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使无人技术犯罪,该罚谁?|科技伦理的边界探索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科学的真正的、合法的目标,说来不外是这样:把新的发现和新的力量惠赠给人类生活。——培根
进入21世纪,新一轮科技革命突飞猛进,无人技术正在以其前所未有的速度和广度,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方式、工作模式乃至社会结构。从无人驾驶汽车、无人外卖车、无人快递车、无人机……,到无人工厂、无人超市、无人酒店……无人技术已经在各个领域广泛应用,正逐步为人类构建起一个更加高效、便捷的社会。
然而,在这股“无人”科技力量的背后,关于其“罪与罚”的讨论也日益成为不可忽视的社会议题,触及了科技伦理的核心内容。
无人技术的“罪”:伦理挑战与风险
“无人”并不等于高科技,“有人”也不等于科技含量低。任何无人技术的应用都有可能触及人类的利益,无论这种触及是正向还是负向。
笔者始终认为科技服务于人类是科技进步的最终目的,科技向善是科技进步的核心准则。无人技术进步为人类带来便利的点我们应该支持。但是,任何科技运用都有利有弊,只看利不看弊是无知,只看弊不看利是愚蠢。无人技术的利有很多,我们也接触的太多,这里就不再一一赘述,这里我们重点看无人技术的“罪”,以及其所带来的伦理挑战与风险。
众所周知,无人技术的核心在于可以按照算法自主决策与行动,但这一特性注定其自身所具有明显信息安全隐患。以无人驾驶汽车为例,如果无人驾驶汽车的系统后台被黑客入侵,或者自身出现运行bug,或算法失误都有可能导致交通事故,如果系统后台被心怀恶意的人操控,行驶的无人汽车就一个个行走的小型“炸弹”,危机人类生命财产安全。
再以无人机为例,无人机的失控可能会造成空中交通混乱,威胁人类生命安全。这些风险不仅考验着技术的成熟度,更对技术的安全监管提出了严峻挑战。
再就是对人类隐私发起挑战,以无人机、智能监控等无人技术为例,原来需要保密时会说“隔墙有耳”,因为科技不发达的时候,主要是监听,现在随着无人技术的发展,人们的一言一行都记录的清晰无比,个人隐私的保护变得更加艰难。无人设备可以不受限制地收集、传输个人信息,若不加以严格监管,将严重侵犯公民的隐私权,破坏社会信任基础。
再就是就业冲击。如果非要说一个无人技术的弊病,那一定是就业冲击,也许有人会说,科技进步的本质就是机器代替人类,但是如果所有行业都不需要人类,那么科技进步的意义又在哪里?无人技术的广泛应用,不可避免地会替代部分传统劳动岗位,导致就业结构变化和社会不平等不公平加剧。因此,我们需要对特定行业增加无人技术行业准入限制,因为这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更是伦理层面上的社会公平与正义问题。
最后就是责任归属模糊问题。其实在无人技术导致的意外事件中并不少,责任归属问题往往变得模糊不清。有罪当罚,可罚谁?是技术设计者、运营平台、制造商、使用者还是监管机构?这种责任归属的模糊性,使得意外事故处理变得错综复杂,也削弱了公众对无人技术的信任,更难以保证对受害者的公平。
无人技术的“罚”:伦理规范与法律责任
有罪就要有罚,加强无人技术的伦理规范与法律责任势在必行。面对无人技术的伦理挑战,国际社会应共同制定并遵循一套明确的、行之有效的伦理指导原则,如以人为本、尊重人权、保护隐私、确保安全、促进公平等。这些原则应成为无人技术研发、应用及监管的基石。
同时,针对无人技术的特殊性和复杂性,我们需要建立健全的一套完备的法律法规体系,明确各方责任,规范技术应用行为。同时,加强执法力度,对违法违规行为进行处罚,无人技术不应该成为法律的真空地带。
其次,我们需要建立科学、严谨的技术监管和评估机制,对无人技术的安全性、隐私保护能力等进行全面评估,确保技术应用的合法性和合理性。同时,鼓励技术创新与伦理审查相结合,推动无人技术的健康发展。
最后,无人技术的发展关乎每个人的切身利益,不能放任其不管不顾,任其“自由”发展,因此,我们应当鼓励公众广泛参与相关议题的讨论与决策。通过举办论坛、听证会等形式,广泛听取各方意见,形成共识,为无人技术的伦理规范提供坚实的民意基础。
无人技术为人类社会带来了便利与效率提升的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其潜在的伦理风险和社会影响。需要加强伦理指导、完善法律法规、强化技术监管以及促进公众参与等措施,平衡无人技术的利弊得失,推动其朝着更加人性、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本文仅代表资讯,不代表平台观点。
欢迎转发(请注明来源)。
文 | pierre
审核 | 橡树
排版 | 语
联系小编:
010-88431370, 17319454776
投稿信箱,欢迎来稿:
v89@CBCGDF.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