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快开学了,听说骗子的生意好了起来...

帮你战胜骗子的 探臻科技评论 2023-01-01


准备了满满当当剧本的骗子:

又到了一年一度开学季,

是时候冲冲业绩了。


自信满满的大学生:

我又没钱,怎么可能被骗呢?


小编就属于“自信满满”的大学生😏

然而一查资料

不得了!

根据国家反诈中心数据统计

2021年电信网络诈骗的受害者中

18至35岁占比65.5%


原来最熟悉互联网的年轻人

居然更容易成为坑中之物?


以下《套路与反套路锦集》

建议仔细阅读并背诵噢~


常言道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若要炼就一眼看穿骗术的“火眼金睛”

不如先了解骗子们的想法

那么就由小编来告诉你:


骗子都有哪些招数?


第一招:自证控制


第一步,利用权威,博取信任,如自称警察等,让你把对警察的信任移情到自己身上。

第二步,调动情绪,让你丧失理智,陷入恐惧。如说你涉嫌某个犯罪。

第三步,对接“暗号”,获取信任。如准确报出    你的名字、身份证号等个人信息,让你对其身份深信不疑。

第四步,屏蔽信息,思想控制。封闭你的信息来源来最大化地洗脑,如独自待在安静房间等。

第五步,诱导操作,完成诈骗。当你陷入圈套想要自证清白时,马上告诉你办法,如转钱到安全账户等。


案例分析:冒充“防疫工作人员”👇

(根据毕导真实事件改编)

我是***防疫工作人员,现向你核实行程信息,你是某某某吗?(第一步-塑造权威身份)

是的

你在5月18号前往上海第一人民医院,经大数据排查为时空接触者,需要隔离。为了不引起恐慌,请立刻带好口罩前往无人空旷位置。(第二步-利用个体焦虑,制造恐慌心理)

我根本没有去过上海!

你是某某某吧,身份证号110100************,188********是你的电话号码吧。(第三步-对接“暗号”,获取信任)

是啊

既然你坚持自己没有去过上海,那请你联系上海市公安局怀疑身份泄露,并在1小时内开具证明,否则将强制隔离。

那我怎么联系?(心跳加速

由于你属于高危人群,我已经向上级指示,帮你转接电话到上海市公安局。

喂!这里是公安局,你好!

(当然是假警察)

喂,您好

(阐述来意...

好的情况我们已经了解了,现在需要您添加我的微信,找个安静房间关上门进行视频笔录,不要受家人打扰。以下视频通话开始录音负有法律效力”(第四步-屏蔽信息,思想控制)

(视频笔录结束后)

因为开具证明还需要您填写一些相关信息,链接已经发到你的微信上了,请尽快填写,否则一小时内可能无法给您开具证明”第五步-诱导操作,完成诈骗)

10 mins later

叮!你收到一条短信

您已经成功办理20,0000元贷款


【小编提醒】

真正的防疫工作人员只会问:

手机号码、本人姓名、核酸情况、健康码情况、

现住地址、风险地区

不会涉及:验证码、发链接、金钱


第二招:晕轮效应


心理学家将“晕轮”概念引入社会交往中,指出人们在评价他人时,会对他人身上某一方面的特征有非常清晰、鲜明的知觉,导致这种特征向外扩散,就像晕轮一样,从而掩盖他人身上其他的特点。

图源:知乎网友“陶然半酣”


而骗子也会利用这一心理效应提高诈骗的成功几率,例如伪造逼真的官方网站,让对方落入“这是官方”的晕轮之中,自动提高了对这件事的信任程度,以致于忽略了这过程中的破绽瑕疵。


以下为小编身边的真实案例(万恶的骗子!生气.jpg)故事源自同学A收到了一条称医保资料缺失,需要点进链接认证更新资料的短信


点击“立即办理”后:


点击“开始办理”后进入下方界面


小A看到要输入账户余额也愣了一下,但看见上方写着需要验证是否是本人银行卡,心想也许就是靠余额来验证卡主是自己,也就继续填了。填完手机号码后进入输入验证码的界面,界面提醒验证码有误需要重新发送验证码填写,小A再一次填写了弹窗里的验证码。


一分钟后,扣费短信弹出,小A惊呼“我好像被骗了!”,遂报警。


整个过程不过十余分钟

这时候翻出当时的验证码短信,

小A表示属实不应该被骗


事后,小A重述这个故事表示,这个过程中破绽重重,譬如短信号码及其下方的俄罗斯地区、填写银行卡账户余额、验证码短信等等,但潜意识里通过网站的界面模样默认了其官网的身份,掉入了“官方”的晕轮中,也就自动忽略了这些破绽,最终被骗,悔之晚矣。


第三招:拆屋效应


鲁迅先生曾在《无声的中国》中写到:“中国人的性情总是喜欢调和,折中的。譬如你说,这屋子太暗,须在这里开一个天窗,大家一定不允许的,但如果你主张拆掉屋顶,他们就会来调和,愿意开窗了。”


这就是拆屋效应,即一方先提出很大的要求,对方拒绝;接着提出较小的要求,这时对方就会因为拒绝第一个要求后产生一种歉疚,便会答应。


在涉及资金来往时,绝大部分人都是有警惕心理的,而诈骗分子则广泛利用“拆屋效应”,一步步瓦解受害人的心理防线,如“杀猪盘”诈骗。


“杀猪盘”诈骗,即以“谈恋爱”为名培养感情后再骗钱,就像把猪仔养大后再杀一样。


第一步:寻猪———通过各个交友软件、婚恋网站,寻找潜在被害对象;

第二步:养猪———以个人形象包装、价值展示的方式,通过网恋的手段,获取受害人信任;

第三步:杀猪———通过利益引诱,骗取受害人钱财。


【案例重现】谈恋爱吗?倾家荡产的那种👇


宝贝长,宝贝短,小敏在社交网站上交了一个男朋友:


恋爱有风险,网恋需谨慎


第四招:沉没成本效应


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斯蒂格利茨教授在《经济学》一书中说:“如果一项开支已经付出并且不管作出何种选择都不能收回,一个理性的人就会忽略它。”这类支出称为沉没成本。

图源:https://www.sohu.com/a/415476845_120067936


对沉没成本处理不好,很容易陷入两个误区,一是害怕走向没有效益产出的“沉淀成本”而不敢投入,也就是放弃之前的付出;二是继续原来的错误,造成更大的亏损。


而大部分人往往会选择第二种,因为很多人都是非理性的,都会厌恶沉没成本带来损失。

图源:https://view.inews.qq.com/wxn/20200330A0T2DX00?tbkt=J&strategy=&openid=o04IBAEgHpVI91vImqgveJeKoN7o&uid=&refer=wx_hot


案例重现(来源:国家反诈app)👇


一日,小易浏览网页时看到这样一条广告:

本着试试又不花钱的心理

小易发送了好友申请

通过好友后,一名自称派单员的人让

小易按照提示操作刷单:

   1


    3


    2


刷单就是利用了“沉默成本效应”的心理

既然已经投入了五单

不如再投入几单最后一起提现吧


【小编提醒】

天上不会掉馅饼

但天上会掉陷阱

图源:https://www.sohu.com/a/123947889_514205


第五招:与时俱进,立于不败


流氓不可怕

就怕流氓有文化

骗子不可怕

就怕骗子爱学习


有些骗子为了让骗局更加逼真,会通过AI声音合成、AI换脸等技术将自己伪装成任何人


还有一批紧跟时事热点的骗子,当“元宇宙”概念被成功引爆后,编造虚假元宇宙投资项目,打着元宇宙区块链游戏旗号诈骗:


甚至还恶意炒作元宇宙房地产圈钱:

图源:知乎用户“成都链安”


如果被骗,请不要做这些事


类型一:自认倒霉型


网友A:

“告诉家长我会被骂的吧”

“这么大一个人还能被骗,这也太丢脸了,同学们知道了一定会说我蠢”

“算了算了,还好没被骗很多”

“又要做笔录写自述,还要整理证据打印出来,这也太麻烦了”

“报警也没用啊,钱早就被转走了”

……

后果:诈骗团伙愈发猖狂,持续作案,将会出现更多与你一样的受害者;甚至在"蝴蝶效应"的加持下,你可能被同一批人骗第二次。


类型二:病急乱投医型


网友B:

回家后便打开某书,看到了遭遇相似经历的博主的纪实文,颇为愤慨地在评论区写下了自己的遭遇,第二天收到了一位受害者的私信。


两天后对方称自己找了律师并拿回了被骗的钱,还向展示了到账信息,有些心动的网友B问来了律师的联系方式,并按照要求提交了材料信息。

案例来源:知乎网友B·N


网友B满心希望地等待到账信息

可最终等来却是扣款信息

是的,他又被骗了。


类型三:冲昏头脑再下注型


网友C:

回家后吃不下睡不着,决定自己要想想办法。这时他发现了一位曾多次帮人追回损失的“网警”,“网警”了解来意后表示,网友C需要先将钱转移到一个安全账户防止诈骗集团盗用信息实行二次诈骗,网友C看见对方的警员证也就按照指示将所有钱转移到了指定账户,等来的却是扣款信息。


赶紧拿出小本本记下(总结)


不要觉得自己不会被骗

只是没有遇到合适你的脚本

骗子给你画的饼

你永远摸不着


不要觉得没有钱就不会被盯上

被诱导贷款后你的钱包也可能从零变成负数


学会用法律的武器保护自己

被骗后调整心态,积极配合警方调查取证

切不可随意相信声称可以帮你追回损失

的律师、“网警”、黑客等

祝大家远离骗子的圈套

优雅度过开学季

            约吗


太复杂不看版:电信诈骗正式利用了自证控制、晕轮效应、拆屋效应、沉默成本等心理学效应。


寻求意义版:牢记以下电信诈骗识别公式:

图片来源:平安上理



图文 | 史天颖 陆雨欣

排版 | 王昕阳

审核 | 傅宇杰 陈星安 许鹤麟 王嘉清


 


联系我们

清华大学探臻科技评论社是清华大学服务国家战略科技发展,履行高水平科技自立使命,为培养关键核心领域青年领跑者创建的科技创新社团。《探臻科技评论》公众号定期推送世界科技前沿动态,以及来自清华大学学生发表的高质量前沿研究,旨在打造汇集尖端资讯的一站式平台。


投稿、转载、商务合作欢迎联系:techreview@mail.tsinghua.edu.cn

发出您专属的科技声音。

 往期推荐 

七夕特辑|高质量大学生如何实现科学亲亲?(内有福利)

免单大作战:羊毛薅到最后,竟发现自己才是那头肥羊?

致死率80%?甚至影响生育?关于热射病,你不知道的二三事

探臻小课堂 | “烧不化”的雪糕刺客,背后竟藏着这样的秘密……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