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高层的火灾是无解的,多从人民的解度想事吧

zhoubotong 兰香湾 2024-04-23

文/周伯通

南京34层高楼火灾,死亡15人,受伤44人,或许死亡人数还会增加,原因是电瓶车充电,这场事故最后一定是没有责任人的,到底该谁负责呢,讲不清。唯一的警示意义,全国所有小区紧张一阵子,自查自纠,运动15天之后,一切如旧,仿佛一切都没有发生过似的。

有人谈到消防救灾,其实高层火灾是无解的,又有人说到居民的素质,也有人责怪物业的管理,其实精神绷紧一天或一周是可以的,但是绷紧几十年绝不现实,以后这种情况会越来越多,中国的高层是全世界最多的,我到过一个县城,人口并没有多少,但是新建的房子没有低于20层的。

若是单看一个事件,我只能哀悼南京无辜死去的人,但是我想就此事延伸开来谈一谈,我们搞经济的30年来,有一个直截了当的导向,就是一切算经济账,我承认这样做,我们每个人都有了一定的财富,不管是净资产还是负债资产,总归有了一点东西,但从我个人来讲,其实幸福感并不是很强。

谈到火灾,一定要聊到火源的出处,我有一次回农村,用电热水壶烧水,还引起了电闸起火呢,幸亏我人守在旁边,才没出事,若是人走了,相信其烧完热水自动断电功能,那老宅子就不保了。

有人或许会疑问,那你肯定买的是劣质水壶,不是的,是品牌的,不过这种品牌都是授权给别人做,卖吊牌赚钱的,几乎所有大品牌的小家电都是这样干的,不是一家。他们算经济账,卖吊牌比自己生产获得的利润更多,还不用养员工,不用交社保。

电瓶自行车充电频繁起火,我们第一时间想到的是,阻止居民推到楼里面充电,这种做法也不错,但是配套也要做好,但是现在的高层小区,很难有空旷的地方搭棚子给居民充电,连汽车的车位都把绿化带占了,很难给自行车安排充电的地方。有的小区可以安排在地下一层,但是充电起火,然后再火烧连营,这和在楼道充电不是一回事嘛!

那我们是不是要想一想,这种电池总是起火,那要不要问责电动自行车的厂家呢?现在起火的基本都是锂电的多,以前的铅酸电池引起火灾的倒听说的少,现在大家都算经济账的,锂电储能多,价格还卖的贵。

我听厂家说,专家出台了一系列各种规定,比如电动自行车限重55公斤(包含电池在内),还要求安装根本用不着的脚蹬子,或是时速不能超过25公里,电机功率不超过400W等等。就拿限重来说吧,若是用铅酸电池,只用一块,那得天天充电,若多用几块,就超过了。于是大家现在多用锂电,能满足标准。

从什么角度出发定的标准,我不是业内人,不是很清楚,但是我作为使用者,可以吐槽几句,除了要求戴头盔我赞成以外,其他的我并不认为是从使用者安全角度出发的,速度慢,功率弱就代表安全?而且考虑的都是城市居民的出行,像山区农村崎岖的路,你这样的电机,我还得靠双腿来蹬着辅助行驶,安全应该是各行其道,守规矩,还要配上金融保险,而不是莫名其妙地去阉割产品。

电池科技还没发展到安全使用的地步,对整车限重,反而加剧了不安全因素。厂家他们只算经济账的,他们是生意人,除了使用更轻的锂电之外,还对车子本身进行全身减重,所使用的材料也不能阻燃,而且减少配件也会削弱行驶过程中的安全性。

为什么总是折腾自行车、摩托车,折腾来折腾去,使用者的安全意识确实有所提高了,但是产品本身的安全性倒没有提高。但为什么不去折腾汽车呢,算一下经济账,汽车带动的城市经济效益太高了,一个车子即使很少开,车船税、交强险、商业险、保养之类的,不算油费,都要接近万元了。

从电池再说到住房,有的县城城区只有十几万人,但到处是高楼大厦,超过20层的住房比比皆是。但是到处都是空置的土地,荒草丛生的。同时限制或者干脆不允许农民建新房,为什么要这么做,算的还是经济账,希望把人引导城里买房。

一线大城市做30层、50层的楼,我是理解的。但是县城只要做6层高的电梯房就好了,本身就没几个人,为什么不让人活的舒服一点呢?而且做低层楼房,也更安全一点啊。但是为什么不这么做,涉及到财政收入,你这样做,算经济账太不划算了。

我所在的务工城市,应该算是二三线城市吧,住的也是34层层高的楼,其实也很压抑的,人车不分流,地下车库也不够用,地面上,只要能划线的,都被划成了汽车位,晚上出来散个步,都担心被汽车撞死。

你认为是土地不够用么?完全不是的,这也是从经济账出发的,把人大量地集中在一起,剩下的土地搞商业,然后又能赚更多的钱,可惜的是,商业房开发的太多,成片成片的死,有些商业区都长草了,门面房上锁了,从来也没有打开过。以后这种情况,在城市里会越来越多。

一方面鼓励大家赶快结婚生孩子,一方面住宅的设计根本就不符合多生孩子的意愿;一方面天天喊振兴农村,但是又不让农村建房子,不让建,老乡就不回家,农村人都没有,谈何振兴呢?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自相矛盾的事情呢?主要是考虑问题没有长期的想法,也没有从人民的角度出发,算的都是眼前的经济账。拿我老家的镇上来说,镇政府居然帮开发商干活,公仆成为开发商的打工仔,曾经出了这样一个政策,放弃老宅子,补贴几万块,去买镇上房子。但农民又不傻,交出老宅子,去镇上买房,再怎么便宜,还得再掏20万吧。你这不就是给资本家卖房子嘛!

为什么要这样做,抓到老鼠就是好猫,眼前得把空置房卖掉啊,至于把农村人抽空了,农村怎么办,天晓得,走一步算一步吧。

还有为了算经济账,我们的环境对商家是非常宽容的,恕我直说,拼夕夕上的小家电都是潜在的起火源。高层的火灾肯定是无解的,消防注定救不了,如果国家的电力负荷是可以承受的,那么我们就要在起火源的商品上下功夫,比如电动自行车电池起火,那么就要去让商家换成不起火的电池。如果电商上卖的小家电,很多是不合格的,有起火隐患,那就应该罚的他们倾家荡产。

还有,我国人民的居住,其实不需要那么密集的高层楼的。

算经济账应该这样算,有人才有一切,把人逼的自我阉割之后,一切财富等于空。

PS:推荐一个优秀的历史类公众号,喜欢的朋友可以加关注哦

妄图奴役!西方杜撰出中国的发展靠的是人口红利

美国学者说,再穷也不能穷中国

刺破青天锷未残,狂飙为我从天落,毛主席诗词全集参悟

坚定地相信群众的大多数,一文讲完毛主席选集全文

农村的发展靠的是村长而不是乡贤

明人不说暗话,

支持的点个在看。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