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观点 | 申继亮:新高中课程改革告诉了我们什么讯息?

申继亮 思维智汇 2021-12-23

2018年12月7日至8日,在上海市上海中学举办“2018年高中教育发展论坛”上,教育部教材局巡视员申继亮教授做了一场主旨报告,深度解读了2017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颁布背后所隐含着的一系列变化。在他看来,这次新的课程改革直接指向了育人目标的转变,以知识为中心转变为多强调真实问题解决,以单一的学科知识学习转向综合性学习等等。

以下为申继亮的口述实录:



2017版普通高中课程相对于2003版的课程主要特点可以概括为两突破四增强。两突破分别是核心素养、质量标准。四增强分别是思想性、时代性、整体性、可操作性。主要变化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


课改强化了课程的育人导向

首先,进一步强化了课程的育人导向,第一,核心素养问题。第二,质量标准问题。第三,学生发展指导的问题。这三条集中体现了这次高中课程修订强化育人导向的要求。


01

核心素养。


几年前教育部委托北师大发布了一个核心素养报告,应该说是一个半官方的报告,首先不是我们行政发的,但是又带有官方色彩,因为是我们委托他们做的,阶段性成果由课题组向社会公开。为什么要做这样一个事情?可能大家对这个词很熟悉,为什么提核心素养这个词,绝对不是因为我们过去词用多了要找一个新词,根源还在于十八大,十八大提出来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这是新时期对党的教育方针的丰富。如何把立德树人的要求落地,这就是一个重大的理论课题和现实课题。经过13个月的努力,我们印发了2014年教基二1号文,《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这个文件,这个文件从2013年年初开始起草,我到教育部工作十年,我认为我最得意的就是这个文件的研制,中间开过8次部长专题会,2次部党组会,最后经国家教育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审议。其中一个重要的要求就是要把立德树人转化为我们的具体教学要求。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党的教育方针1957年提出来,一直到现在,我们教育教学和方针之间是什么关系,如何在课程设计、教材编写、教学活动、考试评价环节里把党的教育方针体现出来?2015年中央对教育部的巡视其中一个重要的结论就是对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不力。要有一个显示度、抓手,你说你把方针落实了证据是什么?课程设计上要解决这个问题。2014年立德树人的文件,提出来了一个目标、五大任务、十大措施,第一个就是研究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把党的教育方针具体化、细化,使得我们的课程设计、教材编写、教学活动能有直接的依据,变得具有可操作性。这个背景下我们组织了一个比较庞大的专家团队来研究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有什么样的具体功能,第一,画像,我们希望我们的接班人、建设者长成什么样,要把像画清楚。合格建设者、可靠接班人是什么,你要把描述这个人的标准给出来,围绕这样一个标准设计我们的课程。要清晰我们的育人目标。第二,架桥。党的教育方针包括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立德树人,这都是宏观的要求。我们的教学都是具体的行为,两者之间怎么有机地关联起来,核心素养就是桥梁的作用,把一个宏观的要求和具体操作之间让它能够密切联系起来。第三,导航。让老师和学生特别是对学生来说应该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心中有数,过去光说建设者、接班人,怎么样做才算是合格建设者、可靠接班人?对学生的努力也有一个引导的作用。核心素养成了这次高中课程修订最大的难题。我们过去没有,从无到有,首先要把总的核心素养凝练出来,超越学科的。已经发布了三大领域、六大素养、十八个要点,这不是唯一的答案,但它是共识度最高的说法。核心素养可以增删,但是主要的内容恐怕就是这些,这是共识度最高的结果。从无到有既要体现它的民族性,中国学生和其他国家相比不一样的地方,这个要弄清楚。第二,时代性。因为素养是管未来的,怎么能够体现当下社会发展趋势对人才的要求。第三,科学性。得出来的结论是经得起推敲的。要保证这个素养具有民族性、时代性、科学性,把这几个因素综合起来凝练出几句话不是那么简单的。课题组前后访谈了600多位知名人士,有院士、资深教授、知名企业家、航天员等等,听听他们的意见,也做了大量的问卷调查,对国际上也做了认真梳理。我们又选了四个学科,语文、历史、物理、数学先行探索,学科素养凝练出来花了半年多时间,有了眉目,2014年12月份正式开始了修订的工作,核心素养不突破高中课程修订没有办法启动。这是这次高中课程修订的难点,花最多的时间都在凝练学生核心素养这方面。学生核心素养有了,画像、架桥、导航的依据就有了,把立德树人的要求具体化了。


02

学业质量标准


基于核心素养提出来的,没有核心素养就没有质量标准。我们的质量标准确立的依据是什么,用一句简单的话说就是我们经过教育教学以后学生核心素养的达成度,这就是你质量水平的高低。达成度高就是学生具有的核心素养水平高,意味着我们的教育质量高。学业质量标准是把核心素养这样一个理念进一步往前推进,因为它直接指导我们教学,直接影响我们的考试命题。这次学业质量标准的研制也是一个难点,不管怎么样高中20个课标都给出了质量标准,标准不一定是最好的,因为第一次做,但是基本的方向、内容的科学性、指导性是基本具备的,只是我们具体操作的时候怎么再进一步细化。这是这次强化育人导向的第二招,怎么引导教育教学从知识为中心到关注人迈出一步。我们过去强调了很多,举个例子,课标印发以后,有不少知名专家和院士提出了意见,比如说物理,这次修订完物理必修的内容学生学得少了,会不会影响未来国民理科素养。在很多专家和老师的脑子里仍然需要我们给出一个非常严谨、完整的知识体系,声光电热磁,有机化学、无机化学,生物中生态学、分子细胞学,宏观、微观都不能少,一直是这么一个概念。减负就成了另外一个左右为难的事情了,有一次开会我忍不住说了一段话,我说这次物理修订可能在知识体系上兼顾得不全,为什么这样,因为我们要回归到原点,我们学物理干什么,是不是让每个人成为物理学家、成为物理工作者?不是这样,我们为什么学物理?这涉及到学科的教育目的,2014年文件当中第四个措施,关于学科本质观讨论,没有引起大家重视。大家推崇芬兰的教育,他们的教育特点,少就是多,为什么这样?回归到我们设置这个学科的目的是,我们设置物理学最核心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比如说科学精神、实事求是的态度等等,是不是声光电热磁这些都学完,学生们科学精神才能养成?如果不是这样,那我觉得哪些知识、材料最有助于核心素养养成我们就学哪些。这就是我们的理念,为什么这次理科改革强调大概念思想,就是要尽可能整合,不要老盯着知识点多少。这是质量标准回归到教学干什么,质量标准衡量的不是你知识掌握多少,甚至说知识掌握深浅,更多的是你如何运用知识,为什么要强调实践导向、问题解决导向,这是改革背后的考虑。


03

育人体现在学生发展指导制度的建设


课程方案里面专门有一条讲学生发展指导制度,最初修订组给我的稿子里面不是这么些的,写在了教学改革中,我说不行,必须单列。学生发展指导制度是这次强化育人导向的重要制度保障,高中这次课程改革最大的结构上的变化就是增加了选择性,高考也增加了选择性,这两个选择性叠加在一起如何保证学生能够健康发展,没有选择的统一规定不存在学生发展指导的问题,现在给了学生选择空间,这就是我们教育教学里面管理之外要增加的学校重要的功能。学校三大功能,管理、教学、学生指导,学生指导是我们最弱的一项,一直不把这个事当成一回事。在座很多校长都到国外考察过,到美国一看最好的高中一定有一个比较好的团队负责学生发展指导,而我们这方面的建设一直跟不上。现在课程改革高考改革这个问题就更突出了,强调以学生发展为导向的课程理念必须有制度保障,建设我们的高中学生发展指导制度。这些年有很多学校在探索,高中阶段必须抓这个事情,看起来和我们的教学、考试关系不大,但这是对学生负责的重要表现。这是强化育人导向。


课改强调育人模式的改革


其次,高中课程改革强调了育人模式的改革。整个课程方案的设计、课标设计要传递出一个信号,推进育人模式的改革。在育人模式方面如果放到国际背景里面,我们差距是比较大的。我们这次修订以后,拿到国际上比,我们还是有发言权的,有我们特色的。但是在育人模式落地过程当中我们和发达国家差距还是比较大的。当然中国有中国特殊情况,特别是高考指挥棒的问题。高中必须坚持以育人为基本要务,我们不能丢失这样一个信念。但是光有这样的理念还不够,我们必须落实到行动上,推进我们的教学改革。教育部这么多年发了很多文件,关于教学改革很少发文,我印象当中只有一个英语教育发过文,当时中央领导要求教育部发的。为什么教学改革一般不发文?我们经常说的教无定法,教育部是坚定这个界限,官方不能随便推广一种教学方法。大家可以相互学,但是不能作为文件规定大家必须用什么方法,这不可以。但是育人模式原则性的东西要遵守,必须有一些原则,在原则的基础上可以灵活多样。我们现在育人模式方面到底有什么问题,当然专家有专家的解读,我们站在管理的角度来说,我们最大的问题还是强调了知识中心,无论怎么改,如果这点不改,我们的育人实效就出不来。这一轮的高中课程修订要扭转这样一个局面,传递这样一个信号,提出这样一个要求,强化问题解决导向,突出它的实践性。


为什么要强调这一点?我们现在从问题解决的角度来说存在三多三少的现象,教育教学里面学生解决其他人的问题多,解决自己的问题少。无论课堂给的还是考试给的,都不是学生的问题,都是别人向学生提出来的问题。学生自己的困惑在学生问题解决里能占多大比重?不仅仅学科的困惑,包括个人成长的困惑,这都是问题。关注的是学生能不能解决给定的问题,而很少关注来自于自己的问题。这个现象在不同方面还是存在的。解决有固定答案的问题多,解决开放的问题少。我们的考试也好,平时的作业也好,基本上都要有一个固定的答案,而对于开放的问题解决得少。个别学科有一些主观题,但是评分的时候也有一些相对固定的答案。解决书本上的问题多,真实情境的问题少。问题大部分来自书本,学生现实当中发现的问题占的比重不多。这些现象归结起来导致我们育人的过程当中强调了知识中心,而忽视了实践导向。不同的育人理念和模式导致问题解决的倾向性是不一样的,他们有人做过一个实验,给你一个正方形的纸,对折能折多少次?我们的学生不加思索可以给出答案,无数次。但美国的学生拿到这个问题以后上来是用手去折,折到大概第7次折不过去了,答案可能是不对的,但是解决问题的模式是不一样的。理论上想得很清楚,但是到实践上解决不了问题。没有真实的问题解决,我们的综合素质提升不起来。有人统计过诺贝尔奖得主的学科情况,生物学80%多第一专业不是生物学,最后得了生物学的奖。化学的50%以上不是化学出身的,物理20%。这个不足以作为普遍规律,但是也反映了一个问题。对科学有重大贡献的人里面专业是多元的,多元的专业接受的训练是综合的。我们适应未来挑战、未来要求需要人更多地综合素养,因为这个世界变化太快了,单一的素养是不足以应付未来世界变化的。强化综合素质的培养是我们育人模式当中必须强调真实问题解决导向的一个原因。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社会责任感,一直落不了地,因为我们育人模式没有变。未来我们高中课程改革的育人模式应该朝哪个方面改进,这次高中课程修订各个学科都提出了一些基本的要求,比如说语文提出了任务群的概念,这次变化最大的是语文,语文学习有四大核心素养,语言建构、思维提升、文化传承、审美创造,学语文是提升人的素养,怎么提升素养?要通过活动,阅读与欣赏、交流与表达、梳理与探究三大活动,活动是要完成任务的,所以设置了18个任务群。只有完成了这些任务你的素养才能得到提升,没有语文实践作为前提你的语文素养是提升不了的。再比如思想政治,改变我们过去说教的做法,课标里规定要有一定的课时用于实践。理科要求的实验数量增加,特别是开放性实验,要突出实践导向。


具体要实现三个转变,一是从知识向任务转变。从学习知识向完成任务转变。这在我们教学设计上要发生一些重要的变化。最近教育部在组织编写高中三科教材,比如语文这次新的教材结构不一样了,每一个任务群首先创设一个背景,提出一个问题,然后你再去通过解决问题学习掌握语文知识。整个设计思路是不一样的。其中有一个任务是新媒体运用,不是跟你讲,而是先给你一个任务,比如你给学校设计一个什么东西,怎么弄,类似这些。比如阅读《水浒传》,先提问题,问题导向。108人谁是一号人物,带着问题去学习研究。这次改革导向要从简单的知识学习向任务完成转变。


二是从单一知识的学习、单一学科的知识向体现综合性学习转变。现在Stem很热,实际上很多学校也在做,只是叫法不一样。为什么Stem会成为国际上关注的教学改革的现象,和育人方式有关系。因为Stem首先我理解必须是一个任务驱动、问题驱动,不是简单地学知识,学完知识用知识解决任务,而是倒过来的。经常说的PBL,基于问题、项目的学习。要把学习和设计颠倒过来。从单一的学习到综合的学习的转变,问题解决从单一的问题向综合性问题解决转变。我最近在起草劳动教育的文件,南京一个学校提供了一个案例,尽管是小学的我觉得很有意思,反映我们改革育人的理念。过去说劳动,这片地种什么东西收什么东西,这块地这么多人怎么种,先说分地方案,成立几个组,一起商量这个地怎么分,讨论一个规则。分完了以后每个小组种什么自己研究,种完以后怎么处理,比如有一个小组种了草莓大概成本花了80元,最后结了几颗草莓只能卖几元。最后草莓怎么处理呢?大家说拍卖,整个劳动教育过去指定性任务变成了学生的项目。原来很单一的事情变成了非常受学生欢迎的事情。尽管是一个劳动教育案例,但是对我们启发很大。


三是实现从封闭到开放的转变。原来的教学各科讲各科的,以后学科教育要逐渐走向开放式的,具体到问题解决上,不仅要解决结构良好的问题,我们还有鼓励学生解决更多的结构不良的问题。问题形态不清楚、边界不明确、条件不具备,这样的问题怎么办。我们通常称之为结构不良的问题。还有一些比如说两难的问题,要有开放的思想,比如说物理,是不是纯粹就物理学的思想,有没有哲学的思想在里面。我们教育如何提升它的综合育人功能,要由封闭的学科为中心逐渐走向开放式的。育人模式改革关键要实现这样的转变,我们这次设计课标修订方案背后的一些理念是什么,就是要推动问题解决导向,大任务大情境导向的教学改革。这是第二大方面,推进育人模式改革。


课改优化了课程改革与高考改革的关系


第三, 优化了课程改革与高考改革的关系。这次修订和2003版的课程相比,课程改革与高考改革之间的关系更加协调了。过去高中说都是考试闹的,应试导致课程落不了地,育人模式改革不了。我们会有一些意见。反过来考试部门说,你高中怎么教我怎么考没关系,我是为高校选拔人才,和你有什么关系。只要给高校选拔了他想要的人就完了,这是我的任务。至于你应试不应试跟我没关系,互相指责。这次改革从一开始我们就说必须改变两者之间的关系,两者之间应是一个互相促进的关系,不是互相指责。指挥棒谁也拿不掉,必须承认它的客观存在。但如何让指挥棒更好地有助于我们的课程改革落地,要做好文章。这次改做了三个对接:


第一个对接是理念上要对接。考试也好高中课程也好,理念是一样的,都是落实十八大立德树人任务,这点不能有分歧。怎么改高中课程肯定都是围绕着立德树人,考试怎么改也必须围绕立德树人。首先用中央的精神来统一思想,这是基础。有了这样的共识,我们怎么去更加有效地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第二个对接是结构对接。这次高中课程结构的调整和高考的选择性改革完全对接。我们现在公共必修88学分,选择性必修42学分,包括第三类的选修课程是完全和高考改革同向同行的。首先高考改革这次很重要的就是选择性,高中课程设计的结构是不是扩大了选择性,我们可以很肯定地说我们做到了这一点。把公共必修压缩,增加选择性必修,满足高考改革选择性的要求。语文、数学、外语这三科选择性必修+必修,总的学分没有变,其他的有明显变化。选择性必修是超过了必修,必修是4学分,选择性必修学分是0—6。高考6选3、7选3,选择这门课就要在这门课上的学习花更多功夫,给你更多的时间和课时安排。完成了公共必修以后高考选择3科,另外3门选择性必修可以是0,和过去方案不一样。这是为了更好地满足6选3需要给你扩大的空间,你有这个兴趣和特长就多选一些。另外技术、艺术、体育0—18,为我们高中特色办学留下很大的空间。如果这个学校想高一、高二后分流,完全可以让学生在技术里面选18学分,等于另外3门课的选择性必修。这个方案为推动高中多样化奠定了基础,校长可以有不同的组合,形成学校的教学方案。大家可以在这里面做文章。从课标的安排上也做了对接,必修是合格性考试的主要内容,质量标准如果五级,二级是必修达到的,等级考试一般定到四等级。这两个对接我们认为是比较充分的。高中课程方案应该说给校长们如何应对高考改革留够了足够的空间,灵活性是足够的。


第三个对接是人员对接。高中课程标准修订过程当中的试测试用,也是由考试中心帮助我们最后审定试测题。要理解这次高中课程修订对命题有什么样的期望,让他们提前介入,知道今后命题方面有什么样的要求。另外考试中心的会只要邀请我们,我每次都去,我要宣传我们的新高中课程理念,反复强调。这次高中课程改革为高考命题改革提供了非常坚实的基础,也给出了明确的期望。命题要体现素养立意,这个方面我认为现在双方共识度还是比较高的。下一步高考命题改革还要进行进一步地完善。首先高考命题组成员结构要调整,命题组里面要增加课程专家,增加一线老师。如果仅仅是大学老师,感受不到我们课程改革的氛围。至于比例怎么构成再研究,首先这点我们是达成共识了,命题的人得动一动,不能还是那一套。第二,考试题本身,结构上要有改变。总的趋势,任务、情境、素材随着以后素养立意考试的要求会增加。更多给你素材,不是让你死记硬背,你要有这个素养、能力,拿着这个素材就可以完成任务。比如说这次高中历史,我们试测的时候,核心素养怎么去测,其中有一道题,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起点是哪一年,学术界看法不一样,有六种说法。我们国家有两种,一种说1931年,牵涉到14年抗战的问题。习总书记讲了两次14年抗战。还有1937年。如果八年抗战就是1937年,这是抗日战争。国际上认不认1931年就是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点,欧洲的学者是以德国入侵波兰为标准,1939年。美国人认为太平洋战争才算开始,1942年。考试题把6种观点都给学生,学生赞成哪一种观念,认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点是哪一年,给出理由。学生要把其他五种观点存在的不完整性或者不成立的地方指出来。你看完了以后怎么答,首先是你的历史观、立场、态度,其次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怎么样,思维论证是不是严谨。改变过去的考法,提供背景、素材,为什么要这么改?就是避免你死记硬背。背后是运用这些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是我们今后改革的方向。


这次高中课程改革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把两者之间的关系理顺了,形成一个相互促进的局面。当然高考改革确实有很多难点。高考这个事有让人高兴的一面也有让人有担忧的一面。这几年大家都高度关注,高考到底下一步怎么推进,陈宝生部长讲了四句话,再认识、再设计、再推进、再落实。在认识再设计,我理解既要总结已有的成绩,也要有所改进。传递出我们下一步高考改革的信号。2014年浙江上海,2017年北京、天津、山东、海南,2018年本来有17个省,后来经过我们的评估有8个省启动,还有9个省推迟。符合我们现在国情的。今年和2014、2017性质不一样了,2014、2017属于试点阶段,今年有8个省加入,加上原来6个,有一半的省份,考生正好占了50%,这不再是试验了,而是全面铺开了。8个省大部分省改革差不多一样,变成3+1+2。1,物理和历史选一个,然后4选2,这个对高中的教学管理会减轻一些压力,这个是比较符合现实的。试点还是非常有成效的,解决了我们新一轮高考改革的重大问题。不管怎么改,高中校长的重大挑战是必须面对的,要深入地研究你所在这个省的考试方案,不是为了应试,是为了课程改革和高考改革更好地相互促进。这次改革八个字一定要理解准,促进公平、科学选才。2014年国务院35号文讲的,这是整个这次改革的基调。促进公平,两个手段。一个手段是从招生计划调整。2012年教育部拿出10000个重点高校招生指标对农村学校投放,到今年达到11万,每年有11万个指标投到县以下高中的。力度足够大。就是要解决公平的问题,否则很多学校永远没有上“双一流”学校的机会。不是这些孩子差,因为他没有那个条件。还有一个是高考的录取率,过去录取率最低的这些省,比如考试大省河南、山东,河南占全国考生十分之一。每年普通高中应届毕业800多万,还有200万左右的社会考生。 最低录取率与全国平均录取率差15个百分点,到2018年这个差距压缩到了4%以内。过去这些年在促进公平方面教育部还是下了很大功夫,首先面上要保证,否则不仅仅是阶层会分化,区域也会分化。永远没有好的大学学生毕业,没有人才,这个区域发展靠什么?这是一个大问题。高考改革是解决公平的重要调节器,从历史角度来说对人类社会最大的贡献是我们隋朝发明的科举制,到宋朝因为科举制的存在中国社会结构具备现代社会结构的雏形,现代社会结构基本特点就是阶层不固化、人员流动,没有科举永远就是贵族制,后来打破了贵族固定继承的制度。欧洲封建制度改革也是打破封建贵族的固定化。我们考试改革是促进人纵向流动的重要机制。科学选才,学校层次不一样,培养的对象也不一样,要把适合的学生送到适合的学校,这是高考改革的重要功能。不能最后选出来的人不适合高校。怎么能够做到科学,考试的角度来说标准一样、分数一样公平,语数外大家考的一样,这个只解决差的问题,异,人与人之间不一样的地方,类型不一样的地方,靠选。6选3,我选历史、生物、地理,你选化学、物理、政治,选的不一样,背后反映出来你这个学生基本的学术倾向、能力倾向是不一样的。通过这个给高校提供一个参考,把需要培养的人通过高考选过来。高校选人要求都应明确告诉中学,不能说分高的都要,这不行。北京市教委领导开玩笑说只看分不看人,录取一个大猩猩都不知道。科学选才关键要关注学生的类型,6选3能不能解决问题?不能完全解决问题,但是是方向。还有一点,综合素质评价。从开始设计高考制度改革的时候征求我们意见,我们一直强调这一点,因为这是我们育人导向重要的杠杆,怎么改革育人模式,没有综合素质评价这个调节机制很难。但是综合素质评价做起来确实有很多挑战和困难,但这是改革方向,必须坚定不移地往前走。我借这个机会再次呼吁和强调,没有高考改革,校长们也要重视,这对于推动我们整个课程改革具有重要意义的。


来源 | 中小学校长论坛官微

编辑 | 思维智汇



在教育教学和日常生活中,有任何感悟和案例都可以向我们投稿,

 若经录用,我们会给予适当的报酬与奖励。

 我们期待思维的碰撞。

 投稿邮箱:siweizhihui@yeah.net


小编推荐

观点 | 北大心理学博士:我为什么没给女儿选择北京最好的公立小学

观点|杨志:让孩子具有超强记忆力的策略

观点 | 北大教授斗胆谈了天大问题:“素质教育”其实是个伪命题!

观点 | 小学生需不需要搞“研究”?怎样搞“研究”?

观点 | 陶行知:别抹杀了孩子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