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虚云和尚方便开示9

十念生 2019-04-14

 

闰三月二十一日

古人修行,道德高上,感动天龙鬼神,自然拥护;因为道德,是世上最尊贵的,所以说“道高龙虎伏,德重鬼神钦。”鬼神和人,各有各的法界,各有所尊,何以诸天鬼神会尊敬人法界呢?本来灵明妙性,不分彼此,同归一体的。因为无明不觉,昧了真源,则有四圣六凡十法界之分;如果要从迷到悟,返本还原,则各法界的觉悟程度,亦各不相同。人法界中,有觉有不觉,知见有邪有正,诸天鬼神皆然。人法界在六凡中,超过其他五法界,因为六欲天耽爱女色,忘记修行,四禅天单耽禅味,忘其明悟真心之路,四空天则落偏空,忘正知见,修罗耽瞋,地狱鬼畜苦不堪言,皆无正念,那能修行!人道苦乐不等,但比他界则易觉悟,能明心见性,超凡入圣,诸天鬼神虽有神通,都专重有道德的人;其神通福报大小不同,皆慕正道。元珪禅师在中岳庞坞住茅庵,曾为岳神受戒。如景德传灯录所载:一日有异人者,峨冠衿褶而至,从者极多,轻步舒徐,称谒大师。师睹其形貌,奇伟非常,乃谕之曰:“善来仁者!胡为而至?”彼曰:“师宁识我耶?”师曰:“吾观佛与众生等,吾一目之,岂分别耶!”彼曰:“我,此岳神也。能生死于人,师安得一目我哉?”师曰:“吾本不生,汝焉能死?吾视身与空等,视吾与汝等,汝能坏空与汝乎?苟能坏空及坏汝,吾则不生不灭也。汝尚不能如是,又焉能生死吾耶?”神稽首曰:“我亦聪明正直于余神,讵知师有广大之智辩乎!愿授以正戒,令我度世。”师曰:“汝既乞戒,即得戒也。所以者何?戒外无戒,又何戒哉!”神曰:“此理也,我闻茫昧,止求师戒我身为门弟子。”师即张座秉炉,正几曰:“付汝五戒,若能奉持,即应曰能。不能,即曰否!”神曰:“谨受教!”师曰:“汝能不淫乎?”曰:“亦娶也!”师曰:“非谓此也,谓无罗欲也!”曰:“能。”师曰:“汝能不盗乎?”曰:“何乏我也,焉有盗取哉!”师曰:“非谓此也,谓飨而福淫,不供而祸善也!”曰:“能。”师曰:“汝能不杀乎?”曰:“实司其柄,焉曰不杀?”师曰:“非谓此也,谓有滥误疑混也!”曰:“能。”师曰:“汝能不妄乎?”曰:“我正直,焉能有妄乎?”师曰:“非谓此也,谓先后不合天心也!”曰:“能。”师曰:“汝能不遭酒败乎?”曰:“能。”师曰:“如上是谓佛戒也!”又言:“以有心奉持,而无心物执,以有心为物,而无心想身,能如是,则先天地生不为精,后天地死不为老,终日变化而不为动,毕尽寂默而不为休。悟此,则虽娶非妻也,虽飨非取也,虽柄非权也,虽作非故也,虽醉非昏也。若能无心于万物,则罗欲不为淫,福淫祸善不为盗,滥误疑混不为杀,先后违天不为妄,昏妄颠倒不为醉,是谓无心也。无心则无戒,无戒则无心,无佛无众生,无汝及无我,无汝孰为戒哉?”神曰:“我神通亚佛!”师曰:“汝神通十句,五能五不能;佛则十句,七能三不能。”神悚然避席跪启曰:“可得闻乎?”师曰:“汝能戾上帝东天行而西七曜乎?”曰:“不能。”师曰:“汝能夺地只融五岳而结四海乎?”曰:“不能。”师曰:“是谓五不能也。佛能空一切相成万法智,而不能灭定业;佛能知群有性穷亿劫事,而不能化导无缘;佛能度无量有情,而不能尽众生界;是谓三不能也。定业亦不牢久,无缘亦谓一期,众生界本无增减,且无一人能主有法。有法无主,是谓无法,无法无主,是谓无心;如我解佛,亦无神通也;但能以无心通达一切法尔!”神曰:“我诚浅昧,未闻空义;师所授戒,我当奉行,今愿报慈德,效我所能!”师曰:“吾观身无物,观法无常,块然更有何欲?”神曰:“师必命我为世间事,展我小神功,使已发心、初发心、未发心、不信心、必信心五等人,自我神踪知有佛、有神、有能、有不能、有自然,有非自然者。”师曰:“无为是!无为是!”神曰:“佛亦使神护法,师宁隳叛佛耶!愿随意垂诲。”师不得已而言曰:“东岩寺之障,莽然无树,北岫有之,而背非屏拥,汝能移北树于东岭乎?”神曰:“已闻命矣。然昏夜间,必有喧动,愿师无骇!”即作礼辞去,师门送而且观之。见仪卫逶迤,如王者之状。岚霭烟霞,纷纶间错,幢幡环佩,凌空隐没焉。其夕果有暴风吼雷,奔云震电,栋宇摇荡,宿鸟声喧。师谓众曰:“无怖!无怖!神与我契矣。”诘旦和霁,则北岩松栝,尽移东岭,森然行植。师谓其徒曰:“吾殁后无令外知,若为口实,人将妖我。”观此,岳神虽有神通,还不及有道德的人。这就是德重鬼神钦,没有道德的人,要被鬼神管辖,受其祸害。要得道德,就要明心见性,自然会感动鬼神了。古来禅师大德,惊天动地,白鹿衔花,青猿献果,天魔外道,诸仙鬼神,都来归依。如真祖师归依观音,财神归依普贤,洞宾仙师归依黄龙,王灵官归依地藏,文昌归依释迦牟尼佛等等,所以宋朝仁宗皇帝的赞僧赋说:“夫世间最贵者,莫如舍俗出家。若得为僧,便受人天供养,作如来之弟子,为先圣之宗亲,出入于金门之下,行藏于宝殿之中,白鹿衔花,青猿献果,春听莺啼鸟语,妙乐天机;夏闻蝉噪高林,岂知炎热;秋睹清风明月,星灿光耀;冬观雪岭山川,蒲团暖坐。任他波涛浪起,振锡杖以腾空;假饶十大魔军,闻名而归正道;板响云堂赴供,钟鸣上殿讽经,般般如意,种种现成,生存为人天之师,末后定归于圣果矣。偈曰:空王佛弟子,如来亲眷属,身穿百衲衣,口吃千钟粟,夜坐无畏床,朝睹弥陀佛,朕若得如此,千足与万足。”这篇赞文,我们要拿他来比照一下,看那一点与我们相应,那一点我们还做不到?如果每句话都与我相符,就能受鬼神尊重;假如“波涛浪起”,而不能“振锡杖以腾空”,无明一起,就闹到天翻地覆,那就惭愧极了。“十大魔军”,就在般般不如意,种种不现成处,能降伏他,则五岳鬼神,天龙八部,都尊敬你了。

 

闰三月二十四日

这几天有几位同参道友,发心要把我说的话纪录下来,我看这是无益之事。佛的经典,祖的语录,其数无量,都没有人去看;把我这东扯西拉的话,流传出去,有什么用呢。佛教传入中国至今,流传经律论和注疏语录等典章为数不少,最早集成全藏,始于宋太祖开宝四年,命张从信往四川雇工开雕,至太宗太平兴国八年,凡历十三年而告成。号为蜀版,世称为北宋本,最为精工,惜久已散佚。此后宋朝续刻大藏经四次,最末一次,系理宗绍定四年,于碛砂之延圣院开雕藏经,至元季方告成,世称为碛砂版,此藏见者尤少,惟陕西西安开元、卧龙两寺犹存孤本,尚称完璧。于是朱庆澜等发起影印,并于民国二十一年,在上海组织影印宋版藏经会,筹划款项,积极进行。先派人赴陕西点查册数,计共六千三百十卷,所残缺者仅一百余卷。以北京松坡图书馆所贮之宋思溪藏残本补之,不足又托我将鼓山涌泉寺碛砂藏经、大般若经、涅槃经、和宝积经补足之,于是这湮没数百年之瑰宝,遂又流通于全国矣。但本子和帐簿一样,翻阅不便,这是缺点。明代紫柏老人,发起刻方册佛经,嘉兴版方册经书流通后,阅者称便,最近杭州钱宽慧、秦宽福两人,看见僧人卖经书给老百姓做纸用,他们便发心,遇到这些经书就尽力购买,寄来云居。我山现有碛砂藏、频伽藏和这些方册经书,已经足够翻阅的了。本来一法通时法法通,不在乎多看经典的。看藏经,三年可以看完全藏,就种下了善根佛种。这样看藏经,是走马看花的看,若要有真实受用,就要读到烂熟,读到过背。以我的愚见,最好能专读一部楞严经,只要熟读正文,不必看注解,读到能背,便能以前文解后文,以后文解前文,此经由凡夫直到成佛,由无情到有情,山河大地,四圣六凡,修证迷悟,理事因果戒律,都详详细细的说尽了。所以熟读楞严经很有利益。凡当参学,要有三样好:第一要有一对好眼睛,第二要有一双好耳朵,第三要有一副好肚皮。好眼睛就是金刚正眼,凡见一切事物,能分是非,辨邪正,识好歹,别圣凡;好耳朵就是顺风耳,什么话一听到都知道他里面说的什么门堂;好肚皮就是和弥勒菩萨的布袋一样,一切好好丑丑所见所闻的,全都装进袋里,遇缘应机,化生办事,就把所见所闻的从袋里拿出来,作比较研究,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就有所根据了。你我要大肚能容撑不破,大布袋装满东西,不是准备拿来作吹牛皮用的,不要不会装会,猖狂胡说。昨夜举沩山老人的话:“出言须涉于典章,谈论乃旁于稽古。”所以典章不可不看,看典章会有受用。我胡言乱语,拿不出半句好话来,少时虽爱看典章,拿出来只供空谈,实在惭愧。世上流传的西游记、目莲传,都是清浊不分,是非颠倒,真的成假,假的成真。目莲传说目莲尊者,又扯到地藏经去,把地藏变成目莲等等,都是胡说。玄奘法师有大唐西域记,内容所说,都是真实话。惟世间流传的小说西游记,说的全是鬼话。这部书的来由是这样的,北京白云寺白云和尚讲道德经,很多道士听了都做了和尚,长春观的道士就不愿意了,以后打官司,结果长春观改为长春寺,白云寺改为白云观;道士做一部“西游记”小说骂佛教,看西游记的人要从这观点出发,就处处都看出他的真相。最厉害的是唐僧取经回到流沙河,全部佛经都没有了,只留得南无阿弥陀佛六个字,这就把玄奘法师所翻译出来的佛经全部抹煞了。世人相信这部假的西游记,而把真的西域记埋没了。针对西游记而作的一部封神榜,是和尚骂道士的。从这观点看他,就看出处处都是骂道士的。比如说道士修仙必有劫数,要捱刀刃,看这两部小说,如果不明白他的佛道相骂的关系,便会认假为真,所以看书要明是非、辨邪正。白蛇传说水浸金山寺的故事,儒书中有载,佛书中没有,可见不是事实。金山现在还看得到法海洞,小说又把它拉到雷峰塔和飞来峰上去,更是无稽之谈。还有相传说高峰禅师有一个半徒弟,断崖是一个,中峰是半个,这故事典章中没有记载。古人的释氏稽古略、禅林宝训、弘明集、辅教编和楞严经可以多看,开卷有益。

 

闰三月二十六日

佛法教典所说,凡讲行持,离不了信、解、行、证四字。经云:“信为道源功德母。”信者,信心也。华严经上菩萨位次,由初信到十信,信个什么呢?信如来妙法,一言半句,都是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言语,千真万确,不能改易。修行人但从心上用功,不向心外驰求,信自心是佛,信圣教语言,不妄改变。解者,举止动念,二谛圆融,自己会变化说法,尽自己心中流出,放大光明,照见一切,这就是解;虽然明白了,不行也不成功,所以要口而诵,心而惟,心口相应,不相违背。不要口上说得锦上添花,满肚子贪瞋痴慢,这种空谈,决无利益。“心惟”是什么呢?凡有言语,依圣教量,举止动念,不越雷池一步,说得行得,才是言行无亏。若说得天花乱坠,所做男盗女娼,不如不说。“行”有内行外行,要内外相应;内行断我法二执,外行万善细行。证者,实证真常。有信,有解;没有行就不能证,这叫发狂。世上说法的人,多如牛毛,但行佛法的,不知是那个禅师法师。什么人都有一些典章注解,如心经、金刚经、八识规矩颂,乃至楞严经等,其中有些人只是要鼻孔,虽然注了什么经,而行持反不如一个俗人,说食不饱。动作行为,有内行外行之分。“内行”要定慧圆融,“外行”在四威仪中严守戒法,丝毫无犯。这样对自己有受用,并且以身作则,可以教化人;教化人不在于多谈。行为好,可以感动人心。如怡山文所说;“若有见我相,乃至闻我名,皆发菩提心,永出轮回苦。”你行为好,就是教化他。不要令人看到你的行为不好,而生退悔心,这会招堕无益。牛头山法融禅师,在幽栖寺北岩石室住静,修行好,有百鸟衔花之异。唐贞观中,四祖遥观此山气象,知有异人,乃躬自寻访。问寺僧曰:“此间有道人否?”僧曰:“出家儿那个不是道人!”祖曰:“阿那个是道人?”僧无对。别僧曰:“此去山中十里许,有一懒融,见人不起亦不合掌,莫是道人么?”祖遂入山,见师端坐自若,曾无所顾。祖问曰:“在此作什么?”师曰:“观心。”祖曰:“观是何人?心是何物?”师无对,便起作礼。曰:“大德高栖何所?”祖曰:“贫道不决所止,或东或西!”师曰:“还识道信禅师否?”祖曰:“何以问他?”师曰:“响德滋久,冀一礼谒。”祖曰:“道信禅师,贫道是也。”师曰:“因何降此?”祖曰:“特来相访,莫更有宴息之处否?”师指后面曰:“别有小庵。”遂引祖至庵所,惟见虎狼之类,祖乃举两手作怖势。师曰:“犹有这个在!”祖曰:“这个是什么?”师无语。过一回,祖却于师宴坐石上书一“佛”字,师睹之悚然。祖曰:“犹有这个在!”师未晓,乃稽首请说真要。祖曰:“夫百千法门,同归方寸;河沙妙德,总在心源。一切戒门、定门、慧门,神通变化,悉自具足,不离汝心,一切烦恼业障,本来空寂;一切因果,皆如梦幻;无三界可出,无菩提可求,人与非人,性相平等,大道虚旷,绝思绝虑。如是之法,汝今已得,更无阙少,与佛何殊,更无别法。汝但任心自在,莫作观行,亦莫澄心,莫起贪瞋,莫怀愁虑,荡荡无碍,任意纵横,不作诸善,不作诸恶,行住坐卧,触目遇缘,总是佛之妙用,快乐无忧,故名为佛。”师曰:“心既具足,何者是佛?何者是心?”祖曰:“非心不问佛,问佛非不心。”师曰:“既不许作观行,于境起心时,如何对治?”祖曰:“境缘无好丑,好丑起于心,心若不强名,妄情从何起?妄情既不起,真心任遍知。汝但随心自在,无复对治,即名常住法身,无有变异。吾受璨大师顿教法门,今付于汝,汝今谛受吾言,只住此山,向后当有五人达者绍汝玄化。”牛头未见四祖时,百鸟啣花供养,见四祖后百鸟不来,这是什么道理呢?佛法不可思议境界,天人散花无路,鬼神寻迹无门,有则生死未了,但无又不是。枯木岩前睡觉,一不如法,工夫便白费了。我们就不如古人,想天人送供,天人不管你。因为我们没有行持,真有行持的人,十字街头,酒肆淫坊,都是办道处所,但情不附物,物岂碍人?如明镜照万像,不迎不拒,就与道相应;着心迷境,心外见法就不对。我自己也惭愧,还是摩头不得尾,谁都会说的话,说出来有何用处?佛祖经论,你注我注,注到不要注了。讲经说法,天天登报,但看他一眼,是一身狐骚气,令人退心招堕。所以说法利人,要以身作则。要以身作则吗,我也惭愧!

 

闰三月三十日

这几天我没有进堂讲话,请各位原谅。我不是躲懒偷安,因为身体不好,又没有行到究竟,只拿古人的话和大众互相警策而已。我这几天不讲话,有两个原因:第一是有病,大家都知道我力不能支,众人会下讲话,不提起气来,怕大家听不见;提起气来,又很辛苦,所以不能来讲。第二说得一尺,不如行得一寸;你我有缘,共聚一堂。但人命无常,朝存夕亡,石火电光,能保多久?空口讲白话,对于了生脱死有何用处?纵然有说,无非是先圣前贤的典章。我记性不好,讲不完全,就算讲得完全,光说不行,也无益处。出言吐语,自己要口诵心惟,要听的人如渴思饮,这样则说者听者都有受用。我业障重,一样都作不到,古德是过来人,我没有到古德地位,讲了打闲岔,不如不讲了。现当末法时代,谁能如古德那样,在一举一动,一棒一喝处,披肝见胆,转凡成圣?我十九岁出家,到今百多岁,空过一生,少时不知死活,东飘西荡,学道悠悠忽忽,未曾脚踏实地,生死到来就苦了。沩山文说:“自恨早不预修,年晚多诸过咎,临行挥霍,怕怖慞惶,壳穿雀飞,识心随业,如人负债,强者先牵,心绪多端,重处偏坠!”年轻修行不勇猛,不死心,不放下,在名利烦恼是非里打滚,听经、坐香、朝山、拜舍利,自己骗自己;那时年轻,不知好歹,一天跑百几里,一顿吃几个人的饭,忘其所以,所以把宝贵的光阴混过了。而今才悔“早不预修”,老病到来,死不得,活不成,放不下;变为死也苦,活也苦。这就是“年晚多诸过咎”,修行未曾脚踏实地,临命终时,随业流转,如鸡蛋壳破了小鸡飞出来,就是“壳穿雀飞,识心随业。”作得主者,能转一切物,则四大皆空,否则识心随业,如人负债一样,他叫你快还老子的钱,那时前路茫茫,未知何往,才晓得痛苦,但悔之已晚。举眼所见,牛头马面,不是刀山,便是剑树,那里有你说话处!同参们,老的比我小,年轻的又都是身壮力健,赶紧努力勤修,打叠前程,到我今天这样衰老,要想修行就来不及了。我空口讲白话,说了一辈子没有什么意味。少年时候,曾在宁波七塔寺讲法华经,南北东西,四山五岳,终南、金山、焦山、云南、西藏、缅甸、暹罗、印度,到处乱跑,闹得不休息。那时年轻,可以强作主宰,好争闲气,及今思之,都不是的。同参道友们!参禅要参死话头,古人说:“老实修行,接引当前秀。”老实修行,就是参死话头。抱定一句“念佛是谁”,作为根据,勿弄巧妙;巧妙抵不住无常,心坚不变就是老实。一念未生前是话头,一念已生后是话尾;生不知来,死不知去,就流转生死。如果看见父母未生以前,寸丝不挂,万里晴空,不挂片云,才是做功夫时。善用心的人,禅净不二;参禅是话头,念佛也是话头;只要生死心切,老实修行,抱住一个死话头,至死不放,今生不了,来生再干。“生生若能不退,佛阶决定可期。”赵州老人说:“汝但究理,坐看三二十年,若不会,截取老僧头去。”高峰妙祖住死关,雪峰三登投子,九上洞山,赵州八十犹行脚,来云居参膺祖,赵州比膺祖大两辈,是老前辈了。他没有我相,不耻下问。几十年抱住一个死话头不改,莲池大师入京师,同行的二十多人,诣遍融禅师参礼请益。融教以“无贪利,无求名,无攀援贵要之门,唯一心办道。”既出,少年者笑曰:“吾以为有异闻,乌用此泛语为!”大师不然曰:“此老可敬处正在此耳!”渠纵纳言,岂不能掇拾先德问答机缘一二,以遮门户?而不如此者,其所言是其所实践,举自行以教人,这是救命丹。若言行相违,纵有所说,药不对症,人参也成毒药。你没有黄金,买不到他的白银;有黄金就是有正眼,有正眼就能识宝,各自留心省察,看看自己有没有黄金!

 

四月初三日

金刚经上须菩提问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佛说:“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所谓降者,就是禁止的意思。使心不走作,就是降伏其心。所说发菩提心,这个心是人人本具,个个不无的;一大藏教只说此心。世尊夜睹明星,豁然大悟,成等正觉时,叹曰:“奇哉!一切众生,具有如来智慧德相,但以妄想执着,不能证得!”可见人人本来是佛,都有德相。而我们现在还是众生者,只是有妄想执着罢了,所以金刚经叫我们要如是降伏其心。佛所说法,只要人识得此心。楞严经说:“汝等当知,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生死相续,皆由不知常住真心,性净明体,用诸妄想,此想不真,故有轮转。”达摩西来,只是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当下了然无事。法海禅师参六祖。问曰:“即心即佛,愿垂指谕!”祖曰:“前念不生即心,后念不灭即佛。”“成一切相即心,离一切相即佛。”智通禅师看楞伽经约千余遍,不会三身四智,礼六祖求解其义。祖曰:“三身者,清净法身,汝之性也;圆满报身,汝之智也;千百忆化身,汝之行也;若离本性,别说三身,即名有身无智。若悟三身,无有自性,即名四智菩提!”马祖说:“即心即佛。”三世诸佛,历代祖师,都说此心;我们修行,也修此心,众生造业,也由此心;此心不明,所以要修要造。造佛造众生,一切惟心造。四圣六凡十法界,不出一心。四圣是佛、菩萨、缘觉、声闻,六凡是天、人、阿修罗、畜生、饿鬼、地狱。这十法界中,佛以下九界都叫众生。四圣不受轮回,六凡流转生死,无论是佛是众生,皆心所造。若人识得心,大地无寸土,那里来个十法界呢。十法界皆从一念生,一乘任运,万德庄严,是诸佛法界;圆修六度,总摄万行,是菩萨法界;见局因缘,证偏空理,是缘觉法界;功成四谛,归小涅槃,是声闻法界;广修戒善,作有漏因,是天人法界;爱染不息,杂诸善缘,是人道法界;纯执胜心,常怀瞋斗,是修罗法界;爱见为根,悭贪为业,是畜生法界;欲贪不息,痴想横生,是饿鬼法界;五逆十恶,谤法破戒,是地狱法界。既然十法界不离一心,则一切修法,都是修心。参禅、念佛、诵经、礼拜、早晚殿堂,一切细行,都是修心。此心放不下,打无明,好吃懒做等等,就向下堕;除习气,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就向上升。自性本来是佛,不要妄求,只把贪瞋痴习气除掉,自见本性清净。随缘自在,犹如麦子一样,把它磨成粉之后,就千变万化,可以做酱、做面、做包、做饺、做麻花、做油条,种种式式,由你造作。若知是麦,就不被包、饺、油条等现象所转。饽饽、馒头,二名一实,不要到北方认不得馒头,到南方认不得饽饽;说来说去,还是把习气扫清,就能降伏其心。行住坐卧,动静闲忙,不生心动念,就是降伏其心。认得心是麦面,一切处无非面麦,就离道不远了。

 

四月初五日

楞严经说:“理则顿悟,乘悟并销;事非顿除,因次第尽。”理者是理性,即人人本心。本来平等之性,天台宗的六即,是圆教菩萨的行位。一、理即,是说一切众生旨有佛性,有佛无佛,性相常住也。凡夫唯于理性与佛均,故云理即。二、名字即,闻说一实菩提之道,于名字中,通达了解,知一切法皆为佛法,一切皆可成佛。三、观行即,心观明了,理慧相应,所行如所言,所言如所行。四、相似即,始入别教,所立之十信位,发类似真无漏之观行。五、分证即,始断一分无明而见佛性,开宝藏,显真如,名为发心住。此后九住乃至等觉四十一位,分破四十一品无明,分见法性。六、究竟即,破第四十二品元品无明,发究竟圆满之觉智,即妙觉也。理即虽说众生即佛,佛性人人具足,但不是一步可即。古德几十年劳苦修行,于理虽已顿悟,还要渐除习气。因清净本性染了习气,就不是佛;习气去了就是佛。既然理即佛了,我们与佛有何分别呢?自己每天想想;佛是一个人,我也是一个人,何以他那么尊贵,人人敬仰;我们则业识茫茫,作不得主,自己也不相信自己,怎能使人相信呢。我们与佛不同,其中差别,就是我们一天所作所为,都是为自己;佛就不是这样。金光明经上说:“于大讲堂众会之中,有七宝塔,从地涌出,尔时世尊,即从座起,礼拜此塔,菩提树神白佛言:何因缘故,礼拜此塔?佛言:善天女!我本修行菩萨道时,我身舍利,安止是塔。因由是身,令我早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世尊欲为大众断疑网故,说是舍利往昔因缘:“阿难,过去之世,有王名曰摩诃罗陀,时有三子,见有一虎,适产七日,而有七子,围绕周匝,饥饿穷悴,身体羸损,命将欲绝。第三王子,作是念言:我今舍身,时已到矣!是时王子,勇猛堪任,作是大愿,即自放身,卧饿虎前,而以干竹,剌头出血,于高山上,投身虎前。是虎尔时,见血流出,污王子身,即便舐血,噉食其肉,唯留余骨。尔时大王摩诃罗陀,及其妃后,悲号涕泣,悉皆脱身服御璎珞,与诸大众往竹林中,收其舍利。即于此处,起七宝塔,是名礼塔往昔因缘!”你看这是佛的行为和我们不同之处。舍身饲虎,不知有我,我相既除,怎能不成佛呢。我惭愧得很,跑了几十年,还未痛切加鞭,放不下。不讲别的,只看二六时中,遇境逢缘,看打得开打不开?少时在外挂单,不以为然,至今才知错过了。在教下听经,听到讲得好的就生欢喜,愿跟他学;听讲小座,讲得不如法的,就看不起人,生贡高心,这就是习气毛病。在坐香门头混节令,和尚上堂说法,班首小参,秉拂讲开示,好的天天望他讲,不好的不愿听,自己心里就生障碍。其实他讲得好,我又学不到行不到,他好与不好,与我何干?讲人长短的习气难除,上客堂里闲舂壳子,说那里过冬,那里过夏;那里茶饭如何如何,那里的僧值如何如何,维那和尚如何如何,说这些无聊话,讲修行就是假的了!名利两字的关口也难过,常州天宁寺一年发两次犒劳钱,平常普佛,每堂每人衬钱十二文,他扣下二文,只发十文;拜大悲忏每堂每人六十文,他扣下十文,只发五十文;七月期头,正月期头。凡常住的人,一律平等发犒劳钱,就有人说多说少的,这是利关过不得。一到八月十五日大请职,别人请在前头,请不到我或请小了,也放不下;这是名关过不得。既说修行,还有这些名利,修的是什么行呢?事要渐除,就是要除这些事,遇着境界,放不下的也要放下,眉毛一动,就犯了祖师规矩,听善知识说过了,就勿失觉照,凡事要向道上会。道就是理,理者心也,心是什么心?心就是佛。佛者,不增不减,不青不黄,不长不短,如金刚经云:“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透得这些理路,即和佛一般,以理治事,什么事放不下?以此理一照就放下了。“凡所有相,皆是虚妄。”烦恼是非从何处来呢?要想修行,过不去的也要过去,会取法性如如,各人打起精神来!

 

四月初九日

达摩祖师曰:“明佛心宗,行解相应,名之曰祖。”行解相应,就是说得到行得到。古人有说得到行不到的,亦有行得到说不到的,说属于般若慧解,行属于实相理体,二者圆融无碍,就是行说俱到。小乘守偏空见法身,行人惑未破尽,理未打开,所以说不到五品位后,讲得天花乱坠,行不到,不能断惑证真。而今我们说的多,行的少,这就为难了。说的是文字般若,从凡夫位说到佛位;如何断惑证真,怎样超凡入圣,都分得开,临到弄上自己分下,就行持不了,这是能说不能行。沩山警策说:“若有中流之士,且于教法留心。”也算好的。我们不但行不到,连说也说不到。古人一举一动,内外一如,念念不差,心口相应。我们的习气毛病多,伏也伏不住,更谈不到断了。只是境风浩浩,无真实受用,要说也拿不出来。从经论语录典章上和平时听到的拿来讲,年纪大了,记性不好,讲前忘后,讲后忘前,讲也讲不到;既然行解不相应,空活在世就苦了。一口气不来,未知何往,我正是在这个时候了。一入梦就不知甚么妄想,就不能作主,生死到来,更无用了。日日被境风所吹,无时放得下。既作不得主,讲也无用。我今多活几天,和你们说,还是泥菩萨劝土菩萨,但你们受劝是会获益的,只要莫被境转,如牧牛要把稳索子,牛不听话就给他几鞭,常能如此降伏其心,日久功深,就有到家消息!

 

四月十一日

这两天老朽打各位的闲岔,旧厕所拆了,新的未完工。各位解手有些不便,你我在世上做人都是苦,未明白这个道理变化,这里不适意,那里也不适意,看清楚了,总是动植二物互养。一切动物都有粪,若嫌他不净,就着色香味;在五色五味香臭等处过日子,在好丑境缘上动念头,修行人也离不得衣食住,虽是吃素,五谷蔬菜没有肥料就没有收成,屎尿和得好,才有好庄稼。植物吸收尿屎愈多愈长得好,人吃了这些植物,岂不是吃屎尿吗?吃饱了又屙,又作肥料,又成植物,又拿来吃;这就是动物养植物,植物养动物,屙了食,食了又屙;何以食时只见其香不见其臭呢?食既如此,衣住也是一样,织布的棉花,架屋的木料,都要肥料。可见我们穿也是粪,住也是粪,何臭之可嫌呢!未等新厕所修好,便拆旧厕所的用意,是要利用旧厕所的材料来修新厕所和牛栏,如果现在不用,后来用在别处就怕他污秽,若弃却不用,又恐成浪费招因果,其实说秽,则身内身外皆秽,明得此理,一切皆净皆秽,亦不净不秽。僧问云门:“如何是佛?”门曰:“干矢橛!”屎橛是佛,佛是屎橛,这是什么意思呢?这些理路看不清,就被色相所转!看穿了就如如不动,一切无碍。要想不被境转,就要用功。

 

动静无心,凡圣情忘,则何净秽之有?有古人言句,我们虽会拿来说,做是做不到,其意义也不易了解。何以拿干矢撅来比极尊贵的佛呢?明心见性的人,见物便见心,无物心不现;了明心地的人,动静净秽都是心。僧问赵州:“如何是佛?”州曰:“殿里底!”曰:“殿里者岂不是泥龛像?”州曰:“是。”曰:“我不问这个佛!”州曰:“你问那个佛?”曰:“真佛!”州曰:“殿里底。”对这问答明白了,你就知道一切唯心造,见物便见心的道理,举止动念就有下手处,有着落了。若净秽凡圣心不忘,就把本来处处是道场,变成处处是障碍了。你试试看,上佛殿、下毛厕的时候反照一下!



虚云和尚方便开示1虚云和尚方便开示2

虚云和尚方便开示3虚云和尚方便开示4

虚云和尚方便开示5,虚云和尚方便开示6

虚云和尚方便开示7虚云和尚方便开示8


历史真面目1

中医真面目1

 神仙传集锦1

走出西方中心论

《佛学与西学》


八段锦简述、   易经杂说

太上感应篇、   推背图(图文+详解)

心相篇 、     《心相篇》讲记

古琴文化综述、    千古音乐圣人师旷

经典古琴动画片两部

唐朝大国手完虐倭国第一棋手


轮回转世的科学研究

台大校长李嗣涔“灵界研究、多维时空“情况简介

雍正三教觉民,理同出於一原,道并行而不悖

《心经直指》—高道李清庵解释《心经》

了凡四训序文

不能用西人的“宗教哲学”视角来认识中华传统学术儒释道


虚云和尚自述年谱(全集)

倓虚大师:《影尘回忆录》(全集)

来果和尚自行录(全集)

一梦漫言(全集)

印光大师略传


                                                     

阅读和分享此文一切功德,

皆悉回向给图文原作者、众读者、转发者

                                                          

⊙部分图文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转发分享至朋友圈,福慧日增,功德无量

                                                        

愿以此功德 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 下济三途苦

若有见闻者 悉发菩提心 尽此一报身 同生极乐国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