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八一|军旗烈烈,有我一抹北理红!

爱国奋斗的 北京理工大学 2022-10-23

人民军队的根脉

深扎在人民的深厚大地

人民战争的伟力

来源于人民的伟大力量

7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领航强军向复兴——新时代国防和军队建设成就展”时强调,要贯彻新时代党的强军思想,贯彻新时代军事战略方针,再接再厉,锐意进取,埋头苦干,奋力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不断开创强军事业新局面,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战略支撑。

7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四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军战略,推动军事人员能力素质、结构布局、开发管理全面转型升级,锻造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专业化新型军事人才,对实现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把我军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今天是2022年8月1日

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5周年纪念日

从星星之火到燎原胜势

从筚路蓝缕到强军兴军

英雄的人民军队

在中国特色强军之路上

续写了新的时代篇章

焕发出新的时代风采


今天,北京理工大学全体师生

向英雄的人民军队致敬!

北京理工大学

中国共产党创办的

第一所理工科大学

新中国第一所国防工业院校


80余年来

北京理工大学

始终听党话、跟党走

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

走出了

一条中国共产党创办和领导中国特色高等教育的“红色育人路”

一条立足国防传统优势、服务国家战略的“强军报国路”

一条开放包容、融合协同的“创新发展路”


建校80多年以来

学校培养出了60余位将军

他们胸怀淬炼成钢的抱负

怀着忠诚报国的决心

在人民最需要的地方

奉献青春


自建校以来

一代代北理工人

矢志强国,坚韧无我

在强军报国路上

贡献自己的力量

1951年1月27日,华北大学工学院(北京理工大学前身)参加军干校学生合影

上世纪五十年代,北京工业学院(北京理工大学前身)成立特种民兵师

1958年8月1日,在建军30周年之际,国防部举办“八一献礼”大会,北京工业学院组织展品参展。刘少奇、朱德、周恩来、邓小平、彭德怀、叶剑英等中央领导同志参观了学校展品。

1958年9月9日,学校师生在河北宣化成功发射新中国第一枚固体燃料二级探空火箭。

1958年7月-1960年7月,学校师生研制了新中国第一枚反坦克导弹——“265-1”型反坦克导弹。

1960年1月18日,贺龙元帅来北京工业学院参观科研成果展览。

上世纪六十年代,学校师生为“两弹一星”的研制做出了重要贡献。


时代变迁

但红色梦想延续不断

一代代北理工学子

奔赴祖国最需要的地方

实现强军报国梦


强军梦,北理情

朱恩耀

·宇航学院2018级本科生

·荣获北京市第五届优秀退役大学生士兵个人三等功、“四有”优秀士兵等多项荣誉

参军,是“红色基因”

“在我们的大家庭里,有很多人当兵入伍。上了大学之后,也有很多学长学姐选择了投身军营,每每看到他们穿上军装雄姿英发的模样,我心中的向往便会油然而生,希望有朝一日能给我的青春加入迷彩的颜色。”出生在军人家庭,保家卫国的理想从小便在朱恩耀的心中生根发芽。

朱恩耀和家人们在一起

2016年,朱恩耀以优异成绩从安徽省全椒中学考入北京理工大学,进入宇航学院学习。

初入大学时的朱恩耀,对在大学如何提高成绩感到迷茫,虽然他曾在高中获得过三个科目的省级奥林匹克竞赛二等奖,但是大一上学期的期中考试却给他泼了冷水。面对微积分、大学物理,这些难度大、要求高的课程,朱恩耀的成绩不尽如人意。但是他并未因此一蹶不振,在辅导员老师的鼓励下,重拾信心的朱恩耀,开始制定系统的学习计划和作息安排,不仅养成了健康的生活习惯,学习效率也提高许多。学期末考试,朱恩耀的微积分、大学物理分别取得了90分和92分的好成绩。

大学是人生最美的年华,也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在入学后的一年多时间里,毛二可、周立伟、孙逢春等一代代北理工人胸怀家国情怀、把人生理想融入国家富强和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中的奋斗故事深深影响着朱恩耀,也指引着他人生的航向。“我的青春、我的未来,应该如何选择?”朱恩耀开始有了新的思考。

因缘际会之下,他了解到了北京市优秀退役大学生、北理工2014级学生陈鑫鑫参军入伍的事迹,随后在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中对退伍军人权益保障课题的研究也让他对参军入伍有了更深的了解。于是,2019年春天,在学校发布征兵通知后,朱恩耀迫不及待地报了名

初入军营的朱恩耀和战友在一起

2019年,朱恩耀终于如愿以偿地穿上了他最心爱的橄榄绿,服役于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安徽省总队机动支队,担任副班长。

投身军营后,无论是训练还是执行任务,他总是冲在最前面。2020年7月,在同马大堤抗洪抢险任务中,朱恩耀跟随部队闻令而动,在抗洪一线奋战39天,全力守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因在抗洪抢险任务、军事演习等任务中的出色表现,朱恩耀荣获个人三等功



玉米提·艾来提 

· 精工书院2019级本科生

· 获评新兵连“最佳射手”

缘起——幼时的梦想

玉米提·艾来提是维吾尔族人,家乡在新疆库车。离家不远的地方驻扎着一支威武非凡的部队——天山雄师。玉米提是在军号声中长大的,对解放军部队充满了崇拜与向往。每天清晨,他都会随着军号声起床,从小就梦想着能成为一名光荣的军人,手握钢枪,捍卫祖国的和平!

2019年,他考入北京理工大学,成为精工书院1916班的学生。“当我领到录取通知书时,看到入学材料上的征兵宣传,便已心潮澎湃。”玉米提说。来到学校后,一次次讲座、一个个身着军装的榜样都让他再难抑制心中强烈的渴望,毫不犹豫地报名参军。“我认为,参军不仅能够实现我幼时的梦想,更能锻炼一个人坚韧的品质!”2020年9月,他如愿成为陆军第80集团军精锐利剑旅一名新兵。

入伍之初,玉米提发现部队并没有他想象的那么美妙:单杠拉不上去,跑步跟不上队伍,伙食不适应……“难道我不是当兵的材料?不!别人行,为什么我不行?我不仅要行,还要做到最好!”幼时的梦想与心中的骄傲,让玉米提痛下苦功:针对自己体能弱项,他主动邀请连队“健身达人”进行指导,量身制定训练计划,给自己加餐。经过日夜刻苦训练,玉米提的体能逐步提升,在营组织的“100米跑”和“仰卧起坐”课目考核中取得双料第一。

“当兵的哪有不摸枪的道理?但我摸到枪后,才发现成功背后需要付出无数的艰辛与汗水。” 虽然枪械训练单调枯燥,但确是必需的环节。在第一次实弹射击中,玉米提仅取得了32环。于是,他又给自己开起了“小灶”。“在休息时间,我经常在模拟枪上挂满水壶进行端枪练习。”虽然经常练得胳膊酸疼浑身是汗,但这也磨练出他坚忍不拔的意志。功夫不负有心人,在最终考核中,他打出了50环(满环)的成绩,被评为新兵连“最佳射手”。

一个个北理工的热血儿郎

挥洒青春,燃烧热情

为保卫祖国的和平安宁

贡献自己的力量

这是他们从校园到军营的“心声”

机械与车辆学院2016级本科生 潘鑫

曾服役于第83集团军“沙家浜连”


1939年,抗日战争初期的阳澄湖畔芦苇荡里,沙家浜连前身部队的36名伤员依托地形特点与敌人斗智斗勇,在艰难困苦中保存了“芦荡火种”,也铸就了“一心向党、英勇顽强、百折不挠、热爱人民”的“沙家浜精神”。自入伍起,“沙家浜精神”就一直贯穿于我们日常生活训练的点点滴滴。身为一名北理工人,我始终牢记学校对我们的教导,将红色基因与“沙家浜精神”深深烙印在脑海,指引我前行的方向。


——潘鑫


化学与化工学院2017级本科生 阿扎玛提·马合巴提

曾服役于第83集团军113师


我们部队的旗子上插着飞虎头!抗美援朝战争中,我所在的113师一夜行军145里抢占三所里和龙源里,奠定了38军在朝鲜战场上的胜利,此战也成就了“万岁军”的美誉。作为“王牌部队”中的一员,我们每一天都想着如何能更努力一点,才能够配得上这份荣耀,这段经历难忘而美好,我的部队叫“万岁军”,我会永远以此为荣!更加感谢学校,让我能够圆梦军营!圆梦青春!


——阿扎玛提·马合巴提


宇航学院2016级本科生 张新晖

曾服役于北部战区丹东边防部队


在学校的参军号召下,2018年9月,我来到丹东,实现了参军入伍的梦想。2019年的清明节,鸭绿江边还冒着腾腾雾气的时候,我们穿上常服,队列整齐地向北山革命烈士陵园进发,路上的气氛庄严而肃穆,因为我们知道,那里埋着我们的先辈,那些为了保卫祖国安全,在异国他乡浴血奋战并壮烈牺牲的先辈。站在纪念碑前,虽没有了曾经枪林弹雨的炮火声,但那壮烈的景象犹在眼前。那一刻,我在心中默默说道,安息吧,北山的烈士们,我们会守护着你们,也守护这片你们用生命换来的热土!


—— 张新晖

2019年,14名北理工学子光荣的成为国庆阅兵预备役部队方队成员

一代代北理工人

将强国梦想牢记在心

将报国理想烙印在魂

向着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

不懈奋斗!

再接再厉,锐意进取,埋头苦干

奋力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

不断开创强军事业新局面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提供战略支撑

官微推荐





构建数字经济健康生态!这一重要论坛在北理工召开!

出品:党委宣传部

来源:学生工作部、合作与发展部

编辑:徐梦姗、崔雨涵

审核:蔺伟、刘晓俏

为北理工点亮666“在看”吧!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