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钩沉|古代官员是怎样搞“调查”的

刘永加 理论周刊 2023-07-09

打猎之途实乃微服私访之机

提到古代帝王官员的调研,人们会想起来微服私访,这一活动早在春秋时期就已有之,为后来历代贤明君主大臣所效仿。

古时候的调研除了微服私访,帝王官员也会轻车简从下基层,也有的是前呼后拥下基层,但是归根结底,要看调研的成果,即查没查到实情,办没办实事,至于方式方法,已经不是最重要的了。当然形式主义的调研是注定不会有实效的。

唐代时,有一位帝王就创新了微服私访式的调研,他能够利用一切外出的机会,去了解民意民情,他就是唐宣宗。作为唐代后期较有作为的一个皇帝,唐宣宗“久历艰难,备知人间疾苦”。因此,他即位后,不仅“虚怀听纳”群臣进言,还特别留心地方官的政绩,以便他能够及时进行升赏。

一次,唐宣宗出宫射猎。途中,遇到一位樵夫,宣宗立即驻马,开始了他的微服私访式的调研。他问樵夫是哪个县的人,樵夫说是泾阳人。宣宗接着问:县令是谁?樵夫回答:叫李行言。宣宗更进一步问道:“为政何如?”樵夫也不知道是皇帝在问话,就照实回复:“性执。有强盗数人,军家(指北衙禁军)索之,竟不与,尽杀之。”宣宗听后若有所思,自认为陌生人的评价更中肯。

回宫后,唐宣宗认为泾阳县令能够不避权势、为民除害,于是就将他调研的成果——这个县令的名字记下来贴在寝殿的柱子上。一个月后,海州刺史空缺,宣宗立即将李行言任命为海州刺史,并赐“金紫”穿戴。李行言入宫谢恩,宣宗让人从殿柱上将名帖揭下来给他看,李行言这才明白自己的升迁是宣宗微服私访的结果。

唐宣宗能够把出宫射猎当作一种了解民情的机会,一旦发现有政绩的地方官便记录在案,随时准备提拔任用,达到“贤能效用”,这种用人作风也是值得称道的。

“水晶灯笼”灯下明

在一切工作中,最怕的是灯下黑,有些官员好高骛远,往往对发生在身边很近的人和事没有察觉。比如身边的问题,不去解决;身边的人才不去提拔。反而舍近求远,兴师动众去偏远地区调查研究和去外地考察学习,最后还不了了之,实乃无用之举,浪费行政资源。

在宋代,有一位官员,善于解决灯下黑的问题,因此被老百姓誉为“水晶灯笼”。古人都知道水晶是一种无色透明的结晶石英,用水晶做的灯笼通体透明,什么问题都隐瞒不住,所以人们以此来比喻官员眼光锐利,能洞彻一切问题。这位官员就是刘随,他以进士及第入官,被任命为永康军(今四川灌县)判官。大家知道,下面的判官充其量就是一个佐理军州事务的小官,在很多人眼里似乎无职无权,然而刘随却不这样认为,他在自己的职权之内,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去为百姓办实事。

在调研中,他发现永康军没有水井,当地居民饮用水,全都依赖附近的导江之水。每到冬季,江水冻涸,人们只得去离城二十里处,取水饮用。由于饮水艰难,人们常常饮食不时,不少人因此患病,甚者竟至死亡,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产生活。

面对这个严重情况,刘随下决心修建一个通水工程,根除永康军的缺水之患。他徒步登上永康军附近的鱼凫山去考察,发现这座山可以俯视全城,且山后有一股很大的泉水,如果能将泉水引到城中,就能一劳永逸地解决用水问题。于是,他进行实地勘察,终于找到了引水入城的办法,组织人员开展工程建设,终将泉水导入了永康军。

显然,刘随的调研是真调研,发现过去人们没有发现的问题,尤其是许多眼皮底下的问题,并彻底予以解决,老百姓对他十分钦佩和感激。宋范镇《东斋记事》记载说:“刘随待制为成都通判,严明通达,人谓之‘水晶灯笼’。”

农事找农夫计议

想通过调研了解实情,必须放下身价,与百姓打成一片,真心真意去问询,虚心去向百姓学习,实实在在为百姓办实事解难题。这样百姓才能掏心窝子,给你交实底。这样的调研才会有成效,人们才会更拥护。

在明代,多有官员走进百姓中间,去知民情解民意纾民困。明宣德年间江南巡抚周忱便是其中著名一例。周忱,字文襄,江西吉水人。永乐二年(1404年)二十三岁时考中进士,得选庶吉士,进学于文渊阁,后升任刑部员外郎等职。明宣德五年(1430年)九月,正担任工部右侍郎的周忱被任命为江南巡抚,总督税粮。而此时的江南作为发达地区竟然拖欠国家税赋。

周忱来到江南,第一件事就是深入了解百姓的疾苦。他“尝去驺从入田野间,与村夫野老相语,问疾苦。每坐一处,使聚而言之,惟恐其不得尽也。”然而,百姓竟不知他就是巡抚,自然是有话便说。一天晚上,周忱微服私访,经过一个村时,见树下有个人坐着乘凉。周忱上前同他搭讪,两人谈起农家田间之事,很是投机。直到属员们找到这里,那人才知面前的人竟是江南巡抚。就这样,周忱从百姓口中了解到了许多实情。

明史学家黄景昉曾评价他说:“周文襄每有兴革,必与官吏士民反复议始行。如细布一法,召东门黄婆入行台计之,往往留语至夜分。”农事找农夫计议,纺绩之事找纺婆计议,这也许就是周忱的工作为什么行之有效的原因。所以搞调研,必须真诚地走进百姓,去寻方问药。

寻拔本塞源之策

在调研中去找到问题症结之所在,才能达到“调研如抽丝、解决问题如山倒”的效果。

清雍正四年(1726年)由广西巡抚调任云贵总督兼辖广西的鄂尔泰,不久向雍正帝连上奏折,大谈西南几省改土归流问题以及解决办法。听到鄂尔泰上奏折再次提出改土归流,大臣们都为他捏了一把汗。因为早在鄂尔泰之前广西提督韩良辅、贵州巡抚石礼哈和毛文铨等都向雍正帝提出过改流建议,但均遭雍正帝的驳斥。

然而,令大家没想到的是,雍正帝看了鄂尔泰的奏折后,却立即批准,并委以重任,令他去解决这个问题。大臣们颇为不解,后来雍正帝才说明了这其中的原因,前面韩良辅等人,一是没能拿出具体方案,所言只是“小知小见,乃攀枝附叶之举,非拔本塞源之策”;二是他们“非能办理此事之人,故未允其请”。

原来,此前鄂尔泰在广西任巡抚时就对此事已经做了一些调研,所以知道改土归流的紧迫性。此番新任云贵总督后,他更是加大了调研力度,经过深入的调查研究,对西南地区的少数民族情况了如指掌。鄂尔泰在调研的基础上,制定了全面的改流方案。他连上几个奏折,详细阐述了改流的必要性、迫切性,并强调,“不改土归流,终非远计”,“滇黔必以此为第一要务”。最终,鄂尔泰没有辜负雍正帝的信任,他主持了西南几省的改土归流,促进了西南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

鄂尔泰在此项工作上,之所以能够取得显著成效,就是得益于他的调查研究问题导向明确,目标精准,方法得当,推进有力。所以,任何调查研究,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去查清原委,找出解决的办法,并追踪到底办好办成,才能赢得上司和百姓的信任与支持。

(作者为文史学者)

更多内容,请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

北京日报理论周刊出品。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期编辑:樊宣   


推荐阅读 



1、解析|在发展中实现效率与公平的动态平衡

2、北京建都870周年|金中都的里程碑意义

3、洞见|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国际秩序的范式革命

4、辨析|关于消费,我们需要破除哪些似是而非的观念

5、史论|李捷:深刻理解“树立大历史观”

6、新论|在新征程上,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动摇不得







理论周刊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开启理论阅读微分享之旅。


推荐给大家看,请戳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