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无用技能」我想知道世上每一棵植物的名字

WingJyunGu 村里拾花 2023-04-04

- 本文长度为 3188 字 12 图,建议阅读 8 分钟 -

- 思考时间 XX 分钟 -

- 可先收藏阅读,能分享就最好不过了 -

总有朋友问我:这是什么植物?怎么认识的?

老实说,我纯粹靠感觉,但这种感觉并不是乱来的,可能是通过日积月累的观察,形成在脑海中的永久记忆吧。

我只相信1万小时定律

这一次就跟大家一起探讨,该如何去认识植物。

先从一个案例出发:



这是之前微博上一位朋友问我的。看到这张图,我心里已经有了答案,不过我先用目前大家普遍都会用的一系列识花app/小程序来测试一下。




通过上面这些图片,即使识别出来的答案五花八门,但基本上可以判断是决明一类的植物。

为了进一步识别出正确的答案,我尝试用我的方法:

1.靠感觉

答案是「双荚决明」



2.靠事实。(我的脑回路,请往下看)

2.1 从这幅图可以发现,在小叶间有1枚黑褐色的腺体,于是排除「翅荚决明」、「美丽决明」、「铁刀木」、「长穗决明」;

2.2 这个腺体并不是存在于叶柄之上的,于是排除「豆茶决明」、「毛荚决明」、「望江南」、「槐叶决明」;

2.3 小叶有4对,于是排除「大叶决明」、「密叶决明」;

2.4 有7个可育雄蕊,于是排除「粉叶决明」、「黄槐决明」;

2.5 前面说的这1枚腺体是位于最下方的一对小叶之间的,于是排除「光叶决明」、「决明」。

2.6 答案是「双荚决明」


以上只是以一枚腺体为起点,不断排出障碍,最后得到答案的过程。其实在识别植物的时候,可以以任何一个特征作为切入点,进行甄别筛选。

再次印证了那句话:知道的越多,不知道的也越多。

 
 鹅肠菜 

回到正题,我们到底要怎么去识别植物呢?

首先,我更愿意把学习识别植物说成是学习“植物博物学”,而非学习“植物学”。因为比起植物学,我这种连皮毛都不算,他们研究得可比我这个植物爱好者深入太多了,比如植物形态解剖、生长发育、生理生化、系统进化等等。“植物分类学”也并不妥当,因为植物分类现在已经发展到APG4系统,研究对象奔着基因、理化物质去了……

而植物博物学,则是一门“不合时宜”的,“没有任何用处”的学问。身边许多朋友问我,懂这个有什么用?我常常都是笑着说:嗯,至少我知道我不会蠢到乱吃植物然后把自己给毒死……

确实,对于很多人来说,认识点花花草草有啥实际意义吗?真的没有。


但对我而言,我觉得植物博物学的现实价值在于:这是一门教人如何观察、以及描述身边万物的学问

 

 小叶冷水花 


人的悲哀就在于只关心自己。大部分人知道几种野生花卉?几种野生鸟类?见了开黄花的就叫菊花,所有的雀类都叫成麻雀,这就是我们的生存现状。我们对自己特别有良心,特别对得起自己,但是对自然的花草树木、鸟兽虫鱼,特别冷漠与残忍!一句话,人的定义应该是“不是好人”。

 

我想说,并不是所有的学习都必须有直接的意义。喜欢了自然会去了解,意义讲多了反而会失去乐趣

无用的技艺才是生活的质量。抛却一天的"正事",在傍晚或者清晨,总会看一些无用的技能之类的书籍、文字,饲弄几个多肉植物。太追求有用,甚于近似功利是我所不喜欢的生活方式,由此也许可以衍生出关于幸福的讨论吧?

山中无甲子,寒尽不知年。也很好,文明的最大表现应该是允许你我以最舒服的姿势活着吧。

保留纯粹的一点好奇,一点喜爱,无关专业,无关生计。


 巴西鸢尾 


其次,我更觉得,认识植物就像认识朋友,每次去野外,拍到不认识的植物时,甚至会心跳加速。一出门,与植物彼此认识,就算一个人也不会孤单,莫名有一种依靠感。他们的世界有时比我们还要精彩。

不管是认识植物还是养花,我都把它们当成朋友,一个认识了就可以时不时回忆的,有时间还可以再见的朋友。不像人世间,大多数“朋友”,一旦再见就不会再见。

诶,隐约有种我知万物喜悲,料万物见我应如是的感觉,站在风中,雨中,树下,花间,便渐渐物我合一,生出一种慈悲感来。

而在这个认识植物的过程中,也能够让我对自然的感情生成和生命意识的生成有一种新的感悟。大千世界,演化万代,物种丰富,自然是那么的奇妙美丽!有博物精神的人多少都是有自然情怀的吧。


 龙葵 


我真的,想知道这世上每一棵植物的名字。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因此,要提升自己的植物认知水平,我们要学会观察、描述

通过学习如何观察、描述,我们可以了解到各种各样的概念的区别。

结合观察,我们可以发现「双荚决明」和「槐叶决明」叶子的差异;可以发现「双荚决明」和「光叶决明」腺体的差异;可以发现「双荚决明」和「黄槐决明」雄蕊的差异……

 

那么如何学习描述植物呢?我们需要学习植物形态学的相关名词,类似下面的这些:


大致看看即可,然后我们就可以知道观察植物时应当着重看什么了:

叶子是对生还是互生

叶子是单叶还是复叶

花瓣有几瓣?是什么形状

雌雄蕊分别有几个?

花朵是单花?还是一群花聚集在一起组成花序

花生长在枝顶还是叶腋

果实是还是荚果

……

我相信这样“有条理”地观察植物,也是一件颇有乐趣的事。




比如绣球,它的花朵的颜色会随时间推移而改变,当我知道这其中是由一种属于花青素类的花色素苷在作祟时,我兴奋了好久。

普:绣球花初开时白色,后为黄绿色,渐转蓝色或粉红色,最后变为蓝色或红色。为什么会这样呢?其实绣球的花色是由一种属于花青素类的花色素苷引起的,这种色素苷与铝离子结合后会生成蓝色色素。所以,当绣球种植在酸性土壤条件下时,土壤中的铝离子容易游离出来并被绣球花所吸收,进而开出蓝色花。而碱性条件下,土壤中的铝离子处于结合态不能被绣球花吸收,因而开出红色花。这就是绣球花“酸蓝碱红”的原因。

又比如,当发现大戟科、夹竹桃科等的植物,被掰断枝叶后会有白色的乳汁流出时,我也兴奋了半天。

科普:植物的乳汁就是植物保护自己,防止敌人侵害的化学武器,很多含有毒素。植物看上去是静止的、没有知觉的,只能任凭它的敌人侵害和蚕食,丝毫没有抵抗能力。其实不然,植物在进化长河中筑起了一道道令人叹服的防御系统。因此,尽管面临着昆虫、脊椎动物和人类的巨大破坏力,而地球上的植物仍然生机勃勃。植物乳汁使自己变得不适合食用,是植物逃避被动物吃掉的一个绝招。不过也不是所有流白色乳汁的植物都有毒,只要好好地认识它们,自然就可以趋吉避凶了。


左图为「虞美人」,右图为「罂粟」


认识植物时,还应当顺便再查查这棵植物所属的科和属里面到底有哪些植物,比如「罂粟」——「罂粟属」——「虞美人」。这样,就怪不得罂粟和虞美人长这么像,果然是同属亲戚。


懂点科属分类,是提高自己植物认知水平的必经之路。但科属特征不用刻意去背的,死背也背不下来,还枯燥。这可能也是植物博物学的特点吧——这是一门非得结合实际观察不可的学问。在认识的植物到达一定数量之后,科属观念就会自然的建立起来。

至于教材、参考书,需要吗?可以不需要的,他们就在房子外面活生生地长着呢。

当然,相关的植物图鉴还是非常有用的,有需要可以在本公众号主页菜单栏,按需领取。

 

“我能知道你的名字吗?”

这就像是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了解植物的名字是故事的开始,毕竟这只是第一步嘛。

活了这么多年,至今还会说:啊,海棠开了,可以把棉衣晒收起来了哟,腊梅的香气呀,过了这几日就要暖了。“咦,合欢的季节了,要梅雨了。

……


最后,一叶而知秋,可以算它的意义吗?

讲完。




 往期推荐 

🔗「蕨类」你养不起的蕨类!
🔗「银杏」虽然到处都是,但你知道它快死绝了吗?
🔗「干货贴」看完秒懂真正的“薰衣草”!!
🔗「干货贴」一张图秒懂“月季、玫瑰、蔷薇”!!
🔗「干货贴」一张图秒懂“梅杏桃李樱梨棠”!!
🔗「行道树」“呢棵乜叉树?”“我点知。”——第二弹
🔗「行道树」“呢棵乜叉树?”“我点知。”

🔗「番薯」可能它比你有用。

🔗「夹竹桃」非竹非桃的“蛇蝎美人”。

🔗「芒果」对不起,我是杧果。

🔗「紫薇」我不是紫薇,我是紫薇。

🔗「朱顶红」植物界中的朱罗?

🔗「羊蹄甲」你以为羊蹄甲属下的这三种树真的叫这个名称?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