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微信小编的一百种死法,鬼知道我们经历了什么……

港小航 杭州港航 2019-05-19

头发稀疏、睡眼惺忪

时而兴奋、时而低落

每当微信声响起,焦虑症立马发作

每当选题被毙,心中一万头草泥马跑过

……



标题不新颖 die

内容不吸引 die

照片不应景 die

……



这是一条内外兼修的侧写

纪念历时两个多月

微信轮值周


“教官们”辣手摧花

“港小白”集体渡劫



接到任务噩梦连连

| 萧山处  王佳明 包响亮  华宇杰

|“轮值期间,一度心态崩溃。”


刚开始除了迷茫还是迷茫,本身就没有任何经验,而且作为一个宅男理科生,对文字的敏感度也着实较差。尤其是第一篇,准备了好几篇备用,有湘湖夜景,有江边散步等等,也花了大量的时间整理照片、编辑文字,然后经验的缺乏导致一切都是空白。因为没抓住重点,导致文章像一份旅游宣传片,而没有突出港航,看着自己辛苦准备的题材资料全部无用时,血气方刚的我们,心态爆炸了



| 船闸处 胡颖

|“最初,为了假装遗忘,我的群设置是消息免打扰。”


但是作为一个重度强迫症患者,怎么能忍受打开微信时出现带着数字的红圈呢?于是每天夜里不得不捧着手机拼了命爬楼,爬着爬着,会被群里的互怼逗乐,会思考如果是我,这篇稿子会怎么写,会为改稿子到8、9点的小编们感到辛苦,然后就这样慢慢开始了解轮值小编每天需要做些什么。



| 内河处 韩子雯

|“急急急,催催催是常态。”


轮值一周可以说是手机微信群时刻响个不停,从选题到编写微信体,最后的定稿排版审核回复船户留言,真的是像打仗一样



| 航管处 张昊 陈振 闫鹏飞 

|“每当临时任务来袭,便白日掩荆扉,虚室绝尘想。”


纵使临阵磨枪,也要磨出最锋利的枪,何况我们早有准备。提前一个多月,就成立了轮值四人组,进群学习,模拟写作;提前一周,根据学习情况,进行分工,并提前准备两篇选题。我们的目标是一三五至少一篇微信稿,虽然做足了准备,但还是遭遇了滑铁卢,真的是“望断天涯路”



选题想到光明绝顶

| 富阳处 钱子雯

|“来不及缓口气,就马上进入下次发什么的苦恼中,感觉自己的发际线不断后退。”


“这篇稿子有几个问题……”轮值周最害怕听到的就是这句话,这意味着紧随而来的又是好几稿的修改,但最安心的,却也是听到这句话,因为这就表明微信稿的修改有了大致方向。

这一周,心情好像过山车,在害怕开天窗、稿子改不好和终于发稿、阅读量不错之间不断徘徊。通过一周的“折磨”,总算从一个门外汉变成了略懂皮毛的青铜选手,也彻底明白了每篇微信背后,凝结的都是小编日以继夜的键盘敲打、思维的不断碰撞,以及满地的落发。



| 余杭处 方媛

|“痛并快乐着,没有光荣牺牲,全靠后媛团的速效救心丸。”


冠上小编的王冠,必承其重,压力也自是不可言说的:被赞创意,满心欢喜;被diss雷同,心里凉凉。痛是每天要绞尽脑汁的追寻热点和取吸睛的标题(这对于无趣的我是多么费劲的一件事啊),快乐是当看着点击量攀升成就感也蹭蹭蹭地往上蹿(被喜欢的感觉就是这么好)。



| 桐庐处 方明君

|“每一篇都代表港航形象,连做梦都在编稿子”


轮值那一周,吃饭、睡觉都想着微信。印象比较深的一次,是7月12日的晚上,睡前就在想第二天“高温下的验船师”用什么标题?什么由头?如何过渡?如何架构?思前想后,一直也没有头绪。入睡后,半夜突然特别清醒,于是立马起身,把一些刚刚想到的思路和创意,记在备忘录上。



内容改到感动自己

| 淳安处 金健 洪喜

|“自顾自地闷头写稿,只是感动了自己。”


←金健

台风“安比”打乱了周日赶回单位准备素材的计划,那种感觉,就好像暑假最后一天作业还没完成。由于选题资源有限、缺乏主动沟通,任自己绞尽脑汁写至深夜,也没能选好题、写出彩。周一稿子质量不达标,又缺少备稿,开了“天窗”。一个多月过去,回忆起“开天窗”时的尴尬、煎熬和窘迫,面颊还是会一阵火热;心里回荡起同事们的安慰、鼓励和支持,心底又不禁油然而生一股温暖



| 内河处 李雪映

|“并不如我们想的那般顺利。”


尽管有了充足的准备,当轮值周真正来临的时候:父亲节视频不够完美,素材不够加班补拍;“入职记”稿件反复修改,直到值周结束也没发出(不,直到现在,心疼“入职记”主人公一秒钟);新稿源不断加入,时间紧迫……



| 闸管处 胡颖

|“每晚都在想创意和改稿子中度过。”


我家胖女儿果断舍弃了对着电脑两眼放光的妈妈,转而投入了爸爸的怀抱。最后还是靠着一辆新买的玩具车才恢复邦交。所以我想说的是,微信制作真的很不容易,每一篇微信稿背后都凝结着供稿人和小编的智慧和心血。做轮值小编也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因为每一次编写都让你更系统、更全面地去了解整个港航的工作。



照片找到生无可恋

| 建德处  黄朦琦 郑枭剑 严语

|“照片的选取是难点。”


←郑枭剑

高温背景的展现,人物细节的体现与工作的切合度,都是需要留意的细节,于是我们兵分多路,以提高工作效率。



|临安处 余明源

|“找遍了全单位电脑,问遍了所有同事。”


印象比较深刻的是写建军节的时候,中层代选择的对象是临安处的盛建军同志。这篇文章开始写的也比较顺利,可是在最后审核的时候出现一个大问题,由于经验不足,文章插图在最后时刻才发上去,结果审核不过,只能临时找图片,最后还是军哥自己在邻居家找到一张合适的当兵照,过程比较紧张,但庆幸最后赶上了末班车,这事也算是给自己涨了个大教训。



题目改到脑洞大乱


| 钱江处 李项成

|“为了一个标题反复推敲,多次推倒重来。”


至今,我对周五的编辑仍记忆犹新。当天,需要通过微信进行演习直播。为了使得直播稿件准时出炉,从早上8点到中午13点,大家聚在一起不知疲倦,绞尽脑汁思考,一个字、一个标点地编辑和修改,反复讨论后,拟定了标题



| 内河处 韩子雯

|“还差画龙点睛的最后一笔。”


文章第一眼看到的就是题目,这好比一个人的颜值,回头率高的不一定是美女。只有抓住读者好奇的心理,善于卖关子,抖包袱,成为“标题党”,增加点击率才是王道。除此之外,前面的由头引入也很重要,有创意,贴热点,怎样通俗易通又能自圆其说,往往让人伤透脑筋


团队主教练老母亲般的寄语

hi



焦虑、无力、崩溃…

这些我们都经历过,并仍在继续…


一周,并不长。

总是从一片混乱开始,到依依不舍结束。


对于你们是历劫,对于我们是重启:

标题、内容、形式、照片、校对…

啰嗦到无与伦比


所幸,看到了成长,收获了体谅!

对你们的爱,无法言语,只能循环播放了:

有事没事,常回群看看!



此文谨献给

一线工作的微信小编们

小编不易

且行且珍惜


如果你也有同样遭遇

通通倒出来


墙!




稿源:杭州市港航管理局 全体轮值小编


点击一下关键词查看更多往期内容

▽▽▽

声音电影丨足够专业,才能从容应对

声音电影 | 踏实,让每一天都变得充实

声音电影 | 美,来自于成全

声音电影 | 一旦有了目标,就不怕风雨兼程

声音电影 | 责任心强了,困难就变弱了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