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30℃,电动车在雪原奔驰,谁在为了冬奥不惧极寒?

科技报国的 北京理工大学 2021-01-25

北京理工大学

公众号ID:BIT_1940

关注


2019,我们向北京冬奥又迈进一步

为了让这场冰雪体育盛宴精彩绽放

各项筹备准备工作已经全面启动

在为了冬奥爱国奋斗的工作者中

怎能少了北理工人的身影


 快来关注

这个北理工牵头的试验团队

竟然把电动汽车开入-30℃的极寒天气

驰骋塞外雪原,中国新能源汽车给力!



北理工孙逢春院士牵头在内蒙古牙克石试验场开展新能源整车极寒环境试验


日前,在北京市科委副主任张光连带队并全程参与下,由北京理工大学孙逢春院士牵头,组织面向冬奥会新能源汽车项目团队,在内蒙古海拉尔牙克石测试基地,对新能源整车技术进行极寒环境实地验证,本次测试主要包括12米电动大客车、7米电动中型客车和电动小客车极寒环境下的整车性能测试。



面向冬奥

大协作、大攻关


面向2022年冬奥会新能源汽车应用,为解决电动汽车在极寒环境充电困难、无法启动等问题,在北京市科委的支持下,由北京理工大学孙逢春院士牵头,整合中信国安盟固利动力科技有限公司、北京理工华创电动车技术有限公司、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湖南华强电气股份有限公司等优势研发资源,与北理工兼职教授、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王朝阳教授合作,开展全气候电池技术研发及整车集成开发。


孙逢春院士(左三)与王朝阳教授(左二)在极寒环境试验现场



       经过2年持续技术攻关,项目团队在完成全气候电池技术原理验证基础上,集成全气候电池系统、智能整车控制器、动力电池一键加热控制系统、无动力中断两挡电驱动总成、低温增焓空调、航空气溶胶车体保温材料等多项创新性产品,解决了极寒条件下纯电动汽车无法充放电、整车无法启动、空调能耗高等技术难题,整车能耗较现有同类车型在运行工况下降低20%;电池系统能量密度超过155Wh/kg,可在-40℃至60℃超宽环境温度下正常运行


挑战极寒

做世界一流的新能源车!


北理工与理工华创联合研制的

整车加热控制系统(环境温度达到-30℃)


    在此次赴内蒙古的极寒实验中,被测车辆必须在-30℃以下的环境中,整车静置40小时以上,动力电池系统最低温度达到-22℃。然后,整车再进行冷启动、全气候动力电池低温加热、空调制热、除霜及冰雪条件下的整车20%爬坡、加速、制动、能耗等系列试验。


在此次极寒环境现场试验中,通过数据显示,安装了全气候新技术系统的福田12米电动大客车、宇通7米中型客车、北汽新能源电动小客车三类车型,可实现6分钟快速自加热启动,温升速度超过5℃/min,低温启动环节电池加热能耗不高于5%,车辆行驶过程无需再给电池加热。在福田客车低温增焓空调制热试验中,实现30分钟内整车车厢温度从-30℃提升到19℃,而目前常规车用热泵空调-15℃就无法启动。经过实地测试,此次全气候电池及3类新能源整车经受住了极寒环境,各项测试工作顺利完成。


北理工与福田汽车联合研制的12米电动大客车

北理工与北汽新能源联合研制的纯电动乘用车

北理工与宇通客车联合研制的纯电动中型客车


       试验结束后,孙逢春院士组织召开了全气候电池极寒环境试验工作研讨会。整车及零部件代表企业分别介绍了核心技术开发情况,总结分析了试验成果及下一步重点工作计划。



全气候电池极寒环境试验工作研讨会

工作研讨会上,孙逢春院士表示,全气候电池新能源汽车可优先在北京延庆地区进行小批量应用,项目组下一步将加快与冬奥组委对接,进一步了解用车需求。张光连副主任对孙逢春院士团队的产学研协同创新模式给予了高度认可,提出市科委将持续支持高校与企业科技创新,推进全气候电池产业化并实现在京落地。同时,也将加快与北京冬奥组委、北京市交通委的对接,支撑科技冬奥工作。下一步,项目团队将进一步提升动力电池及整车性能,包括提升电池加热速率(提升至10℃/min以上),提升全气候电池系统能量密度(不低于175Wh/kg),充分利用全气候电池特性提升电池寿命,采用轻量化技术、优化动力总成系统,进一步降低整车能耗。


始终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瞄准世界科技前沿的北京理工大学,多年来持续深耕中国新能源汽车领域,做出一批代表性贡献,“汽车报国”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几代爱国奋斗的北理工“汽车人”驾驶着这辆“中国电动车”冲向世界前列,建功立业新时代。


让我们一起走过这条时间轴线,看看北理工的新能源汽车是如何驰骋向未来的吧~


1994

1994年,北京理工大学组建了电动车辆技术开发中心,研发出我国第一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远望号”纯电动公交车。


2008.8

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北理工团队主持实施国际奥运史上首次奥运中心区零排放公交工程,兑现了中国政府承诺,实现了奥运期间昼夜 “零故障”可靠运行的国家最高目标。在国内外产生重大反响并受到国家表彰。以北理工为首的奥运项目团队受到党中央国务院和科技部表彰。


2008.9

2008年,国家发改委批准北京理工大学建设电动车辆国家工程实验室。


2014

2014年,北京理工大学获批组建了国家级电动车辆协同创新中心。


2016

2016年,北理工获批建设了国家新能源汽车监测与管理平台,标志着我校电动汽车领域迈入高速发展行列,对北京市乃至全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和技术进步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成为了我国电动汽车发展与应用的重要引擎。


2017.7

2017年7月18日,由北京理工大学、新能源汽车国家监测与管理中心等单位发起的国家级新能源汽车大数据联盟(以下简称“大数据联盟”)在北京隆重成立。


2017.8

2017年8月31日,“面向冬奥环境的新能源汽车与低温电池技术成果发布会”在京召开。

北京理工大学充分发挥自身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研究优势,组织力量进行技术攻关,彻底解决了电动汽车在冬季续驶里程急剧下降、无法启动、衰减、安全隐患等诸多难题,对电动汽车的发展具有里程碑的意义。结合在纯电动客车其他方面的创新技术成果,北理工将开展产学研协同创新,为2022年北京冬奥会做出贡献,使其成为展示我国新能源汽车最新成就的重要窗口,为我国体育事业和奥运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2017.11

2017年11月27日,机械与车辆学院孙逢春教授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孙逢春教授长期从事车辆工程领域车辆电动化技术研究工作。开创了我国“电动车辆、充/换电站、远程实时监控”电动商用车辆系统工程技术体系;创建电动车辆国家工程实验室、新能源汽车运行国家监管平台;在电动车辆系统动力学、节能与再生制动控制、自动机械变速传动控制、电池系统与能量管理、电池箱自动快速更换以及电动车辆运行安全监控等方面进行了开拓性研究开发,取得了系列成果。


2018.7

2018年7月31日,新能源汽车国家监测与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溯源综合管理平台(以下简称“国家溯源管理平台”)启动仪式于北京理工大学电动车辆国家工程实验室成功举行。

国家溯源管理平台委托北京理工大学电动车辆国家工程实验室而建立,该平台将动力蓄电池生产、销售、使用、报废、回收、利用等全过程进行信息采集,同时对各环节主体履行回收利用责任情况实施监测,于2018年8月1日正式开始运行。

国家溯源管理平台启动标志着新能源汽车国家监测与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溯源综合管理平台正式启动运行,动力蓄电池溯源管理进入新的发展阶段,这也是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不畏极寒,驰骋雪原

面向冬奥,矢志报国

冰雪中北理工精神灿烂绽放

爱国奋斗的北理工人

建功立业新时代,

书写时代新华章!

出品:党委宣传部

供稿:电动车辆国家工程实验室

摄影:电动车辆国家工程实验室,部分照片来源校园网

编辑:王玮璐  戴晓亚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