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音乐所到之处,皆是家园

FAC 深圳市前沿艺穗艺术中心
2024-10-14



在现代的社会语境中,音乐是陶冶情操的艺术作品,是等待消费的资本商品,也是可供分析的文化产品。对于一些亚文化群体,音乐还是他们寄托理想的生活方式。


然而,进入二十一世纪之后,随着视觉媒介在互联网兴盛,音乐在现代生活中的角色逐渐边缘化,沦为附属。让我们想想,自己上一次完整地收听一张音乐专辑是什么时候?短视频、影视综艺以及动漫游戏配乐,成为大众接触并了解音乐的主要途径。与其他的娱乐方式相比,音乐似乎已不再重要。


但别忘记,音乐可是伴随人类文明发源的古老艺术形式之一。本期食粮计划,就让我们一起从历史、社会、文化等多角度,重新认识、审视与思考音乐。


- 点击收听,在音乐陪伴里开启本次阅读 -


1993 年,一支名为 Nirvana 的乐队空降 Billboard 排行榜,将 Michael Jackson 踢下第一位置宝座。这对于当时的大众乐迷而言,无异于一颗炸弹,引爆新一轮的摇滚乐狂潮。Nirvana 是何方神圣,这番成就他们如何做到?


纵观流行音乐史,一场音乐革命往往发源于名不见经传的小场景。孕育 Nirvana 的是西雅图垃圾摇滚场景,其渊源可追溯至八十年代初的美国西海岸硬核朋克风潮。这本由美国作家、音乐记者阿泽拉德撰写的《我们的乐队也可以成为你的生活》便由此始。


阿泽拉德选取其中的十三组关键乐队,串联起八十年代美国地下音乐的变迁。他们代表的是一种音乐创新、一种哲学、一个地区或厂牌,他们以 DIY 的理念和实践方式,改变了美国流行音乐。


这是一本音乐场景记录的佳作,不仅内容详实、文笔优美,且叙事的节奏与结构把握得恰到好处,详略轻重得当。既有大众喜闻乐见的趣味八卦,也有专业理性的音乐分析,堪称音乐非虚构作品的经典参考书籍。在阿泽拉德的记述中,读者得以重温八十年代美国独立音乐盛景。



嘻哈是近年来最热门的音乐类型。看似没有欣赏门槛,人人都能成为 rapper,但嘻哈同样是一种拥有深厚的社会文化背景的音乐流派只不过它的诞生与发展变迁根植于美国本土文化,若不花费一些时间功夫,要想理解其中的奥秘还是有难度。


由拜德雅出品的《别再问我什么是嘻哈》系列,是一套适合所有人的嘻哈文化入门读物。一位从嘻哈黎明期开始一路听过来的人气作家,一位在摇滚音乐节上骨折后,除了嘻哈之外什么音乐都听不了的大学教授,带你翻越嘻哈的高墙,让你彻底搞懂嘻哈这种文化,“现在开始也不晚!”


两位作者以对谈的形式,围绕嘻哈发展历史、音乐文化、审美体系等方面展开问答讨论。像是课堂答疑,也像是学者辩论,深入浅出,他们将嘻哈的来龙去脉拨开、掰碎,喂到读者嘴边,包你学会!



古典音乐之于现代听众,就像是文言文之于当代中国读者吧。面对如汪洋大海般宽广的古典音乐宝库,你是否觉得无从下手?什么才是欣赏古典音乐的正确姿势?


这本由美国音乐学家、耶鲁大学教授克雷格·莱特所著的普及教材,可谓是“古典音乐欣赏——从入门到精通”。一本在手,随时翻看,妈妈再也不用担心我听不懂古典乐啦!


莱特教授从基础乐理、音乐史以及现代流行音乐等多板块,深入浅出地讲解音乐赏析的方式方法,并搭配详细、丰富的聆听清单与案例。阅读难度介于专业与普及读物之间,结合由他主讲的同名公开课“食用”效果更佳。



“聆听音乐”的角度不止一种,前面推荐的三本书籍已经为读者提供了音乐史、文化理论和音乐分析的三个视角,这本书则给出第四种方式:社会学。音乐社会学的视角是什么?简言之,它不关心如何揭示音乐文本蕴涵的意义,而是期望研究音乐在各种社会情境中被使用的方式及使用结果。


当我们尝试理解一首音乐作品时,或许并未思考过“理解”何以成为可能。不同社会背景的听者,对于相同的作品有着不同的理解,既然如此,我们该如何对音乐审美本身做出判断?这本书便是作者彼得·马丁基于大量的音乐社会学研究成果,围绕这些基础问题所作的一部综述。


读完它,或许会让你觉得如今网络上的许多所谓的音乐评论,一下子变得索然无味。



推介完摇滚、嘻哈、古典方向的读物,也该讲讲爵士。没得说,首选这本《爵士乐史》,厚达七百页的一本爵士音乐大部头,被《纽约时报》称为“迄今为止的爵士乐史研究中做得最好的作品。就像童年买回家的百科全书,你光是将其放在书架上,也会暗自觉得对于爵士乐的了解增加了几厘米。


来自美国的爵士乐评论家、音乐史学家泰德·乔亚以关键人物串联爵士音乐历史,从根源的非洲音乐、布鲁斯、到新奥尔良爵士,再从摇摆乐、比波普到自由爵士,对多如牛毛的乐手、作品、事件如数家珍,将爵士乐的百年变革娓娓道来。这是一本需要耐心和精力的书,你不仅要看,还要顺着找作品来听,阅读的感受却并不枯燥。



在曾经的中国,流行音乐被认为是靡靡之音,是腐化人心的东西,是低级的恶俗趣味。但你是否知道,在流行音乐最繁盛的美国,也有过一段时间,摇滚乐面临类似的批评:被认为是代际裂痕的象征,成为道德、种族和社会规范崩溃争论的导火索。正是在这样的争议之下,摇滚以燎原之势,改变美国社会。


这是一本稍显学术的摇滚文化研究论文集,作者格伦·阿尔特舒勒将目光聚焦于五十年代前后,探寻摇滚乐在美国社会认知中的变迁,它如何成为民权和反战运动的孕育土壤。虽薄薄一本,看懂它却需要一定的流行文化史和文化研究的基础,值得作为摇滚乐研究的参考书,学习方法,看看人家是怎么严肃分析摇滚乐及其文化。



这是一段未被讲述的互联网历史,准确一点说,是互联网盗版兴亡史。科技发展如何影响、塑造、改变人们的收听习惯,是经常被人们忽视的流行音乐史研究视角。流行音乐传播的物理介质经历过数次变革,从最早的纸质乐谱到黑胶,再到电台、磁带、光盘,最后是数字音乐流媒体,其演变过程对音乐本身和文化场景均有着重大影响。


本书作者斯蒂芬·维特把视线聚焦于传统实体唱片行业向数字流媒体转型的十几年时间。谁会知道,MP3 的发明能对流行音乐造成天翻地覆的冲击。据说维特为撰写此书一共花费五年时间,采访对象横跨美欧亚三大洲,才最终将“音乐是如何变成免费的午餐”的秘密公之于众。也许读完你会惊讶地发现,自己以前下载的盗版音乐或者电影有可能都来自书中提到的同一个组织。



流行音乐是一种艺术,也是一种商品。当我们在讨论流行音乐的自我表达与创造的本真之时,却不能忘记它本身即是由资本主义制造出来的产物。面对这样微妙的二重性,我们应该如何看待流行音乐与资本主义的关系?


曾几何时,摇滚乐是否应该商业化的话题是华语乐坛的争议焦点。殊不知,这只是我们面对舶来品的无用的疑惑,就像是岸上的猫,看着被捕捞的鱼问:为什么你需要水才能存活?类似争议还有“用英语还是日语唱歌”,作者在书中指出:这也表明,摇滚乐还未能作为日本音乐融入本土。那我们的音乐创作者呢?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作为过来者,日本对这些困惑,早已在实践中,获得一定程度的解答。这本由日本社会学者毛利嘉孝撰写的作品,为同处于东亚文化圈的我们,提供了丰富的思考视角,值得参考。



-

作者:林翔

设计:赖秋凤

监制:Jupiter


如需转载,请联系后台


推荐阅读


12月活动月报 | 圣诞月惊喜连连看

我们的生活环境,可以如此浪漫!

也许街区有生命,和人一样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深圳市前沿艺穗艺术中心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