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古代平民寄信有多难?


知友@豆子

首先,你要写好要说的话:



写完之后呢?


一个在长沙,一个在济南,距离那么远,怎么让对方看到呢?


有人说,古代不是有邮政么?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送信也这样啊。


是的,古代邮递系统是有的,但很多时候都是政府专用,传递官府文书,老百姓是不能用的。


那就得托人送信了,一般是商人,还可能是去哪地办事的任何人,这个不太容易找,但耐心找,还是有可能找到的。


具体送哪里,要在信封上写好,然后就把信嘱托给了人家。光嘱托还不行,那可是要浪费人家时间和精力的事情,得掏钱。


多贵呢?


不一定,有的时候是几分银子(大约值几十文到一百多文之间),有的时候几两几钱的给,有的时候捎信的是很熟的人,就不必给,要看具体情况。



那么长的路途,自然是要保管好的。直接裸露在外面,风吹雨打加摩擦摩擦以及摩擦,字就没有了。所以古代邮信往往要用「邮筒」,一般是竹子做的,有大有小。也有铜的、玉的、皮革的,但后者在民间不常用。


白居易和元稹两人天天写信,用的是邮筒:


「前人作诗,未始和韵,自唐白乐天与元微之为二浙观察,往来置邮筒倡和,始依韵而多至千言,少或百数十言,篇章甚富。」 


蒲松龄写《聊斋志异》,有很多好朋友写信告诉他见闻:


「久之,四方同人又以邮筒相寄,因而物以好聚,所积益伙。」

用的也是邮筒。


去目的地经商,顺带捎信的商人,到了地方反正想办法把你的邮筒交给对方。但很多时候书信往来是困难的,譬如战争时「家书抵万金」。


清《客窗闲话》的一句话,说明如果时局混乱,那么信件就很难送到收信人的手中:「邮筒已递百十矣,想因中州盗起,路途梗塞,故不达耳。」


当然还有故意不给你送的,这种人全看信誉了。找厚道人,办厚道事。找殷洪乔那样的就不行,他能直接把信给你扔了。


而从殷洪乔扔了一百多封信这件事可以看出,古代想写一封信给远方的朋友或亲人是比较困难的,所以听说有谁要去哪里,而正好自己想寄东西过去,就迅速围上来让他捎带。


老殷之怒是可以理解的,就好比你出一趟国,就有一大堆人围上来让你捎这让你捎那,的确令人蛋疼。但多数时候,让人帮忙都会塞钱,这个忙不是白帮,多数就成了。


总之,我收到了来自远方的信件。商人还会回去,那我就赶紧写回信,还要还钱:


知乎实验室热门文章


如果不停给地府烧钱,地府会通货膨胀吗?

为什么古代,官儿审犯人,要喊「威……武……」?

世界大战中,士兵们为什么不学习敌国语言、冒充敌国军队呢?


文末彩蛋


思考问题没有效率怎么办?长按扫码关注「知乎实验室」,回复「思维导图」即可获得获取思维导图的使用技能哦~

本文内容来自知乎 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欢迎转发到朋友圈

▼点击阅读原文,发现更有趣的「知乎」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