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美贸易达成阶段协议,美国鹰派开始败退之路?

王德培 德培论道 2022-06-10

名副其实的国家是没有朋友的,有的只是利益。

导读


鹰派制造政治偏颇,中美商贸难以割舍,特朗普政府超越鹰派,与中国达成阶段贸易协议,这标志着强硬鹰派或将在美国政坛走下坡路。


  • 本文发表于福卡智库《高层内参》2020年第3期

  • 原文标题:《中美贸易阶段协议——超越“鹰派”》


美国鹰派遭挫


中美贸易摩擦一度从一场340亿美元+160亿美元的小规模摩擦演变成一场2500亿美元+3000亿美元的大规模摩擦,比这“更血腥”的是夹杂在其中的科技战,美国将中国中兴、华为、海康威视、大疆、福建晋华等高科技公司列入“限制获得美国技术名单”,精准打击中国5G和中国制造2025。


经济、贸易问题不可避免地政治化,美国以华为与伊朗做生意违反美国法律为由授意加拿大逮捕孟晚舟,还挑战中国底线,通过“挺台法案”,叫嚣对台军售常态化,并且在香港策划颜色革命,制造暴乱。


这还不算,美国在退出“中导条约”之后,立即宣布将在亚洲部署中短程弹道导弹,“司马昭之心”完全暴露,美国不仅要对付俄罗斯,更大的目的在于围堵中国。


伴随这一节奏,博尔顿、纳瓦罗、白邦瑞等美国鹰派人物集体狂欢。


博尔顿认为“如果美国企业继续依赖中国市场,那只会让中国拥有更大的权力”,特朗普政府急欲“斩断中美经济联系”与其背后怂恿息息相关;白邦瑞陷入“美国将成中国殖民地”的“被害妄想症”,白宫操控美国企业对中国公司断供、阻止中国投资等作派为其“国强必霸”逻辑做出反应……


鹰派气焰嚣张,火力旺盛,中美“全面脱钩论”、打垮论乃至战争论甚嚣尘上。


然而,正当世人屏息观看中美关系滑向何种深渊之时,中美贸易摩擦“从阴转晴”,美中双方达成“历史性的可执行的”第一阶段经贸协议,美国宣布将不会如期对华加征关税,这无疑算是美国鹰派的重大挫折。


中美协议给圣诞市场行情再添一把劲,美股三大股指直线拉升,欧洲股市也全面开花,英法德股市均上涨近1%,A股和创业板指突破横盘多月的箱体,创出新高。


中美贸易摩擦按下暂停键,民众终于可以松口气,过一个安稳的新年了,市场一片红火,美国鹰派受挫,为何会如此?


中美无法回避的矛盾


美国有着与中国斗到底的理由。站在老大角度,中国几乎就是个取而代之的威胁。基于中国充足的人口、广阔的市场空间、世界第一的工业体系等,中国的经济增速要比美国高很多。


国际金融组织以当前中美经济增速来预判,如果美国维持平均2%的实际增长,中国维持6%的实际增长,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的波动大致抵消两国间通胀差距,那么到2030年,美国和中国的GDP将分别为26.6万亿美元和26.8万亿美元,也就是中国经济总量刚刚超过美国。


考虑到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高科技产品市场、掌握了需求端,拥有世界上最大的产业链、还掌握了生产端,美国正好与之相反,这一盛一衰成就了中国的产业科技优势,5G技术领先世界,AI专利数量超越美日,普华永道甚至预测中美经济力量对比反转连10年都不用!2025年就可以实现。


虽然这些论断乃“百家之言,各执一词”,不足以被奉为神明,但内动力不同,中美GDP总量差距将不断缩小,中国在经济总量上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是时间早晚的事


经济的迅速发展还将会带动其他各领域实力增长,新锐军事武器实现接续跨越,国产航母服役,中国正以非比寻常的速度推进建造组成航母战斗群的大型舰艇。


军事活动的背后支撑还有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其亚太定位精度为2.5米、全球区域定位精度可达10米;中国驻外使领馆和常设机构数量超过美国,外交网络和外交影响力全球居首;还不遗余力地构建大变局之下的新秩序……


中国强大到挤压美国生存和发展的地步,中美只能水火不容、剑拔弩张,强硬捍卫国家利益的美国鹰派必然把中国当成首要敌人,煽动“恐中”,黑化、妖魔化中国,肆意挑动中美对抗。


经济互补,政治扭曲


站在美国经济角度,尽管中美经济互补性超强且难以替代,但也导致政治扭曲


提起中美,好像就是相互博弈的两冤家,但殊不知,两国却具有无与伦比的互补性


由于机械化、科技化积淀深厚,以及对每州赠地所得收益用于资助农工学院、实行土地轮作制等制度创新,美国发展的是大型农业综合企业和分工协作方式上的农业区域专业化地带,已成现代农业大国,而中国基于庞大的人口和工业化、城市化台阶式进程,是最大的粮食消费国;


美国经典市场经济已经成熟,利润高的金融业挤压实体,产业转移浪潮滚滚而过,一般制造业空心化,而中国市场经济起步晚,反倒成为产业梯度转移的承接国,再加上市场本身的孕育力,是最大的工业制造业国家;


基础产业转移之后的美国本土保留金融业及一小部分形成自身特色的高端制造业,如芯片技术全世界垄断,而中国制造在贴牌生产、价廉质低的基础上,向高技术、高质量、高品质的“智造”升级,立足行业细分,做到了全产业链,形成的是彼此呼应、承上启下的制造业体系;


美国是目前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医疗保健、养老金、国防等开支也是巨大,财政赤字屡创新高,但凭借其军事力量和美元地位优势,可以在世界上发行国债,自己缺钱,又能让别人心甘情愿地掏出钱,所以美国成为最大债务国,而中国因出口、境外投资等堆积起大量外汇储备,美国国债与美国国运挂钩,安全性较好,中国遂成为美债的最大持有国;


作为互联网的诞生地,美国引领了互联网的创新与创业浪潮,也成为全球互联网的规则制定者,可谓是互联网最大的创造国、管控国,而中国网民规模世界第一、移动支付最为普及、数据驱动、场景赋能,却成为互联网应用最广泛的国家。


既然中美农业、制造业、金融、互联网等方面都存在互补,一般而言,就无需对抗。


结构性失衡,中美政治上必将扭曲、埋怨、吵架。


只不过,这种互补一定意义上是“单程票”


自中美被纳入全球化,美国市场经济逐渐走向高级阶段,制造业外迁,跨国公司的生产国际化,中国具备其他国家所不存在的承接产业转移的条件,故而成为最大受益国,并逐渐跃升为世界制造大国。


而美国被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逻辑捕获,退守金融服务业的生命线,经济活动的核心转到金融产品、金融资产等财富的管理、流动和增值,碳汇技术、核能运用、新能源技术、量化技术又有失偏颇地涌向金融创新,美国在规模和交易品种上几乎垄断了整个国际金融衍生品市场,全球资本争相涌入美国金融业。


中国制造突起,拥有巨大的市场来实践和卖产品这个美国曾拥有的优势,变成了中国的巨大优势,中国由此成为生产国,相对过剩的生产能力又必然兑现为连年提高的出口。


金融立国的美国没有太多的东西可以卖给中国,伴随工业化、城市化滋长的消费文化又长盛不衰,自然而然地成为头号消费大国。


在此种“中国制造—美国金融”、“中国生产—美国消费”模式中,商品、货币、人才单向度流入美国,美国产业空心化进一步固化,社会撕裂进一步加剧,占总人口0.1%的最富有一极已经拥有和占总人口90%的普通家庭相当的财富。


“红脖子”对资本主义造反,特朗普就把矛头对准中国这个“罪魁祸首”,在“鹰派”簇拥下对华摆出攻击姿态。


说到底,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战争是政治的最高形态,市场经济中形成的中美“互补”沿原有路径运行到底,结构性失衡越发暴露出来,中美政治上必将扭曲、埋怨、吵架


“休战”的理性考量


以上决定了中美摩擦发展的态势,不过,凡事都有另一面,全球经贸联系不可逆转,中美双方经济的互补性更能迸发出经贸合作的活力,实现互利共赢。


尽管上一轮全球化产生“获利国对失败国”、“跨国资本对广大劳工”的碾压,以致逆全球化开始反扑,国家主义回归,但从根本上讲,全球化是国际贸易在商品流和服务流基础上的资金流、人流、信息流的广域集成,新经济时代更加上数据流,只要商品经济、市场经济仍存在,国际贸易就不可避免。


尤其是,在数字化背景下,数据的泛在性使得物与物、人与人的链接无比紧密,“一切皆互联”,通过国界予以割裂似乎事倍功半。


中美面临热钱汹涌、金融危机、网络安全等共同挑战,这些挑战多具有“负外部性”特征,且几乎没有国别方案,合作是唯一途径。


特朗普逆全球化至多是暂时性的“批判”,升级是全球化的“否定之否定”,何况,在“互补”结构下,向农产品、金融服务、技术转让为重心的中美贸易迭代也吻合美国的利益。


鉴此,全球贸易的客观大势及中美贸易的好处促使特朗普做出理性选择。


说白了,如同英国脱欧,不愿承担移民分摊、规章执行、财政平衡等责任,但不想去除欧洲关税同盟和欧盟单一市场中的便利,美国既要打压中国发展势头,又无法彻底割裂与中国的商贸关系,那就先阶段性的处理——贸易摩擦休战。


特朗普回摆


特朗普是总统,总统是政治的集中代表,鹰派仅仅是美国政治中的一派,理论上讲总统的位置决定了特朗普要左平右衡,取政治上的“最大公约数”,而不能只代表鹰派,因此,鹰派的立场主张不再受待见。


特朗普靠着“美国不要端着世界老大的身架和二流国家平起平坐谈什么共同规则,做老大就是做老大,该拿武力和拳头说话的时候尽量不用靠不住的道义,要立威,要对其他国家极限施压”等鹰派言论上台,上任伊始大量启用鹰派,比如“隐性总统”班农、副总统彭斯、国务卿蓬佩奥、安全顾问博尔顿、代理防长埃斯珀等,还包括经济方面的鹰派,如财政部长姆努钦、贸易代表莱特希泽等,强硬标签都成为进入特朗普班底的敲门砖。


但施政实践证明,这些所谓的鹰派并不能为美国统治阶层带来什么实际利益,反倒不断地让美国损耗国力,还在全球献丑!就像豢养的鹰犬不但抓不到猎物,反倒还要倒贴口粮。


比如伊拉克和阿富汗战争,这两场战争让美国真正体会到了“兵久而难以利国”是什么滋味。目前美国国内80%的人都认为21世纪初发动的这两场战争,是绝对得不偿失的。


但是偏偏有博尔顿这类“绝对鹰派”继续坚持打这两场战争是对的,甚至认为还需要在阿富汗“再加一把柴火”。这种鲁莽草率、好处没拿到多少、反被小国抽脸的想法,终究让美国红脖子的首领忍受不了。


见人就咬的鹰派还在国事会议上经常和鸽派成员吵得不可开交,如班农中伤政府同僚,大谈白宫内斗。


精明的特朗普算不上什么鹰派或鸽派,利益派或许更确切,当身边的鹰派越来越多地损害到他的执政利益时,他就会毫不犹豫地让其走人,态度向民众、鸽派等其他派别回摆


鹰派能量衰退


可见,发展到一定火候,特朗普和鹰派们“塑料情谊”的最后一棵稻草被压垮,班农、博尔顿等人惨淡出局。


超越了鹰派,执政风格懂得回转了,不再那么刺头了,反映到中美关系上,双方贸易阶段性协议的达成就是“融合派”战胜了“打垮派”


进一步分析,以上文所提到的中国经济增速、空间、军事外交实力的升势等来看,美国鹰派们很清楚一点,就美国而言,打垮中国越早越好,过了这一村就没这个店,等到中国巨龙由苏醒到崛起再到腾飞,美国遏制中国的时间窗口就将关闭,等到中国GDP达到美国的三倍之多,美国恐怕就只好主动谄媚迎合中国。


然而,在前阵子鹰派闹得如此厉害的背景下,基于鹰派骄纵偏执、难挡大局以及难以割舍的商贸因素,都无法做到“脱钩打架”,这或标志着鹰派能量将开始走下坡路。进而,失去鹰派盛气凌人的一贯形象,美国的对外关系将变得更加波云诡谲



越复杂的表象

越有深刻的真相

我们旨在

破解复杂,预测未来

关注我们

让你多一双慧眼



精彩推荐

一边合,一边分!车企战略大挪移!

中国股王也绷不住了?白酒业盛极而衰?

有城市房价直奔“冰点”,有的却两位数上涨!“十四五”房地产呈现S形?

5G不行拼6G!美国的战略算盘能否兑现?

2020年的3个趋势

历史交汇期!“十四五”面临四大拐点!

王德培:大变局与2020年中国经济亮点|对话作者

为何5G被中国占先?6G将成为美国“杀手锏”?

(福卡原创,欢迎转载;原创视频内容请关注“德培论道”公众号)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