教学朝着增长知识,增加见识上下功夫,愿我们一同去创造,让孩子的学习真实可见,让孩子的学习过程更加饱满,学习过程的附加值更大。
来源|中小学校长论坛官微
编辑 | 思维智汇
在教育教学和日常生活中,有任何感悟和案例都可以向我们投稿,
若经录用,我们会给予适当的报酬与奖励。我们期待思维的碰撞。
投稿邮箱:siweizhihui@yeah.net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