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来稿精选 | 遵循四个方面,让语文教学突破习惯性思维的束缚

陈小艳 思维智汇 2021-12-23

精彩导读


我们现在的教学中也大面积存在重“教不重“学”的问题,以致学生的思维不论在深刻性、严密性还是在独创性、广阔性方面,都显现出一种相当混沌的状态。许多习惯性思维限制了我们的思路。





文 /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景苑小学  陈小艳      

编辑 / 思维智汇


众所周知,思维是人智力和能力发展的核心。真正的课堂教学要做到传授知识、形成习惯和培养思维三者兼顾。随着课堂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们对语文教学中良好思维品质、思维方法的培养也越来越重视。事实上,许多教师已在自己的课堂教学中对思维训练作了一些积极的有益的探索,如开发学生思维创新能力,启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点燃灵感的火花,开启学生积极思维的大门,进而培养他们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不过,我们现在的教学中也大面积存在重“教不重“学”的问题,以致学生的思维不论在深刻性、严密性还是在独创性、广阔性方面,都显现出一种相当混沌的状态。许多习惯性思维限制了我们的思路。哥伦布立鸡蛋就是一例:大多数人在自己的头脑中设置了一个先决条件——不准打破鸡蛋,这就使思维受到限制,而哥伦布把鸡蛋往桌面上一按,蛋壳破了,鸡蛋就立起来了。语文教学中也同样,要引导学生挣脱习惯性思维的束缚,教学中,我个人一直在以下四个方面努力做尝试。



1

多个纬度


语文学习,重在通过语言文字的品读来提升学生言语品质。因此,要注意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通过不同的途径去思考和解决问题,形成全方位、多角度观察、分析问题的习惯。这是一种广辟蹊径、开阔思路、寻求多种答案的思维方式。如:一词多义,从列举义项到选择义项;一则材料,从不同的角度选择论据,论证不同的观点等,都是发散思维的培养方式 。


如执教《绝句》一课,我将生字巩固、深情朗读、背诵积累、感受诗歌画面美四个纬度的目标进行有机整合。基于学生特点,创设活泼生动的情境,通过猜字义、借助字典、结合生活等方式不仅巩固了生字,同时加深对诗歌意境的感悟,使学生朗读的兴趣越来越浓,自然而然熟读成诵。


2

多条路径


在分析问题时要注意引导学生横向推进、纵向深入的各种方法,形成一题多解的习惯。比如在讨论分段时,应该让学生畅所欲言,广泛发表自己对段落切分的看法和依据。再比如单元习作时,可以引导学生去讨论为了更好表现人物性格特点,除了语言、外貌、动作、神态等描写方式外,还有什么方式?侧面烘托,对比等方式是否可行呢。


曾经,我上过一节《绝句》赏析的课堂,为了让学生感受“一行白鹭上青天”表达出的一飞冲天,蓬勃向上的生命力,我结合板书,加入了“白鹭”的图画板贴,由大到小的五只,并创设了一个情境:


师:春日里,除了可爱的黄鹂,还有——出示图片(一只白鹭)

生读:一行白鹭上青天

师:通过读诗,你发现图中的错误了吗?

生:一只白鹭是不对的,因为诗里是“一行”。

师:是啊!怎么算是一行呢?

生:好几只排成整齐的一列。

师:请你排给我们看。(出示板贴,请1生贴)

师:(指板贴)排成整齐的一列就是

生:“一行”

师:除了排得很整齐,你还排出了渐渐往上的感觉,为什么是往上排的?

生:因为一行白鹭上青天,是向上飞的。

师:你观察到了这个“上”字(板书“上”),你很有学习的智慧,请你读。

生深情读:一行白鹭上青天


3

多样变化


注意引导学生正向思维和逆向思维,破除思维定势,形成多变的习惯。将已有的知识变换一个角度认识,可以引起新的思考探索,达到培养思维灵活性的目的。让学生在求变中探索,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从不同角度钻研课文,深人理解文章内容,有利于开拓学生思路,培养思维的灵活性。


在执教《绝句》一课时,识字环节围绕杭州市规范课堂要求,重点突破读准生字,继而达成把古诗读正确这个目标。结合学生平时的问题、预习单及本课生字特点,重点指导学生将二声音节读得饱满,将后鼻音读到位,为正确朗读古诗打好基础,先认后教打破了课堂惯性,让学生走进课堂前就已经带着收获、体验、困惑来,让堂课堂有的放矢,才会有思维的火花闪现。


4

多次运用


在解决问题时要注意引导学生知识的贯通,形成“一材多用”的习惯。语文学习重品读和积累,这是输入的过程,品读感悟、背诵积累都是思维的火花。我们更要重视语言输出,在输出的过程中,体现了学生对语言文字综合运用的能力,期间必定牵动孩子多项思维的练习和发展。如在《绝句》一课中,为了通过对“鸣”的理解,使学生深刻感受鸟儿的活泼愉悦,我就设计了下面的环节:


师:(拿出板贴指“鸣”)小鸟张开了嘴巴,在柳枝间快乐地歌唱,这就是(板贴:鸣翠柳)

师:活泼的小黄鹂还会在哪些地方鸣叫呢?

出示溪流、花间、高林、月夜图片提示

生:两个黄鹂鸣(溪流、花间、高林、月夜)

师:还可能飞到哪里鸣叫呢?

生:在屋檐/天空飞/在风里/

(有些表达可能不是很美,老师可以适当帮助,使之更符合诗境)



语文的思维,简单来说,就是对文章、语句、词语的赏析思维方式,遇到一个好的词语、语句或一篇好文,首先能识别它是好的,然后能够具体说出一二三,进行评析,将这个“好”具体化。这就需要平时多锻炼相关的文学素养,既包括诗词的平仄,也包括语句的内容,可以是评析一段描写的精彩之处,也可以是一个词语用的绝妙之点。


所以,在教学中,我们要重视引导学生去搜索作者的思维过程,把凝结在教材中的知识背后的材料及思维活动过程充分显现出来。




在教育教学和日常生活中,有任何感悟和案例都可以向我们投稿,

 若经录用,我们会给予适当的报酬与奖励。

 我们期待思维的碰撞。

 投稿邮箱:siweizhihui@yeah.net

小编推荐

来稿精选 | 学思维活动课程如何与美丽的语文共融共生

来稿精选 | 学思维活动课程,让我成为一名教育“创业者”

来稿精选 | 让“隐蔽”的语文思维“显露”出来

来稿精选 | 不做芯片教育,把学生培养成有思想,懂创造的人

来稿精选 |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学思维课程让我走出困惑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