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为何5G被中国占先?6G将成为美国“杀手锏”?

王德培 德培论道 2022-06-10


▼ 唯一能持久的竞争优势是胜过竞争对手的学习能力。

导读


中国凭什么能在5G上弯道超车?与华为这样一家公司是分不开的!在5G通讯链上,以往美国是“中部塌陷”陷在基站端,如今美国“三段”都难敌中国“攻势”。



美国阻击中国5G高科技企业的动作从未停止。


一方面,美国白宫2019年12月23日宣布,特朗普总统任命罗伯特·布莱尔为国际电信政策特别代表,负责美国政府的5G事务。


另一方面,强压手段不断。据英国《经济学人》周刊网站12月25日报道,美国逼迫世界各地的盟友拒绝使用中国的通信设备。


但其他国家似乎并不买账。


当地时间12月30日,印度政府发言人表示,印度政府已允许中国通信科技公司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参与印度5G网络的试验。


事实上,从俄罗斯到马来西亚、秘鲁,再到英国、德国,全球大片地区都对华为伸出橄榄枝。


这不仅是因为它们处在中国的地缘政治轨道上,更是基于对华为5G优势的考量。



中国凭什么能在5G上弯道超车?


那么,中国凭什么能在5G上弯道超车?与华为这样一家公司其实是分不开的!


要知道,手机的基带、系统、芯片、基站等环节是能够支持5G的基本条件,据此再来看华为,简直堪称是超级能打的“全能选手”。


在手机领域,根据此前国际调研机构发布的数据,2019年全年华为全球出货量2.51亿部,市场占比17.7%,较去年的14.4%有所增长;国内市场,2019年第三季度华为智能手机在中国大陆市场的占有率已经达到了42.4%。


华为不单专利申请、投入研发费用稳居全球第一,还拥有自主研发的麒麟芯片,配以领先的7nm制造工艺和全新的AI能力等。


随后更发展出一个华为鸿蒙生态操作系统,完美回击了美国和谷歌在手机操作系统上的技术封锁,这些都让华为成长为国内乃至全球的顶级手机制造商。


而在关键的芯片研制领域,华为的核心零配件供应商竟然多达92家,在ICT产业链上,全球与之合作的供应商就超过13000家。其中,从华为所有供应商来看,超过30%的是芯片制造商,而芯片供应商中CPU芯片供应商又占到一半以上。


不只是终端企业、芯片企业,华为在软件开发商、运营商等整个全产业链的打造与配套能力上居然来了个“大满贯”。


就拿运营业务来说,既是华为的传统业务,也是华为的起家资本,现在仍是其营收主力,全球已有超过20亿人每天使用华为的通信设备,即使是在4G技术领先的欧洲,华为都有过半的市占率。


2018年华为还发布了最新的组织架构,新成立了一个一级部门Cloud&AI(云和人工智能)产品与服务,意在加大计算与云业务等软件开发,支撑构建万物互联的智能世界。


在5G的全产业链上,华为“软硬兼收”打得美国措手不及。


当然,华为能拥有如此强大的磁场,能拉着这么一大帮人死心塌地埋头干,离不开这些年华为在人财物、供产销等方面,不遗余力地支持尖端领域的可持续大发展。


相关数据显示,2019年,预计华为全年实现销售收入超过8500亿人民币,同比增长18%左右。


华为每年营业额至少有约15%要砸在科研上,18万职工中有45%是专门搞科研的,其中至少有700多个数学家、800多个物理学家、120多个化学家,还有6000多位专门在做基础研究的专家、60000多个工程师。


华为在麒麟980开发的半年就投入了20亿元,共有1000多位高级半导体专家参与,进行了超过5000次的工程验证才最终量产成功。


高素质的研发人才在高额研发投入的加持下“上山下乡”,从8000米以上喜马拉雅山的珠峰到零下40℃的北极、南极以及穷苦的非洲大地,遍布华为人的足迹,哪里需要往哪里去,拿着背包说走就走。



美国为何发急?


回过头来看看美国,苹果手机无论是在销量和创新上都再也掩盖不了华为的锋芒,芯片制裁上被华为自研芯片破解,研发投入上华为以29%的研发投入增长率成为非欧盟国中增长最快的企业。


从底层系统搞到APP生态,从架构授权搞到芯片设计,从手机到5G,华为俨然一名“全优生”——全产业链布局、全产业链名列前茅。


若是在过去,迫于美国的威势以及3G/4G的长期霸凌,很多国家不可能会在5G事情上轻易站边华为。可在大通讯、全面智能化、数字化的信息经济时代,美国拿不出任何一家企业可以提供与华为相媲美的5G通信设备。


业内人士都知道,5G频段有两段,一段是3—5G赫的厘米波波段,一段是25—40G赫的毫米波波段,但毫米波电磁波由于频率越高绕射性越差,需要增加5G的基站建设密度。增加密度意味着啥?要砸银子增加建设成本和运营成本啊!甭说美国在5G研发投入上被华为赶超,中国特色的“举国体制”大批量搞基站建设更是羡煞美国。


相关数据显示,目前中国各类移动基站(电台、微波、长波)近640万个,3G/4G基站总数达到479万个,预计2020年将建成100万个5G基站。


截至2019年10月,华为已经在全球签署了65个5G商业合同,成为全球最大的5G设备供应商。


更重要的是,“全球有5G技术的只有几家,全球能做到微波的公司也只有几家,而全球能把微波和5G技术结合起来成为一个基站的,却只有华为”。


2019年华为发布了业界首创的5G微波“1+2”极简架构,提供最大20Gbps宽带,可节省50%以上的铁塔空间占用和安装交付花费。


至此,在5G通讯链条上,从前端的芯片到中间的基站再到终端的手机,甚至更高端的围绕无线电系统通讯的各种游戏规则,如5G的极化码编制,华为都开始占据主导权。


以往美国是“中部塌陷”陷在基站端,如今美国“三段”都难敌中国“攻势”,也难怪特朗普会如此发急,对华为围追堵截、对中国总使绊子。



中国庞大消费托起的稳定


然而,需要认识到的是,作为一个系统性的商业服务,单是能造5G还不够,能不能有足够大的消费市场去兑现5G产业链的价值和产品的价格才是关键。


换言之,华为能够带着5G和芯片一往无前,除了顺应“天时、地利”,关键还在于“人和”,即中国庞大的消费人口托起的稳定并且不可替代的超大规模市场。


数据显示,现在全球有超过33亿人在使用移动设备访问互联网,仅在中国就有8亿人正在使用移动互联网,而美国只有1.8亿人使用互联网,以此来看,真正在应用4G/5G的消费市场,中国也要远大于美国。


再者,虽然欧洲信息消费市场总量要比美国翻一番,但却是一个极度碎片化的电信通讯市场,在欧洲市场上至少有26家电信运营商,洲内电信市场的碎片化必然会导致5G网络推出延迟、降低网速。


反观中国,顶多“3(移动、联通、电信)+1(广电)”个通讯运营商来分8亿消费者。而这“3+1”个运营商又都接连出手支持华为,360、腾讯等科技圈巨头都宣布全力配合鸿蒙系统的适配工作。


中国8亿人的5G市场托起了华为鸿蒙系统互联互通的生态,也意味着谷歌将与其失之交臂。


如此来看,背靠巨量信息消费市场,还有稳定完整的通讯生态支撑,不只是华为,就全球而言中国也将处于绝对领先,在5G时代弯道超车。



美国6G计划


眼瞅着无力再与中国5G相抗衡,急红了眼的美国居然寄希望于埃隆·马斯克的“星链”计划,试图通过12000颗卫星开建太空互联网,直接跳过5G部署6G。


那么,6G又是什么鬼?对此,有人认为6G是基于太赫兹频段,有人认为6G=5G+AI2.0,还有人认为6G=5G+卫星网络。若按照过去通信发展的规律推测,6G顾名思义指的就是第六代移动通讯标准,其最大的作用将是促进物联网的发展,理论上最快的下载速度可达1TB/s。


根据埃隆·马斯克的说法,6G就是能在5G基础上集成卫星网络来真正实现全球无死角覆盖,保证世界上的任何犄角旮旯都能通信。


事实上,6G与5G的本质区别,又怎么可能仅仅只是联系空间的宽广?更主要的其实是通信方式的版本升级,解决的是社会、经济运行方式的问题。


如果说5G是为了解决人与人、物与物、物与人之间的无线通讯、无线上网问题,让物联网成为现实,使AI得到更广泛的应用,那6G的sub—1THZ频谱则能够聚焦于连接万亿移动设备,而不仅仅是5G网络所提供的“数十亿”。


不单如此,相较于10G/s的5G而言,6G技术理论上的通讯速率至少在5G的基础上提升100倍,网络的延迟将从毫秒级降至微秒级。


就此来看,6G的确是个好东西,那么6G的基础条件究竟是什么?美国又能否真的在6G上实现弯道超车?欲知详情,敬请关注后续文章。



越复杂的表象

越有深刻的真相

我们旨在

破解复杂,预测未来

关注我们

让你多一双慧眼



精彩推荐

圣诞节能过?不能过?洋节背后的中西文化碰撞······

农民苦、农村穷、农业到了危险的边缘!农业发展到底走什么路?中国崛起需要啥样的商业模式?抢风口、抓红利······企业模式迭代五层次美国式微是特朗普的错?中美大命谁“安排”?


鹤岗、玉门、鸡西、双鸭山······这些收缩型城市注定被时代抛弃?

游行、骚乱、街道变战场!政治基础变了,政治家烦了大冲击、大洗牌、大调整、大变革,汽车洗牌路上充满血腥孤独死、养老难,如何才能老有所依?

(福卡原创,欢迎转载;原创视频内容请关注“德培论道”公众号)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