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臻小课堂 | 我又双叒叕忘了刚刚想干嘛
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
准备出门,跑进房间拿手机,
打开门后,我刚刚想找什么?
和朋友交谈甚欢的时候
你突然想到了一件事
但听朋友说完后
到嘴边的话却变成了:
妈,我下楼取快递
顺便把垃圾带下去吧
5 minutes later
我抱着一堆快递和一袋垃圾在风中凌乱......
如果你有上述现象
别担心
你不是一个人
这些“瞬时的短暂失忆”被称之为“门口效应”(The Doorway Effect),美国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当人经过一扇普通的门时,可能会遗忘一些事情,哪怕是一扇虚拟的门,也会造成影响。
为什么这种现象被称为“门口效应”呢?
这还得从2011年的一个实验说起...
相关实验研究与产生原因
美国圣母大学Gabriel A. Radvansky等人做过这样一个实验:
每个房间里都有一到两张长方形的桌子,其中小房间只有一张桌子,而大房间则有两张桌子。桌上放有六个彩色积木,形状分别有立方体、球体、圆盘、楔形、十字形和圆柱体,颜色为黑色、白色、红色、黄色、绿色和蓝色。志愿者们需要从桌子上拿起一个物体放入手中的盒子里并盖上盖子。随后志愿者们会走到下一张桌子前,当志愿者们在大房间时,他们只需要在同一个房间里完成;而在小房间时,他们需要穿过门进入下一个房间。在识别测试中,志愿者们需要判断计算机上显示的物体(例如“红色立方体”)是否在他们刚刚携带的盒子中,计算机将记录回答是否正确以及响应时间。
图1 实验室平面图及六个实验点位置
同样,另一个实验中志愿者们在计算机上的虚拟房间中完成上述过程。
两次实验结果均显示,当志愿者们穿过门更换房间后,回答的正确率显著低于在同一房间里完成上述过程的人,回答响应时间也更长。
上述两个实验均表明,不管是否是真实房间,人们在仅仅更换房间的情况下,记忆力会明显变差(实验1为虚拟房间,实验2为真实房间)。
图2 在真实和虚拟房间内换房间对人记忆力的影响
Smith等人认为“门口效应”是由于记忆编码环境不同所引起的,也就是这种遗忘是由于检索时的环境上下文与编码相比存在差异。不同的房间是不同的语境,当环境语境与原始语境不同时,记忆力可能会更差,因为可用的检索线索较少(Smith, Glenberg, &Bjork, 1978; Smith & Vela, 2001)。
为了测试其正确性,Gabriel A. Radvansky等人设计了实验3。志愿者更换房间后,再次回到原来的房间回忆所选取的物品,结果却显示错误率依然低于不更换房间的情况。这也就说明,“门口效应”的出现并不是因为记忆编码环境不同,而是由于环境转换。Radvansky将这种记忆模式成为事件模型(Event Model),即大脑习惯性将记忆以空间为单位存储,而门通常是不同空间的分隔体,人们穿过门后,大脑会出发记忆分割,并误以为上一个空间的记忆不再重要,因此将其清除。
图3 在虚拟房间内更换房间、返回、多次更换房间对记忆力的影响
这件事情就好像
当你考完微积分
快乐地把教材扔了
却没想到后来还会碰到
需要用微积分的专业课一样
邦德大学心理学助理教授奥利弗·鲍曼 (Oliver Baumann) 也认为,触发遗忘的不是门口,而是过渡到不同的环境。例如在商场,乘坐电梯可能不会影响我们的记忆,但从商场进入停车场则可能会导致我们忘记需要购买的东西,因为大脑会将来自不同环境和背景的记忆区分开来。
掌握“门口效应”
(一)出门忘事,是一种高效的记忆形式
“门口效应”不是健忘症,它反而侧面说明了我们的大脑正积极地运转着。大脑在适度地为自己减负,排除其他信息的干扰,为新环境腾出有限的记忆空间,专注于解决当下所面对的巨大信息群,只是为了让我们能够更快地适应环境的变化并察觉到其潜在的风险。
(二)如何规避“门口效应”
那既然“门口效应”如此强大,怎么确保自己牢记信息呢?
借助物理方式将不想遗忘的事情记录在纸上或者手机里,也可以将相关的物品拿在手里,帮助我们回忆起需要的信息。
如果在找手机的一瞬间,忘了自己要拿什么,那就别管那么多,忘了就忘了。
(三)好好利用“门口效应”
“门口效应”并非百害而无一利,好好利用“门口效应”,有助于激发你的创造力,帮助你解决问题。
创造力
如果在一个物理位置停留太久,创造力就可能会消失。当你在为实验抓耳挠腮时,试试在咖啡馆、实验室、健身房之间更换一次位置,不断地混淆记忆,让创造力和思维保持强劲的势头。
转变视角
利用门口效应“走出”情境,获得新的视角。例如在学习中遇到问题无法解决,离开教室,散个步,或者洗个澡,环境的改变将改变你看待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式。
明白了!
这就去摸鱼(不是
太复杂不看版:“门口效应”并非记忆衰退,而是由于大脑将记忆按空间划分后,误删了上一个空间的信息。
快进寻找意义版:利用备忘录规避“门口效应”;转变环境有利于激发创造力及解决问题。
✦
✦
✦
✦
参考文献及资料
[1]Gabriel A. Radvansky , Sabine A. Krawietz & Andrea K. Tamplin (2011) Walking through doorways causes forgetting: Further explorations, 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64:8,1632-1645
[2]https://healthforlifegr.com/psychology-doorway-effect/
[3]https://www.healthguidance.org/entry/17833/1/What-Is-the-Doorway-Effect.html
[4]https://www.coachmike.live/blog/doorway-effect
[5]https://www.bustle.com/articles/147188-what-is-the-doorway-effect-heres-why-you-can-never-remember-what-you-meant-to-do
[6]https://www.techexplorist.com/the-study-explains-the-so-called-doorway-effect/38266/
文字 | 史天颖 孙泽军
图片 | 史天颖
排版 | 王昕阳
审核 | 傅宇杰 陈星安 许鹤麟 王嘉清
联系我们
清华大学探臻科技评论社是清华大学服务国家战略科技发展,履行高水平科技自立使命,为培养关键核心领域青年领跑者创建的科技创新社团。《探臻科技评论》公众号定期推送世界科技前沿动态,以及来自清华大学学生发表的高质量前沿研究,旨在打造汇集尖端资讯的一站式平台。
欢迎联系:
techreview@mail.tsinghua.edu.cn
发出您专属的科技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