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变迁,时光不老
50年前,他们庄重许下爱的誓言
50年来,他们并肩奋斗相濡以沫
书写了北理工人独特的
美满幸福人生
2021年12月30日
在2021年的年末
官微君为您送上一份
北理工最醇厚的甜
让我们一起聆听
这十一对金婚伉俪
跨越半个世纪的爱情故事
见证在北理工相知相守
携手奋斗、建功立业的金色人生
丈夫:董兆钧 77岁(原单位:党委办公室/行政办公室)
妻子:梁瑞梅 76岁(原单位:出版社)
金色故事
“我们是自由恋爱,当时就觉得这个人挺诚恳的,没有别的考虑。”谈起当初两人的相知相恋,梁瑞梅回忆道。1964年,董兆钧和梁瑞梅进入北京理工大学,并分配在同一个团支部,董兆钧担任团支部书记,梁瑞梅担任宣传委员。
“我们结婚的时候,什么都没有。床是用单人床拼凑的,一张制图桌蒙上块塑料布就算是餐桌。”董兆钧回忆道。1971年,两人结婚。董兆钧骑着自行车把梁瑞梅带到北理工集体宿舍,就算是结婚了。“我跟他生活了一辈子,感觉很踏实,虽然他从来不对我说甜言蜜语,但他做的全是实实在在的事。无论在工作上还是生活上,他都十分专注,跟他相处时间越长越爱他。这么多年我们家基本没矛盾,非常和睦。”谈及自己的老伴,梁瑞梅一脸幸福。
董兆钧和梁瑞梅毕业后都在学校工作,“作为老师,看着学生成长,看着他们做出业绩,我非常高兴,学生是我最大的骄傲。”董兆钧幸福地说道。
“平平淡淡才是真。两个人相爱、共同奋斗,美好一定会接踵而至。”共同走过50年,对于婚姻和爱情,梁瑞梅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金色寄语
“ 我们第一次搬家的时候,一个三轮车就把所有东西装走了。而上一次搬家,两个卡车也没把东西拉完。国家强大了,我们的生活条件也变好了。希望现在的年轻人热爱祖国,多为国家做贡献。
”丈夫:赵郑通 82岁(原单位:化学与化工学院)
妻子:魏桂香82岁(原单位:化学与化工学院)
金色故事
1959年的9月1日,是北京工业学院(今北京理工大学)开学的日子,也是赵郑通和魏桂香第一次见面的日子。“我们都是班干部,但那会没谈恋爱。读书的机会来之不易,我们都有一个思想那就是‘先立业后成家’。”赵郑通回忆道。
毕业后,两人才再次熟络起来。当时两人都住在学校分配的宿舍,性格内向的赵郑通在朋友的鼓励下,给魏桂香写了一封信,表达自己的心意。“周末没事的时候,我们俩就会一起做手工。他会打毛衣、做衣服,心灵手巧,是个非常内秀的人”。回忆恋爱之初,魏桂香仍记忆犹新。1971年9月29日,两人登记结婚。刚毕业时,魏桂香接触的学生和她年龄相仿,所以就把学生当作她的兄弟姐妹,后来,自己做了母亲,就把学生当作自己的孩子看待。“我带的学生大约有1200多人,我以我的学生为骄傲,感觉和年轻人在一起,自己也年轻了。”在魏桂香看来最大的幸福就是和学生在一起。
“虽然生活条件艰苦,但是我们一直相濡以沫,共同奋斗,所以从没觉得日子难过。”50年来,伴随着国家的发展变化,赵郑通和魏桂香的生活也越来越好了。从工厂到农村,再回到学校,经过了风风雨雨,如今回忆起来,魏桂香和赵郑通却从不觉得苦。
金色寄语
“ 金婚恰逢党的100岁生日,我们感觉非常荣幸。现在国家好、人民好、社会好,我想我们的生活也会越来越好。
”丈夫:刘振兴 87岁(原单位:管理与经济学院)
妻子:唐荣秀 79岁(原单位:校医院)
金色故事
“他勤快善良,对人很好,彬彬有礼,很可靠。”唐荣秀第一次见到刘振兴,就觉得这是一个可以托付终身的人,后来经过几次接触,就更加坚定了自己的想法。结婚后,两人由于工作原因分居两地,唐荣秀在老家工作,刘振兴在北京工作,每年相聚一次,这样的日子一过就是六年。
“一家人就是要这样,互相包容。”平常家里的事,大多由唐荣秀承担,她任劳任怨,从不抱怨。在生活中,两人也有观点不一致的时候,但刘振兴和唐荣秀都会做出努力,互让一步。“儿孙们健康成长,是我们心里最大的期盼。”谈及现在的生活,俩人表示很幸福。
金色寄语
“ 希望大家平平安安,疫情快些过去,我们的国家越来越好。
”丈夫:韩广荣 81岁(原单位:继续教育学院/远程教育学院)
妻子:吕玉琴 76岁
金色故事
“他这一辈子最大的特点就是脾气好,从来不和我发脾气,不跟我吵架。结婚的时候我们就约定,这一辈子不许吵吵闹闹的过。” 吕玉琴回忆道。“她生活比较勤俭,很少穿金戴银。可她对家人、对孩子、对朋友却特别好,非常慷慨。”谈及自己的老伴,韩广荣感慨道。
作为实验室主任,韩广荣事事走在前面,总是奔波在工作路上。虽然家在校外,可他总是第一个到实验室开门,最后一个锁门。2017年,韩广荣生病住院100多天。为了让韩广荣早日康复,重新站起来,吕玉琴费尽心力、精心照顾,每天在家做好三餐送到医院,风雨无阻。在吕玉琴的陪伴下,韩广荣慢慢康复起来。韩广荣动容地说:“我非常感动,有很多心里话要说,一两句也说不完。虽然她身体也不太好,但还是尽力照顾家庭,我希望我们能携手前进,相互照顾,走得更远”。
金色寄语
“ 希望在党的领导下,老百姓的生活越过越好,祖国越来越强大。
”丈夫:刘龙 75岁(原单位:保卫部)
妻子:李淑华 76岁
金色故事
“那时的爱情很简单”,刘龙和李淑华是经人介绍认识的,第一次见面两人就互有好感,觉得对方踏实、能干。后来经过相处,两人逐渐建立了感情,在刘龙退伍后结婚。当时由于家庭条件不好,婚礼办得并不隆重,两家人坐在一起吃吃饭,热闹热闹,这样就算把婚结了。
50年里,刘龙、李淑华的日子虽然平淡,却情比金坚。起初,两人异地生活,在一起的时间很少。刘龙在北京理工大学工作,而李淑华则每天都在地里干农活、带孩子。直到刘龙退休以后,两人才在北京相聚,一起过上了幸福的晚年生活。“那时大家的想法都很单纯,想得就是干好活、养好孩子,生活比较平淡”。但柴米油盐并没有消磨掉二人的感情,反而让他们的感情更加坚不可摧。
金色寄语
“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希望新一代青年用实际行动践行“强国有我,请党放心”的铮铮誓言!
”丈夫:刘树堂 76岁(原单位:机械与车辆学院)
妻子:黎淑敏 75岁
金色故事
刘树堂对黎淑敏的第一印象是朴素、实诚,黎淑敏对刘树堂的第一印象是老实、真诚。当时刘树堂正在南京空军当兵,见过一面后,他又回到了部队,俩人鸿雁传书确立了恋爱关系。虽然相隔千里,他们靠着文字分享着日常点滴。1971年2月,刘树堂退伍,俩人结婚。
“一天到晚忙得顾不上想别的,就是一门心思想把日子过好,现在回忆起来觉得时间过得太快了。”黎淑敏感慨道。刚结婚时,刘树堂和黎淑敏分居两地,刘树堂在北京工作,黎淑敏在农村老家照顾家庭,家里盖房子都是黎淑敏一个人照看,很辛苦,有时候忙得都顾不上给孩子做饭。谈到50年的婚姻生活,刘树堂动情地说:“特别感谢淑敏,她为家庭付出了很多”。提及多年来相处的秘诀,他们说夫妻之间需要互相理解,互相包容,这样才能携手并进。
金色寄语
“ 我们深感幸运,赶上了好时代,有党和国家贴心的养老政策,我们衣食无忧,日子过得很幸福,也祝愿每一个家庭都能收获自己的幸福。
”丈夫:罗永志 82岁(原单位:中央财经大学)
妻子:李曼绮 76岁(原单位:资产经营有限公司)
金色故事
“他是东北人,性格非常直爽而且看上去挺拔、帅气、稳重,给人可以信赖、可以托付终身的感觉。”谈起两人第一次约会,李曼绮幸福地说道。罗永志和李曼绮是经朋友介绍认识的,两人第一次约会选在了北海公园,一边散步一边聊天,渐渐就熟络起来。
“我比较喜欢将有意义的事情都记录下来,我把我们的婚纱照做成了一本影集,直到现在也时常翻看。”罗永志指着两人的结婚影集说道。两人在哈尔滨举办的婚礼,摆了五六桌宴席,还很时髦地拍了婚纱照。
结婚后,罗永志去俄罗斯进修了一年多,之后也因工作原因经常出国,这期间都是李曼绮一个人照顾两个孩子。那时两个孩子刚上小学,照顾起来特别辛苦。虽然刚开始李曼绮心中有怨言,但为了守护家庭,她还是坚持了下来。现在孩子们都已成家立业。罗永志自豪的说:“特别感谢老伴儿的付出,我的两个孩子都挺优秀”。
金色寄语
“ 希望青年人能够拥有长远的目光,脚踏实地,不懈奋斗,为中国梦的实现贡献自己的力量!
”丈夫:陈俊南 86岁(原单位:化学与化工学院)
妻子:孟淑华 86岁
金色故事
陈俊南和孟淑华是经朋友介绍认识的,第一次见面两人约在中山公园,了解之后陈俊南觉得孟淑华很实在,是个能吃苦的人,就选择在一起了。结婚时也很简单,两人在街道做了个登记,没有举办仪式。
50年的婚姻时光里,两人相濡以沫。孟淑华曾做过几次手术,都是陈俊南跑前跑后地照顾,对此孟淑华很感动,也很感谢老伴。谈到生病的事情,陈俊南却只有心疼,“她很能吃苦的,当时做完肺切除手术,她在医院待了两天就出来了”。两人一辈子也没红过脸,陈俊南乐呵呵地说:“我们平时也会有意见分歧,但是都会理性地进行分析”。孟淑华也应和道:“我们这么多年一直都是互相谦让,彼此包容,这算是我们经营婚姻的秘诀”。对于今后的生活,两位老人都希望对方保重身体,这样他们就可以继续向钻石婚迈进。
金色寄语
“ 希望年轻人遇到困难的时候,不要泄气,要勇敢前行,在各自领域发光发热!
”丈夫:米赵瑞 84岁 (原单位:资产经营有限公司)
妻子:王宝英 80岁
金色故事
“他家在甘肃,我家在北京,隔着‘十万八千里’,如果不是别人介绍,我俩是不会认识的。”说起两人的第一次见面,王宝英依然记忆犹新。米赵瑞则很激动地说:“我们两个的结合是城乡结合,是工人、农民的子弟结合。她生活在首都北京,而我生活在大山里,两个地方相聚很远,从我家骑马到北京,一次就要走上48天”!起初,王宝英对这段感情并不抱希望,觉得米赵瑞是干部,自己文化程度低,两人有差距,可后来有件事打动了她,“我们去北海公园的路上,遇见在地上坐着行乞的老人,他上去把人扶起来并把身上仅有的钱都给了老人。他的行为让我觉得他是个善良、尊重别人的人,坚定了和他在一起的决心。”
“有一次遇上下大雨,她带着孩子往家赶,不小心娘俩都摔了。”提及最难忘的事,米赵瑞打开了话匣子。1976年唐山大地震后,米赵瑞参加到了抗震救灾工作中。王宝英一个人一边带着七八个月大的孩子,一边坚持工作,可她从没抱怨过。一起走过50年的风风雨雨,他们相互理解,彼此付出。
金色寄语
“ 希望青年人珍惜学习机会,生逢盛世,更应不负盛世,担当起民族复兴的大任!
”丈夫:吴观乐 81岁
妻子:任秀珍 77岁(原单位:信息与电子学院)
金色故事
任秀珍和吴观乐第一次见面是在任秀珍的宿舍,朋友介绍两人认识。认识一周后任秀珍给吴观乐写了一封信,告诉他自己有青光眼,怕自己拖累他,请他好好考虑。可吴观乐却表示:“人心好就行,眼睛不好没关系,将来我们可以相互照顾。”相识半年后,两人决定结婚。两家人坐在一起,不到10个人吃顿饭,就算结婚了。
任秀珍说结婚50年最让她感动的是吴观乐的“傻”。“我们俩人都已经到了谈婚论嫁的时候,我让他帮我买火车票,一张是19块9,我给他20块钱,他买完还要把剩下的一毛钱还给我。他的行为让我觉得这个人很有教养,值得依靠。”说起这段往事,任秀珍满脸笑意。吴观乐对这件事也记忆犹新:“我当时是真心实意想给她买票,但她非要把车票钱给我,说‘没结婚不能拿你的钱’,于是给了我20块钱,那我也不能多拿她的钱,所以就把剩下的一毛钱又还给了她”。“我们是在打打闹闹中开心地度过了这50载的风风雨雨。”50年的婚姻生活充满了欢声笑语,类似这样的趣事数不胜数。
金色寄语
“ 作为一名老党员,在建党百年之际,祝愿伟大的中国共产党永葆青春!
”丈夫:王庆余 77岁
妻子:潘淑清 77岁(原单位:机械与车辆学院)
金色故事
“咱俩相处吧。”王庆余腼腆的向同班同学潘淑清提出了恋爱请求,潘淑清同意了。潘淑清很欣赏王庆余工作能力强、有魄力、为人厚道的优秀品质,而提到潘淑清的优点时,王庆余像被打开了话匣子一般,收不住。“那时候我们家里都没有钱读书,要靠助学金生活,在班里的女生当中,她属于学习勤奋刻苦、生活上踏实朴素的类型,并且她对同学们非常热情”。
一路走来,两人携手相伴。潘淑清说王庆余做过许多让她感动的事,“这么多年,他除了工作就是照顾家。我身体不好的时候,他一直在医院陪着我,谁照顾我他都不放心”。王庆余最感动的是潘淑清勤俭持家,一直默默支持他的工作。大学毕业后,王庆余事业发展很快,忙起来都顾不上回家,但潘淑清非常理解他、支持他,包揽了家里大大小小的事情。王庆余的衣服晒褪色了,潘淑清就把衣服拆了翻新,让他出门工作穿得体体面面。退休之后,王庆余为了弥补多年来对老伴的亏欠,主动承担了很多家务。王庆余深情地对潘淑清说:“我们相亲相爱,手牵手。今年是金婚,未来我们就向着钻石婚前进”。
金色寄语
“ 希望青年们珍惜现在优越的学习条件,不负韶华,不负时代,争做国家栋梁!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五十载光阴流淌
在北理校园中,他们
相知相爱,情比金坚
并肩奋斗,建功立业
让我们共同祝愿金婚夫妇们
快乐常驻,健康常伴
携手相依,恩爱永远!
出品:党委宣传部
来源:离退休工作处
封面设计:刘思含
编辑:崔雨涵、王媛、李杰
审核:蔺伟、刘晓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