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解读】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018年初与2017年跨年重污染过程对比分析
导 读
2018年1月12日起,受系统性偏南风和不利气象条件影响,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出现一次大气重污染过程,多城市出现中-重度污染。针对此次污染过程,国家大气污染防治攻关联合中心邀请攻关联合中心徐祥德副主任、柴发合副主任对此次污染过程进行分析解读。
1
总体情况
(一)2018年初污染过程概述
2018年1月12日起,京津冀及周边地区遭遇了2018年第一次区域性大气重污染过程。此次污染过程前期主要集中在京津冀中南部和山西南部地区,中后期逐渐集中在河北南部、河南北部和山东西部地区。截止19日0时,区域内达到严重污染的城市共20个,PM2.5日均浓度最高值出现在安阳,1月15日达到368微克/立方米;区域内PM2.5小时浓度最高值出现在晋城,1月12日12时达到594微克/立方米;北京市PM2.5小时浓度峰值为206微克/立方米(1月13日19时)。
(图2 京津冀及周边地区1月12-15日边界层高度统计)
(二)气象条件分析
2018年初重污染过程的气象特点是区域大范围长时间静稳,中南部地区风速小,边界层高度低,连续多日出现逆温,大气扩散条件持续不利,和2016年12月30日-2017年1月7日的跨年重污染过程气象条件相似。此次过程前期,太行山沿线和山西南部地区出现明显污染辐合带,污染物逐渐在这些地区积累;相对湿度持续超过60%,有利于PM2.5吸湿增长。中后期区域北部受多股弱冷空气影响,污染形势逐渐缓解;但河北南部、河南北部和山东西部地区长时间维持大气静稳,扩散条件极为不利,污染形势持续较重。
(图3 1月15日、17日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26”城市相对湿度)
(三)与去年类似污染过程对比
在相似长时间持续静稳的不利气象条件下,2018年初重污染过程较2016年-2017年跨年污染过程的严重污染范围减小、污染程度显著减轻。在2016-2017年跨年污染过程中,区域内达到严重污染的城市共29个,PM2.5日均浓度最高值出现在2017年1月4日的运城,达到596微克/立方米;区域内PM2.5小时浓度最高值出现在2016年12月31日17时的邢台,达到710微克/立方米;北京市PM2.5小时浓度峰值为526微克/立方米(2017年1月1日15时)。无论是严重污染城市数还是PM2.5浓度峰值,本次污染过程都显著降低。
2
成因分析
在2018年初污染过程的长时间不利气象条件下,北京市PM2.5中的有机物和硫酸盐浓度大幅下降,硫酸盐未出现爆发式增长特征,这与2016-2017年的跨年污染过程显著不同,说明北京及周边地区“气代煤、电代煤”工作取得重大成效。保定市PM2.5污染状况整体改善,但采暖燃煤和生物质燃烧仍是PM2.5污染的主要来源。德州市PM2.5中的硫酸盐占比明显下降,表明燃煤排放治理效果显著。
同时,与2016-2017年的跨年污染过程相比,2018年初重污染过程中北京、石家庄、保定、济南和郑州的S/N值和C/N值基本都呈现下降,进一步说明北京、石家庄、保定、济南和郑州的民用散煤、“散乱污”企业和燃煤锅炉治理工作取得明显成效,特别是北京的改善幅度最大。但石家庄、保定、济南和郑州的S/N值明显高于北京,表明燃煤排放仍然是上述城市主要的大气污染源。
(图5 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典型城市污染过程的S/N和C/N值)
3
应对情况
(图6 1月12-18日“2+26”城市预警情况)
2018年1月12日以来,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共66个城市启动了重污染天气预警响应。石家庄、衡水、邢台、邯郸、晋城、郑州、安阳、焦作、濮阳、临汾、运城等11个城市启动或升级到了红色预警;北京、天津等50个城市(含省管县)启动或升级到了橙色预警;潍坊、枣庄等5个城市启动或升级到了黄色预警。1月12-17日,环境保护部派出28个督查组和102个巡查组现场检查“2+26”城市共9207个重污染天气应急预警响应具体点位,发现86家企业(单位)存在涉气环境问题,占比不到1%。
空气质量模拟研究表明,通过全面落实采暖季错峰生产和应急响应措施,北京、石家庄、郑州和德州等城市PM2.5浓度降低了15%-25%左右。
4
专家简介
往期精彩回顾
【专家解读】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现2018年首次区域性重污染过程,专家认为燃煤排放仍是区域中南部污染主要来源
【专家解读】区域应急联动,打好"2+26"城市蓝天保卫战2018年第一役!
【专家解读】“2+26”城市重型货车的排放情况,听听专家怎么说!
【专家解读】12月27-30日,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的污染有多重?
【专家解读】冬至时节,“2+26”城市应对重污染的脚步不停歇
【图说环保】快来看,2017年10-12月"2+26"城市PM2.5平均浓度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